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最长最伟大的抒情诗,是一篇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为此,唐代大诗人李白称赞说“屈平辞赋悬日月”。诗人在《离骚》中,以热烈奔放的抒情、奇幻优美的想象,展现其矢志不渝的人生理想。屈原殉国无悔的执着和坚韧,对理想上下求索的精神,是中国古典诗歌中表现的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每个人尤其是莘莘学子学习和传承。
但由于这首诗歌有很多生僻的文言字词,加之与学生的文化背景较为隔膜,对高一学生而言存在较大难度。如何引导学生克服畏难情绪,自觉自愿深入文本,品味诗中文字的精妙,体悟诗歌的思想情感,就成为《离骚》给我们老师出的一道考题。
因此,在教授《离骚》这首诗歌时,一方面,我按照传统一些有效的做法去教。在学生充分预习,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抓住本文提炼的关键词“忧”,进行探究。另一方面,我大胆尝试,利用“群文教学”的优势,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以期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本着“知人论世”的理念,“读其书,想见其为人”,我找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的两个相关片段——这是现存关于屈原最早的完整的史料,也是研究屈原生平的重要依据——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从这一“群文”阅读中追根溯源,找到问题的答案。“群文阅读”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单位时间内,呈现多篇文章,围绕同一个议题,开展探究性阅读教学。在单位时间内,既重视教材的文本研读,又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自己去读,并且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如此更容易促进学生的自由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的阅读素养。
首先,教师通过自由诵读、齐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段(“长太息以掩涕兮”),让学生勾画出文中表“忧愁”的诗句并反复诵读,感悟屈原忧国忧民、忧人忧己的深广忧愁。
接着,为了让学生感受更加真实的屈原,以及诗人的忧愁的深广,教师利用群文阅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追根溯源,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寻找答案,看看屈原有哪些经历。
[群文链接]材料一: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與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青年时的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遭受怎样的待遇?
明确: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这样一个才能杰出、品质高尚的人,王甚任之:“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2.这样一个才能杰出的人,却蒙谗见疏,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
请问: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明确: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争宠而心害其能”。
3.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明确: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陷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疾,恨,痛心。
明确:才能杰出,蒙谗见疏
通过阅读材料一,追根溯源,知人论世,引导学生更真实地走近屈原,感悟他为国为民的美政理想,和遭受不公平待遇后的深广忧愤。
然后,又回到课文《离骚》。
提问:满怀忧愤,面对不公平的待遇诗人做出怎样的选择?体现作者怎样的品格?(小组讨论,班级交流)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虽体解余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忠贞不移、执着追求
小结:通过进一步的诵读,感悟到诗人的高尚的品格,坚定的意志,清白的节操。诗人忧国忧民、修身洁行的高尚情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激荡着我们的心灵。
那么,最后诗人有没有坚守自己的理想呢?引出第二则材料。
[群文链接]材料二: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讨论:渔父和屈原的对话,分别代表着哪两种人生态度和品格操守?
明确:渔父——认为对人生、对世事都不要太认真、太执着,最好是得过且过,随遇而安。
揭示屈原“见放”是时代的悲剧,表现屈原“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宁赴长流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屈原——反对这种态度,认为绝对不能随波逐流,绝对不能同流合污,宁可葬身鱼腹也要保持自己志洁行廉的人格。
司马迁把渔父和屈原的观点两相对照,是对屈原的人格的赞扬和景仰,也表现出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和控诉。
在那“举世混浊”“众人皆醉”的恶劣环境中,唯独屈原保持了“清醒”的政治头脑,“清白”的品德节操,即使“宁赴常流”“葬身鱼腹”,也决不“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这种洁身自好的高尚节操和宁折不弯的斗争精神,表现了他对理想和正义的执着追求,对卑劣、腐朽的切齿痛恨,用生命捍卫了自己的高洁操守和政治理想。
最后回到课文《离骚》,解读全文。
通过这两段群文阅读,紧扣课文教学,另一方面,学生一步一步走近屈原,与他的灵魂对话,不仅直观“遇到”一个更加真实丰满的屈原,而且对他的精神品质和人生境界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综上,教师通过利用全文教学的优势,精选素材,单位时间内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围绕屈原的“忧愁”展开的探究性阅读教学,追根溯源,直指课文核心。让学生从《离骚》中聆听心灵的声音,感悟屈原心灵的选择,更好地学习和传承诗人“行廉志洁,与日月争光”的崇高品质。一方面,学生更全面地理解了屈原坚守理想、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爱国情怀;整个教学活动,既注重教材的文本研读,开阔了学生视野,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提升了他们的探究能力和整合素材形成观点的能力。可以说,这是一种很有意义和价值的课堂教学尝试。
★作者通联:湖北宜昌市科技高中。
但由于这首诗歌有很多生僻的文言字词,加之与学生的文化背景较为隔膜,对高一学生而言存在较大难度。如何引导学生克服畏难情绪,自觉自愿深入文本,品味诗中文字的精妙,体悟诗歌的思想情感,就成为《离骚》给我们老师出的一道考题。
因此,在教授《离骚》这首诗歌时,一方面,我按照传统一些有效的做法去教。在学生充分预习,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抓住本文提炼的关键词“忧”,进行探究。另一方面,我大胆尝试,利用“群文教学”的优势,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以期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本着“知人论世”的理念,“读其书,想见其为人”,我找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的两个相关片段——这是现存关于屈原最早的完整的史料,也是研究屈原生平的重要依据——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从这一“群文”阅读中追根溯源,找到问题的答案。“群文阅读”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单位时间内,呈现多篇文章,围绕同一个议题,开展探究性阅读教学。在单位时间内,既重视教材的文本研读,又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自己去读,并且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如此更容易促进学生的自由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的阅读素养。
首先,教师通过自由诵读、齐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段(“长太息以掩涕兮”),让学生勾画出文中表“忧愁”的诗句并反复诵读,感悟屈原忧国忧民、忧人忧己的深广忧愁。
接着,为了让学生感受更加真实的屈原,以及诗人的忧愁的深广,教师利用群文阅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追根溯源,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寻找答案,看看屈原有哪些经历。
[群文链接]材料一: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與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青年时的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遭受怎样的待遇?
明确: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这样一个才能杰出、品质高尚的人,王甚任之:“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2.这样一个才能杰出的人,却蒙谗见疏,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
请问: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明确: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争宠而心害其能”。
3.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明确: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陷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疾,恨,痛心。
明确:才能杰出,蒙谗见疏
通过阅读材料一,追根溯源,知人论世,引导学生更真实地走近屈原,感悟他为国为民的美政理想,和遭受不公平待遇后的深广忧愤。
然后,又回到课文《离骚》。
提问:满怀忧愤,面对不公平的待遇诗人做出怎样的选择?体现作者怎样的品格?(小组讨论,班级交流)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虽体解余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忠贞不移、执着追求
小结:通过进一步的诵读,感悟到诗人的高尚的品格,坚定的意志,清白的节操。诗人忧国忧民、修身洁行的高尚情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激荡着我们的心灵。
那么,最后诗人有没有坚守自己的理想呢?引出第二则材料。
[群文链接]材料二: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讨论:渔父和屈原的对话,分别代表着哪两种人生态度和品格操守?
明确:渔父——认为对人生、对世事都不要太认真、太执着,最好是得过且过,随遇而安。
揭示屈原“见放”是时代的悲剧,表现屈原“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宁赴长流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屈原——反对这种态度,认为绝对不能随波逐流,绝对不能同流合污,宁可葬身鱼腹也要保持自己志洁行廉的人格。
司马迁把渔父和屈原的观点两相对照,是对屈原的人格的赞扬和景仰,也表现出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和控诉。
在那“举世混浊”“众人皆醉”的恶劣环境中,唯独屈原保持了“清醒”的政治头脑,“清白”的品德节操,即使“宁赴常流”“葬身鱼腹”,也决不“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这种洁身自好的高尚节操和宁折不弯的斗争精神,表现了他对理想和正义的执着追求,对卑劣、腐朽的切齿痛恨,用生命捍卫了自己的高洁操守和政治理想。
最后回到课文《离骚》,解读全文。
通过这两段群文阅读,紧扣课文教学,另一方面,学生一步一步走近屈原,与他的灵魂对话,不仅直观“遇到”一个更加真实丰满的屈原,而且对他的精神品质和人生境界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综上,教师通过利用全文教学的优势,精选素材,单位时间内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围绕屈原的“忧愁”展开的探究性阅读教学,追根溯源,直指课文核心。让学生从《离骚》中聆听心灵的声音,感悟屈原心灵的选择,更好地学习和传承诗人“行廉志洁,与日月争光”的崇高品质。一方面,学生更全面地理解了屈原坚守理想、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爱国情怀;整个教学活动,既注重教材的文本研读,开阔了学生视野,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提升了他们的探究能力和整合素材形成观点的能力。可以说,这是一种很有意义和价值的课堂教学尝试。
★作者通联:湖北宜昌市科技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