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九十年代以来,先锋作家群的整体退场与转向有目共睹,格非的短篇小说产量也减少了许多。这固然与格非转向小说叙事学的研究与教学有关,同时我们也能从他的作品中发现他正在尝试的艰难的转变。《戒指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接下来一一分析。
【关键词】:格非;退场;戒指花
在艺术领域,任何时期有创新精神的、能超越传统的艺术派别,即被称为先锋派,而不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出现的艺术群落。我国在八十年代与世界性的先锋派潮流接轨,在八十年代中后期我国的先锋文学才兴起,它对传统的文学和叙事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马原、余华、格非等几位代表作家,其行文风格与中国传统叙事美学背道而驰,而他们之间的创作也并不是为了互相模仿或约定才形成的——若说他们的风格的有什么相同之处的话,那么就是与传统小说的绝对不同。
格非在2003年发表了短篇小说《戒指花》。格非在同名短篇小说集《戒指花》的自序中说,“作家既然要说故事,必然有曲折的心迹隐藏其间,必然会对讲述方式有所择取。即使是最极端的现代主义小说,作家也并非故意与读者过不去,相反,那是出于对读者智力和文学修养的尊重。[1]”
《戒指花》的故事起因于一条名为“九十六岁的耄耋老者奸杀十八岁的花季少女”的报导。记者丁小曼在追踪这条耸人听闻的消息的时候,很快就发现这是一条假新闻。紧接着丁小曼又在当地报纸上,发现了另一条更加轰动的消息:“巩俐自杀身亡”。但其实,那只不过是一个与明星巩俐同名的农妇,与邻居争吵怄气,悬梁自尽。报纸为了引人注目,在头版上打出醒目的标题,并注明“详情请见第八版”来以假乱真,混淆视听。与此同时,就在被编造出发生了奸尸凶杀案的小镇上,一户平常的人家,妻子患肺癌刚死了两个月,丈夫又因患肝癌,悬梁自尽,他们丢下了一个四五岁的男孩无人问津。当丁小曼怀着深切的同情心,想把这件事写成新闻时,与她有暧昧关系的主编的态度竟然是:“傻瓜,这事哪儿都有,每天都在发生,算不得什么新闻。”
《戒指花》全文运用了三种字体,这与一般的企图创造真实幻觉的小说是不同的。那则老人奸杀少女的新闻和网络评论都用了不同于正文的字体,就连网友发帖的IP也有,仿佛就是真实引用自某网站。但显然无论是“假新闻”还是网友的极端评论,都是出自作者之手。这是作者想使情节更加贴近现实,令人产生共鸣的一种方法。可是与此同时,作者又使用了黑体字标出某些字句,比如:
或曾经落下。下雨,无疑是在过去发生的一件事。
你还没有告诉我肚脐下面那道疤是怎么回事。
巩俐自杀身亡(详情请见第八版)。[2]
这又使文本远离了读者,制造出距离感。在这样的字体使用中,格非所隐藏的“曲折的心迹”却也不止一个。我们注意到,被用黑体标出的文字中,除了与情节有关的重要节点,还有几段看上去与故事并无关联的描写雨的短句。当我们将其取出,可以组成这样一段文字:
“突然间黄昏变得明亮,/因为此刻正有细雨落下/”,“或曾经落下。下雨,/无疑是在过去发生的一件事//”,“谁听见雨落下来,/谁就回想起/那个时候,幸福的命运向她呈现了/一朵叫玫瑰的花,/和它那奇妙、鲜红的色彩//”,“这蒙住了窗玻璃的细雨,/必将在被遗弃的郊外,/在某个不复存在的庭院里洗亮/架上的黑葡萄,潮湿的暮色/带给我一个声音,我渴望的声音,/我的父亲回来了,他没有死去。”
把这四个段落连结在一起,原来这是博尔赫斯的一首完整的诗《雨》。
把博尔赫斯的诗引入自己的小说,这可以看作是一种互文现象,即所谓的“互文性”。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法国学者朱丽娅·克里斯特娃。从整篇文章来看,关于雨的描写,跟主人公丁小曼的心理转变是息息相关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也许是出于对博尔赫斯的偏爱,格非在开始构思这篇小说的时候,就是将小说里和雨有关的特定情境,与博尔赫斯笔下的《雨》连接起来。可见,格非对于这首诗歌的再现、吸收和转换并不是局部的、个别的,而是全局的、整体的。这整体的“再造”和“转换”,实际上是对原文本的外化和异化。
比如诗中结尾的两句与故事结尾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我的父亲回来了,他没有死去”,与失去父亲的孩子的遭遇成为对照,诗里的“父亲回来了,他没有死去”,可现实中的这个孩子的父亲却实实在在地死去了,他再也不会回来了。这样的反差带来一种话语内部的不稳定性,一种悲剧的张力。
再如,丁小曼作为主人公,格非刻意交代了其生命中的“不可能”:“上大学时母亲让她报考植物学,父亲让她报考垃圾处理,为了讨好他们两个人,她就两个专业一起报,最后却被录取在西班牙语专业”。世事无法预料无力逆转,命运不知交由谁来决定。这与格非的个人经历何其相似。丁小曼就是格非在文本中的投影,他借丁小曼的视角目睹了现代生活的冷漠和伦理道德沦丧,让伤感情绪伴着《雨》的诗句弥漫在全文当中。
《戒指花》另一个重要的艺术技法是重复,重复在文本中有两个功能。一是格非在文本中设置的悬念。当丁小曼问小男孩的妈妈时,他回答“在抽屉里”,这句话在文本中出现了三次;“什么东西可以悬在空中”出现了两次。这两句话由一个夜不归宿的四五岁小男孩的天真声音说出,隐藏着令人伤感和反思的现实悲剧。这种重复所突出的巨大反差震撼了读者,从而引起读者强烈的情感波动。二是用来突显情节张力。例如名叫“戒指花”的歌,它第一次響起时,丁小曼无动于衷;第二次响起时,“丁小曼的心就像被针突然刺了一下”;第三次响起时,丁小曼那颗被现代生活麻木的心已被完全唤醒,沉浸在为小男孩痛苦的心境中。重复的笔法在一方面,将读者从那种喧闹离奇的氛围推向感伤的悲剧情境中;另一方面,也暗示了社会寻求价值规范的迟缓与艰难,社会进步带来的道德沦丧令人踟蹰不前、不知所措。
我们从中看到了社会现实的反应并为之惊醒:大众传媒为了攫取物质利益随意编造奸杀新闻,制造轰动,置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念于不顾;面对小男孩的家庭悲剧,大众媒体和芸芸众生却漠然视之。对面不相识、见钱眼开的人比比皆是。在充满冷漠、冲突和不信任感的社会氛围中,人的不安全感也与日俱增。可以看出,格非在本文中的形式实验没有停止,所谓形式盖过内容的诟病也随着深刻的社会剖析而销声匿迹了。
结语
在本雅明看来,故事与小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讲故事的人与小说家更不能混为一谈。格非的小说虽然也在讲“故事”,但己非传统意义上“故事”的含义。正如博尔赫斯所说,故事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周而复始的幻觉。格非专注的正是一种幻觉的氛围,一种感觉。但格非尊重现实的逻辑和生活的常理,自始至终都没有一厢情愿地把读者强行拉出经验的表层。格非基于感觉与经验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他执着于描写意识的迷失,暖昧、奇异的感觉氛围和意象的“重复”。时间中记忆与遗忘互相消解,人性欲望自始至终盘旋在道德逻辑之外。
注释:
[1]格非,自序,《戒指花》格非著-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7,10,第2页
[2]格非,《戒指花》,《戒指花》格非著-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7,10,第195页、第201页
参考文献:
[1]格非, 小说叙事硏究,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2]郑鹏, 上帝的语法错误--读格非的<褐色鳥群>[J], 理论与创作, 2006 (1): 95-99,
[3]郭大章, 格非小说中的故事处理方式,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4]魏家骏,我们应当怎样面对苦难与不幸——解读格非的《 戒指花》,名作欣赏,(2006)5,013,
[5]甘浩,诗意的解构——读格非的短篇小说《戒指花》,名作欣赏, (2006)8,016,
[6]陈晓明,空缺与重复:格非的叙事策略,当代作家评论,(1992) 5,007,
[7]赵宪章,《形式的诱惑》,山东友谊出版社,2007
[8]吴莱莱,格非小说叙事策略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关键词】:格非;退场;戒指花
在艺术领域,任何时期有创新精神的、能超越传统的艺术派别,即被称为先锋派,而不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出现的艺术群落。我国在八十年代与世界性的先锋派潮流接轨,在八十年代中后期我国的先锋文学才兴起,它对传统的文学和叙事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马原、余华、格非等几位代表作家,其行文风格与中国传统叙事美学背道而驰,而他们之间的创作也并不是为了互相模仿或约定才形成的——若说他们的风格的有什么相同之处的话,那么就是与传统小说的绝对不同。
格非在2003年发表了短篇小说《戒指花》。格非在同名短篇小说集《戒指花》的自序中说,“作家既然要说故事,必然有曲折的心迹隐藏其间,必然会对讲述方式有所择取。即使是最极端的现代主义小说,作家也并非故意与读者过不去,相反,那是出于对读者智力和文学修养的尊重。[1]”
《戒指花》的故事起因于一条名为“九十六岁的耄耋老者奸杀十八岁的花季少女”的报导。记者丁小曼在追踪这条耸人听闻的消息的时候,很快就发现这是一条假新闻。紧接着丁小曼又在当地报纸上,发现了另一条更加轰动的消息:“巩俐自杀身亡”。但其实,那只不过是一个与明星巩俐同名的农妇,与邻居争吵怄气,悬梁自尽。报纸为了引人注目,在头版上打出醒目的标题,并注明“详情请见第八版”来以假乱真,混淆视听。与此同时,就在被编造出发生了奸尸凶杀案的小镇上,一户平常的人家,妻子患肺癌刚死了两个月,丈夫又因患肝癌,悬梁自尽,他们丢下了一个四五岁的男孩无人问津。当丁小曼怀着深切的同情心,想把这件事写成新闻时,与她有暧昧关系的主编的态度竟然是:“傻瓜,这事哪儿都有,每天都在发生,算不得什么新闻。”
《戒指花》全文运用了三种字体,这与一般的企图创造真实幻觉的小说是不同的。那则老人奸杀少女的新闻和网络评论都用了不同于正文的字体,就连网友发帖的IP也有,仿佛就是真实引用自某网站。但显然无论是“假新闻”还是网友的极端评论,都是出自作者之手。这是作者想使情节更加贴近现实,令人产生共鸣的一种方法。可是与此同时,作者又使用了黑体字标出某些字句,比如:
或曾经落下。下雨,无疑是在过去发生的一件事。
你还没有告诉我肚脐下面那道疤是怎么回事。
巩俐自杀身亡(详情请见第八版)。[2]
这又使文本远离了读者,制造出距离感。在这样的字体使用中,格非所隐藏的“曲折的心迹”却也不止一个。我们注意到,被用黑体标出的文字中,除了与情节有关的重要节点,还有几段看上去与故事并无关联的描写雨的短句。当我们将其取出,可以组成这样一段文字:
“突然间黄昏变得明亮,/因为此刻正有细雨落下/”,“或曾经落下。下雨,/无疑是在过去发生的一件事//”,“谁听见雨落下来,/谁就回想起/那个时候,幸福的命运向她呈现了/一朵叫玫瑰的花,/和它那奇妙、鲜红的色彩//”,“这蒙住了窗玻璃的细雨,/必将在被遗弃的郊外,/在某个不复存在的庭院里洗亮/架上的黑葡萄,潮湿的暮色/带给我一个声音,我渴望的声音,/我的父亲回来了,他没有死去。”
把这四个段落连结在一起,原来这是博尔赫斯的一首完整的诗《雨》。
把博尔赫斯的诗引入自己的小说,这可以看作是一种互文现象,即所谓的“互文性”。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法国学者朱丽娅·克里斯特娃。从整篇文章来看,关于雨的描写,跟主人公丁小曼的心理转变是息息相关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也许是出于对博尔赫斯的偏爱,格非在开始构思这篇小说的时候,就是将小说里和雨有关的特定情境,与博尔赫斯笔下的《雨》连接起来。可见,格非对于这首诗歌的再现、吸收和转换并不是局部的、个别的,而是全局的、整体的。这整体的“再造”和“转换”,实际上是对原文本的外化和异化。
比如诗中结尾的两句与故事结尾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我的父亲回来了,他没有死去”,与失去父亲的孩子的遭遇成为对照,诗里的“父亲回来了,他没有死去”,可现实中的这个孩子的父亲却实实在在地死去了,他再也不会回来了。这样的反差带来一种话语内部的不稳定性,一种悲剧的张力。
再如,丁小曼作为主人公,格非刻意交代了其生命中的“不可能”:“上大学时母亲让她报考植物学,父亲让她报考垃圾处理,为了讨好他们两个人,她就两个专业一起报,最后却被录取在西班牙语专业”。世事无法预料无力逆转,命运不知交由谁来决定。这与格非的个人经历何其相似。丁小曼就是格非在文本中的投影,他借丁小曼的视角目睹了现代生活的冷漠和伦理道德沦丧,让伤感情绪伴着《雨》的诗句弥漫在全文当中。
《戒指花》另一个重要的艺术技法是重复,重复在文本中有两个功能。一是格非在文本中设置的悬念。当丁小曼问小男孩的妈妈时,他回答“在抽屉里”,这句话在文本中出现了三次;“什么东西可以悬在空中”出现了两次。这两句话由一个夜不归宿的四五岁小男孩的天真声音说出,隐藏着令人伤感和反思的现实悲剧。这种重复所突出的巨大反差震撼了读者,从而引起读者强烈的情感波动。二是用来突显情节张力。例如名叫“戒指花”的歌,它第一次響起时,丁小曼无动于衷;第二次响起时,“丁小曼的心就像被针突然刺了一下”;第三次响起时,丁小曼那颗被现代生活麻木的心已被完全唤醒,沉浸在为小男孩痛苦的心境中。重复的笔法在一方面,将读者从那种喧闹离奇的氛围推向感伤的悲剧情境中;另一方面,也暗示了社会寻求价值规范的迟缓与艰难,社会进步带来的道德沦丧令人踟蹰不前、不知所措。
我们从中看到了社会现实的反应并为之惊醒:大众传媒为了攫取物质利益随意编造奸杀新闻,制造轰动,置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念于不顾;面对小男孩的家庭悲剧,大众媒体和芸芸众生却漠然视之。对面不相识、见钱眼开的人比比皆是。在充满冷漠、冲突和不信任感的社会氛围中,人的不安全感也与日俱增。可以看出,格非在本文中的形式实验没有停止,所谓形式盖过内容的诟病也随着深刻的社会剖析而销声匿迹了。
结语
在本雅明看来,故事与小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讲故事的人与小说家更不能混为一谈。格非的小说虽然也在讲“故事”,但己非传统意义上“故事”的含义。正如博尔赫斯所说,故事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周而复始的幻觉。格非专注的正是一种幻觉的氛围,一种感觉。但格非尊重现实的逻辑和生活的常理,自始至终都没有一厢情愿地把读者强行拉出经验的表层。格非基于感觉与经验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他执着于描写意识的迷失,暖昧、奇异的感觉氛围和意象的“重复”。时间中记忆与遗忘互相消解,人性欲望自始至终盘旋在道德逻辑之外。
注释:
[1]格非,自序,《戒指花》格非著-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7,10,第2页
[2]格非,《戒指花》,《戒指花》格非著-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7,10,第195页、第201页
参考文献:
[1]格非, 小说叙事硏究,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2]郑鹏, 上帝的语法错误--读格非的<褐色鳥群>[J], 理论与创作, 2006 (1): 95-99,
[3]郭大章, 格非小说中的故事处理方式,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4]魏家骏,我们应当怎样面对苦难与不幸——解读格非的《 戒指花》,名作欣赏,(2006)5,013,
[5]甘浩,诗意的解构——读格非的短篇小说《戒指花》,名作欣赏, (2006)8,016,
[6]陈晓明,空缺与重复:格非的叙事策略,当代作家评论,(1992) 5,007,
[7]赵宪章,《形式的诱惑》,山东友谊出版社,2007
[8]吴莱莱,格非小说叙事策略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