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人杜甫,一个小号的逆袭

来源 :畅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car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来友谊是公平的,李白、高适、岑参们,你们从不把我当做天才,所以我也从来没有把你们当做知音
  公元735年,一个很平静的历史年头。
  在大唐帝国的东都洛阳,一个24岁的小伙子唉声叹气,用河南话骂着娘一一他刚刚查了高考成绩,400分。
  这个落第的学渣,或者说大唐帝国的判卷老师——“考功郎”眼中的学渣,叫做杜甫。
  要是能和土豪们一起玩要就好了
  那时候的高考是很残酷的,没有调剂。你本科没录取之后想调剂到蓝翔?那是做梦,乖乖买火车票回河南老家补习吧。
  这一年,和落魄的杜甫相比,许多同时代的诗人都已经扬名立万,在诗坛翻江倒海,散发着猛气。
  当时,大名鼎鼎的猛人张九龄正在当宰相,并酝酿着他的新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他的公号每次更新,一群人都“赞!”“顶!”“中书令大人好棒,么么哒”。
  一个叫王维的学霸作为高考状元,已经做到监察御史。他的粉丝正飞快增长,包括阿九公主在内……不要吃惊,真的是阿九公主,不是袁承志勾搭的那个独臂神尼,是唐朝的玉真九公主。
  即便是混得最不好的李白同学,也已经在帝都隆重发布了《乌栖曲》和《蜀道难》,被广泛转发,名声大噪。别看李大V还没有公职,微信公号也没认证,但却已经拥有贺知章等高端精英粉——没错,就是那个“二月春风似剪刀”的贺知章。
  他们的地位、名气,全部秒杀屌丝青年杜甫。虽然杜甫也开了一个微信公号“子美的诗”,但是人气惨淡,粉丝少得可怜,阅读量总在个位数徘徊。
  杜甫默默地关注了他们的微信公号。唉,要是能和这些土豪们一起玩耍就好了。
  我是一个小号
  这一年,我们的杜甫以一个学渣的形象踏上了诗坛。他的声音小到几乎听不见:“大家好,我,是一个小号。”
  在群星灿烂的唐诗俱乐部里,因为他是小号,每当有大V走进来,他都要慌忙起立,给人家让座,努力地和别人做朋友。
  某年某日,一个走路带风的大V潇洒地推门进来,一屁股坐下,把脚放到了茶几上。他叫李白。
  这时的李白已经被玄宗取消了关注,赶出了帝都。但人家毕竟供奉过翰林,参加过文艺座谈会,比起杜甫还是牛了一大截。
  杜甫连忙起身迎了上去,诚恳地递上双手:“李老师,我们……能做朋友吗?”
  后世的人们拼命渲染这一次握手,说是“四千年历史上继孔子见老子之后最伟大的相遇”“青天里太阳月亮走碰了头”。
  然而,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小号杜甫根本就是大V李白的粉丝。
  那些日子里,他陪着李白游山玩水、喝酒撸串,不时向旁边这个人投去敬慕的眼神。事实上,后来终其一生,他都始终崇拜、记挂、思念着李大V: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李白对杜甫其实也不错,偶尔也给他回个贴,但他从来没有对杜甫的作文夸过一个字、点过一个赞。唯一有关的一句话是调侃杜甫“作诗苦”,意思是:“嗯,小杜这个人啊,写诗也是蛮拼的……”
  杜甫对此大概并不意外。他到死都没有敢指望过自己能够和李大V并列。
  最珍贵的人生记忆之一
  又一个大V推门进来了。他脸上带着刀疤,浑身散发着杀气,他的名字叫高适。
  走进俱乐部,高适很酷地坐下,点燃一支烟,思考着他的新作《从军行》。
  忽然,旁边传来一个温暖、诚恳的声音:“高老师您好,我是小号杜甫。”
  高适比杜甫年纪小,出道也晚,但这一点也不影响杜甫对他的推崇。他认真地履行着一个小号的责任,陪高适游山玩水,喝酒撸串。
  这甚至成为杜甫最珍贵的人生记忆之一。后来,每当回想起和高适、李白愉快玩耍的日子,他都很自豪:
  “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
  对大V高适的才华,杜甫无比仰慕:“当代论才子,如公复几人?”他甚至赞扬说:“高适的文章啊,就像曹植一样波澜壮阔;高适的德业啊,就像刘安一样可以正道成仙。”
  后来高适的官越做越大,成了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已经混到了大军区正职了。杜甫则颠沛流离地跑到了成都,人穷志短,时不时要吃高适的救济。
  杜甫只有道谢,反复地道谢:“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好像不经常在诗里提几句这事,就会显得自己忘恩负义一样。
  高适和李白一样,都拿杜甫当朋友,但却从来没注意过杜甫的诗。在他们的眼里,杜甫真的只是个小号。
  一个小号该做的事
  时间一年年过去,热闹的唐诗俱乐部里,一个又一个大V穿梭往来,其中有王维、岑参、储光羲、孟浩然、李邕……
  他们互相握着手,愉快地聊天喝酒,不时发出轻松的笑声。
  作为小号,杜甫常常插不上话。他只能站在一边,带着拘束而恳切的笑,聆听大V们高谈阔论。
  对这里的每个人,他都送上最真诚的赞美。对于王维,他夸奖说是“高人王右丞”“最传秀句寰区满”。对于岑参,杜甫夸他是“海内知名士”,说岑参的本事连当年的大文学家沈约、鲍照也不过望其项背。(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
  对于那些历史上的先辈,他也满怀敬意。比如对过去初唐文坛的第一集团——“四杰”,杜甫充满敬重,觉得他们的伟大难以超越:“王杨卢骆当时体”“才力应难跨数公”——当今之世,应该没有人的才华能超过这几位前辈了吧!
  有意思的是,当时文人互相唱和非常普遍,互相夸几句很常见,但杜甫的那些大V偶像们没有片言只字表扬他的诗,连客套性的表扬都没有。
  渐渐地,杜甫老了。生活蹭蹬和贫病交加,都让他加速走向人生的终点。
  公元770年冬天,寒风刺骨。在由湖南潭州去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杜甫病倒了,再也无法起身。他的左臂已经偏枯,只能艰难地撑着右手,最后一次点亮了手机,看着自己的公号“子美的诗”。
  是的,这一生,我终于没什么成就。一直到死,我的粉丝也就三五十个人。
  年轻的时候,我也轻狂过。但和什么李白呀、高适呀、岑参呀、王维呀相比,我真的差远了,他们都好有才。
  不过,对朋友,我做到了仗义、友爱、感恩、有始有终。
  对粉丝,我做到了坚持更新,我写了一千五百多首诗。
  我做了一个小号该做的事。
  他闭上了眼睛,“子美的诗”也永远停止了更新。
  杜甫是770年死的。到公元九世纪,中国才兴起了读杜诗的风潮。当时连文坛最大的大V韩愈都改了自己的微信签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在死去整整半個世纪后,杜甫终于完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一场伟大的逆袭。
  每当想起这段故事,我都有点疑惑:他真的一点都不知道自己诗歌的价值吗?
  我忽然想起了他《南征》中的两句诗:“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这是他临近去世前留下的诗句。看来友谊是公平的,李白、高适、岑参们,你们从不把我当做天才,所以我也从来没有把你们当做知音。(资料来源:新华博客)
其他文献
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经营业务的日趋复杂,时常竞争将日趋激烈。企业为了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强企业监管,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强化内部控制,建立全面内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