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与合作”是一个热门的话题,课改后,教师不仅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知识方面的培养,还要用发展的眼光去优化教学设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自上世纪提出后,受到西方各个发达国家的重视,到21世纪后这种教学理念开始传入我国。但是,很多教师对此缺乏足够的重视,并没有将这种教学理念融入到教学中。英语是初中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提高英语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每个中学英语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小组合作”教学展开了论述,望给广大教师同行带来一定帮助。
1. 合理划分小组,进行合理分工
开展“小组合作”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为学生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高效团队是这种教学活动开展的有效保障。因此,教师要综合多种标准对学生进行合理划分,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出个体作用,使他们的潜能都能得到激发。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是为了方便以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开展教学活动。既要保证小组内成员的差异性,也要保证组与组之间整体实力的均衡。因此,在划分时,教师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让组内呈现一种差异性,如学生的知识水平、性格等,但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各方面情况又要基本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学习机会的公平性。
划分好小组后,就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分工。因为每个小组都是由几个独立的个体组成,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发挥出自己的作用,需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在组内的角色。这样,他们才能更加有目的性地去学习。比如在讲解《Good Manners》这单元知识时,笔者对学生进行了明确的分工,比如选组织能力较强、知识水平较高的学生担任组长,善于做笔记的学生担任记录员,善于表达、性格外向的学生负责最后的总结汇报。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由于分工明确,每个学生的作用都得到了发挥。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还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了他们的团队意识,使他们在合作中掌握了交流技巧。当然,进行分工时,也应参考学生的建议,切忌对学生进行强制性的划分。同时,划分标准和学生承担的角色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机会。
2. 精心编排座位,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很多教师在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时,并没有意识到座位编排的重要性。很多情况下,都是让一个小组的成员坐在一起,哪些学生具体该坐在哪个位置上却并不明确,整体显得过于随意,这就可能会影响小组合作的效果。在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前,教师需要了解几种科学的座位编排方式,比如“T”型排列法、扇形排列法,等等。然后,再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座次进行科学合理的编排。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实现更好的互动交流,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二来便于教师管理,使教师能够更有效地组织课堂活动。
比如在讲解《Dream Homes》这课时,笔者结合学生的英语成绩、基础知识水平、兴趣等各方面因素作为标准将学生分为:基础较好,成绩优秀,善于协调组织的学生以字母“A”表示;成绩一般的学生以字母“B”表示;成绩相对较差,兴趣不浓厚的学生标为“C”。接下来,笔者就开始对他们的座位进行编排,考虑实际情况,笔者将全班学生以6人为一组进行划分,一共分为了8组(组数不固定,结合班级人数而定),并让学生们按照如下示意图去寻找自己的座位:
B B B B B B B B
C A A C C A A C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A A C C A A C
B B B B B B B B
筆者让A类学生担任每个小组的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配合笔者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每个小组的组长都是相邻的,并且在每个组的中间位置。这样分配可以方便组长开展组织工作,并实现组间的交流。并且,A类的学生和C类的学生是相邻的,这样可以发挥组长的带动作用,促进C类学生的提高。
3. 避免“形式化”的合作,提高合作效率
利用小组合作开展教学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帮助教师完成教学目标。但是,如果选择的时机不合适,可能会让“小组合作”形式化,难以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师既要把握好“度”,也要把控好合作的时机,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模式。
首先,组织小组交流的次数不能过于频繁,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如果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学生交流方面,那么就难以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其次,可以在重点部分引导学生讨论,但要把控好问题的难度,既不宜过于简单,也不可过于困难。比如在讲解《School Life》这单元内容时,笔者让学生们自主阅读,并思考“Which school do you like best?”这个问题。此时就可以让学生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将Daniel、John和Nancy的学校生活制成表格,然后进行分析。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个体优势,激发了他们思维的火花,又提高了教学效率,推动了教学活动的开展。
总之,合作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教师需要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不断完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用“小组合作”点亮初中英语课堂,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全面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南洋中学)
1. 合理划分小组,进行合理分工
开展“小组合作”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为学生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高效团队是这种教学活动开展的有效保障。因此,教师要综合多种标准对学生进行合理划分,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出个体作用,使他们的潜能都能得到激发。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是为了方便以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开展教学活动。既要保证小组内成员的差异性,也要保证组与组之间整体实力的均衡。因此,在划分时,教师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让组内呈现一种差异性,如学生的知识水平、性格等,但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各方面情况又要基本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学习机会的公平性。
划分好小组后,就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分工。因为每个小组都是由几个独立的个体组成,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发挥出自己的作用,需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在组内的角色。这样,他们才能更加有目的性地去学习。比如在讲解《Good Manners》这单元知识时,笔者对学生进行了明确的分工,比如选组织能力较强、知识水平较高的学生担任组长,善于做笔记的学生担任记录员,善于表达、性格外向的学生负责最后的总结汇报。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由于分工明确,每个学生的作用都得到了发挥。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还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了他们的团队意识,使他们在合作中掌握了交流技巧。当然,进行分工时,也应参考学生的建议,切忌对学生进行强制性的划分。同时,划分标准和学生承担的角色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机会。
2. 精心编排座位,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很多教师在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时,并没有意识到座位编排的重要性。很多情况下,都是让一个小组的成员坐在一起,哪些学生具体该坐在哪个位置上却并不明确,整体显得过于随意,这就可能会影响小组合作的效果。在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前,教师需要了解几种科学的座位编排方式,比如“T”型排列法、扇形排列法,等等。然后,再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座次进行科学合理的编排。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实现更好的互动交流,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二来便于教师管理,使教师能够更有效地组织课堂活动。
比如在讲解《Dream Homes》这课时,笔者结合学生的英语成绩、基础知识水平、兴趣等各方面因素作为标准将学生分为:基础较好,成绩优秀,善于协调组织的学生以字母“A”表示;成绩一般的学生以字母“B”表示;成绩相对较差,兴趣不浓厚的学生标为“C”。接下来,笔者就开始对他们的座位进行编排,考虑实际情况,笔者将全班学生以6人为一组进行划分,一共分为了8组(组数不固定,结合班级人数而定),并让学生们按照如下示意图去寻找自己的座位:
B B B B B B B B
C A A C C A A C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A A C C A A C
B B B B B B B B
筆者让A类学生担任每个小组的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配合笔者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每个小组的组长都是相邻的,并且在每个组的中间位置。这样分配可以方便组长开展组织工作,并实现组间的交流。并且,A类的学生和C类的学生是相邻的,这样可以发挥组长的带动作用,促进C类学生的提高。
3. 避免“形式化”的合作,提高合作效率
利用小组合作开展教学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帮助教师完成教学目标。但是,如果选择的时机不合适,可能会让“小组合作”形式化,难以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师既要把握好“度”,也要把控好合作的时机,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模式。
首先,组织小组交流的次数不能过于频繁,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如果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学生交流方面,那么就难以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其次,可以在重点部分引导学生讨论,但要把控好问题的难度,既不宜过于简单,也不可过于困难。比如在讲解《School Life》这单元内容时,笔者让学生们自主阅读,并思考“Which school do you like best?”这个问题。此时就可以让学生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将Daniel、John和Nancy的学校生活制成表格,然后进行分析。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个体优势,激发了他们思维的火花,又提高了教学效率,推动了教学活动的开展。
总之,合作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教师需要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不断完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用“小组合作”点亮初中英语课堂,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全面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南洋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