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采用溶栓配合抗疑、抗血小板、扩冠等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采用尿激酶150万U,硝酸甘油5~10mg配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等救治,溶栓疗效明显,ST段下降,再灌注心律失常及酶值观察,易使用,安全,未见不良反应,提高救治率。结果:60例常规使用溶栓,好转50例,10例死亡,其中基础病,合并糖尿病7例,合并高血压2例,合并代谢综合征1例。同时院前并发心衰及心源性休克入院救治的。结论:急性心梗抢救常规使用溶栓降低ST段,改善心功能,能降低病死率,使用安全,易观察是基层首选安全方案,值得推广。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救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5.036
资料与方法
诊断标准: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符合2001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等制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标准[1]。糖尿病及高血压按内科学第5版诊断标准[2]。代谢综合征(MS)诊断标准,采用《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年5月修订的中国人MS诊断标准[3]。
2008年6月~2009年10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男46例,女24例,年龄28~87岁,平均60.63岁,36岁以下8例,28岁1例,45岁以下6例,55岁以下7例,65岁以下17例,65岁以上22例。糖尿病23例;高血压18例;代谢综合征14例,其他4例。主要症状:胸闷40例(66.67%),呼吸困难10例(16.67%),心律失常38例(63.3%),心力衰竭20例(33.3%),心源性休克10例(16.69%)。梗死部位:广泛前壁32例,广泛前壁+高侧壁+下壁7例,广泛前壁+下壁6例,广泛前壁+高例壁6例,侧壁+下壁2例,下壁7例。
救治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心电监护。尿激酶150万U+0.9%生理盐水100ml,0.5~1小时快速滴完,口服阿司匹林300mg,次日100mg,1/日,口服。硝酸甘油5~10mg+5%葡萄糖250ml保持10μg/分,日1次,维持静点,达到血压下降10~20mmHg为基准,须在血容量正常情况下使用,否则先扩容,血压维持正常使用。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20~40mg1/日,口服。倍他乐克6.25mg,2次/日,口服。心衰、慢心率、Ⅱ°以上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哮喘禁用,开搏通6.25mg,2次/日,次日根据血压调量。镇静、止痛、保持情绪稳定,消除紧张恐惧心理,避免梗死面扩大,加重病情。罂粟碱100ml,2次/日静滴。心衰或心源性休克入院者按休克抢救生命体征平稳再行以上方案。出现心律失常需要立即按相应的类型处置。
结 果
60例中,50例(83%)好转,10例(17%)死亡:其中合并糖尿病7例,合并高血压2例,合并代谢综合征1例,抢救6小时死亡3例,48小时1例,1周内死亡6例。死亡年龄分布:28岁1例,45岁以下2例,55~70岁7例。50例好转中自动出院8例,未追踪。住院时间6小时~30天,平均12.75天。
讨 论
使用尿激酶溶栓中,必须做到以下观察指标及方法:①临床溶栓开始后2小时内胸痛明显减轻或消失。②开始给药后2小时内心电图ST段在抬高最明显的导联迅速下降50%。③溶栓开始后2~3小时内出现与胸疼和(或)ST段下降一致的再灌注心律失常,如加速的室性自主心律,下壁心梗新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等。④监测CK-MB。⑤入院立即常规12导联BCG,右室梗死和下壁加做V3R和V5R及V7~V9,溶栓后2~3小时各复查1次,溶栓过程全程心电监护,密切监则溶栓前后心电图图形改变,监测CK-MB达到S-T段在静滴尿激酶2~3小时回降≥50%,再加另一条心肌酶增高的标准,证实溶栓成功。与众多学者报道相似。本组死亡10例,观察与溶栓无关联,否定溶栓并发症,而是合并其他疾病所致。
防治探讨:预防已成为减少发病率最佳途径。①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增长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②定期体检,积极治疗高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合理使用他汀类降TG,力争使其LDL降至目标值以下,高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有糖尿病者,首先将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再采取适度温和降糖策略,大力提倡平稳降糖,不应一味追求过于严格血糖控制(对于心梗心血管高危患者尤为如此)。③规范服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及合理口服降压药二级预防干预按医嘱服用,定期复查,双方齐心协力,综合防治,降低急性心梗发生的危险性,提高远期疗效,提高生存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10-725.
2 叶任高.内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50.
3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6-17.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救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5.036
资料与方法
诊断标准: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符合2001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等制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标准[1]。糖尿病及高血压按内科学第5版诊断标准[2]。代谢综合征(MS)诊断标准,采用《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年5月修订的中国人MS诊断标准[3]。
2008年6月~2009年10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男46例,女24例,年龄28~87岁,平均60.63岁,36岁以下8例,28岁1例,45岁以下6例,55岁以下7例,65岁以下17例,65岁以上22例。糖尿病23例;高血压18例;代谢综合征14例,其他4例。主要症状:胸闷40例(66.67%),呼吸困难10例(16.67%),心律失常38例(63.3%),心力衰竭20例(33.3%),心源性休克10例(16.69%)。梗死部位:广泛前壁32例,广泛前壁+高侧壁+下壁7例,广泛前壁+下壁6例,广泛前壁+高例壁6例,侧壁+下壁2例,下壁7例。
救治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心电监护。尿激酶150万U+0.9%生理盐水100ml,0.5~1小时快速滴完,口服阿司匹林300mg,次日100mg,1/日,口服。硝酸甘油5~10mg+5%葡萄糖250ml保持10μg/分,日1次,维持静点,达到血压下降10~20mmHg为基准,须在血容量正常情况下使用,否则先扩容,血压维持正常使用。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20~40mg1/日,口服。倍他乐克6.25mg,2次/日,口服。心衰、慢心率、Ⅱ°以上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哮喘禁用,开搏通6.25mg,2次/日,次日根据血压调量。镇静、止痛、保持情绪稳定,消除紧张恐惧心理,避免梗死面扩大,加重病情。罂粟碱100ml,2次/日静滴。心衰或心源性休克入院者按休克抢救生命体征平稳再行以上方案。出现心律失常需要立即按相应的类型处置。
结 果
60例中,50例(83%)好转,10例(17%)死亡:其中合并糖尿病7例,合并高血压2例,合并代谢综合征1例,抢救6小时死亡3例,48小时1例,1周内死亡6例。死亡年龄分布:28岁1例,45岁以下2例,55~70岁7例。50例好转中自动出院8例,未追踪。住院时间6小时~30天,平均12.75天。
讨 论
使用尿激酶溶栓中,必须做到以下观察指标及方法:①临床溶栓开始后2小时内胸痛明显减轻或消失。②开始给药后2小时内心电图ST段在抬高最明显的导联迅速下降50%。③溶栓开始后2~3小时内出现与胸疼和(或)ST段下降一致的再灌注心律失常,如加速的室性自主心律,下壁心梗新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等。④监测CK-MB。⑤入院立即常规12导联BCG,右室梗死和下壁加做V3R和V5R及V7~V9,溶栓后2~3小时各复查1次,溶栓过程全程心电监护,密切监则溶栓前后心电图图形改变,监测CK-MB达到S-T段在静滴尿激酶2~3小时回降≥50%,再加另一条心肌酶增高的标准,证实溶栓成功。与众多学者报道相似。本组死亡10例,观察与溶栓无关联,否定溶栓并发症,而是合并其他疾病所致。
防治探讨:预防已成为减少发病率最佳途径。①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增长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②定期体检,积极治疗高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合理使用他汀类降TG,力争使其LDL降至目标值以下,高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有糖尿病者,首先将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再采取适度温和降糖策略,大力提倡平稳降糖,不应一味追求过于严格血糖控制(对于心梗心血管高危患者尤为如此)。③规范服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及合理口服降压药二级预防干预按医嘱服用,定期复查,双方齐心协力,综合防治,降低急性心梗发生的危险性,提高远期疗效,提高生存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10-725.
2 叶任高.内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50.
3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