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上海举行世博会期间的环境与交通问题为着眼点,以《纽约时报》的报道为例,研究所有涉及上海世博的文章,对相关内容展开分析,从小处窥见西方主流媒体眼中“Better city,better life”之下的中国镜像。
关键词:《纽约时报》 上海世博会 环境与交通 中国镜像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是中国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又一次在国际舞台的华丽亮相。在“Better city, better life”这个理念范畴之下,环绕的是关于城市的环境、交通、学习、工作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所有。本文选取了《纽约时报》上从2010年2月到2010年12月所有关于世博会的17篇文章,其中6篇涉及环境、交通问题,并对此进行分析研究。
研究分析
对于中国致力于环境方面的贡献,欧美等国媒体一般“不敢苟同”。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早时就将此次世博会定义为“绿色世博”,希望在园内、园外都能达到绿色环保以契合“Better city,better life”这一主题。但从西方媒体的报道来看,他们并没有完全认可上海为举办世博会所作的努力。
标题:客观主观对半开,主观报道好评多。如将标题分为客观、主观和不确定三个类别的话,《纽约时报》对世博涉及环境与交通问题的报道总体呈现“五五”分的格局,主、客观报道都占有一席之地。基于环境、交通问题这个角度,导致很多文章不会是Hard news(硬新闻)或是特写,一般都为Soft news(软新闻)或是评论。
客观性的标题诸如“Using Nature and Waste for Walls and Ceilings”(《自然且环保的世博场馆》,下同),点出将自然与资源再利用融合生活之中的理念;“Expo Offers Shanghai a Turn in the Spotlight”(《万众瞩目的上海世博会》,下同)指出世博对于上海而言是一个平台,向世界展示了新中国;“Expo 2010 Shanghai China”(《2010年上海世博会》,下同)写于4月30日,主要在开幕前夕全方位俯瞰世博的准备情况。主观性的标题诸如“Shanghai Puts on a Green Face”(《上海的绿色新面容》,下同)毫无疑问是一篇正面倾向的文章;而“Plans Shrivel for Chinese Eco-city”(《“打折扣”的环保城市》,下同)对于世博把上海打造成环保型城市提出了质疑,使用了“shrivel”(起皱纹)一词,也是7篇文章中唯一一篇在标题中就表现出了负面倾向性。没有不确定性的标题。
报道内容:环境问题为侧重,拆迁拆馆有质疑。谈及城市发展时,国内外媒体的关注点都会放在两个问题上:环境和交通。“Shanghai Puts on a Green Face”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上海的问题:congestion and air pollution,two of the city’s most serious problems.(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这座城市的两个最严重的问题。)可见对于上海,他们已做了很深入的分析。由此,我也将环境与交通分别罗列,研究《纽约时报》对这两个问题的立场。
环境问题。认可:对于园内的世博场馆建设,“绿色世博”得到了普遍的赞同与认可。State-of-the-art energy,water saving features,zero carbon emission(节电、节水和零碳排放装置)在2~3篇报道中被反复地提及。“Using Nature and Waste for Walls and Ceilings”这篇报道中,作者详细描写了环保装置的使用:the use of plants on roofs and walls to help keep buildings cool naturally…to substitute for customary lights. But some pavilions have gone further to promote new developments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materials.(墙壁和屋顶上的植物可以使场馆保持凉爽,但一些场馆更进一步,开始使用一些环保材料。)在紧接着的后文之中作者对“friendly materials”进行了展开:The principal raw materials used are paper and plastic waste…is hard-wearing and water-resistant, essential qualities for an external cladding.(这些材料已然不是那些场馆建设中必然的装饰物和防水装置,而都采用了纸张和回收塑料。)在世博会召开倒计两天之时,中国上下媒体的目光都集中于“万国博览会”的万千风情和开幕式烟花表演的准备之上,《纽约时报》却从环境问题切入,以小着眼“绿色世博”这个宏大概念的相称度与否。的确,多篇报道给世博园从建筑设计到园内景观布置都投上了赞同的一票。但对于园外,即整个上海市的环保问题,《纽约时报》用质疑代替了认可。
质疑:最集中的两个问题是“removal”(拆迁)和“demolition”(拆毁)。一个指世博召开前上海长达8年的居民拆迁;另一个是指后世博时代除了“四轴一馆”外,所有的场馆都将被拆除。该报颇具深意地使用了“Paint job”(形象工程)一词,有嘲讽的意味在里头。
针对拆迁问题,“Expo 2010 Shanghai China”一文用事实说话:After winning the bid in 2002 to host the event, Shanghai began clearing about two square miles along the Huangpu River. That involved moving 18,000 families and 270 factories,including the hulking Jiang Nan Shipyard, which employs 10,000 workers.(在2002年上海取得世博会主办权之后,官方在黄浦江两岸腾出了2万平方米的土地来建造世博场馆。对1.8万个家庭、270个包括有1万名工人的江南造船厂的工厂的拆迁活动也立即展开。)有数据显示,该报对上海世博会的报道中,所采用的消息源(有匿名消息源)大部分是上海市民,占33.7%,其次是专家的意见、态度,来自中国媒体的最少,仅占3.7%。①在“Expo Offers Shanghai a Turn in the Spotlight”一文中,作者写道:Many residents complain about the city’s endless efforts to repave roads and paint the underbellies of bridges…Some say that what the city has gained in modernization it has lost in urban character—that many of the city’s old lane houses are being destroyed.(很多上海市民对于这座城市无休止的改造都流露出了抱怨之情。他们中的一些人指出,这种摩登化的改造使上海失去了特色,因为很多老房子被拆毁了。)记者对上海市民的采访内容无疑给世博会的外围工作蒙上了一层阴影。
交通问题。认可:《纽约时报》涉及交通的所有内容远不及环境问题多,但因环境与交通有一定程度的关联度,且都能与“Better city,better life”挂上钩,所以笔者将两者结合起来分析。“Shanghai’s infrastructure has been upgraded over the past several years with new roads, bridges, tunnels and airport terminals. A new 18.6-mile subway line opened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city - the 11th since the city’s subway system first opened in 1995.”(上海的基础建设在这7年间飞速发展,新道路、桥梁、隧道、机场不断涌现。一条长达18.6英里的地铁在上海的西北角破土动工,这是上海自1995年修建的地铁1号线之后的第11条地铁。)这段话截取于“Expo 2010 Shanghai China”,介绍了上海通过建造新地铁、大桥和隧道改善交通。在“Expo Offers Shanghai a Turn in the Spotlight”中,作者引用同济大学教授的一段话:“After we won the right to host the Expo in 2002, we planned to construct 970 kilometers of underground track in the future and at least 400 kilometers by 2020. But today,we already have 410 kilometers of underground track. We’ve fulfilled our plan 10 years early.”(在我们取得世博会举办权之后,我们就着手开始规划长达970千米的地铁枢纽,估计到2020年可完成400千米。但是至今我们已经完成了410千米,比我们预想的提前了10年。)陈述性说明与专家表态让读者看到《纽约时报》对于上海最棘手的交通拥堵问题所做的努力持肯定态度。两篇报道的作者在文章中将交通问题不约而同地落脚于地铁这一交通工具上,是否也是对上海地铁体系的完善表示了些许的期待?
研究结论
基于对《纽约时报》涉及上海世博会环境和交通方面报道的分析,笔者发现:
报道都较客观,一般都“用事实说话”。6篇报道中,有3篇是主要谈论整个上海和世博园内部的环境问题的,主要内容都基于事实说话,个别段落以及单词的使用值得商榷。美国政论记者李普曼认为,新闻和真理有很大区别,因为新闻中充满了主观因素。②新闻事实的选择直接反映了报道者的意图和价值取向,同时也关系到新闻的全面真实。③在新闻事实的选择中,《纽约时报》的记者们普遍选取了绿色材料的使用、场馆拆除问题、地铁11号线建成等事实,事实本身就无可厚非,自然报道也都比较客观,不带明显的负面倾向性,几篇文章中的绝大部分段落更是属于正面报道。作为受众数量巨大的全美大报,《纽约时报》的报道无疑给中国的国际形象加了分。
报道时间过于集中,导致忽略一些报道内容和角度。前文已经谈到,《纽约时报》关于环境、交通问题的6篇报道有4篇写于4月29日和30日,即开幕前夕。时间的过于集中必然导致对世博会举行的6个月中的内容被选择性地忽略。诸如在6个月期间,上海的所有工地停止施工,上海出现了10多年以来最蓝的天空这一事实没有被写入报道(实质上6个月间唯一一篇涉及此问题的报道是6月24日的“Plans Shrivel for Chinese Eco-city”)。撇开环境交通问题,很多关于世博会的内容被删减,如热议的世博场馆——这一直都是中国媒体的报道重心,而该报仅在2篇文章中重点描述了英国的“种子圣殿”,对于中国馆也未多动过笔墨;如开幕式——浦江的烟花和精巧的开幕式都没有入《纽约时报》的法眼,这与其对北京奥运开幕式的大篇幅报道大相径庭。其原因可能只有报社和作者明了。
几点思考
《纽约时报》作为美国最有威望的报纸之一,其报道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西方媒体的声音。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到西方主流媒体的中国镜像。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过去两年,世界各国都处于金融危机之中。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及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保持自身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协调行动,树立起了大国形象。强大的经济实力使中国成为世界的“经济方向标”。在选取的样本中,多篇报道阐述了几个国家参加上海世博会的必要性以及为此所作出的努力:丹麦的小美人鱼在96年里伫立在哥本哈根,这次因为世博会远赴重洋来到中国,因为除了美国以外,中国是丹麦最大的贸易伙伴;英国馆的“种子圣殿”耗费巨大资金和心血,也是因为英国意识到“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的潜力,能帮助英国走出经济萧条,重新复苏”(英国《卫报》消息)。当上海世博成为一场经济投资盛会,我们在惊叹于场馆的美轮美奂的同时,也会自豪地感觉到:中国的经济强国形象正在每个国家日益树立起来。
基于人权、制度体系之外的中国形象有所改观。西方媒体长期以来对中国的负面报道和塑造的负面形象已经形成了中国国家整体形象的负面定式,而“中国声音”常常被淹没,出现失语状态,或多或少地导致了西方主流媒体的“中国妖魔化”形象和“中国威胁论”的衍生。北京奥运会与汶川地震的新闻传播,一次又一次地为中国形象加分,而上海世博对于恢复和提升中国的经济和文化软实力起到了关键作用。
注释:
?譹?訛王晨燕:《美英主流报刊对上海世博会报道的内容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9)。
?譺?訛胡曙中:《英汉传媒话语修辞对比研究》,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譻?訛魏娟:《西方媒体报道中的中国形象解读——以英、美、法主流报纸对中国60周年国庆的报道为例》,《传媒观察》,2010(1)。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编校:施宇
关键词:《纽约时报》 上海世博会 环境与交通 中国镜像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是中国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又一次在国际舞台的华丽亮相。在“Better city, better life”这个理念范畴之下,环绕的是关于城市的环境、交通、学习、工作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所有。本文选取了《纽约时报》上从2010年2月到2010年12月所有关于世博会的17篇文章,其中6篇涉及环境、交通问题,并对此进行分析研究。
研究分析
对于中国致力于环境方面的贡献,欧美等国媒体一般“不敢苟同”。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早时就将此次世博会定义为“绿色世博”,希望在园内、园外都能达到绿色环保以契合“Better city,better life”这一主题。但从西方媒体的报道来看,他们并没有完全认可上海为举办世博会所作的努力。
标题:客观主观对半开,主观报道好评多。如将标题分为客观、主观和不确定三个类别的话,《纽约时报》对世博涉及环境与交通问题的报道总体呈现“五五”分的格局,主、客观报道都占有一席之地。基于环境、交通问题这个角度,导致很多文章不会是Hard news(硬新闻)或是特写,一般都为Soft news(软新闻)或是评论。
客观性的标题诸如“Using Nature and Waste for Walls and Ceilings”(《自然且环保的世博场馆》,下同),点出将自然与资源再利用融合生活之中的理念;“Expo Offers Shanghai a Turn in the Spotlight”(《万众瞩目的上海世博会》,下同)指出世博对于上海而言是一个平台,向世界展示了新中国;“Expo 2010 Shanghai China”(《2010年上海世博会》,下同)写于4月30日,主要在开幕前夕全方位俯瞰世博的准备情况。主观性的标题诸如“Shanghai Puts on a Green Face”(《上海的绿色新面容》,下同)毫无疑问是一篇正面倾向的文章;而“Plans Shrivel for Chinese Eco-city”(《“打折扣”的环保城市》,下同)对于世博把上海打造成环保型城市提出了质疑,使用了“shrivel”(起皱纹)一词,也是7篇文章中唯一一篇在标题中就表现出了负面倾向性。没有不确定性的标题。
报道内容:环境问题为侧重,拆迁拆馆有质疑。谈及城市发展时,国内外媒体的关注点都会放在两个问题上:环境和交通。“Shanghai Puts on a Green Face”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上海的问题:congestion and air pollution,two of the city’s most serious problems.(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这座城市的两个最严重的问题。)可见对于上海,他们已做了很深入的分析。由此,我也将环境与交通分别罗列,研究《纽约时报》对这两个问题的立场。
环境问题。认可:对于园内的世博场馆建设,“绿色世博”得到了普遍的赞同与认可。State-of-the-art energy,water saving features,zero carbon emission(节电、节水和零碳排放装置)在2~3篇报道中被反复地提及。“Using Nature and Waste for Walls and Ceilings”这篇报道中,作者详细描写了环保装置的使用:the use of plants on roofs and walls to help keep buildings cool naturally…to substitute for customary lights. But some pavilions have gone further to promote new developments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materials.(墙壁和屋顶上的植物可以使场馆保持凉爽,但一些场馆更进一步,开始使用一些环保材料。)在紧接着的后文之中作者对“friendly materials”进行了展开:The principal raw materials used are paper and plastic waste…is hard-wearing and water-resistant, essential qualities for an external cladding.(这些材料已然不是那些场馆建设中必然的装饰物和防水装置,而都采用了纸张和回收塑料。)在世博会召开倒计两天之时,中国上下媒体的目光都集中于“万国博览会”的万千风情和开幕式烟花表演的准备之上,《纽约时报》却从环境问题切入,以小着眼“绿色世博”这个宏大概念的相称度与否。的确,多篇报道给世博园从建筑设计到园内景观布置都投上了赞同的一票。但对于园外,即整个上海市的环保问题,《纽约时报》用质疑代替了认可。
质疑:最集中的两个问题是“removal”(拆迁)和“demolition”(拆毁)。一个指世博召开前上海长达8年的居民拆迁;另一个是指后世博时代除了“四轴一馆”外,所有的场馆都将被拆除。该报颇具深意地使用了“Paint job”(形象工程)一词,有嘲讽的意味在里头。
针对拆迁问题,“Expo 2010 Shanghai China”一文用事实说话:After winning the bid in 2002 to host the event, Shanghai began clearing about two square miles along the Huangpu River. That involved moving 18,000 families and 270 factories,including the hulking Jiang Nan Shipyard, which employs 10,000 workers.(在2002年上海取得世博会主办权之后,官方在黄浦江两岸腾出了2万平方米的土地来建造世博场馆。对1.8万个家庭、270个包括有1万名工人的江南造船厂的工厂的拆迁活动也立即展开。)有数据显示,该报对上海世博会的报道中,所采用的消息源(有匿名消息源)大部分是上海市民,占33.7%,其次是专家的意见、态度,来自中国媒体的最少,仅占3.7%。①在“Expo Offers Shanghai a Turn in the Spotlight”一文中,作者写道:Many residents complain about the city’s endless efforts to repave roads and paint the underbellies of bridges…Some say that what the city has gained in modernization it has lost in urban character—that many of the city’s old lane houses are being destroyed.(很多上海市民对于这座城市无休止的改造都流露出了抱怨之情。他们中的一些人指出,这种摩登化的改造使上海失去了特色,因为很多老房子被拆毁了。)记者对上海市民的采访内容无疑给世博会的外围工作蒙上了一层阴影。
交通问题。认可:《纽约时报》涉及交通的所有内容远不及环境问题多,但因环境与交通有一定程度的关联度,且都能与“Better city,better life”挂上钩,所以笔者将两者结合起来分析。“Shanghai’s infrastructure has been upgraded over the past several years with new roads, bridges, tunnels and airport terminals. A new 18.6-mile subway line opened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city - the 11th since the city’s subway system first opened in 1995.”(上海的基础建设在这7年间飞速发展,新道路、桥梁、隧道、机场不断涌现。一条长达18.6英里的地铁在上海的西北角破土动工,这是上海自1995年修建的地铁1号线之后的第11条地铁。)这段话截取于“Expo 2010 Shanghai China”,介绍了上海通过建造新地铁、大桥和隧道改善交通。在“Expo Offers Shanghai a Turn in the Spotlight”中,作者引用同济大学教授的一段话:“After we won the right to host the Expo in 2002, we planned to construct 970 kilometers of underground track in the future and at least 400 kilometers by 2020. But today,we already have 410 kilometers of underground track. We’ve fulfilled our plan 10 years early.”(在我们取得世博会举办权之后,我们就着手开始规划长达970千米的地铁枢纽,估计到2020年可完成400千米。但是至今我们已经完成了410千米,比我们预想的提前了10年。)陈述性说明与专家表态让读者看到《纽约时报》对于上海最棘手的交通拥堵问题所做的努力持肯定态度。两篇报道的作者在文章中将交通问题不约而同地落脚于地铁这一交通工具上,是否也是对上海地铁体系的完善表示了些许的期待?
研究结论
基于对《纽约时报》涉及上海世博会环境和交通方面报道的分析,笔者发现:
报道都较客观,一般都“用事实说话”。6篇报道中,有3篇是主要谈论整个上海和世博园内部的环境问题的,主要内容都基于事实说话,个别段落以及单词的使用值得商榷。美国政论记者李普曼认为,新闻和真理有很大区别,因为新闻中充满了主观因素。②新闻事实的选择直接反映了报道者的意图和价值取向,同时也关系到新闻的全面真实。③在新闻事实的选择中,《纽约时报》的记者们普遍选取了绿色材料的使用、场馆拆除问题、地铁11号线建成等事实,事实本身就无可厚非,自然报道也都比较客观,不带明显的负面倾向性,几篇文章中的绝大部分段落更是属于正面报道。作为受众数量巨大的全美大报,《纽约时报》的报道无疑给中国的国际形象加了分。
报道时间过于集中,导致忽略一些报道内容和角度。前文已经谈到,《纽约时报》关于环境、交通问题的6篇报道有4篇写于4月29日和30日,即开幕前夕。时间的过于集中必然导致对世博会举行的6个月中的内容被选择性地忽略。诸如在6个月期间,上海的所有工地停止施工,上海出现了10多年以来最蓝的天空这一事实没有被写入报道(实质上6个月间唯一一篇涉及此问题的报道是6月24日的“Plans Shrivel for Chinese Eco-city”)。撇开环境交通问题,很多关于世博会的内容被删减,如热议的世博场馆——这一直都是中国媒体的报道重心,而该报仅在2篇文章中重点描述了英国的“种子圣殿”,对于中国馆也未多动过笔墨;如开幕式——浦江的烟花和精巧的开幕式都没有入《纽约时报》的法眼,这与其对北京奥运开幕式的大篇幅报道大相径庭。其原因可能只有报社和作者明了。
几点思考
《纽约时报》作为美国最有威望的报纸之一,其报道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西方媒体的声音。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到西方主流媒体的中国镜像。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过去两年,世界各国都处于金融危机之中。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及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保持自身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协调行动,树立起了大国形象。强大的经济实力使中国成为世界的“经济方向标”。在选取的样本中,多篇报道阐述了几个国家参加上海世博会的必要性以及为此所作出的努力:丹麦的小美人鱼在96年里伫立在哥本哈根,这次因为世博会远赴重洋来到中国,因为除了美国以外,中国是丹麦最大的贸易伙伴;英国馆的“种子圣殿”耗费巨大资金和心血,也是因为英国意识到“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的潜力,能帮助英国走出经济萧条,重新复苏”(英国《卫报》消息)。当上海世博成为一场经济投资盛会,我们在惊叹于场馆的美轮美奂的同时,也会自豪地感觉到:中国的经济强国形象正在每个国家日益树立起来。
基于人权、制度体系之外的中国形象有所改观。西方媒体长期以来对中国的负面报道和塑造的负面形象已经形成了中国国家整体形象的负面定式,而“中国声音”常常被淹没,出现失语状态,或多或少地导致了西方主流媒体的“中国妖魔化”形象和“中国威胁论”的衍生。北京奥运会与汶川地震的新闻传播,一次又一次地为中国形象加分,而上海世博对于恢复和提升中国的经济和文化软实力起到了关键作用。
注释:
?譹?訛王晨燕:《美英主流报刊对上海世博会报道的内容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9)。
?譺?訛胡曙中:《英汉传媒话语修辞对比研究》,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譻?訛魏娟:《西方媒体报道中的中国形象解读——以英、美、法主流报纸对中国60周年国庆的报道为例》,《传媒观察》,2010(1)。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编校: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