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一项特殊的事业,它的特殊性在于其崇高而神圣的使命。它面对的对象是人,是学生。教育崇高的使命是培养人,它的内容是以智慧培育智慧,以心灵滋养心灵。中国古代经典著作,被誉为“大道之源”的《周易》中提出“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思想,阐明了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它是教育的最本质诉求。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地提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纲要》所指,更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阶段,重传统、树价值、促发展的教育目标,新世纪的少年英才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润泽。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为更好地实现教育的育人功能,传承人文精神,全力打造了“大阅读”的特色课程。以“大阅读”为载体,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培养家国栋梁”的探索和实践活动,硕果盈枝。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德育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体育先进学校、全国艺术教育先进集体、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重庆市最佳文明单位、重庆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重庆市德育先进集体、重庆市校务公开先进集体、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在全体十一中人精勤不倦地努力下,学校已是名闻遐迩、享誉巴渝。
传承百年校园文化 树立当代育人目标
现代文学先驱洪堡认为,“人的真正目的,是使自身的各种力量构成一个最崇高、最和谐的整体”, 而教育正是以培养“能使自身各种力量构成一个最崇高最和谐的整体”的人为终极目的。人文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就中国梦想所必需的精神内核。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创建于1912年,前身为“精益中学”和“文德女中”,1952年两校合并更名为“文益中学”,1953年命名为“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1982年被评为“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重庆直辖后被任命为“重庆市首批重点中学”。学校现有教职工446人,学生6500余人,以校园美、校风好、教风严、学风浓、师资强、质量高而闻名遐迩。学校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名校,在新时期更是形成了精勤不倦的教师工作作风。推行“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现代管理模式所形成的特色魅力是十一中呈现给社会最好的品牌。学校坚持自创办时期“启智育民、兴学强国”的办学追求,秉承“博文修德,精益求精”的百年校训,在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其更具体的内涵——培养“家国栋梁”。学校认为“家国栋梁”作为个体,能对自我负责;作为家庭成员,有家庭担当;作为公民,对社会、国家有贡献;即:塑造主体人格,成就家国梦想,培养出能够担任民族脊梁、家国栋梁的现代公民。“家国栋梁”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有人文精神、有科学素养、有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向,全力培养能够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青少年。
追求人文精神复位 夯实阅读育人之基
成为栋梁之才,固然要具备知识与能力,而一个更为重要的前提便是人文精神的素养。人文精神是人对自我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三个层次:一是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是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是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
简而言之,人文精神就是人对于高贵而饱满灵魂的永恒追求。
然而,晚清时期,西方现代学科体系的引入,以形式逻辑的线性思维重新切割了我们的认知版图,在实现“通人之学”到“专家之学”那华丽转身的同时,以“知识”为诉求的裙角把“人文”这个隐秘的灵魂尴尬地扫到了边缘。同时,现代主义和工业化,将技术推上了狂热崇拜的高峰,科学主义的盛行进一步扫荡了人文的恻隐和关怀,人被资本鞭打着异化为工具,不过是创造财富的手段而已。当后现代主义颠覆了所有权威和经典之后,娱乐至死的喧哗与骚动又让一切都陷入了浅薄与虚无。当今社会有思想、有认知、有内涵的教育工作者们仿佛站在精神大厦的废墟上,看到人蜕变为皮囊魅影,怎能不追问人文何在,灵魂何在?
当代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急切地意识到,如若通过教育去构建学生的健全人格,奠定学生发展基础,必须让人文复位,才能实现培养“家国栋梁”这一教育理想。学校提出的“家国栋梁”,其本质就是“有人文精神,有科学素养,有创新能力”的现代人。这其中,“人文精神”永远是培养的核心:有了人文精神,科学素养才会真正地成为时代的推动力而不是破坏力;有了人文精神,人才会在古往今来的宏大时空中观察思考,产生新的创造。如果没有人文的涵养,教育将是可怕又可悲的“社会工具制造流水线”,更无法完成实现民主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因此,学校将“复位人文精神”放在一个极为重要的高度进行思考,旨在培养学生成为有情怀的人:于己,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于人,诚信、友善、尊重、和谐;于国,爱国、守纪、责任、奉献。
在教育中实现人文精神的复位,首先应当强调的就是“阅读”。学校正努力构建“教师乐教、善教、教得有效,学生乐学、善学、学得愉快,质量优异、师生满意、人民满意”的“幸福教育体系”,以“大阅读”为载体,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让每位学子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发展。
全力打造阅读体系 面向国家培育英才
阅读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精神活动。它展现了精神活动神奇超凡的延展性,让时空的限度因那文字的攒集,而隐灭在心灵与心灵的契合中。这种超越时空的心灵交流,使人类成为这个星球上记忆最为超群的生物种群,文明不再为无涯时空淘洗殆尽,而能够成为基因般的存在,潜伏在字里行间的深处,一代一代延续,直到在某一个时刻,被阅读者唤醒。阅读如此全面地涵盖了人文精神于人性、理性和超越性三个层面。在阅读中,人能够增见识长学问,拓展思路,改变思维习惯,促进个人进步,消除寂寞,净化心灵,修身养性;能有机会参与到整个人类的精神生活中,思考人性,培养理性,追求生活之于我们的意义。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阅读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史。”我们需要通过大量的、广泛的、高品质的阅读,来培养被人文与科学深深浸润的现代人,来培养担得起家庭、社会、民族和国家期许的家国栋梁。 阅读如此重要,而当下社会却如此功利浮躁。人们遭遇信仰的缺失、文化的失落、娱乐的泛滥、使得读书风气日益式微。在这样的浮泛世风下,教育工作者应当实现阅读在新时代的意义书写,进而实现人文精神的全面培养。德国大作家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书籍能让人开阔视野,体验百味人生。学校提出“天天大阅读,书香育栋梁”的口号,进行了相应的课程改革,将“大阅读”定位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全力突出“大”字的意义,为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创建阅读的条件。
拓宽阅读视野,增长学生见识 学校坚持让学生的目光不仅触及畅销书,更要回到传统经典的范畴;不只触及文学类,同时也拓展到更广泛的社会及自然科学范畴。学校规定从每周六节的语文课中,专门划出一节开设为图书馆课外阅读课,让学生在校园中的三个图书阅览室进行课外阅读。图书馆的书籍丰富多彩,涵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个方面,包括各种文学作品、哲学美学著作、历史类书籍、美术音乐乃至数学、物理、医学、植物学等各种书籍近10多万册,期刊近300种,并不断根据师生的需求购进新书。大量的藏书为学生广泛阅读提供足够的选择,为他们编织起知识的天空,让其自由地翱翔。
学校在阅读课之外,还每周安排一课时的选修课。这些选修课内容涉及影视、文学、历史、哲学、地理、时事政治、古今中外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课程十分丰富。例如学校开设了“汉服与古代礼仪”“明朝那些皇帝”“美国民主趣谈”“欧美大学校园行”“电影里的美妙表达”“重庆老街行走”“时事评论写作”“演讲与表达”“辩论之见招拆招”……这些内容不单单由语文教师讲授,而且是联合各学科老师之力量,共同进行新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引导学生在更广泛的社会生活中阅读、实践、思考、积淀,表达与碰撞。
同时,学校的研究性学习,更是由各科教师牵头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是丰富多元的,有关于二战老兵的“被遗忘的历史”,有关乎教育评价的“从游戏评价策略看教育的评价激励”,有关于本土文化的“失落的重庆”……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各方面各学科的资料查找、阅读、研究,视野得到了更大的拓展,见识得到了更大的增长。
开拓阅读空间,营造书香校园 学校力图在课堂内外、校园内外,通过师生、社会的共同努力,营造阅读的氛围,让学生重回书香世界,感受知识的洗礼,品味生活的真谛。每周的课外阅读课给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做了制度保证,形成了学校的常规课程。而在课堂阅读之外,学校广泛开辟了线下阅读阵地,三五名学生组成读书小组,同读喜欢的一本书,方便交流读书感受。他们还组织了读书漂流的活动。同学在公共读书角自由取用自己喜好的书籍,阅读并进行旁批,阅读结束后自觉地还书,方便其他同学阅读。这些书籍便带着不同阅读者不同的批注漂流下去,形成一种有趣的交流,不仅仅是书籍,更是思想。
保证阅读时间,助力学生发展 学校全力保证阅读工作的长久可持续性,一方面在学校层面开展持续性常态化的形式;一方面是在学生层面奠定其终生发展基础,促进养成学生终生阅读习惯。学校将阅读作为常态化的形式,开展不同年级的主题阅读。根据各年级学生成长阶段、心理特点以及其他人文学科开设情况,整合图书馆资源,整理出初一到高二的阅读主题:初一“成长与感恩”、初二“自然与生命”、初三“社会与精神”、高一“人物与心灵”、高二“历史与哲学”。根据这些不同的主题,进行书目推荐。由此,形成一个有导向、有梯度的主题阅读系列,以此作为学生主题阅读的依托。学校设计了主题阅读读书卡《书墨余香》,与图书室进行大规模的读书卡评比活动,把学生的读书卡按年级整理成册,每个年级形成一本《书墨余香》主题阅读读书册精华本,与其他图书馆书籍一起放在书架上,供学生翻阅。定期举行主题阅读演讲比赛和征文比赛,让读书成为学生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并成为一种习惯。
创新阅读形式,滋养学生生命 学校实行了多措并举,让阅读方式变得多样化,它包括阅读的渠道、阅读的活动、阅读载体的多样化。学校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大量地进行专题阅读。一是教师的专题研究。教师提供专题方向,学生进行拓展梳理。例如女性形象系列研究专题之一——“那些绽放在课文内的红颜”;女性形象系列研究专题之二——“那些散落在历史中的美人”;古诗意象的跨界解读专题,人物拓展阅读专题——比如对曹操、鲁迅、乔布斯等人物的解读分析;经典共享专题——比如对金庸小说的解读等、对《战马》的解读及背景研究等,并且借助学校系列讲座——“文幼章大讲坛”的形式,让教师面向全校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共享阅读感受。二是开设学生的专题论坛。学生根据自己平时阅读的兴趣,开坛论道,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进行专题探讨与交流。比如“我也论‘道’”“佛曰”。通过这种形式的讨论,学生之间思想进行碰撞,灵感得以迸发,启迪了自身智慧。
学校还积极成立了与“大阅读”相关的社团,如读书社、演讲社、辩论社、文学社、话剧社等等,各自推行与阅读相关的课外活动,阅读征文大赛、读书演讲比赛、课本剧演出、辩论等活动。在“大阅读”的理念指导下,学校大力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生成了多个阅读课题,分头推进了大量的阅读活动。全校教师力图统筹各种资源,突破线性的学科体系,开展以阅读为主体的各种活动,唤醒学生的阅读热情,实现灵魂的注入。依靠“大阅读”的开阔格局,重新召唤出阅读对人文情怀的濡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经过全校师生不懈努力,以“大阅读”为龙头,舞动起校园中的人文精神。在广泛阅读的号召下,学生积极进行社团活动,营造出校园书香氛围,享受到阅读的美好,体验到精神的成长,进而认识到阅读是一种重要而美好的生活方式。在这方教育净土里,阅读的活水汇成一汪清泉,滋养学生的心田,让他们幸福成长;人文精神的深刻内涵,化为一道力量流入学生的身躯,让他们挺起民族的脊梁,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作者单位: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
《纲要》所指,更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阶段,重传统、树价值、促发展的教育目标,新世纪的少年英才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润泽。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为更好地实现教育的育人功能,传承人文精神,全力打造了“大阅读”的特色课程。以“大阅读”为载体,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培养家国栋梁”的探索和实践活动,硕果盈枝。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德育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体育先进学校、全国艺术教育先进集体、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重庆市最佳文明单位、重庆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重庆市德育先进集体、重庆市校务公开先进集体、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在全体十一中人精勤不倦地努力下,学校已是名闻遐迩、享誉巴渝。
传承百年校园文化 树立当代育人目标
现代文学先驱洪堡认为,“人的真正目的,是使自身的各种力量构成一个最崇高、最和谐的整体”, 而教育正是以培养“能使自身各种力量构成一个最崇高最和谐的整体”的人为终极目的。人文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就中国梦想所必需的精神内核。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创建于1912年,前身为“精益中学”和“文德女中”,1952年两校合并更名为“文益中学”,1953年命名为“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1982年被评为“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重庆直辖后被任命为“重庆市首批重点中学”。学校现有教职工446人,学生6500余人,以校园美、校风好、教风严、学风浓、师资强、质量高而闻名遐迩。学校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名校,在新时期更是形成了精勤不倦的教师工作作风。推行“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现代管理模式所形成的特色魅力是十一中呈现给社会最好的品牌。学校坚持自创办时期“启智育民、兴学强国”的办学追求,秉承“博文修德,精益求精”的百年校训,在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其更具体的内涵——培养“家国栋梁”。学校认为“家国栋梁”作为个体,能对自我负责;作为家庭成员,有家庭担当;作为公民,对社会、国家有贡献;即:塑造主体人格,成就家国梦想,培养出能够担任民族脊梁、家国栋梁的现代公民。“家国栋梁”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有人文精神、有科学素养、有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向,全力培养能够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青少年。
追求人文精神复位 夯实阅读育人之基
成为栋梁之才,固然要具备知识与能力,而一个更为重要的前提便是人文精神的素养。人文精神是人对自我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三个层次:一是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是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是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
简而言之,人文精神就是人对于高贵而饱满灵魂的永恒追求。
然而,晚清时期,西方现代学科体系的引入,以形式逻辑的线性思维重新切割了我们的认知版图,在实现“通人之学”到“专家之学”那华丽转身的同时,以“知识”为诉求的裙角把“人文”这个隐秘的灵魂尴尬地扫到了边缘。同时,现代主义和工业化,将技术推上了狂热崇拜的高峰,科学主义的盛行进一步扫荡了人文的恻隐和关怀,人被资本鞭打着异化为工具,不过是创造财富的手段而已。当后现代主义颠覆了所有权威和经典之后,娱乐至死的喧哗与骚动又让一切都陷入了浅薄与虚无。当今社会有思想、有认知、有内涵的教育工作者们仿佛站在精神大厦的废墟上,看到人蜕变为皮囊魅影,怎能不追问人文何在,灵魂何在?
当代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急切地意识到,如若通过教育去构建学生的健全人格,奠定学生发展基础,必须让人文复位,才能实现培养“家国栋梁”这一教育理想。学校提出的“家国栋梁”,其本质就是“有人文精神,有科学素养,有创新能力”的现代人。这其中,“人文精神”永远是培养的核心:有了人文精神,科学素养才会真正地成为时代的推动力而不是破坏力;有了人文精神,人才会在古往今来的宏大时空中观察思考,产生新的创造。如果没有人文的涵养,教育将是可怕又可悲的“社会工具制造流水线”,更无法完成实现民主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因此,学校将“复位人文精神”放在一个极为重要的高度进行思考,旨在培养学生成为有情怀的人:于己,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于人,诚信、友善、尊重、和谐;于国,爱国、守纪、责任、奉献。
在教育中实现人文精神的复位,首先应当强调的就是“阅读”。学校正努力构建“教师乐教、善教、教得有效,学生乐学、善学、学得愉快,质量优异、师生满意、人民满意”的“幸福教育体系”,以“大阅读”为载体,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让每位学子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发展。
全力打造阅读体系 面向国家培育英才
阅读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精神活动。它展现了精神活动神奇超凡的延展性,让时空的限度因那文字的攒集,而隐灭在心灵与心灵的契合中。这种超越时空的心灵交流,使人类成为这个星球上记忆最为超群的生物种群,文明不再为无涯时空淘洗殆尽,而能够成为基因般的存在,潜伏在字里行间的深处,一代一代延续,直到在某一个时刻,被阅读者唤醒。阅读如此全面地涵盖了人文精神于人性、理性和超越性三个层面。在阅读中,人能够增见识长学问,拓展思路,改变思维习惯,促进个人进步,消除寂寞,净化心灵,修身养性;能有机会参与到整个人类的精神生活中,思考人性,培养理性,追求生活之于我们的意义。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阅读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史。”我们需要通过大量的、广泛的、高品质的阅读,来培养被人文与科学深深浸润的现代人,来培养担得起家庭、社会、民族和国家期许的家国栋梁。 阅读如此重要,而当下社会却如此功利浮躁。人们遭遇信仰的缺失、文化的失落、娱乐的泛滥、使得读书风气日益式微。在这样的浮泛世风下,教育工作者应当实现阅读在新时代的意义书写,进而实现人文精神的全面培养。德国大作家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书籍能让人开阔视野,体验百味人生。学校提出“天天大阅读,书香育栋梁”的口号,进行了相应的课程改革,将“大阅读”定位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全力突出“大”字的意义,为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创建阅读的条件。
拓宽阅读视野,增长学生见识 学校坚持让学生的目光不仅触及畅销书,更要回到传统经典的范畴;不只触及文学类,同时也拓展到更广泛的社会及自然科学范畴。学校规定从每周六节的语文课中,专门划出一节开设为图书馆课外阅读课,让学生在校园中的三个图书阅览室进行课外阅读。图书馆的书籍丰富多彩,涵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个方面,包括各种文学作品、哲学美学著作、历史类书籍、美术音乐乃至数学、物理、医学、植物学等各种书籍近10多万册,期刊近300种,并不断根据师生的需求购进新书。大量的藏书为学生广泛阅读提供足够的选择,为他们编织起知识的天空,让其自由地翱翔。
学校在阅读课之外,还每周安排一课时的选修课。这些选修课内容涉及影视、文学、历史、哲学、地理、时事政治、古今中外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课程十分丰富。例如学校开设了“汉服与古代礼仪”“明朝那些皇帝”“美国民主趣谈”“欧美大学校园行”“电影里的美妙表达”“重庆老街行走”“时事评论写作”“演讲与表达”“辩论之见招拆招”……这些内容不单单由语文教师讲授,而且是联合各学科老师之力量,共同进行新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引导学生在更广泛的社会生活中阅读、实践、思考、积淀,表达与碰撞。
同时,学校的研究性学习,更是由各科教师牵头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是丰富多元的,有关于二战老兵的“被遗忘的历史”,有关乎教育评价的“从游戏评价策略看教育的评价激励”,有关于本土文化的“失落的重庆”……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各方面各学科的资料查找、阅读、研究,视野得到了更大的拓展,见识得到了更大的增长。
开拓阅读空间,营造书香校园 学校力图在课堂内外、校园内外,通过师生、社会的共同努力,营造阅读的氛围,让学生重回书香世界,感受知识的洗礼,品味生活的真谛。每周的课外阅读课给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做了制度保证,形成了学校的常规课程。而在课堂阅读之外,学校广泛开辟了线下阅读阵地,三五名学生组成读书小组,同读喜欢的一本书,方便交流读书感受。他们还组织了读书漂流的活动。同学在公共读书角自由取用自己喜好的书籍,阅读并进行旁批,阅读结束后自觉地还书,方便其他同学阅读。这些书籍便带着不同阅读者不同的批注漂流下去,形成一种有趣的交流,不仅仅是书籍,更是思想。
保证阅读时间,助力学生发展 学校全力保证阅读工作的长久可持续性,一方面在学校层面开展持续性常态化的形式;一方面是在学生层面奠定其终生发展基础,促进养成学生终生阅读习惯。学校将阅读作为常态化的形式,开展不同年级的主题阅读。根据各年级学生成长阶段、心理特点以及其他人文学科开设情况,整合图书馆资源,整理出初一到高二的阅读主题:初一“成长与感恩”、初二“自然与生命”、初三“社会与精神”、高一“人物与心灵”、高二“历史与哲学”。根据这些不同的主题,进行书目推荐。由此,形成一个有导向、有梯度的主题阅读系列,以此作为学生主题阅读的依托。学校设计了主题阅读读书卡《书墨余香》,与图书室进行大规模的读书卡评比活动,把学生的读书卡按年级整理成册,每个年级形成一本《书墨余香》主题阅读读书册精华本,与其他图书馆书籍一起放在书架上,供学生翻阅。定期举行主题阅读演讲比赛和征文比赛,让读书成为学生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并成为一种习惯。
创新阅读形式,滋养学生生命 学校实行了多措并举,让阅读方式变得多样化,它包括阅读的渠道、阅读的活动、阅读载体的多样化。学校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大量地进行专题阅读。一是教师的专题研究。教师提供专题方向,学生进行拓展梳理。例如女性形象系列研究专题之一——“那些绽放在课文内的红颜”;女性形象系列研究专题之二——“那些散落在历史中的美人”;古诗意象的跨界解读专题,人物拓展阅读专题——比如对曹操、鲁迅、乔布斯等人物的解读分析;经典共享专题——比如对金庸小说的解读等、对《战马》的解读及背景研究等,并且借助学校系列讲座——“文幼章大讲坛”的形式,让教师面向全校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共享阅读感受。二是开设学生的专题论坛。学生根据自己平时阅读的兴趣,开坛论道,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进行专题探讨与交流。比如“我也论‘道’”“佛曰”。通过这种形式的讨论,学生之间思想进行碰撞,灵感得以迸发,启迪了自身智慧。
学校还积极成立了与“大阅读”相关的社团,如读书社、演讲社、辩论社、文学社、话剧社等等,各自推行与阅读相关的课外活动,阅读征文大赛、读书演讲比赛、课本剧演出、辩论等活动。在“大阅读”的理念指导下,学校大力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生成了多个阅读课题,分头推进了大量的阅读活动。全校教师力图统筹各种资源,突破线性的学科体系,开展以阅读为主体的各种活动,唤醒学生的阅读热情,实现灵魂的注入。依靠“大阅读”的开阔格局,重新召唤出阅读对人文情怀的濡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经过全校师生不懈努力,以“大阅读”为龙头,舞动起校园中的人文精神。在广泛阅读的号召下,学生积极进行社团活动,营造出校园书香氛围,享受到阅读的美好,体验到精神的成长,进而认识到阅读是一种重要而美好的生活方式。在这方教育净土里,阅读的活水汇成一汪清泉,滋养学生的心田,让他们幸福成长;人文精神的深刻内涵,化为一道力量流入学生的身躯,让他们挺起民族的脊梁,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作者单位: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