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可道,非常道”,
将他领入道家文化之门,
坚持研习《道德经》几十年,
竭力探索自然之道,掘古人之哲理智慧。
他将《道德经》视为能量主张,
更强调自身修为,思想冷静而客观。
他勤力践行,著书立说,
为将中华道家文化发扬光大,
如同甘霖,洒向大地,润泽苍生!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可以言,但非常言之道;名,可以说,但非常说之名。也就是说,“道”与“名”是很深奥的,因此是不可言说的,一旦言说出来就不是真正恒久存在的大道。道是能量统称,来自物质的发挥,自然能量和社会能量,二合为一称之为道;“无有人於无间”,反映能量转化无阻的途径。
黑格尔说:“老子是东方精神的代表者。”
黑格尔对老子的评价是非常粗浅的,所以着迷於儒家宋朱熹的格物致理,成为马克思的先知,主观唯心主义的始祖。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道家代表人物老子的著作、思想早已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其伟大著述《道德经》是早期中国哲学史上罕有的一部关於宇宙本体论的思辨著作,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其充满朴素辩证法的慧语,表露了他对人生修养和处世行道的见解,给人以思想的启迪。
坚守学习《道德经》几十年,将《道德经》视为康庄人生大道上的明灯,始终追随《道德经》的深刻哲理遊走人生,陈霖生先生一路都在摸索、探究,立志将中华传统道家文化传承发扬。
陈霖生先生的身上流淌着客家人的血液,客家人居住的群落大抵是一些山明水秀的地方,他的故乡五华也不例外。虽是出生於香港,但陈霖生先生眼中的自然之物皆有着灵性与思想,为此心中甚是喜爱。“道法自然”,不得不说,他对自然的这份锺情,亦成为他後来探索自然之“道”的泉源与根本。
中学毕业後,陈霖生先生到湖南进修学业,毕业後留在当地教书。他为人师表,总爱将自己的所知全然授予学生,这也使得他对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兴趣愈浓。
1961年,陈霖生先生奔赴英国,那个时代,许多国人在英国经营餐馆,收益甚丰,他便投资做起了餐饮生意。在国外的日子里,他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天下百姓一家亲,因为当地人都很友善,与自己交往也友好,这是最让陈霖生先生感恩的事。然而,身处異乡,心中免不了对祖国、对故土百般思念,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不因年月的流逝而削减,反而一日比一日深厚。
1971年,陈霖生先生终止了在国外的生意,回到香港,在上水承接父亲经营的中药材铺,並照顾身弱多病的父亲。至80年代又投资创办呈祥投资有限公司,开始走地产经营之路。几十年生意路的打拼,让陈霖生先生渐渐沉淀了心性,岁月让他多了一份睿智和沉稳。
《道德经》出现在他的生命里,全是出於偶然,此番偶然,卻足足影响了他的一生。1986年,陈霖生先生在蓬瀛仙馆读到“道可道,非常道”,那蕴藏在几个字里的深刻哲理与思想,让他坚信《道德经》是普世哲学经典,遂有感撰联:“晨早当思谋生计,閒时应读道德经。”他在心中暗暗立志,此生定将《道德经》作为自己的处世凖则,竭力探索与深究,以彻悟这宇宙间的至简大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在2500年前,中国人就已经知道,生物由无数单细胞开始,这反映中国人是最具智慧的一群。
大道生就无极,无极生就太极阴阳,太极阴阳生就天地人,天地人生就万事万物。道家的原始哲学,主张顺应天地,道法自然,言说最复杂的就是最简单的,最简单的就是最复杂的。
陈霖生先生对西方将东方基督教转移到欧洲有其独特认识。
公元312年,罗马帝国在激烈的反抗後接纳並哺育了基督教,将基督教立为国教,从此,災难由欧洲转移至其它地方。在当时政治秩序崩溃而民不聊生的欧洲,是基督教促进了文化意义上的统一,在重建欧洲的过程中起了积极的作用。中国儒家思想和亚洲人的基督教为西方文明共同作了伟大的贡献。
任何一个宗教或信仰的兴起,必定会给周围的社会文化和政治造成不小的影响。陈霖生先生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都要有一个坚定不移、与自己民族相适应的信仰,唯有这样,国家才能昌盛、民族才能兴旺,及自身才能和教育品德得到发挥。受罗马典故的启发,陈霖生先生将锺爱的道教文化作为自身的信仰,因其强调修养自身的行为发挥其与国家民族联繫,而达其与基督教对社会效应同出一辙,具有劝世和移风易俗的意义,从而体现宗教与社会的作用关係。
陈霖生先生之所以推崇《道德经》,大部分原因是他认为《道德经》的精髓是“无神论”。他言,中国人的思想一开始都是无神论的,後来皇帝为了国家统治的方便而加入了有神论,以达至人民思想的统一。进入汉朝,国势不振,汉明帝永和八年遂引进了外国宗教,有神论便真正地产生了。“《道德经》倡导的是无神论之说,讲的是顺应自然规律。就好比人生病了就要多休息,提高免疫力,且多静思,反省自身过错,最终还是回归自身。”现代医学证明,免疫能力确有恢复健康的作用。
也就是说,《道德经》的本质就是追踪事物的本源。在研读的过程中,陈霖生先生发现,历史上流传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将道的本意曲解了。“玄之又玄”乃佛家思想,被後人加入了道家。而道家最初应该是“元之又元”,是指要追究到事物的源头和真相,这才是《道德经》的本质。而《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这里的道指的就是规律,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生的规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则说明,道是生就万事万物的根本,万事万物皆因遵循自然规律而恒久。道是能量统称,来自物质发挥,由自然能量和社会能量二者二合为一称之为道。道生万物。
一杯茶,无论见与不见,它就在那里,味道也在那里。陈霖生先生说,《道德经》的另一精辟之处在於它的冷静与客观。《道德经》讲的则是物质的能量,是能量的道理,因此主张“道”是能量的统称,来自物质的发挥,自然能量和社会能量合称为道,统释社会和自然。他更认为,道是自然而然的存在,不因人认识到了而存在,也不因为人没有认识到而消失。 “溯古及今,邓小平先生最为洞悉《道德经》,他的‘白猫黑猫论’是当代《道德经》”。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是邓小平的一句名言,从辩证的角度看,他主张以能否抓到老鼠的功能判断猫的优次,这是道家唯能的唯能量哲学,《道德经》的哲思,大抵就是这般。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並作,吾以观其復。”
道德经告诉人们,人体经持之有恒修炼,可使人感观提高自然产生交感,而促进“笃”与“作”传声沟通。
这世间,一切原本都是空虚而宁静的,万物也因而能夠在其中生长。因此要追寻万物的本质,必须恢复其最原始的虚静状态。
万物的生长虽蓬勃而复杂,其实生命都是由无到有,由有再到无,故万物的根源都是最虚静的,虚静是自然的常道。所以老子倡导“上善若水”,这种哲学观让陈霖生先生尤为推崇。“水善利万物而不爭”,不求功,不张扬,“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与之爭”。水的智慧,是一种虚静的表现,能以无私成其私。
诸如“宠辱不惊,无为而无不为,治大国若烹小鲜,生也柔弱死也刚强”等理论,在修身方面,道家讲究性命双修、虚心实腹、不与人爭,在政治上则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不少人将其误读为消极无为,陈霖生先生卻认为这是极好的入世之道,是更宏观、更客观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值得大力推崇。
道,用拆字法来写是一“、”一“丿”,意为一阴一阳,一正一负,矛盾与对立。而一“一”一“自”一“走”,则代表道是要自己走的,以此反观自身的修为。几十年来,陈霖生先生一直潜心投入道家文化的研习,遍读优秀论著,从中汲取精华,化为己用,总结出属於自己的道家理论主张。他边读边写,渐渐地开始发表文章,亦出版书籍多部,将对《道德经》的一己之见献与读者,其对道家文化的深研态度亦在文字间沉淀、升华。
曾经组织过北区太极总会,当过上水坪洋村村代表,到如今成为世界道学文化出版社长,陈霖生先生一路走来,总离不开《道德经》相伴左右。他之所以不遗餘力在香港推行道家文化,是为了让中国国粹发扬光大。为此,他曾在贺世界道学开网誌庆中撰联:“世界文明中国启始,道学哲理环球奉行。”他坚信,中华民族是世界文化最早的开拓者,是人类和平幸福生活的支柱,中国的道家文化也必能夠启迪人类、福泽苍生!
如今,82岁的陈霖生先生不仅勤练气功,以保身体康健,还尤为注重“致虚”和“守静”,以期恢复心灵的清明,在“道”中升华内心的气量。名中一个“霖”字,是为甘霖,在弘扬道家文化的使命里,他像一抹甘霖洒入大地,让人类精神文明的土壤得到润泽。
陈霖生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世界道学文化出版(有限公司)社长
呈祥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石湖墟商会财务
石湖墟小学校董
青松观永远董事、曾任副主席/秘书
出版《道德经的实用价值(哲学部分)》、《只有<道德经>能夠救中国》、《论道德的世界意义》、《谁是人类最後的宗教》、《论中共与道教之发展》等著作多部,现投入新著述《路灯》创作,愿能借助《道德经》的力量照亮自己,照亮别人,照亮全人类!
将他领入道家文化之门,
坚持研习《道德经》几十年,
竭力探索自然之道,掘古人之哲理智慧。
他将《道德经》视为能量主张,
更强调自身修为,思想冷静而客观。
他勤力践行,著书立说,
为将中华道家文化发扬光大,
如同甘霖,洒向大地,润泽苍生!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可以言,但非常言之道;名,可以说,但非常说之名。也就是说,“道”与“名”是很深奥的,因此是不可言说的,一旦言说出来就不是真正恒久存在的大道。道是能量统称,来自物质的发挥,自然能量和社会能量,二合为一称之为道;“无有人於无间”,反映能量转化无阻的途径。
黑格尔说:“老子是东方精神的代表者。”
黑格尔对老子的评价是非常粗浅的,所以着迷於儒家宋朱熹的格物致理,成为马克思的先知,主观唯心主义的始祖。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道家代表人物老子的著作、思想早已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其伟大著述《道德经》是早期中国哲学史上罕有的一部关於宇宙本体论的思辨著作,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其充满朴素辩证法的慧语,表露了他对人生修养和处世行道的见解,给人以思想的启迪。
坚守学习《道德经》几十年,将《道德经》视为康庄人生大道上的明灯,始终追随《道德经》的深刻哲理遊走人生,陈霖生先生一路都在摸索、探究,立志将中华传统道家文化传承发扬。
陈霖生先生的身上流淌着客家人的血液,客家人居住的群落大抵是一些山明水秀的地方,他的故乡五华也不例外。虽是出生於香港,但陈霖生先生眼中的自然之物皆有着灵性与思想,为此心中甚是喜爱。“道法自然”,不得不说,他对自然的这份锺情,亦成为他後来探索自然之“道”的泉源与根本。
中学毕业後,陈霖生先生到湖南进修学业,毕业後留在当地教书。他为人师表,总爱将自己的所知全然授予学生,这也使得他对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兴趣愈浓。
1961年,陈霖生先生奔赴英国,那个时代,许多国人在英国经营餐馆,收益甚丰,他便投资做起了餐饮生意。在国外的日子里,他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天下百姓一家亲,因为当地人都很友善,与自己交往也友好,这是最让陈霖生先生感恩的事。然而,身处異乡,心中免不了对祖国、对故土百般思念,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不因年月的流逝而削减,反而一日比一日深厚。
1971年,陈霖生先生终止了在国外的生意,回到香港,在上水承接父亲经营的中药材铺,並照顾身弱多病的父亲。至80年代又投资创办呈祥投资有限公司,开始走地产经营之路。几十年生意路的打拼,让陈霖生先生渐渐沉淀了心性,岁月让他多了一份睿智和沉稳。
《道德经》出现在他的生命里,全是出於偶然,此番偶然,卻足足影响了他的一生。1986年,陈霖生先生在蓬瀛仙馆读到“道可道,非常道”,那蕴藏在几个字里的深刻哲理与思想,让他坚信《道德经》是普世哲学经典,遂有感撰联:“晨早当思谋生计,閒时应读道德经。”他在心中暗暗立志,此生定将《道德经》作为自己的处世凖则,竭力探索与深究,以彻悟这宇宙间的至简大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在2500年前,中国人就已经知道,生物由无数单细胞开始,这反映中国人是最具智慧的一群。
大道生就无极,无极生就太极阴阳,太极阴阳生就天地人,天地人生就万事万物。道家的原始哲学,主张顺应天地,道法自然,言说最复杂的就是最简单的,最简单的就是最复杂的。
陈霖生先生对西方将东方基督教转移到欧洲有其独特认识。
公元312年,罗马帝国在激烈的反抗後接纳並哺育了基督教,将基督教立为国教,从此,災难由欧洲转移至其它地方。在当时政治秩序崩溃而民不聊生的欧洲,是基督教促进了文化意义上的统一,在重建欧洲的过程中起了积极的作用。中国儒家思想和亚洲人的基督教为西方文明共同作了伟大的贡献。
任何一个宗教或信仰的兴起,必定会给周围的社会文化和政治造成不小的影响。陈霖生先生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都要有一个坚定不移、与自己民族相适应的信仰,唯有这样,国家才能昌盛、民族才能兴旺,及自身才能和教育品德得到发挥。受罗马典故的启发,陈霖生先生将锺爱的道教文化作为自身的信仰,因其强调修养自身的行为发挥其与国家民族联繫,而达其与基督教对社会效应同出一辙,具有劝世和移风易俗的意义,从而体现宗教与社会的作用关係。
陈霖生先生之所以推崇《道德经》,大部分原因是他认为《道德经》的精髓是“无神论”。他言,中国人的思想一开始都是无神论的,後来皇帝为了国家统治的方便而加入了有神论,以达至人民思想的统一。进入汉朝,国势不振,汉明帝永和八年遂引进了外国宗教,有神论便真正地产生了。“《道德经》倡导的是无神论之说,讲的是顺应自然规律。就好比人生病了就要多休息,提高免疫力,且多静思,反省自身过错,最终还是回归自身。”现代医学证明,免疫能力确有恢复健康的作用。
也就是说,《道德经》的本质就是追踪事物的本源。在研读的过程中,陈霖生先生发现,历史上流传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将道的本意曲解了。“玄之又玄”乃佛家思想,被後人加入了道家。而道家最初应该是“元之又元”,是指要追究到事物的源头和真相,这才是《道德经》的本质。而《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这里的道指的就是规律,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生的规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则说明,道是生就万事万物的根本,万事万物皆因遵循自然规律而恒久。道是能量统称,来自物质发挥,由自然能量和社会能量二者二合为一称之为道。道生万物。
一杯茶,无论见与不见,它就在那里,味道也在那里。陈霖生先生说,《道德经》的另一精辟之处在於它的冷静与客观。《道德经》讲的则是物质的能量,是能量的道理,因此主张“道”是能量的统称,来自物质的发挥,自然能量和社会能量合称为道,统释社会和自然。他更认为,道是自然而然的存在,不因人认识到了而存在,也不因为人没有认识到而消失。 “溯古及今,邓小平先生最为洞悉《道德经》,他的‘白猫黑猫论’是当代《道德经》”。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是邓小平的一句名言,从辩证的角度看,他主张以能否抓到老鼠的功能判断猫的优次,这是道家唯能的唯能量哲学,《道德经》的哲思,大抵就是这般。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並作,吾以观其復。”
道德经告诉人们,人体经持之有恒修炼,可使人感观提高自然产生交感,而促进“笃”与“作”传声沟通。
这世间,一切原本都是空虚而宁静的,万物也因而能夠在其中生长。因此要追寻万物的本质,必须恢复其最原始的虚静状态。
万物的生长虽蓬勃而复杂,其实生命都是由无到有,由有再到无,故万物的根源都是最虚静的,虚静是自然的常道。所以老子倡导“上善若水”,这种哲学观让陈霖生先生尤为推崇。“水善利万物而不爭”,不求功,不张扬,“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与之爭”。水的智慧,是一种虚静的表现,能以无私成其私。
诸如“宠辱不惊,无为而无不为,治大国若烹小鲜,生也柔弱死也刚强”等理论,在修身方面,道家讲究性命双修、虚心实腹、不与人爭,在政治上则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不少人将其误读为消极无为,陈霖生先生卻认为这是极好的入世之道,是更宏观、更客观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值得大力推崇。
道,用拆字法来写是一“、”一“丿”,意为一阴一阳,一正一负,矛盾与对立。而一“一”一“自”一“走”,则代表道是要自己走的,以此反观自身的修为。几十年来,陈霖生先生一直潜心投入道家文化的研习,遍读优秀论著,从中汲取精华,化为己用,总结出属於自己的道家理论主张。他边读边写,渐渐地开始发表文章,亦出版书籍多部,将对《道德经》的一己之见献与读者,其对道家文化的深研态度亦在文字间沉淀、升华。
曾经组织过北区太极总会,当过上水坪洋村村代表,到如今成为世界道学文化出版社长,陈霖生先生一路走来,总离不开《道德经》相伴左右。他之所以不遗餘力在香港推行道家文化,是为了让中国国粹发扬光大。为此,他曾在贺世界道学开网誌庆中撰联:“世界文明中国启始,道学哲理环球奉行。”他坚信,中华民族是世界文化最早的开拓者,是人类和平幸福生活的支柱,中国的道家文化也必能夠启迪人类、福泽苍生!
如今,82岁的陈霖生先生不仅勤练气功,以保身体康健,还尤为注重“致虚”和“守静”,以期恢复心灵的清明,在“道”中升华内心的气量。名中一个“霖”字,是为甘霖,在弘扬道家文化的使命里,他像一抹甘霖洒入大地,让人类精神文明的土壤得到润泽。
陈霖生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世界道学文化出版(有限公司)社长
呈祥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石湖墟商会财务
石湖墟小学校董
青松观永远董事、曾任副主席/秘书
出版《道德经的实用价值(哲学部分)》、《只有<道德经>能夠救中国》、《论道德的世界意义》、《谁是人类最後的宗教》、《论中共与道教之发展》等著作多部,现投入新著述《路灯》创作,愿能借助《道德经》的力量照亮自己,照亮别人,照亮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