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字,并保存了大量用这些文字书写的历史文献。这些文字和文献是中华民族一宗珍贵的文化遗产。
我国古代各民族创造的文字通称民族古文字,总数在三十种左右。用这些文字保存的文献,其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内容之丰富、分布区域之广、跨越时代之长,皆可与汉文古籍优势互补,相映生辉,使中华民族文化更加完整充实,丰富多彩。
我国各有特点的多民族文化是经过长期交流,互相吸收而日趋强壮丰满的。自古以来,汉族文化中有少数民族的成分,各少数民族文化中也有汉族和其他民族文化的成分,这从各种民族文字古籍中也可以看得出来。历史上,汉族由于人口多,地处中原,文化比较发达,汉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就大一些,因此,少数民族用自己的文字翻译汉文的著作就很多,其中相当一部分流传至今。
藏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民族,用古代藏文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浩如烟海,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汉文典籍翻译过去的,例如,在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当权之后,用藏文翻译的汉文典籍就有《尚书》、《春秋后语》、《战国策》、《史记》、《大唐西域记》等译本。在藏文的佛教经典中,据《登迦目录》所载,在27门的六七百种经典中有两门共31种经典都直接译自汉文。9世纪藏族翻译大师管·法成所译《贤愚因缘经》,是译自汉文的古译佛教经典之一,至今仍是研究古藏文的重要依据。有这么一个传说:据说松赞干布向文成公主询问中原历法的情况,文成公主抬手指天,回答说:这个问题不要问我,要问天上星宿。于是,大量汉族的天文学著作流传到了西藏。藏族天文学中的五行、十二生肖、六十甲子搭配、八卦九宫、二十四节气等,都是从汉族天文历法中吸收的。在现在保存的大量藏文天文历法文献中,有一百多种是直接从汉文翻译的,可见藏汉两个民族历史文化联系的渊源之深。
蒙古族从13世纪开始使用回鹘式蒙古文,元代曾用这种文字撰写过不少著作,也翻译了大量的汉文典籍和佛经,现在以原件形式保留下来的还有几十种,其中有汉蒙合璧的《孝经》,是一部高水平的译作,译文忠实地表达了原作的精神,而且读起来琅琅上口,可见译者对两种文字都是很精通的。元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蒙古皇帝忽必烈特命国师八思巴创制八思巴字。这种文字为了适应元朝大一统的需要,还规定用以“译写一切文字”,而今保留下来的译自汉文的《百家姓蒙古文》,就是八思巴字的《百家姓》。还有一本八思巴字和汉字对音的韵书《蒙古字韵》,依韵书的体裁编纂而成,是为八思巴字译写汉语的范本。
宋代在塞北创建的三个地方政权辽、金、西夏,都曾创制过自己的民族文字。契丹民族在建立辽朝之后,非常崇奉儒家思想,曾编辑和雕版印刷了汉文大藏经,就是现在我们知道的“契丹藏”。辽代曾先后创制了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据说用这种文字翻译过《易经》、《尚书》、《论语》、《孟子》等。金朝也曾创制过大小两种女真字,当时也翻译过《论语》、《史记》、《贞观政要》等书,可惜这些著作没有流传下来。西夏文保留下来的著作就多得多了。其中有儒家经典《论语》、《孟子》、《孝经》等,有兵书《孙子》、《六韬》、《黄石公三略》,类书《类林》以及《贞观政要》、《十二国》等。特别是《类林》,全书10卷,现存汉文本只有几张残页,而西夏文本有近8卷保存完好。这也是古代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不可磨灭的贡献。
满族在统治全国的近300年中,用满文翻译了大量的汉文文献,广及经、史、子、集,无法胜数。儒家著作有《四书》、《五经》、《孝经》、《三字经》等,像《诗经》还有满文本和满汉合璧本。史书有《辽史》、《金史》、《宋史》、《元史》等,至于后来的文学作品,那就更多了,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封神演义》、《隋唐演义》、《聊斋志异》等,皆有满文译本。特别是满文《大藏经》,为乾隆年间刻本,共108函,今存76函,包括605部佛经,真是洋洋大观。
至于南方众多少数民族,由于大面积与汉族杂居,接受汉族文化就更直接了。比如,在广西壮族老壮字文献中,不仅有《孟姜女》、《祝英台》、《二度梅》、《三国演义》、《水浒传》、《封神演义》的通俗简写本,还有本民族根据汉文著作创作的《董永与七仙女》、《朱买臣》、《秦香莲》、《唐僧西天取经》、《薛仁贵东征》等诗歌和唱词。此外,在云南傣文书籍中有《西游记》、《儒林外史》的译本,在彝文书籍中有《太上感应经》的译本。云南白族用汉字式古白文书写的长篇大本曲的曲本,流传较广的如《柳荫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琵琶记》(《赵五娘寻夫》)、《秦香莲》、《摇钱树》(《张四姐大闹东京》)、《金钗记》、《辽东记》、《王素珍观灯》、《血汗衫》(《磨房记》)、《丁郎刻木》等,都是按照汉文作品编译的。贵州水族使用的水书,有的是象形的图画字,有的是借汉字,有的是汉字的变形,或斜或倒,其来源都是汉字。水族自秦汉以来,接受汉族地区流传的道教、佛教和儒家思想,同时也接受了汉族地区流行的占卜术。水族地区流行的巫卜方术,皆来自汉族道教的道术。这说明汉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对周边少数民族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自古以来,汉族也从少数民族文化中不断地吸取营养。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吸收,早在汉民族形成以前,《诗经》中,主要是“国风”和“小雅”中的一些篇章,就来自当时周围各民族中流传的歌谣。后来,从楚辞、乐府到宋词、元曲,从内容到体裁形式都有少数民族文学的成分。甚至唐代刘禹锡的竹枝词,也有人考证它与土家族民歌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汉文文献中最早翻译少数民族作品的要数春秋时的《越人歌》,北朝时的《敕勒歌》和汉代的《白狼王歌》(又作《白狼慕汉歌诗》)。“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些词句至今脍炙人口。在史学方面,单说蒙文三大历史著作,《蒙古秘史》于明洪武年间、《蒙古源流》于清乾隆年间以及《蒙古黄金史》之先后译作汉文,就在若干方面补充了汉文记载之不足。白族原有古白文著作《白古通》和《玄峰年运记》,现已失传,但这两部书经明代大文豪杨慎“稍加删润,成《滇载记》”这也是用汉文翻译少数民族文字的一部著作。至于其他领域,诸如元代维吾尔族农学家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元代回族天文学家札马鲁丁编撰“万年历”,清代蒙古族数学家明安图的《割圆密率捷法》,乃至清代彝族人士曲焕章根据彝文秘方制作云南白药等,是汉族对少数民族文化成分的吸收,这些都已成为中华民族所共有的财富。
中华文化统一体就是经过这样互相吸收、互通有无而巩固壮大的。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绵延不绝,在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之中只有它能不间断地延续下来,就在于它自身有一种自我更生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源泉就是由于不断有兄弟民族富有生机的文化注入其中。陈寅恪先生曾经说过:“李唐一族之所以崛起,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陈先生话中虽有一些旧词,如“野蛮”、“颓废”之类,但整段话的意思是积极的。它说明中原文化必须汲取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精华,才能推陈出新,焕发生机。把少数民族的边缘文化溶入汉民族的中心文化之中,中华文化才能生生不息,亘久长存,并随时代更新而繁荣发展。中华文化也只有在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互补中才能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我国古代各民族创造的文字通称民族古文字,总数在三十种左右。用这些文字保存的文献,其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内容之丰富、分布区域之广、跨越时代之长,皆可与汉文古籍优势互补,相映生辉,使中华民族文化更加完整充实,丰富多彩。
我国各有特点的多民族文化是经过长期交流,互相吸收而日趋强壮丰满的。自古以来,汉族文化中有少数民族的成分,各少数民族文化中也有汉族和其他民族文化的成分,这从各种民族文字古籍中也可以看得出来。历史上,汉族由于人口多,地处中原,文化比较发达,汉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就大一些,因此,少数民族用自己的文字翻译汉文的著作就很多,其中相当一部分流传至今。
藏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民族,用古代藏文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浩如烟海,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汉文典籍翻译过去的,例如,在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当权之后,用藏文翻译的汉文典籍就有《尚书》、《春秋后语》、《战国策》、《史记》、《大唐西域记》等译本。在藏文的佛教经典中,据《登迦目录》所载,在27门的六七百种经典中有两门共31种经典都直接译自汉文。9世纪藏族翻译大师管·法成所译《贤愚因缘经》,是译自汉文的古译佛教经典之一,至今仍是研究古藏文的重要依据。有这么一个传说:据说松赞干布向文成公主询问中原历法的情况,文成公主抬手指天,回答说:这个问题不要问我,要问天上星宿。于是,大量汉族的天文学著作流传到了西藏。藏族天文学中的五行、十二生肖、六十甲子搭配、八卦九宫、二十四节气等,都是从汉族天文历法中吸收的。在现在保存的大量藏文天文历法文献中,有一百多种是直接从汉文翻译的,可见藏汉两个民族历史文化联系的渊源之深。
蒙古族从13世纪开始使用回鹘式蒙古文,元代曾用这种文字撰写过不少著作,也翻译了大量的汉文典籍和佛经,现在以原件形式保留下来的还有几十种,其中有汉蒙合璧的《孝经》,是一部高水平的译作,译文忠实地表达了原作的精神,而且读起来琅琅上口,可见译者对两种文字都是很精通的。元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蒙古皇帝忽必烈特命国师八思巴创制八思巴字。这种文字为了适应元朝大一统的需要,还规定用以“译写一切文字”,而今保留下来的译自汉文的《百家姓蒙古文》,就是八思巴字的《百家姓》。还有一本八思巴字和汉字对音的韵书《蒙古字韵》,依韵书的体裁编纂而成,是为八思巴字译写汉语的范本。
宋代在塞北创建的三个地方政权辽、金、西夏,都曾创制过自己的民族文字。契丹民族在建立辽朝之后,非常崇奉儒家思想,曾编辑和雕版印刷了汉文大藏经,就是现在我们知道的“契丹藏”。辽代曾先后创制了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据说用这种文字翻译过《易经》、《尚书》、《论语》、《孟子》等。金朝也曾创制过大小两种女真字,当时也翻译过《论语》、《史记》、《贞观政要》等书,可惜这些著作没有流传下来。西夏文保留下来的著作就多得多了。其中有儒家经典《论语》、《孟子》、《孝经》等,有兵书《孙子》、《六韬》、《黄石公三略》,类书《类林》以及《贞观政要》、《十二国》等。特别是《类林》,全书10卷,现存汉文本只有几张残页,而西夏文本有近8卷保存完好。这也是古代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不可磨灭的贡献。
满族在统治全国的近300年中,用满文翻译了大量的汉文文献,广及经、史、子、集,无法胜数。儒家著作有《四书》、《五经》、《孝经》、《三字经》等,像《诗经》还有满文本和满汉合璧本。史书有《辽史》、《金史》、《宋史》、《元史》等,至于后来的文学作品,那就更多了,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封神演义》、《隋唐演义》、《聊斋志异》等,皆有满文译本。特别是满文《大藏经》,为乾隆年间刻本,共108函,今存76函,包括605部佛经,真是洋洋大观。
至于南方众多少数民族,由于大面积与汉族杂居,接受汉族文化就更直接了。比如,在广西壮族老壮字文献中,不仅有《孟姜女》、《祝英台》、《二度梅》、《三国演义》、《水浒传》、《封神演义》的通俗简写本,还有本民族根据汉文著作创作的《董永与七仙女》、《朱买臣》、《秦香莲》、《唐僧西天取经》、《薛仁贵东征》等诗歌和唱词。此外,在云南傣文书籍中有《西游记》、《儒林外史》的译本,在彝文书籍中有《太上感应经》的译本。云南白族用汉字式古白文书写的长篇大本曲的曲本,流传较广的如《柳荫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琵琶记》(《赵五娘寻夫》)、《秦香莲》、《摇钱树》(《张四姐大闹东京》)、《金钗记》、《辽东记》、《王素珍观灯》、《血汗衫》(《磨房记》)、《丁郎刻木》等,都是按照汉文作品编译的。贵州水族使用的水书,有的是象形的图画字,有的是借汉字,有的是汉字的变形,或斜或倒,其来源都是汉字。水族自秦汉以来,接受汉族地区流传的道教、佛教和儒家思想,同时也接受了汉族地区流行的占卜术。水族地区流行的巫卜方术,皆来自汉族道教的道术。这说明汉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对周边少数民族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自古以来,汉族也从少数民族文化中不断地吸取营养。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吸收,早在汉民族形成以前,《诗经》中,主要是“国风”和“小雅”中的一些篇章,就来自当时周围各民族中流传的歌谣。后来,从楚辞、乐府到宋词、元曲,从内容到体裁形式都有少数民族文学的成分。甚至唐代刘禹锡的竹枝词,也有人考证它与土家族民歌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汉文文献中最早翻译少数民族作品的要数春秋时的《越人歌》,北朝时的《敕勒歌》和汉代的《白狼王歌》(又作《白狼慕汉歌诗》)。“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些词句至今脍炙人口。在史学方面,单说蒙文三大历史著作,《蒙古秘史》于明洪武年间、《蒙古源流》于清乾隆年间以及《蒙古黄金史》之先后译作汉文,就在若干方面补充了汉文记载之不足。白族原有古白文著作《白古通》和《玄峰年运记》,现已失传,但这两部书经明代大文豪杨慎“稍加删润,成《滇载记》”这也是用汉文翻译少数民族文字的一部著作。至于其他领域,诸如元代维吾尔族农学家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元代回族天文学家札马鲁丁编撰“万年历”,清代蒙古族数学家明安图的《割圆密率捷法》,乃至清代彝族人士曲焕章根据彝文秘方制作云南白药等,是汉族对少数民族文化成分的吸收,这些都已成为中华民族所共有的财富。
中华文化统一体就是经过这样互相吸收、互通有无而巩固壮大的。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绵延不绝,在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之中只有它能不间断地延续下来,就在于它自身有一种自我更生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源泉就是由于不断有兄弟民族富有生机的文化注入其中。陈寅恪先生曾经说过:“李唐一族之所以崛起,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陈先生话中虽有一些旧词,如“野蛮”、“颓废”之类,但整段话的意思是积极的。它说明中原文化必须汲取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精华,才能推陈出新,焕发生机。把少数民族的边缘文化溶入汉民族的中心文化之中,中华文化才能生生不息,亘久长存,并随时代更新而繁荣发展。中华文化也只有在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互补中才能不断完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