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而有大师之谓也。”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振犁便是这样的一位大师。作为新中国第一代民俗学的研究生,他师从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在近七十年为学、执教生涯中,他躬身在学术园里辛勤耕耘,为中国的民俗学研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学之道:投身入学海,一刻不曾闲
张振犁: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神话学家,中原神话研究的一座大山。这是学界对于张振犁的印象。在这些辉煌的介绍之后,是张振犁在为学上孜孜不倦的奉献。
“水有源,树有根”这是张振犁在学术研究中坚持的观点,他与中原神话的结缘,也可追根溯源。1924年,张振犁出生在民间文艺丰富多彩的艺术氛围中。1949年,张振犁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经过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的指拨,他对民间神话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此基础上对中原神话展开了研究。
文革后,中国民俗学学科得以重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他受到钟敬文的启发,重新走上民俗学的讲坛,走进民俗学的田野。当时,文化失败的言论甚嚣尘上,学术界普遍缺乏文化自信,而“中国神话不如希腊神话”的观点也霸占着学者们的耳目。在这样的氛围中,张振犁深为国内神话研究在国际上没有一席之地而不安,结合前期的积累和发现,他躬身走入神话学的殿堂。不进则罢,一进便迷恋其中,深陷至今。
不仅独自发光,张振犁还培养和影响了一个学科,在他的带领下,程健君、高有鹏、孟宪明、陈江风、吴效群等民俗学研究者成长起来,中原神话研究队伍逐渐发展壮大。
为研之路:躬出象牙塔,识得明镜台
在“学术研究是从故纸堆里找资料”的声音中,张振犁是特别的那个。他的学术研究丝毫没有消费时代的飘忽,用一颗向学之心绕过了浮躁的藩篱,进而从踏实中获得力量。
1978年,在钟敬文、白寿彝等人的联合倡议之下,中国民俗学学科得以重建。而张振犁也沿着前几位学者共同发现的林中路欣然接近学术的圣殿。但当他靠近圣殿门口的时候,发现可供容身的地方已经不多。幸运的是,张振犁在十字路口未经犹豫就找到了继续研究的方向。他认识到,民俗学的研究与实际考察、田野作业不可分割,因此闭门造车、困守书斋中是行不通的。这样的探询犹如钟声,仿佛在寻觅很久以后,突然看见明镜台的暗喜。
鉴于此,张振犁在从1982 至2000 年近20 年的时间里,先后10 多次进行科学考察。张振犁在《情系中原神话》一文中记述回忆:“北上太行、王屋,南下桐柏、伏牛。”踏遍中原山水,聆聽乡民夜语。足迹遍中原,筚路蓝缕 上山下海处,踏雪屉冰。他与他的“中原神话调查组”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步履不停,像一个庄严的唱诗班,腾出广袤的天地来栖居研究。于是,中原神话宝藏像一串串奇珍异宝一样被挖掘出来:盘古、女娲、伏羲、神农、燧人氏的事迹一一重现。再经过近三十年的心血倾注,终成《中原神话通鉴》一书。全书煌煌四大册,收集中原地区神话两千多篇,被称为神话研究的集大成者。
不投机,不跟风。这是张振犁一以贯之的学风,他带着这种亲身实践的态度,直到84岁依然坚持田野作业这一传统。在民俗学的田野上,他用一腔热血,一片热心,一往无前。
为人之度:道理贯心肝,忠厚填骨髓
学高为师,道高为范,作为传道授业的师者,张振犁始终坚持着为人师表的风范。作为比之学术成就,张振犁以其品格魅力更潜移默化着自己身边的人。
海棠映着青砖绿瓦,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吴效群深情回忆着与张振犁相识的三十年。作为张振犁唯一的研究生,他更愿意将自己的导师称为“先生”,仿佛这样的称呼更能体现从古至今的尊师重道之风。比起外人眼中“学术偶像”、“中原神话研究的拓荒人”等光彩夺目、崔巍雄峙的称号,吴效群眼中的“张先生”更是一个满身烟火味的血肉之躯。
“张先生的忠厚,在学界是出了名的。”提及老师,吴效群以此开头。相识三十载,吴效群谈及“张先生”种种,总是盛赞其谦和本分。在他眼中,无论外界为老师披上多么华美的冠袍,老师始终是那个心地明净无渣滓的人,全无娱乐时代的飘忽浮躁。
欲正其心,先正其意。“巧诈不如拙诚”,张振犁的“拙诚”让他在学术传薪中倍受垂青。在渴盼翱翔之时,太多人落入了眼高手低的窠臼,而张振犁却行远自迩,务于点滴。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大学生是众人眼中的“天之骄子”,对于誊抄资料这样的繁枝细节,大多弃之如履。张振犁非但没有避之不及,还一笔一划地躬身誊抄。落笔如云烟,其势雄如峰。娟洁隽永的字体之后,是张振犁一丝不苟的向学态度,这让他在众人之中崭露头角,获得钟敬文的青眼相加。
对于现在社会上“不把金针度于人”的风气,吴效群不以为然:“我们师门中从来没有这种情况,张先生总是毫无保留地教授我们知识。”张振犁在教学过程中以己渡人,深深影响了他的学生们,良好的师风学风也因此而薪火相传。吴效群补充道。在他心中,“先生”永远是那个不浮躁,举手投足书卷气浓郁的学者形象,仿佛揣一张白纸,一支笔,沿着故乡雄浑的大河,便可登山越水,穿街走巷。
张振犁生活质朴,不求世俗功利。了解他的学生表示:“他从不把学术当做获得功名利禄的垫脚石。”淡泊地看破一切人事乘除,得失荣辱全置度外,不逐蜗名微利,万事鸡虫。他在漏雨深巷中坚守古礼,寒泉淡食甘之如饴,不慕荣利,寒素如昨。
“所谓大学者……系道德高尚、学问渊深之谓也。”张振犁身体力行地证明着这句话。跨越时代,我们无法摄录他落地生长的故乡,无法摄录他赶路匆匆的行迹,却可管中窥豹,识得他为学为人的一斑。
作者简介:贺杉(1997—),女,汉族,河南洛阳人,学历:本科生,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为学之道:投身入学海,一刻不曾闲
张振犁: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神话学家,中原神话研究的一座大山。这是学界对于张振犁的印象。在这些辉煌的介绍之后,是张振犁在为学上孜孜不倦的奉献。
“水有源,树有根”这是张振犁在学术研究中坚持的观点,他与中原神话的结缘,也可追根溯源。1924年,张振犁出生在民间文艺丰富多彩的艺术氛围中。1949年,张振犁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经过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的指拨,他对民间神话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此基础上对中原神话展开了研究。
文革后,中国民俗学学科得以重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他受到钟敬文的启发,重新走上民俗学的讲坛,走进民俗学的田野。当时,文化失败的言论甚嚣尘上,学术界普遍缺乏文化自信,而“中国神话不如希腊神话”的观点也霸占着学者们的耳目。在这样的氛围中,张振犁深为国内神话研究在国际上没有一席之地而不安,结合前期的积累和发现,他躬身走入神话学的殿堂。不进则罢,一进便迷恋其中,深陷至今。
不仅独自发光,张振犁还培养和影响了一个学科,在他的带领下,程健君、高有鹏、孟宪明、陈江风、吴效群等民俗学研究者成长起来,中原神话研究队伍逐渐发展壮大。
为研之路:躬出象牙塔,识得明镜台
在“学术研究是从故纸堆里找资料”的声音中,张振犁是特别的那个。他的学术研究丝毫没有消费时代的飘忽,用一颗向学之心绕过了浮躁的藩篱,进而从踏实中获得力量。
1978年,在钟敬文、白寿彝等人的联合倡议之下,中国民俗学学科得以重建。而张振犁也沿着前几位学者共同发现的林中路欣然接近学术的圣殿。但当他靠近圣殿门口的时候,发现可供容身的地方已经不多。幸运的是,张振犁在十字路口未经犹豫就找到了继续研究的方向。他认识到,民俗学的研究与实际考察、田野作业不可分割,因此闭门造车、困守书斋中是行不通的。这样的探询犹如钟声,仿佛在寻觅很久以后,突然看见明镜台的暗喜。
鉴于此,张振犁在从1982 至2000 年近20 年的时间里,先后10 多次进行科学考察。张振犁在《情系中原神话》一文中记述回忆:“北上太行、王屋,南下桐柏、伏牛。”踏遍中原山水,聆聽乡民夜语。足迹遍中原,筚路蓝缕 上山下海处,踏雪屉冰。他与他的“中原神话调查组”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步履不停,像一个庄严的唱诗班,腾出广袤的天地来栖居研究。于是,中原神话宝藏像一串串奇珍异宝一样被挖掘出来:盘古、女娲、伏羲、神农、燧人氏的事迹一一重现。再经过近三十年的心血倾注,终成《中原神话通鉴》一书。全书煌煌四大册,收集中原地区神话两千多篇,被称为神话研究的集大成者。
不投机,不跟风。这是张振犁一以贯之的学风,他带着这种亲身实践的态度,直到84岁依然坚持田野作业这一传统。在民俗学的田野上,他用一腔热血,一片热心,一往无前。
为人之度:道理贯心肝,忠厚填骨髓
学高为师,道高为范,作为传道授业的师者,张振犁始终坚持着为人师表的风范。作为比之学术成就,张振犁以其品格魅力更潜移默化着自己身边的人。
海棠映着青砖绿瓦,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吴效群深情回忆着与张振犁相识的三十年。作为张振犁唯一的研究生,他更愿意将自己的导师称为“先生”,仿佛这样的称呼更能体现从古至今的尊师重道之风。比起外人眼中“学术偶像”、“中原神话研究的拓荒人”等光彩夺目、崔巍雄峙的称号,吴效群眼中的“张先生”更是一个满身烟火味的血肉之躯。
“张先生的忠厚,在学界是出了名的。”提及老师,吴效群以此开头。相识三十载,吴效群谈及“张先生”种种,总是盛赞其谦和本分。在他眼中,无论外界为老师披上多么华美的冠袍,老师始终是那个心地明净无渣滓的人,全无娱乐时代的飘忽浮躁。
欲正其心,先正其意。“巧诈不如拙诚”,张振犁的“拙诚”让他在学术传薪中倍受垂青。在渴盼翱翔之时,太多人落入了眼高手低的窠臼,而张振犁却行远自迩,务于点滴。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大学生是众人眼中的“天之骄子”,对于誊抄资料这样的繁枝细节,大多弃之如履。张振犁非但没有避之不及,还一笔一划地躬身誊抄。落笔如云烟,其势雄如峰。娟洁隽永的字体之后,是张振犁一丝不苟的向学态度,这让他在众人之中崭露头角,获得钟敬文的青眼相加。
对于现在社会上“不把金针度于人”的风气,吴效群不以为然:“我们师门中从来没有这种情况,张先生总是毫无保留地教授我们知识。”张振犁在教学过程中以己渡人,深深影响了他的学生们,良好的师风学风也因此而薪火相传。吴效群补充道。在他心中,“先生”永远是那个不浮躁,举手投足书卷气浓郁的学者形象,仿佛揣一张白纸,一支笔,沿着故乡雄浑的大河,便可登山越水,穿街走巷。
张振犁生活质朴,不求世俗功利。了解他的学生表示:“他从不把学术当做获得功名利禄的垫脚石。”淡泊地看破一切人事乘除,得失荣辱全置度外,不逐蜗名微利,万事鸡虫。他在漏雨深巷中坚守古礼,寒泉淡食甘之如饴,不慕荣利,寒素如昨。
“所谓大学者……系道德高尚、学问渊深之谓也。”张振犁身体力行地证明着这句话。跨越时代,我们无法摄录他落地生长的故乡,无法摄录他赶路匆匆的行迹,却可管中窥豹,识得他为学为人的一斑。
作者简介:贺杉(1997—),女,汉族,河南洛阳人,学历:本科生,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