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ur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如何在信息技术教育中进行素质教育,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课题。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对于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进行素质教育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获得了以下经验。
   一、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对认识和活动的需要的情绪表现,是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情绪和情感是对客观事物与个人需要之间关系的体验过程,情感常常表示体验稳定的一面。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情感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用信息技术和参与信息活动的内驱力。兴趣源于需要,以需要为基础,是需要的表现形式,是行为的动力因素。学生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是一种需要,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使用信息技术和参与信息活动的动力。学生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及参与信息活动的过程,逐步形成信息技术价值观,理想的学习价值目标日益实现,兴趣和认知成果就会连锁般地扩展开来。
   二、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新课改的思想精髓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知识,亲历过程、锻炼思维。众所周知,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拓展都离不开学习主体——学生自身的智力活动的内化,这是其他任何因素都无法替代的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所以教师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中要时时站在学生的角度来钻研教材、设计教案、组织教学、指导练习。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
   1.设立求知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求知氛围或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出探究性的思维活动。主要表现在设计有矛盾、有新意、有趣味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启动学生思维的闸门,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和习惯。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应该通过设计一项任务或问题支撑学生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设计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环境,诱发、驱动学生在这种环境中的探索、思考与解决问题。这种情境创设要活泼、新颖、有趣,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征,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探究兴趣,要与教学内容相关联,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自主学习中去。
   2.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主动探究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要达到这个阶段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主动思考并提问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创造力、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的内因就在于很少主动思考问题和主动探究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承担的任务。所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是主体发展性课堂教学必须经过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亲历探究过程的中介和桥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于教师的引导。
   三、在教学過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1.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建构主义的课程观强调用情节真实、复杂的故事呈现问题,营造解决问题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在设计各个教学环节时,要求教师重点考虑设计什么样的问题及问题的呈现方式,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教师提供什么资源,如何表现,什么资源要学生自己查找,如何引导学生搜索,如何整理总结,如何体悟与反思。
   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多样性、丰富性,让学生做参与者、发现者、探索者。建构主义主张学习者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而是根据自己的需求以及自己所获得的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其强调学习的积极性、建构性、累积性、探究性。
   3.形成评选机制,为创新提供应用条件
   创新是要有时间想象,有因素诱导才能形成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提供适当的机会让学生去发挥,如有些课本内容学生能自己完成、理解,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发挥,教师只在最后总结。让学生有发挥的空间,有施展才华的地方,可以大大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创新意识,达到创新的目的。
   总之,信息技术教师应当通过各种方式将学生的素质教育贯穿到平时的教学和生活当中,把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作为一个重大的问题予以高度重视,认真解决。只有这样,才能跟上世界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
其他文献
摘 要: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中最为重要的是人才的综合素质。在现今高校教育中,包括舞蹈在内的美育素质在综合素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舞蹈教育的内涵与艺术特征、在高校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发展的策略措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高校教育;舞蹈教育;问题;策略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舞蹈教育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形式,它不仅仅是为社会输送专业人才的重要渠道,更是提升
期刊
摘 要:探究式教学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形成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观点的教学方式,它既是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是广大教师不断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素质教育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渗透探究性教学。为此,教
期刊
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主要的教育生活。因此搞好教学工作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师》杂志社社长石中英写的《教育哲学导论》一书后,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明白了只有经过深思熟虑的、理性的教学,才能真正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就更加的理性。   一、《教育哲学导论》让我明白了教学中的“三性”   1.教
期刊
摘 要:为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高效性,笔者就高中化学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高效地学习,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高效;以课本为本;核心性;基础;作业   高中化学教学内容多、任务重,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高效地学习,是每个教师的教学目标。下面结合我校的“以学定教”课堂实践谈几点感受。   一、以教科书和全国新课标大纲为主,不增加
期刊
摘 要:心理弹性理论是指人的一种良好的功能状态,它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探讨中职生心理弹性,不仅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路径,也为提高中职生心理健康工作水平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弹性理论;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对策   中职生年龄大都在十六七岁,情绪起伏较大,容易急躁、冲动,对事物开始有自己独特的观点,但看问题容易片面、固执,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充分利用弹性理论
期刊
在学校教育中美育和德育是两门不同类型的学科,是同一层次上并列的两种教育形態,是人格完善的两个必要方面。由于二者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存在一定的一致性和交融性,将美育与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现代人至关重要,这在我国学校教育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美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   美育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在一定的美学思想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美的事物为材料和工具,通过审美活动来激
期刊
摘 要:随着珠三角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不断发展,高职教育成为地区培育高素质、高质量人才的基地。高职教育以提供社会需要的技能型、实践型人才为主要教学目标。本文从客观分析广东省高职院校毕业生综合质量情况,提出优化对策建议,提高毕业生综合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综合质量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中心,推进学校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深化教学工作。本文通过研究《广东省高等职业教
期刊
摘 要:运动焦虑与运动表现高度相关,合理的焦虑水平能够提高运动技能的学习效果。运动焦虑水平的评估主要包括:运动焦虑的调节要依据焦虑水平的方向和强度,体育教师应在焦虑的控制方面起到主导作用。   关键词:运动焦虑;运动表现;评估与调节;体育教学   一、研究意义   长期以来受“應试教育”的影响,中学教育注重文化科学的学习,往往忽视身体心理素质的发展。体育教学在整个中小学教育框架里不仅担负着身体素
期刊
摘 要:语文课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实现它的审美教育功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如何运用正确有效的方法,充分发挥语文教材自身富有的美育效能,加强对学生的美感教育,把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即为当今语文教学急需探究的课题。   关键词:审美教育;人性美;陶治情操;探究   中学语文教材选用文质兼美的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堪称中外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既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李白佳作,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给高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在教学思想上要体现时代精神,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形式;师生关系   一、注重教学目标中能力目标与知识目标的统一   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要求,强调感受、观察、体验和解释一般社会现象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