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段视频将抖音再次拉回舆论漩涡——开通直播的,是一个正在跳舞的小朋友,而进入中国社交网络8.5亿网民视野的,不止有音乐和舞蹈,还有她背后正在洗澡却没有关浴室门而导致全裸出镜的妈妈。
有不谙世事的娃,还有“脑残式晒娃”的爹。
武汉一位两岁女童的爸爸,在抖音视频上看到上海一对父子互动的视频,觉得十分有趣,拉上女儿尝试。结果在翻转时失手,孩子头部着地,因脊髓严重受损,导致女童瘫痪。
舞蹈老师在河边拍抖音溺亡的新闻,通过微博客户端成为热搜,而这段生命之舞,再刷爆抖音。
是的,一切公众话题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內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无声无息。
有一本书,名叫《美丽新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提倡“每个人都是自由的,压抑欲望是罪恶的”。这里的人们无需被道德捆绑而压抑自己的任何欲望,这里只有狂欢。
这样的新世界,听起来棒极了。
不幸的是,这个美丽的新世界最终覆灭——因为人们在日益发达的娱乐业中逐渐沉沦,进而丧失了思考与辨别的能力。人们不再对政治、社会报以关注,对一切了无看法,只等他人灌输。人们不再思考自己的结论,而是跟随大众舆论。正如英国诗人柯勒律治所说:“到处都是水,却没有一滴可以喝。”
此刻,当下,亦有《美丽新世界》中描述的“自由”——无论是电视,还是网络,都像一个满面笑容的美丽天使,欢迎大家投身于电源插头与极速光纤带来的娱乐消遣之中。这消遣是像嗑瓜子般无需思考、没有节制、停不下来,也像吮吸奶头般给人安慰、麻醉、低成本。
据说青蛙在慢热的开水里,会留恋那可怕的温暖。“娱乐至死”的警觉,在网络狂欢20年后,才成为忧虑过度消费网络文化的金色头盔。
“娱乐至死”的忧虑,出自《娱乐至死》。这是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批判家尼尔·波兹曼1985年出版的专著,研究电视声像逐渐取代书写语言的过程。这是他的媒介批评三部曲之一。在这些思考中,“娱乐至死”硬核的解读是“媒介即隐喻”——它直指媒介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方式,定义现实世界,控制受众的三观。
早在20世纪中叶,当电视崭露头角却未成呼风唤雨之时,敏锐的思想家们就已经惊呼,在立法、行政与司法之外,俨然已经存在“第四种权威”,即大众传媒。历经半个多世纪,这力量已经膨胀成洪水猛兽——无处不在的综艺、抖音,彰显条条“锦鲤”,在貌似平静的水面之下,游弋、吸金、博眼球……大众被抛进开水,无娱不欢不颠;点击率才是王道,市场营销早已堕落为“如何成瘾学研究”。
是的,刷多了抖音、快手、微博这些软件之后,会形成一种惯性——在满屏大长腿和小鲜肉的轰炸之下,人们兴奋的阈值越来越高——人们缺乏耐心去读长文或者书籍,更没有时间去思考与自身相关的话题,因为那会复杂且严肃。人们总是在期待着下一个引爆眼球的新奇事物,等待着它在视频中直截了当的呈现。
于是,在朋友圈里为一个逝去作家点蜡烛的很多,读过作家作品的很少;明星八卦长期霸占热点头条,新闻标题越来越耸人听闻;各种形式的综艺变着花样来争夺流量——于是大家好像都很忙,忙着为自己粉的明星撕,忙着追刚更新的剧,忙着投票、忙着站队、忙着跟帖,却从没有人感觉自己正在被一双看不见的大手操控着。扑面而来的社交软件,精心设置陷阱,用一把把的“瓜子”和一个个“奶头”,安慰一个又一个甘愿被网络文化绑架的成年巨婴。
一味批判,不是拯救。必须研究传媒的魔法何在,用有效的较量,以其矛,攻其盾。诚如洋快餐文化对中国传统饮食结构的改变——从最开始的排斥,到举手投降、再任由其长驱直入。冷静分析其发展过程,肯德基类快餐文化的搭建,既有“瓜子”“奶头”的策略,更加入了“春卷”“熊猫”等元素,意在用多元手段,架构消费黏合度。同理,网络文化导向也应该是无论怎么逐乐,都应有内涵、有思想、有格调。
这是国家文化管理部门面临的战略性任务,更是国家文化存亡的底线之坚守。
20年前,针对市场经济的双刃性,有经济学家提出,市场经济不可无道德约束。同理,当下的文化市场,急需建立“有课堂的文化市场经济”——构筑内涵,正确引导,才有可能进入良性循环。
《人民日报》最近旗帜鲜明地点赞“声入人心”和“声临其境”——此刻,在国家文化的引导之下,文化自觉正在大举回归:“跑男”已从撕名牌的疯狂,改版为公益事业志愿者的体验;“诗词大会”“精品课”“见字如面”,重拾对古典文化的敬畏;“王牌对王牌”更由初起的单纯娱乐走到文化史回顾,寓庄于谐,以真人秀为载体,展示文化经典,在笑声中飙泪,水到渠成的煽情。
文化管理的单极思维是一堵就死、一放就乱,但满眼望去清晰可见的,是融入主流的宏大叙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我们的文艺富于自愈力。
娱乐不死,娱乐至活,现在,到了让娱乐至思至美的时候了。
有不谙世事的娃,还有“脑残式晒娃”的爹。
武汉一位两岁女童的爸爸,在抖音视频上看到上海一对父子互动的视频,觉得十分有趣,拉上女儿尝试。结果在翻转时失手,孩子头部着地,因脊髓严重受损,导致女童瘫痪。
舞蹈老师在河边拍抖音溺亡的新闻,通过微博客户端成为热搜,而这段生命之舞,再刷爆抖音。
是的,一切公众话题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內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无声无息。
有一本书,名叫《美丽新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提倡“每个人都是自由的,压抑欲望是罪恶的”。这里的人们无需被道德捆绑而压抑自己的任何欲望,这里只有狂欢。
这样的新世界,听起来棒极了。
不幸的是,这个美丽的新世界最终覆灭——因为人们在日益发达的娱乐业中逐渐沉沦,进而丧失了思考与辨别的能力。人们不再对政治、社会报以关注,对一切了无看法,只等他人灌输。人们不再思考自己的结论,而是跟随大众舆论。正如英国诗人柯勒律治所说:“到处都是水,却没有一滴可以喝。”
此刻,当下,亦有《美丽新世界》中描述的“自由”——无论是电视,还是网络,都像一个满面笑容的美丽天使,欢迎大家投身于电源插头与极速光纤带来的娱乐消遣之中。这消遣是像嗑瓜子般无需思考、没有节制、停不下来,也像吮吸奶头般给人安慰、麻醉、低成本。
据说青蛙在慢热的开水里,会留恋那可怕的温暖。“娱乐至死”的警觉,在网络狂欢20年后,才成为忧虑过度消费网络文化的金色头盔。
“娱乐至死”的忧虑,出自《娱乐至死》。这是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批判家尼尔·波兹曼1985年出版的专著,研究电视声像逐渐取代书写语言的过程。这是他的媒介批评三部曲之一。在这些思考中,“娱乐至死”硬核的解读是“媒介即隐喻”——它直指媒介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方式,定义现实世界,控制受众的三观。
早在20世纪中叶,当电视崭露头角却未成呼风唤雨之时,敏锐的思想家们就已经惊呼,在立法、行政与司法之外,俨然已经存在“第四种权威”,即大众传媒。历经半个多世纪,这力量已经膨胀成洪水猛兽——无处不在的综艺、抖音,彰显条条“锦鲤”,在貌似平静的水面之下,游弋、吸金、博眼球……大众被抛进开水,无娱不欢不颠;点击率才是王道,市场营销早已堕落为“如何成瘾学研究”。
是的,刷多了抖音、快手、微博这些软件之后,会形成一种惯性——在满屏大长腿和小鲜肉的轰炸之下,人们兴奋的阈值越来越高——人们缺乏耐心去读长文或者书籍,更没有时间去思考与自身相关的话题,因为那会复杂且严肃。人们总是在期待着下一个引爆眼球的新奇事物,等待着它在视频中直截了当的呈现。
于是,在朋友圈里为一个逝去作家点蜡烛的很多,读过作家作品的很少;明星八卦长期霸占热点头条,新闻标题越来越耸人听闻;各种形式的综艺变着花样来争夺流量——于是大家好像都很忙,忙着为自己粉的明星撕,忙着追刚更新的剧,忙着投票、忙着站队、忙着跟帖,却从没有人感觉自己正在被一双看不见的大手操控着。扑面而来的社交软件,精心设置陷阱,用一把把的“瓜子”和一个个“奶头”,安慰一个又一个甘愿被网络文化绑架的成年巨婴。
一味批判,不是拯救。必须研究传媒的魔法何在,用有效的较量,以其矛,攻其盾。诚如洋快餐文化对中国传统饮食结构的改变——从最开始的排斥,到举手投降、再任由其长驱直入。冷静分析其发展过程,肯德基类快餐文化的搭建,既有“瓜子”“奶头”的策略,更加入了“春卷”“熊猫”等元素,意在用多元手段,架构消费黏合度。同理,网络文化导向也应该是无论怎么逐乐,都应有内涵、有思想、有格调。
这是国家文化管理部门面临的战略性任务,更是国家文化存亡的底线之坚守。
20年前,针对市场经济的双刃性,有经济学家提出,市场经济不可无道德约束。同理,当下的文化市场,急需建立“有课堂的文化市场经济”——构筑内涵,正确引导,才有可能进入良性循环。
《人民日报》最近旗帜鲜明地点赞“声入人心”和“声临其境”——此刻,在国家文化的引导之下,文化自觉正在大举回归:“跑男”已从撕名牌的疯狂,改版为公益事业志愿者的体验;“诗词大会”“精品课”“见字如面”,重拾对古典文化的敬畏;“王牌对王牌”更由初起的单纯娱乐走到文化史回顾,寓庄于谐,以真人秀为载体,展示文化经典,在笑声中飙泪,水到渠成的煽情。
文化管理的单极思维是一堵就死、一放就乱,但满眼望去清晰可见的,是融入主流的宏大叙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我们的文艺富于自愈力。
娱乐不死,娱乐至活,现在,到了让娱乐至思至美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