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来上班给病人看病,我就觉得有劲!
97岁仍坐诊,当了70年妇科医生
2013年4月,一条微博曾引发众人围观:“老妈97岁生日,我回郑州看望。老妈现在仍坚持每天上午出诊,她让我下火车后去医院接她回去。她看门诊比我更累些,我大多坐着看门诊,她给患者看病,不但要问诊记录,还要站起来为患者做妇科检查,会更劳累、更辛苦。我想,她可能是目前坚持上班最年长的医生。她说还希望再干2年,工作到99岁。”
发微博的人是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胡大一。该微博很快被转发上千次。网友们都说,老人家这是责任,是职业精神,又是无形的大爱!
胡大一的老妈叫胡佩兰,如今已是97岁高龄。如果你来到郑州市建中街社区服务中心妇科诊室,便能看到一位满头银丝、身穿白大褂的老大夫,她正是胡佩兰。
胡佩兰祖籍浙江绍兴。解放前,她从开封女校毕业时,原想报考北平的大学学法律,后因北平沦陷,遂报考河南大学医学部。胡佩兰认为,“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既然不能做一个律师替穷人说话,自己就做个好医生,让穷人能看得起病。
1944年,胡佩兰从河南大学医学部毕业,曾任郑州铁路中心医院(现为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1986年,时年70岁的她才退休,大家都以为,老人终于要歇歇了。但是,她竟然创办了一家民营医院,依然忙碌着,直到一个雪夜走下医院台阶时,摔断了3根肋骨,才被迫休息了几个月。
按理说,每月的退休金,足够胡佩兰衣食无忧地安度晚年了。但老人说:“活着总得对人有点用处,对人没一点用处没意思!”只要身体许可,胡佩兰每天都坚持坐诊三四个小时,直到看完最后一个病人。至今,老人已当了70年的妇科医生。
坐轮椅上班,口碑非常好
老人的诊室不足15平方米,每天都挤满了患者。
这是一个最常见的镜头——
诊室里,胡佩兰坐在桌前,满头银丝,鼻梁上架着眼镜,眼神透亮,让人忽视了她的年龄。她戴着橡皮手套的手摁在病历本上,侧着头问病人:“你哪儿不舒服?”声音略带沙哑。患者叙说时,她努力地侧过身子,仔细地聆听,有时候实在“听不懂”,旁边的学生便帮忙“翻译”。她在病历本上一笔一画地写下诊断意见,手没有一丝颤抖。
询问完病情,她要走进一门之隔的检查室,亲自为病人做检查。她双手用力地扶着桌子边沿,慢慢站起来,扭动身子,停留几秒后,扶着椅背,走进检查室。检查完病人,再扶着桌子缓缓走出。如果有人想上去搀扶一下,会被保姆摆手阻止。保姆说:“她不要人扶,一般只要她自己能做的事,她都不喜欢别人帮忙。”这样的动作,每天重复二三十次。
然而,毕竟是97岁高龄的老人了,她身体并不好: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部要靠钢板支撑,不能走太远的路,不然腰就会钻心地疼;由于腿部供血不足,两只脚常年严重浮肿,要扶着东西才能走路。
每看完一个病人,胡佩兰会顺手拿起桌上一沓打印的小纸条,抽出一张,夹在病历本中。有时,还会在纸条背面特意写下几行字,如建议去哪个医院做B超,或该注重检查哪几项,上面还有老人凭多年行医经验精挑细选出的价格便宜、距离患者相对较近的医院。对一些心急的病人,胡佩兰常批评说,不要花冤枉钱乱检查。她认为用药准则一是看疗效,二是要便宜,尽量不开进口药,不过度用药和治疗。
在每个出诊日,前来看病的患者都会在诊室门口挤得只剩下一条过道,病人中间不少是“铁杆粉丝”。有些人大老远跑来,花十几元的医药费,这个费用甚至还没车费贵。
一穿上白大褂,就精神焕发
胡佩兰每天坐着轮椅,风雨无阻坚持出诊。在她看来,自己做的都是小事情。病人老远跑来,找不到人,心里肯定不舒服。大家都担心她的身体,可她依然这么坚持。家里人的电话号码,她都记不住,但她能脱口叫出不少病人的名字。她思维清晰,对病人的记忆丝毫没有退化,即便是多年前来就诊的病人,见了面还能喊出名来。
对于约好的病人,如果第二天没见到人,她总会不停地问:今天咋没来?随后,她一再嘱咐学生给病人打电话,问病人的情况。不管多晚,她都要看完最后一位病人才回家吃饭。有时候甚至要工作到下午两三点,忙起来时,连午饭都不吃,学生们把饭端到桌前时,她还在一心写病历。
胡佩兰正常每天接诊患者20多个,看病问得仔细,经常加班,最长的一次,从上午8点坐诊,直到下午5点多,老人才吃上中午饭。
儿子曾多次提出接她到北京养老,被断然拒绝。“我脑子还很清楚,只要还能看病,我就要上班。”就这样,每周一到周六上午八点,她都会由保姆推着小推椅准时出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但什么都不能阻碍她的轮椅向医院行进。
在家休息的时候,老人经常没精打采,老犯困。只要一穿上白大褂,老人立马精神焕发,眼睛都透亮了!老人说:“一来上班给病人看病,我就觉得有劲!”
2001年春,听说共青团郑州市委征集青年志愿者,胡佩兰脑子一热:报个名试试,做好事又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得知她是个八旬老太太,工作人员婉言谢绝了申请。老人据理力争,终于如愿成为郑州市第一批注册青年志愿者,也是年龄最大的志愿者。
由于上了年纪,又有病在身,参加共青团组织的大型活动不太现实,胡佩兰就设法发挥医术专长。于是,她在离家很近的郑州大学医学院小区内办起了“爱心门诊”,开始为居民义诊。干了一年,因为搬家,她又把“爱心门诊”设在建华小区,一干又是一年。
一次,胡佩兰偶然读到一篇有关希望工程的新闻,勾起了她的回忆:小时候,县里一位绅士办了所平民学校,免费接收穷人家的孩子读书,她被母亲送进了这所学校。胡佩兰决定为希望工程做点事。她找到解放军3519职工医院院长陈启明,希望医院帮她开设“爱心门诊”,把她收入的40%捐赠给希望工程,陈院长答应了。
除了工作,老人的爱好就是读书看报。对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医生收“红包”现象等她也有自己的见解。她觉得以药养医不是个事儿。她说自己70年没收过红包、没被病人“医闹”过,以人心换人心,从来不担心自己的诊室会有危险。
老人有自己的做人原则。她说:做人要做到“三忘”——忘年、忘病、忘愁,也要“三不忘”——不忘老人、不忘孤儿、不忘穷人。这样,自己的日子过好了,别人的日子也过好了,不就都好了吗?
摘自新浪博客
97岁仍坐诊,当了70年妇科医生
2013年4月,一条微博曾引发众人围观:“老妈97岁生日,我回郑州看望。老妈现在仍坚持每天上午出诊,她让我下火车后去医院接她回去。她看门诊比我更累些,我大多坐着看门诊,她给患者看病,不但要问诊记录,还要站起来为患者做妇科检查,会更劳累、更辛苦。我想,她可能是目前坚持上班最年长的医生。她说还希望再干2年,工作到99岁。”
发微博的人是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胡大一。该微博很快被转发上千次。网友们都说,老人家这是责任,是职业精神,又是无形的大爱!
胡大一的老妈叫胡佩兰,如今已是97岁高龄。如果你来到郑州市建中街社区服务中心妇科诊室,便能看到一位满头银丝、身穿白大褂的老大夫,她正是胡佩兰。
胡佩兰祖籍浙江绍兴。解放前,她从开封女校毕业时,原想报考北平的大学学法律,后因北平沦陷,遂报考河南大学医学部。胡佩兰认为,“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既然不能做一个律师替穷人说话,自己就做个好医生,让穷人能看得起病。
1944年,胡佩兰从河南大学医学部毕业,曾任郑州铁路中心医院(现为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1986年,时年70岁的她才退休,大家都以为,老人终于要歇歇了。但是,她竟然创办了一家民营医院,依然忙碌着,直到一个雪夜走下医院台阶时,摔断了3根肋骨,才被迫休息了几个月。
按理说,每月的退休金,足够胡佩兰衣食无忧地安度晚年了。但老人说:“活着总得对人有点用处,对人没一点用处没意思!”只要身体许可,胡佩兰每天都坚持坐诊三四个小时,直到看完最后一个病人。至今,老人已当了70年的妇科医生。
坐轮椅上班,口碑非常好
老人的诊室不足15平方米,每天都挤满了患者。
这是一个最常见的镜头——
诊室里,胡佩兰坐在桌前,满头银丝,鼻梁上架着眼镜,眼神透亮,让人忽视了她的年龄。她戴着橡皮手套的手摁在病历本上,侧着头问病人:“你哪儿不舒服?”声音略带沙哑。患者叙说时,她努力地侧过身子,仔细地聆听,有时候实在“听不懂”,旁边的学生便帮忙“翻译”。她在病历本上一笔一画地写下诊断意见,手没有一丝颤抖。
询问完病情,她要走进一门之隔的检查室,亲自为病人做检查。她双手用力地扶着桌子边沿,慢慢站起来,扭动身子,停留几秒后,扶着椅背,走进检查室。检查完病人,再扶着桌子缓缓走出。如果有人想上去搀扶一下,会被保姆摆手阻止。保姆说:“她不要人扶,一般只要她自己能做的事,她都不喜欢别人帮忙。”这样的动作,每天重复二三十次。
然而,毕竟是97岁高龄的老人了,她身体并不好: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部要靠钢板支撑,不能走太远的路,不然腰就会钻心地疼;由于腿部供血不足,两只脚常年严重浮肿,要扶着东西才能走路。
每看完一个病人,胡佩兰会顺手拿起桌上一沓打印的小纸条,抽出一张,夹在病历本中。有时,还会在纸条背面特意写下几行字,如建议去哪个医院做B超,或该注重检查哪几项,上面还有老人凭多年行医经验精挑细选出的价格便宜、距离患者相对较近的医院。对一些心急的病人,胡佩兰常批评说,不要花冤枉钱乱检查。她认为用药准则一是看疗效,二是要便宜,尽量不开进口药,不过度用药和治疗。
在每个出诊日,前来看病的患者都会在诊室门口挤得只剩下一条过道,病人中间不少是“铁杆粉丝”。有些人大老远跑来,花十几元的医药费,这个费用甚至还没车费贵。
一穿上白大褂,就精神焕发
胡佩兰每天坐着轮椅,风雨无阻坚持出诊。在她看来,自己做的都是小事情。病人老远跑来,找不到人,心里肯定不舒服。大家都担心她的身体,可她依然这么坚持。家里人的电话号码,她都记不住,但她能脱口叫出不少病人的名字。她思维清晰,对病人的记忆丝毫没有退化,即便是多年前来就诊的病人,见了面还能喊出名来。
对于约好的病人,如果第二天没见到人,她总会不停地问:今天咋没来?随后,她一再嘱咐学生给病人打电话,问病人的情况。不管多晚,她都要看完最后一位病人才回家吃饭。有时候甚至要工作到下午两三点,忙起来时,连午饭都不吃,学生们把饭端到桌前时,她还在一心写病历。
胡佩兰正常每天接诊患者20多个,看病问得仔细,经常加班,最长的一次,从上午8点坐诊,直到下午5点多,老人才吃上中午饭。
儿子曾多次提出接她到北京养老,被断然拒绝。“我脑子还很清楚,只要还能看病,我就要上班。”就这样,每周一到周六上午八点,她都会由保姆推着小推椅准时出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但什么都不能阻碍她的轮椅向医院行进。
在家休息的时候,老人经常没精打采,老犯困。只要一穿上白大褂,老人立马精神焕发,眼睛都透亮了!老人说:“一来上班给病人看病,我就觉得有劲!”
2001年春,听说共青团郑州市委征集青年志愿者,胡佩兰脑子一热:报个名试试,做好事又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得知她是个八旬老太太,工作人员婉言谢绝了申请。老人据理力争,终于如愿成为郑州市第一批注册青年志愿者,也是年龄最大的志愿者。
由于上了年纪,又有病在身,参加共青团组织的大型活动不太现实,胡佩兰就设法发挥医术专长。于是,她在离家很近的郑州大学医学院小区内办起了“爱心门诊”,开始为居民义诊。干了一年,因为搬家,她又把“爱心门诊”设在建华小区,一干又是一年。
一次,胡佩兰偶然读到一篇有关希望工程的新闻,勾起了她的回忆:小时候,县里一位绅士办了所平民学校,免费接收穷人家的孩子读书,她被母亲送进了这所学校。胡佩兰决定为希望工程做点事。她找到解放军3519职工医院院长陈启明,希望医院帮她开设“爱心门诊”,把她收入的40%捐赠给希望工程,陈院长答应了。
除了工作,老人的爱好就是读书看报。对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医生收“红包”现象等她也有自己的见解。她觉得以药养医不是个事儿。她说自己70年没收过红包、没被病人“医闹”过,以人心换人心,从来不担心自己的诊室会有危险。
老人有自己的做人原则。她说:做人要做到“三忘”——忘年、忘病、忘愁,也要“三不忘”——不忘老人、不忘孤儿、不忘穷人。这样,自己的日子过好了,别人的日子也过好了,不就都好了吗?
摘自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