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佩兰:97岁仍出诊

来源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he1983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来上班给病人看病,我就觉得有劲!
  97岁仍坐诊,当了70年妇科医生
  2013年4月,一条微博曾引发众人围观:“老妈97岁生日,我回郑州看望。老妈现在仍坚持每天上午出诊,她让我下火车后去医院接她回去。她看门诊比我更累些,我大多坐着看门诊,她给患者看病,不但要问诊记录,还要站起来为患者做妇科检查,会更劳累、更辛苦。我想,她可能是目前坚持上班最年长的医生。她说还希望再干2年,工作到99岁。”
  发微博的人是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胡大一。该微博很快被转发上千次。网友们都说,老人家这是责任,是职业精神,又是无形的大爱!
  胡大一的老妈叫胡佩兰,如今已是97岁高龄。如果你来到郑州市建中街社区服务中心妇科诊室,便能看到一位满头银丝、身穿白大褂的老大夫,她正是胡佩兰。
  胡佩兰祖籍浙江绍兴。解放前,她从开封女校毕业时,原想报考北平的大学学法律,后因北平沦陷,遂报考河南大学医学部。胡佩兰认为,“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既然不能做一个律师替穷人说话,自己就做个好医生,让穷人能看得起病。
  1944年,胡佩兰从河南大学医学部毕业,曾任郑州铁路中心医院(现为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1986年,时年70岁的她才退休,大家都以为,老人终于要歇歇了。但是,她竟然创办了一家民营医院,依然忙碌着,直到一个雪夜走下医院台阶时,摔断了3根肋骨,才被迫休息了几个月。
  按理说,每月的退休金,足够胡佩兰衣食无忧地安度晚年了。但老人说:“活着总得对人有点用处,对人没一点用处没意思!”只要身体许可,胡佩兰每天都坚持坐诊三四个小时,直到看完最后一个病人。至今,老人已当了70年的妇科医生。
  坐轮椅上班,口碑非常好
  老人的诊室不足15平方米,每天都挤满了患者。
  这是一个最常见的镜头——
  诊室里,胡佩兰坐在桌前,满头银丝,鼻梁上架着眼镜,眼神透亮,让人忽视了她的年龄。她戴着橡皮手套的手摁在病历本上,侧着头问病人:“你哪儿不舒服?”声音略带沙哑。患者叙说时,她努力地侧过身子,仔细地聆听,有时候实在“听不懂”,旁边的学生便帮忙“翻译”。她在病历本上一笔一画地写下诊断意见,手没有一丝颤抖。
  询问完病情,她要走进一门之隔的检查室,亲自为病人做检查。她双手用力地扶着桌子边沿,慢慢站起来,扭动身子,停留几秒后,扶着椅背,走进检查室。检查完病人,再扶着桌子缓缓走出。如果有人想上去搀扶一下,会被保姆摆手阻止。保姆说:“她不要人扶,一般只要她自己能做的事,她都不喜欢别人帮忙。”这样的动作,每天重复二三十次。
  然而,毕竟是97岁高龄的老人了,她身体并不好: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部要靠钢板支撑,不能走太远的路,不然腰就会钻心地疼;由于腿部供血不足,两只脚常年严重浮肿,要扶着东西才能走路。
  每看完一个病人,胡佩兰会顺手拿起桌上一沓打印的小纸条,抽出一张,夹在病历本中。有时,还会在纸条背面特意写下几行字,如建议去哪个医院做B超,或该注重检查哪几项,上面还有老人凭多年行医经验精挑细选出的价格便宜、距离患者相对较近的医院。对一些心急的病人,胡佩兰常批评说,不要花冤枉钱乱检查。她认为用药准则一是看疗效,二是要便宜,尽量不开进口药,不过度用药和治疗。
  在每个出诊日,前来看病的患者都会在诊室门口挤得只剩下一条过道,病人中间不少是“铁杆粉丝”。有些人大老远跑来,花十几元的医药费,这个费用甚至还没车费贵。
  一穿上白大褂,就精神焕发
  胡佩兰每天坐着轮椅,风雨无阻坚持出诊。在她看来,自己做的都是小事情。病人老远跑来,找不到人,心里肯定不舒服。大家都担心她的身体,可她依然这么坚持。家里人的电话号码,她都记不住,但她能脱口叫出不少病人的名字。她思维清晰,对病人的记忆丝毫没有退化,即便是多年前来就诊的病人,见了面还能喊出名来。
  对于约好的病人,如果第二天没见到人,她总会不停地问:今天咋没来?随后,她一再嘱咐学生给病人打电话,问病人的情况。不管多晚,她都要看完最后一位病人才回家吃饭。有时候甚至要工作到下午两三点,忙起来时,连午饭都不吃,学生们把饭端到桌前时,她还在一心写病历。
  胡佩兰正常每天接诊患者20多个,看病问得仔细,经常加班,最长的一次,从上午8点坐诊,直到下午5点多,老人才吃上中午饭。
  儿子曾多次提出接她到北京养老,被断然拒绝。“我脑子还很清楚,只要还能看病,我就要上班。”就这样,每周一到周六上午八点,她都会由保姆推着小推椅准时出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但什么都不能阻碍她的轮椅向医院行进。
  在家休息的时候,老人经常没精打采,老犯困。只要一穿上白大褂,老人立马精神焕发,眼睛都透亮了!老人说:“一来上班给病人看病,我就觉得有劲!”
  2001年春,听说共青团郑州市委征集青年志愿者,胡佩兰脑子一热:报个名试试,做好事又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得知她是个八旬老太太,工作人员婉言谢绝了申请。老人据理力争,终于如愿成为郑州市第一批注册青年志愿者,也是年龄最大的志愿者。
  由于上了年纪,又有病在身,参加共青团组织的大型活动不太现实,胡佩兰就设法发挥医术专长。于是,她在离家很近的郑州大学医学院小区内办起了“爱心门诊”,开始为居民义诊。干了一年,因为搬家,她又把“爱心门诊”设在建华小区,一干又是一年。
  一次,胡佩兰偶然读到一篇有关希望工程的新闻,勾起了她的回忆:小时候,县里一位绅士办了所平民学校,免费接收穷人家的孩子读书,她被母亲送进了这所学校。胡佩兰决定为希望工程做点事。她找到解放军3519职工医院院长陈启明,希望医院帮她开设“爱心门诊”,把她收入的40%捐赠给希望工程,陈院长答应了。
  除了工作,老人的爱好就是读书看报。对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医生收“红包”现象等她也有自己的见解。她觉得以药养医不是个事儿。她说自己70年没收过红包、没被病人“医闹”过,以人心换人心,从来不担心自己的诊室会有危险。
  老人有自己的做人原则。她说:做人要做到“三忘”——忘年、忘病、忘愁,也要“三不忘”——不忘老人、不忘孤儿、不忘穷人。这样,自己的日子过好了,别人的日子也过好了,不就都好了吗?
  摘自新浪博客
其他文献
热抗32特早熟萝卜是安微省望江县经济作物技术研究所新近育成的生长期短、适应性强、品质优良、经济性状好的夏、秋萝卜新品种。该品种叶片半直立,株高34厘米,开展度45 厘米
期刊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一个基本单元,是民族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由于新时期的发展,武术进校园具有特殊代表意义.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探究传统武术进校园发展方
期刊
一只小鸟从晨光中飞出  站在我的手掌心  它的翅膀沾着露水  它的羽毛沾着朝霞  它吱吱叫着  不知是寻找母亲  还是寻找方向  它与我对视  竟没有一点惊慌  忽然,它离我而去  翩翩飞向大山的心脏  哦,是听到了亲人的召唤  还是追寻你的自由与希望?  掌心上的小鸟  虽是瞬间的亲密接触  但你的大胆、顽皮,执着  我永远都不会遗忘  眨眼之间  “哦,眨眼之间你就这么高了”  大人们常常这么
期刊
电视传播离不开语言的运用,语言与各种画面组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刺激人的感觉器官,增加受众的情感体验.我国电视新闻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的时间,当前已经进入稳定发展期,对新闻语
一、抛光材料、荧光材料、磁体需求迅速降低rn1.开拓中国以外的供给源rn日本稀土进口量自2001年“IT泡沫”触底崩溃后持续5年增长,但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开始蔓延,受世界经
恰巧遇到西安事变rn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恰巧被一个外国记者撞见,在现场实地观察并发出了即时报道.她便是史沫特莱.rn1936年秋,当斯诺前往陕北采访期间,史沫特莱接到1935年曾
1 引言rn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重视自身体育锻炼和自身健康状况,体育消费在消费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正逐步成为我国经济中一个新的
期刊
利用600~1200米高山地区夏、秋季节凉爽的自然气候,发展高山蔬菜生产,在7~9月高温季节生产出平原地区难以生产的夏秋菜,是缓解城镇秋淡蔬菜供应的有效措施。而且高山空气、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