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可以看作一个象征。从今年9月份开始,Google在中国转而实行和全球一致的管理层架构,由两位高管来分管运营和研发。随着Google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的离职,原来负责Google大中华区销售业务的全球副总裁刘允接替其负责在大中华区的商务及运营,杨文洛则接替了李开复在中国的工程与研发方面的职责。Google以后将不再设大中华区总裁的职位。
在逐步理顺中国业务之后,Google站上了新的出发点。“你可以理解成谷歌中国的运营业务将会涉及到更多、更广泛的层面。”刘允说,“把产品和运营整合起来,是更好体现团队价值和进行协作的关键一步,我们有信心做得更好。”
易观国际的报告称,去年Google在中国的销售收入增长突破三位数,成为Google全球增长最快的地区。艾瑞咨询的最新数据也显示,2009年第三季度,百度的中国市场营收份额为63.8%,Google为32.8%。而在2008年底双方长时间的平稳竞争态势首次发生逆转之时,百度和Google的市场营收份额分别为63.5%和27.3%。
这个互联网新兴巨头正越来越在中国体现出它的速度和进取心。当2008年底经济危机的恐慌蔓延到中国时,Google正在全国22个城市举办主题为“突破·智胜”的“冬日暖阳”企业营销论坛。今年,刘允以新职务出现在公众面前的首个举动,也是启动在全国26个城市陆续举办的2009“赢在Google”企业营销论坛。两次大型营销活动都主要面向中小企业。为鼓励中小企业尝试搜索营销,Google目前正在实施一项总额达5000万元人民币的激励计划。根据计划,Google将为每一位新注册AdWords账户的客户提供总额500元人民币的营销基金。
自从2008年1月加入谷歌中国以来,刘允率领营销团队足迹踏遍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为的就是要直接接触中小企业。他解释说:“我希望能让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主明白,其实他们可以更精准地抓住客户;他们以前依靠传统的上下游渠道拿订单,现在可以直接把自己推广到全世界去,直接从搜索里拿到订单。”
看起来Google已经掌握了中国市场的脉搏。根据2008年底八部委公布的《关于加强服务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意见》,到2012年,我国中小企业利用网上信息帮助营销的数量要达到90%,能够利用电子商务从事营销的数量要达到30%。统计显示,中国有4000万中小企业,其中法人注册的中小企业有1000万户。其中蕴含的商机不言而喻。为了赢得更多客户,今年第四季度开始,Google中国扩大了渠道的概念,除了专门的代理商,任何第三方都可以与Google的合作拓展市场。
当然,Google在中国的快速反应还不仅仅体现在运营方面。以Google近期最为成功的产品“地图”为例,从1月份的春运地图到6月份的高考地图,再到“国庆北京交通限行地图”,Google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中国消费者,它依然是那个具有强大创新基因的公司。
Google全球副总裁杨文洛表示,“地图”将是Google未来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还将成为链接产品和运营的重要纽带。他认为:“当数据在地图上越来越多、越来越准,用户用得越来越多的时候,地图就会成为一个非常好的广告平台。这将是我和运营团队紧密合作的一部分。”
在杨文洛看来,“地图”这一产品的用途正越来越广泛,尤其在智能手机方面。此前的7月20日,谷歌中国首次对外透露了自己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技术战略目标——让手机超越PC。易观国际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通过手机进行的搜索超过了2.7亿次,同比翻了1倍,其中Google占26.6%的市场份额,百度占26%。目前,Google在中国已经推出了手机广告系统。而据市场研究机构Kelsey Group预测,随着iPhone、Android、黑莓和Palm等上网智能手机的普及,到2013年,广告市场容量将从去年的1.6亿美元增长到31亿美元,几乎是扩大了20倍。
11月初,Google宣布,将以价值7.5亿美元的股票收购移动显示广告技术提供商AdMob。杨文洛透露,接下来Google地图的开发重点也将放在用户体验上。他说:“我们发现,智能手机的用户使用搜索的比例比普通手机不只多一两成,而是多很多倍。这是让我们很兴奋的一个发展目标。”
“我们不仅仅是搜索引擎”
——专访Google全球副总裁刘允
《商务周刊》:过去一年,搜索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为此Google正在进行哪些准备?
刘允:现在全球每天的搜索量是20亿次,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每天发生1200亿次,还有网上社交平台,随时都有1亿人在使用,这在以前根本是不可思议的。未来,很可能会需要进一步优化这些信息,让信息更加智能化,这可以通过人、机器和未来系统之间的互动实现。其次,我们每个人都在参与创意。很多实时的影片和录像,通过现在的网络技术都可以随时传播到网络平台上,这改写了以前信息必须是由专业人士发布的方式,是一个非常可观的变化。还有一个变化是在信息发布领域,除了图片、声音和文字之外,通过地图可以更准确定义信息发生的地点和周边情况。另外,在3G时代,有了手机和无线互联网服务,很多的信息和资讯都掌握在我们手指尖上。我们说技术在驱动很多商务活动,未来的手机不仅仅是提供位置服务和信息服务,还能直接参与到整个商业活动中。
Google的价值实际上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用户,二是企业。我们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搜索引擎,但我们不仅仅是搜索引擎。Google是一个驱动器,可以在商业环境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把握商机和提升营销能力上,Google有非常独特的特点。
《商务周刊》:围绕着移动互联网战略,Google在中国如何考虑?
刘允:这个市场正在培育阶段。通过AdWords的后台系统,企业已经可以推送广告到手机终端上。3G当然是一个契机,移动上网速度越来越快,终端的智能化也会越来越强。通过我们和运营商、终端厂商以及应用合作伙伴的沟通来看,今年随着3G的推出,大家越来越习惯于使用更多的手机信息服务。从现在开始,手机信息服务的上升势头将会越来越快。
《商务周刊》:在中小企业用户领域,Google在中国的整体规划是什么?您希望达到多大市场份额?
刘允:服务于中小企业是我们一个重点战略。从去年到今年,我们一直花很大的气力在这方面。和去年相比,今年最大的不同是:让更多中小企业尝试搜索营销的时机已经成熟。我们要去占领市场,掌握先机,去体现搜索营销的效果。至于市场份额是多少,有多少人在使用Google的营销工具,我想是由用户自己决定。只有用户真正受益,实现业务增长,才会继续和我们合作。如果效果不好,谁都强迫不了一个企业一定要跟你做在线营销,这一点我们非常明确。
在逐步理顺中国业务之后,Google站上了新的出发点。“你可以理解成谷歌中国的运营业务将会涉及到更多、更广泛的层面。”刘允说,“把产品和运营整合起来,是更好体现团队价值和进行协作的关键一步,我们有信心做得更好。”
易观国际的报告称,去年Google在中国的销售收入增长突破三位数,成为Google全球增长最快的地区。艾瑞咨询的最新数据也显示,2009年第三季度,百度的中国市场营收份额为63.8%,Google为32.8%。而在2008年底双方长时间的平稳竞争态势首次发生逆转之时,百度和Google的市场营收份额分别为63.5%和27.3%。
这个互联网新兴巨头正越来越在中国体现出它的速度和进取心。当2008年底经济危机的恐慌蔓延到中国时,Google正在全国22个城市举办主题为“突破·智胜”的“冬日暖阳”企业营销论坛。今年,刘允以新职务出现在公众面前的首个举动,也是启动在全国26个城市陆续举办的2009“赢在Google”企业营销论坛。两次大型营销活动都主要面向中小企业。为鼓励中小企业尝试搜索营销,Google目前正在实施一项总额达5000万元人民币的激励计划。根据计划,Google将为每一位新注册AdWords账户的客户提供总额500元人民币的营销基金。
自从2008年1月加入谷歌中国以来,刘允率领营销团队足迹踏遍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为的就是要直接接触中小企业。他解释说:“我希望能让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主明白,其实他们可以更精准地抓住客户;他们以前依靠传统的上下游渠道拿订单,现在可以直接把自己推广到全世界去,直接从搜索里拿到订单。”
看起来Google已经掌握了中国市场的脉搏。根据2008年底八部委公布的《关于加强服务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意见》,到2012年,我国中小企业利用网上信息帮助营销的数量要达到90%,能够利用电子商务从事营销的数量要达到30%。统计显示,中国有4000万中小企业,其中法人注册的中小企业有1000万户。其中蕴含的商机不言而喻。为了赢得更多客户,今年第四季度开始,Google中国扩大了渠道的概念,除了专门的代理商,任何第三方都可以与Google的合作拓展市场。
当然,Google在中国的快速反应还不仅仅体现在运营方面。以Google近期最为成功的产品“地图”为例,从1月份的春运地图到6月份的高考地图,再到“国庆北京交通限行地图”,Google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中国消费者,它依然是那个具有强大创新基因的公司。
Google全球副总裁杨文洛表示,“地图”将是Google未来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还将成为链接产品和运营的重要纽带。他认为:“当数据在地图上越来越多、越来越准,用户用得越来越多的时候,地图就会成为一个非常好的广告平台。这将是我和运营团队紧密合作的一部分。”
在杨文洛看来,“地图”这一产品的用途正越来越广泛,尤其在智能手机方面。此前的7月20日,谷歌中国首次对外透露了自己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技术战略目标——让手机超越PC。易观国际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通过手机进行的搜索超过了2.7亿次,同比翻了1倍,其中Google占26.6%的市场份额,百度占26%。目前,Google在中国已经推出了手机广告系统。而据市场研究机构Kelsey Group预测,随着iPhone、Android、黑莓和Palm等上网智能手机的普及,到2013年,广告市场容量将从去年的1.6亿美元增长到31亿美元,几乎是扩大了20倍。
11月初,Google宣布,将以价值7.5亿美元的股票收购移动显示广告技术提供商AdMob。杨文洛透露,接下来Google地图的开发重点也将放在用户体验上。他说:“我们发现,智能手机的用户使用搜索的比例比普通手机不只多一两成,而是多很多倍。这是让我们很兴奋的一个发展目标。”
“我们不仅仅是搜索引擎”
——专访Google全球副总裁刘允
《商务周刊》:过去一年,搜索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为此Google正在进行哪些准备?
刘允:现在全球每天的搜索量是20亿次,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每天发生1200亿次,还有网上社交平台,随时都有1亿人在使用,这在以前根本是不可思议的。未来,很可能会需要进一步优化这些信息,让信息更加智能化,这可以通过人、机器和未来系统之间的互动实现。其次,我们每个人都在参与创意。很多实时的影片和录像,通过现在的网络技术都可以随时传播到网络平台上,这改写了以前信息必须是由专业人士发布的方式,是一个非常可观的变化。还有一个变化是在信息发布领域,除了图片、声音和文字之外,通过地图可以更准确定义信息发生的地点和周边情况。另外,在3G时代,有了手机和无线互联网服务,很多的信息和资讯都掌握在我们手指尖上。我们说技术在驱动很多商务活动,未来的手机不仅仅是提供位置服务和信息服务,还能直接参与到整个商业活动中。
Google的价值实际上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用户,二是企业。我们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搜索引擎,但我们不仅仅是搜索引擎。Google是一个驱动器,可以在商业环境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把握商机和提升营销能力上,Google有非常独特的特点。
《商务周刊》:围绕着移动互联网战略,Google在中国如何考虑?
刘允:这个市场正在培育阶段。通过AdWords的后台系统,企业已经可以推送广告到手机终端上。3G当然是一个契机,移动上网速度越来越快,终端的智能化也会越来越强。通过我们和运营商、终端厂商以及应用合作伙伴的沟通来看,今年随着3G的推出,大家越来越习惯于使用更多的手机信息服务。从现在开始,手机信息服务的上升势头将会越来越快。
《商务周刊》:在中小企业用户领域,Google在中国的整体规划是什么?您希望达到多大市场份额?
刘允:服务于中小企业是我们一个重点战略。从去年到今年,我们一直花很大的气力在这方面。和去年相比,今年最大的不同是:让更多中小企业尝试搜索营销的时机已经成熟。我们要去占领市场,掌握先机,去体现搜索营销的效果。至于市场份额是多少,有多少人在使用Google的营销工具,我想是由用户自己决定。只有用户真正受益,实现业务增长,才会继续和我们合作。如果效果不好,谁都强迫不了一个企业一定要跟你做在线营销,这一点我们非常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