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教材关系把握教材“初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zhen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3089(2019)08-0062-0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正在使用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一线教师,笔者很深切地感受到该教材有别于传统教材,看似浅显的文字配图,看似易懂的知识内容,却贯穿着教材编写者的理想、理念,要让教材真正成为提升学生学科素养、成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实则十分不易。
  今天,笔者就以《5.1我们的情感世界》为例,结合教学实际操作,谈谈如何由表及里,厘清教材脉络,把握教材内核,真正实现《道德与法治》的教育理想,还教材以“初心”。
  一、厘清教材脉络
  1.教材的开放性。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教材改变以往简单的知识,改变灌输式的说教,设置了较多的教学引入环节、探究环节和实践环节,强调了对生活实践知识、生活认知常识的学习,强调师生双向交流与对话。《5.1我们的情感世界》一课中正文内容仅8个自然段,却设计了“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阅读与感悟”、“拓展空间”等8个活动环节,给教学足够的开放空间。教材的开放性,还表现在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充分的处理与解读。比如:教材知识点的处理;教学素材与探究活动环节的取舍;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学目标及评价等等。
  2.把握学科的科学性。
  作为国家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学科,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有明显的边界,既不同于心理学,也不同于传统的政治课,更不是大杂烩。整套教材有严谨的课程体系,每一课有科学的内在逻辑,每一主题都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如生命教育、自我探索、集体意识、责任意识、法律常识、国家观念等等。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时间不长,多数一线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还不是很成熟,加上有些教材内容本身具有的不确定性,老师们在教学中免不了留有疑惑。诚然,理想是美好的,可现实总是有些差距,教材理想与教学实际往往不一定能够很融洽地对接在一起。然而,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往往可能因为考试的指挥棒思想根深蒂固,很容易让教材的理想变成“空想”,让政治学科失去其应有的味道。
  例如,课本P46“正文”第一段:“情感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发展,……”这一段正文的中心意图在哪里?老师们也会有困惑。又如,课本P46“拓展空间”:通过反思自己的情感世界,进行自我评价。“我的优点”、“我的缺点”、“我想做怎样的人”。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人,尝试通过各种合法渠道了解他的情感世界,与同学分享你从中获得的启示。这种活动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要求较高,在实际教学中可操作性偏差。
  再如,课本P44“探究与分享3”:设问二:你会用怎样的方式表达你的情感需要?教材原本只需要让学生明白“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而又引入一个新的内容“情感的表达方式”,就没有必要了。再如,课本P45“正文”:“情感与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相关。”这一个理论对初一学生而言,就显得比较抽象了。
  在《5.1我们的情感世界》教材中,正文总共8个自然段,在解读过程中其实很考验老师的语文功底。每个自然段的核心意思在哪里?哪些文字是需要学生重要理解、识记、掌握?段与段之间的起承转合又如何,内在关联在哪里?这些内容如何归纳概括,让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相信很多一线老师都并不一定心中有底。
  事实上,教师的个人解读有时候难免与专家的编写意图之间存在着矛盾。教师每每在使用教材的实践中,会对教材进行自我解读,而这种解读免不了与专家们的编写意图存在的偏差。因此,这套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看似粗浅,实则对教师专业化要求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需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领会编写者意图,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才能明晰教材的真正内在。
  二、把握教材内核
  1.明晰“趣味性与专业性的关系”。
  《道德与法治》教材引入了较多心理、品德的内容,很多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容易上成班会课、德育课、心理课。这样的做法,很容易使《道德与法治》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地位,丧失了其学科地位。笔者认为,《道德与法治》毕竟是作为一门独立课程而存在的,在教学中不能缺少学科的专业性;而且各地中考的趋势来看,更注重学生学科能力的要求,注重对专业知识、专业术语的运用。当然,在教学中,我们面对的群体是初中学生,也不能过分强调学科专业性,特别是概念性的学术用词。这样,往往会使《道德与法治》丧失趣味性,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就无法达成教育教学的目标。
  例如,在《5.1我们的情感世界》教材中,有两个很专业的学术概念——“情感”与“情绪”。“情感”与“情绪”都是情感心理学(Psychology Of Emotion)很重要的概念,而生活经验中,我们老师都会把情绪和情感作为一个统一的心理过程混为一谈。在教学中,这个知识点,对于初一学生来讲,有些超乎其认知层次了。
  因此,笔者认为,有时候就要求一线的老师要处理好教材知识与学生思维能力之间的矛盾,在趣味性与专业性之间寻求一个更佳的平衡点。
  例如,在课本P43“探究与分享1”:
  你有过以下情感体验吗?
  正义感——对公正的体验;
  胜任感——对自己能力的体验;
  责任感——对职责的体验。
  问:除了上述情感体验,你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情感体验?
  以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阅历、道德认知而论,关于“正义感、胜任感、责任感”如果没有具体的事例给予说明,学生很难对这三种道德情感有所感悟。
  又如,在课本P43“探究与分享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问:上述古诗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问:在古诗词中,你还可以找到哪些丰富的情感表达?   笔者认为,以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很容易看出最后一句与前四句明显不同,但笔者免不了担心学生是否会对前四句困惑。的确,前四句都夹杂着爱国感情在里面,是否有重复堆加之嫌呢?如硬性要求初一学生作出区分,是否又超过了初一学生的思维辨识能力呢?
  2.明晰“教材理想与学情实际的关系”。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有一个很深的感触:《道德与法治》教材特别强调教与学的过程性和实践性,而纯粹的知识灌输。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体验、辨析与践行中生成知识、提升能力,从而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因此,教材设计的诸多栏目变成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脚手架”。例如,课本P42“运用你的经验”,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實际,选择下面的一个方面,与同学分享自己的真实情感。这一活动可用于课堂导入环节,学生可以在活动中体验到“我对亲人的情感”、“我对同学的情感”、“我对老师的情感”、“我对祖国的情感”、“我对家乡的情感”等,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丰富的情感世界。
  然而,《道德与法治》教材课堂探究栏目的设计也存在不少问题,有些探究活动缺少操作性,理想化色彩较强,不够接地气;有些探究活动不论是设问的角度、素材的选取,还是教学目标的实现都站在一个成年人的思想立场,带有成人化偏向的色彩。例如,课本P44“探究与分享3”:回顾你的成长经历,让你体验深刻的情感有哪些?就缺少必要的情境引导,显得生硬、没有可操作性了。
  《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理想是好的,对于解决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考虑到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有一个认识、内化、践行的过程,而且每个地区都会有不同的学情实际,发达地区与偏远地区、城市与农村、不同层次学生等等都会有认知实践上的差异。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怎样让教材起到教材所期待的目标就不那么容易了。
  笔者认为,首先,老师自身应该具有教材理想,要有教育教学的情怀,要努力通过课堂内外的教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品德养成。同时,要有拉近教材理想与学生现实的教学策略,老师要根据学情实际,创设必要的情境,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探究。如果只是单纯教授知识点,这套教材就失去其更内在的价值了。
  三、明晰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每一课内容的展开都包含着一条引领生活经验的线索:以“运用你的经验”开始,希望将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作为学习起点;随后的“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阅读感悟”等活动设计,在不同层面促使学生个体生活经验得以表达、分享、交流,进而引导个体对自身经验的反思,通过师生经验、生生经验的冲突、碰撞、共认等促进学生个体经验的调整、扩展;最后均以“拓展空间”结束,希望使教学能够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课堂的这些探究活动都可以作为教学的脚手架,方便老师和学生的学习。与其他课例相似,在《5.1我们的情感世界》教材,共有8个探究活动,也设有“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阅读感悟”、“拓展空间”等栏目。
  例如,在课本P45“探究与分享”5:
  问:在上面的情境中,“我”对妈妈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问: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在该探究实践过程中,我通过补充了一段资料——“心理学家发现:孩子在1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崇拜期,2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轻视期,30岁之前又变为对父母的理解期,40岁之前则是对父母的深爱期,直到50岁他们才真正了解自己的父母。”这段材料意在引发学生共鸣,从而达成我想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事实证明,效果很好,学生们都很有感触。
  因此,笔者认为,教学脚手架的选取,要基于学生、教师、学校和地区实际。同时,教学结果是生成的,无法预设的,教学脚手架的运用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和准绳。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效果如何评价,要重点考察教学设计及教学活动达成的程度、学生自我认知和觉察的程度、师生平等民主对话的程度、、学生认知明理导行落实的程度等等。
  要让《道德与法治》教材真正实现学科理想,关键在于老师们要明晰教材关系,明晰教与学的关系,做到心中明“关系”,心中有“理想”。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始终认为《道德与法治》教材对于老师们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虽然教材给老师带来了更高的要求,但也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发挥空间,也让老师们有了更多展现自身教学理想的机会。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270-01  《生物入侵者》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本文是一篇介绍关于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移迁可能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知识的事理性说明文。文章从解释“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入手,介绍了“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原因、科学界对待“生物入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274-01  《利用图形的平移求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的第4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根据学习过的图形平移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史宁中曾说过:“数学思想很重要!教师脑子有了意识,就能在教学中不断地尝试和渗透。”为了在课堂上更好地渗透数学思维,培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分析后进生形成原因,对症下药。强调教师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后进生,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增强自尊心,树立自信,用爱心宽容,感化教育,并发挥班集的集体力量,积极主动做好家庭与学校的联系工作,做到正确引导,全面育人。与后进生一路同行,走向成功的彼岸。  【关键词】后进生;树立信心;持之以恒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期刊
电子分析天平是一种具有高性能的精密计量仪器,它将传感器技术、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学、材料学、精密机械与制造、智能信息处理等多学科融于一体,广泛用于国防、质量控制、医药、实验室等领域。其核心部件是电磁力传感器,由横梁组件、位移传感器、磁缸结构组成。位移传感器是对横梁组件所产生的位移进行检测,它的精度对电子分析天平的精度起到决定性作用,并要求其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因此提高电子分析天平性能的关键是在一定质量下使横梁产生大的位移并对该位移量进行高精度检测,据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PSD(位置敏感器
【摘 要】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有良好的师资,才能为培养出社会专业化、实用性的人才提供保障。随着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对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出更大的挑战。本文旨在通过归纳总结“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职教师队伍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从而进行分析,探索其解决途径与对策,为高职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建议,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和研究水平,促进高职教师在“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长足发展。  
期刊
荟萃当代高新技术的导弹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国防力量强弱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科技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为了增强我国在未来局部战争中的攻击与防御能力,必须加快发展我国的导弹技术。随着导弹发射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战术导弹开始采用箱式发射技术,而适配器技术是箱式发射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适配器安装于导弹与发射箱环形间隙中,对导弹在贮存、运输、装卸和发射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保护作用。
  本文以提高适配器与导弹分离的可靠性、确保导弹与适配器的正常分离、找出提高分离可靠性、安全性的措施和方法为目的,进行导
【摘 要】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要求我们要拓宽阅读的宽度,挖掘阅读的深度,通过丰富的阅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主要梳理了我们在课外拓展阅读的实践中,阅读书目的确定、阅读方法的跟进、阅读效果的落实等几个方面的做法,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拓展阅读;阅读现状;阅读书目;方法指导;阅读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期刊
【摘 要】“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是爱孩子。  【关键词】教育教学;责任;师爱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8-0034-01  前沿  苏霍姆林斯基说:“什么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呢?可以毫不犹豫的回答,就是热爱儿童。”作为孩子们的班妈妈,
期刊
【摘 要】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一朵云在大人眼中是一团水汽,在孩子眼中是大象、城堡乃至一整个奇异世界,而美育就是回归对孩子生命直觉的引导,用美来温润孩子的眼睛和心灵。今天,美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以美育人”理念渐渐深入人心。  【关键词】美育;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8-0033-01  日前,习总书
期刊
随机码发生器是加密技术的关键,从根本上决定着通信系统的隐私和安全,在信息安全和金融安全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如今这个万物互联、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面向密码学应用领域,安全性信息论可证明的真随机数发生器至关重要。在保密通信方案中,随着通信距离的不断加大,速率的不断提高,对随机数发生器的随机数产生速率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在量子密钥分发方案中,由于量子退相干、量子传输通道损耗和第三方窃听等等因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