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珍珠英译《水浒传》的译者惯习与翻译策略探究

来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mgde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赛珍珠的惯习对其翻译行为和翻译策略产生了重要影响,其英译《水浒传》呈现出译者个人的鲜明特点.赛珍珠的双重文化身份和沟通中西文化的使命感,成为其译者惯习形成的重要因素.异化翻译是赛珍珠英译《水浒传》的主导性翻译策略.赛珍珠内化了自己所处的社会文化结构,形成了独特的译者行为和翻译策略,力图通过异化翻译再现原作的语言形式和文化内涵.赛珍珠对《水浒传》回目、成语、句式、詈辞、谦辞等方面的翻译就是采用了这一策略.但在遇到语言文化障碍时,译者也会诉诸归化翻译策略.赛珍珠中西文化经历和文化相对主义的情感倾向共同促成其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并在翻译中充分张扬其译者主体性.
其他文献
唐前志怪小说中的人仙恋故事主要以仙女凡男类为主,其又可分为人仙相遇型和仙女降临型两种.人仙相遇型多侧重情感欢愉;仙女降临型则带有浓厚的道教文化色彩,其与六朝上清派的存思降真传道之法联系密切.受道教文化影响,志怪小说人仙恋故事中存在世俗化与神圣化的矛盾,这种矛盾是由道教人仙恋故事源自世俗又归于世俗的发展道路决定的,其随着道教对女仙的崇尚与改造而产生,最终又随着道教的世俗化而消解.
客歌是壮族根据汉族故事重构的山歌.以名物为切入点,可将客歌的内部建构与外部文化紧密联系起来.名物之名,是建构壮族客歌的基本路径,其具体建构方式包括增益家畜、鸟类和鬼神叙事,置换故事中的地名、环境和人物身份,以及删减汉族版故事中诸多陌生的名物,等等.名物之实,意指壮族客歌丰富的文化意涵,其具体包括崇尚家畜、鸟类和“尚鬼”的万物有灵观念以及强烈的处所意识等等.以名物为视角对壮族客歌进行研究,揭示出壮族客歌建构的基本路径,有助于壮族人以自己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作为一款音乐创意类短视频社交软件,抖音以传播速度快、用户门槛低、内容娱乐性强等特点吸引了大量青少年用户入驻.瑕瑜互见的抖音作品在对青少年的交往价值观、人生价值观、生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和审美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造成了青少年知识获取碎片化、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若隐若现、享乐主义抬头、生命危机意识缺失和审美畸形等诸多消极影响.新媒体时代,应充分发挥抖音的积极作用,利用抖音丰富的视频资源、先进的算法机制和独特的功能设计,对青少年进行知识价值观、历史价值观、人生价值观、生命价值观和审美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少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