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诗歌是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本文挖掘了它在“中文”和“语文”两个领域各自关注点的异同,并探究了语文教师如何驾驭中文知识,巧妙利用文学和语文教学的共通之处,上好语文课的路径。
关键词:文学;现代诗歌教学;从中文到语文
文学视角下审视诗歌,主要从创作、解构、批评等文艺理论方面入手。语文教学视域下审视现代诗歌,主要是研究教师如何通过有效的课程和教学形式,让学生学会鉴赏诗歌。只有找到那些中文和语文的契合点,才能找到现代诗教学改革的总开关。
一、中文和语文对现代诗歌研究着力点的异同
(一)二者的差异
现代诗学研究主要集中于新诗诞生的历史文化语境、观念演变、诗美流变的对立、分化、整合,以及对重要的诗歌现象等进行阐释与判断的诸多理论问题上。
语文教学与之不同,其终究是落实到“教”和“学”上。现代诗歌往往抽象难懂,很多人称之为“看不懂文艺”。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将这种文学形式“看懂”,“读通”,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理解,最终内化为一种鉴赏诗歌的能力。孙玉石在《新诗十讲》中认为:诗歌是复杂文学,作为阅读者和接受者,应摆脱掉以往习惯于阅读“明白清楚”的文学作品的心态,对于这种更复杂含蓄的作品,感觉上要不断尝试从由远离陌生到接近熟悉,审美上由不懂拒绝走向认知接受,从情趣与习惯上“不拒绝陌生”,通过熏陶养成,提升这类有深度、有美感的作品的审美能力。 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合理设计,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一种诗歌审美鉴赏的性情、资禀、修养和趣味,进而滋养人文性灵,提升诗情诗意,这是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最终归宿。
(二)二者的契合点
1.诗歌价值的判断与教学素材选择标准的统一
评判诗歌价值的多寡是文学批评要关注的问题,而评判教学素材和文本优劣,有的放矢的选择入课堂,则是考验语文教师是否能“慧眼识珠”的手艺。杨匡汉在《中国新诗学》中提到:进入21世纪,大众文艺创作的诗歌品质亟待提升。当前虽然有大量诗作问世,但真正的好诗却寥若无几。思想的平涂,情感的空壳,想象的萎缩,语言的贫困,宣叙的失控,都是诗作的普遍缺失。这是他作为一个新诗批评家学者对于诗歌价值的判断,但也启示语文从教者,诗歌教学文本素材选择,应该以思想、情感、想象力、语言、宣叙方式等为基本价值判断,而不能随意给学生“投喂”。
2.诗歌主体与课堂品鉴内容的统一
文學批评和研究某一首或几首诗歌的意蕴、主题和情感,一般会从诗歌的意象使用、语言风格和传达手法出发,语文教学过程也往往如此。学生受限于赏读诗歌的水平低微、语言知识匮乏,不能很好地理解意象的含义、语言的精妙、风格的独特、意境的深远,教师就要充当学生的领路人,带领学生探寻意象与意境营造之间的关系,揣摩诗歌的主题,挖掘字里行间浮现出来的情感,并将审美鉴赏穿插到每个环节中,进而引导学生归纳出一套完善的诗歌品鉴模式,最终形成自主赏析品鉴诗歌的能力。
3.诗歌创作机制与诗歌写作教学的统一
学生能自主进行诗歌写作时,即拥有了品味诗歌、鉴赏诗歌的能力,并将诗歌内化于心、外化于情,变“输入”为“输出”之时。变“读诗之人”为“作诗之人”,是诗歌教学的最大愿望。在文学领域,人们对于诗歌创作机制亦有研究。语文教师借鉴了解诗歌创作的产生机制,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入创设好的情境,在诗歌品评咀嚼后,激发学生仿写的冲动,拓展想象力,以创作出自己的诗歌作品,从而完成现代诗教学的全过程。
二、从中文到语文——把握现代诗“教”的艺术
(一)教学策略——文本细读和群诗阅读相结合
布鲁姆和克里斯蒂娃均认同“任何一首诗都是与其他诗歌互文的”这一观点。这种互文式构想否定了文本自足自律的观点,促使我们力图去探索每一个诗歌话语后面的话语。而在语文教学中,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诗群搭建“语境场”,探求诗歌话语背后的话语。多文本不是杂乱无章,而是具有相互关联的多个文本。选准一个议题,触动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的开关,实现多文本的探索式阅读,这是现代诗教学课堂成功的关键。
(二)课堂内容——语文知识与审美鉴赏的统一
1.在朗读中感悟现代诗“三美”
闻一多先生在《诗的格律》提出“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这一关于新诗“三美”主张是新诗批评鉴赏的理论纲领。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 “三美”,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反复有感情地朗读。比如对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学习,一应引导学生关注每句韵脚,感受其前后呼应、音韵和谐的美感。二是感受诗句的节奏变化背后诗人的情感起伏。三是关注诗中常见的复沓,如一咏三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体会诗人情感的递进和升华,都要通过朗读实现。
2.关注炼字和“诗眼”
“诗眼”是诗中最精炼传神字句,因为它,诗歌变得形象鲜活、神情飞动、意味深长。文学评论者在赏析单首诗歌时,往往会挖掘诗眼的作用。如很多学者在评论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时,会刻意关注诗眼“我只愿”这三个字,因为这三个字直接决定了诗人的价值取向和对生命的态度。教师要引领学生去关注“诗眼”的作用,使学生通过不断咀嚼涵咏,萃取最具有代表性的精髓字句,来挖掘诗歌思想情感和主题。
3.意象与意境的审美鉴赏
一首诗是否生动传神,基本取决于其意境营造技法的高低。而分析诗歌意境,不管是现代诗还是古诗,都离不开赏析诗歌的意象,因为意象是承载诗人主观思想情感的载体,是抽象化了的客观事物的集合。在赏析诗歌时,要养成推物及人,由景到情,从具象到联想,由实而虚的习惯,这样才能内化诗歌鉴赏的能力。
4.诗歌课堂要有“留白”
古诗意境讲究“虚实相生”, “实”,指的是具体可见可感的意象或形象的组合等,即意境组成部分中的“整体艺术形象”部分;而“虚”则是指诗歌在文本张力构建下所形成的整体感觉。在其指引下,诗歌才有了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现代诗歌的意境形成机制,也与古诗有很大相似性。语文课堂上,教师也要学会留白,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体悟联想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进而感受诗歌意境,与诗人产生对话和共鸣。
结语
诗歌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属于复杂文本,学生在欣赏现代诗歌这种复杂文本时,不免有朦胧、模糊之感,难以深入体味语言下诗人隐藏的真实情感。语文教师只有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合理设计课程,将诗歌文艺理论作为底色,语言知识作为载体,把握教学重点,精细加工教学素材,精巧设计问题,实现从中文到语文的转化,以激发学生诗歌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孙玉石.新诗十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2]杨匡汉.中国新诗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冯中一.新诗创作美学[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4]王瑾.互文性[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陈永刚.古诗意境美的表现和创设[J].固原师专学报,2003(01):17-19.
[6]吴思敬.20世纪中国新诗理论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
关键词:文学;现代诗歌教学;从中文到语文
文学视角下审视诗歌,主要从创作、解构、批评等文艺理论方面入手。语文教学视域下审视现代诗歌,主要是研究教师如何通过有效的课程和教学形式,让学生学会鉴赏诗歌。只有找到那些中文和语文的契合点,才能找到现代诗教学改革的总开关。
一、中文和语文对现代诗歌研究着力点的异同
(一)二者的差异
现代诗学研究主要集中于新诗诞生的历史文化语境、观念演变、诗美流变的对立、分化、整合,以及对重要的诗歌现象等进行阐释与判断的诸多理论问题上。
语文教学与之不同,其终究是落实到“教”和“学”上。现代诗歌往往抽象难懂,很多人称之为“看不懂文艺”。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将这种文学形式“看懂”,“读通”,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理解,最终内化为一种鉴赏诗歌的能力。孙玉石在《新诗十讲》中认为:诗歌是复杂文学,作为阅读者和接受者,应摆脱掉以往习惯于阅读“明白清楚”的文学作品的心态,对于这种更复杂含蓄的作品,感觉上要不断尝试从由远离陌生到接近熟悉,审美上由不懂拒绝走向认知接受,从情趣与习惯上“不拒绝陌生”,通过熏陶养成,提升这类有深度、有美感的作品的审美能力。 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合理设计,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一种诗歌审美鉴赏的性情、资禀、修养和趣味,进而滋养人文性灵,提升诗情诗意,这是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最终归宿。
(二)二者的契合点
1.诗歌价值的判断与教学素材选择标准的统一
评判诗歌价值的多寡是文学批评要关注的问题,而评判教学素材和文本优劣,有的放矢的选择入课堂,则是考验语文教师是否能“慧眼识珠”的手艺。杨匡汉在《中国新诗学》中提到:进入21世纪,大众文艺创作的诗歌品质亟待提升。当前虽然有大量诗作问世,但真正的好诗却寥若无几。思想的平涂,情感的空壳,想象的萎缩,语言的贫困,宣叙的失控,都是诗作的普遍缺失。这是他作为一个新诗批评家学者对于诗歌价值的判断,但也启示语文从教者,诗歌教学文本素材选择,应该以思想、情感、想象力、语言、宣叙方式等为基本价值判断,而不能随意给学生“投喂”。
2.诗歌主体与课堂品鉴内容的统一
文學批评和研究某一首或几首诗歌的意蕴、主题和情感,一般会从诗歌的意象使用、语言风格和传达手法出发,语文教学过程也往往如此。学生受限于赏读诗歌的水平低微、语言知识匮乏,不能很好地理解意象的含义、语言的精妙、风格的独特、意境的深远,教师就要充当学生的领路人,带领学生探寻意象与意境营造之间的关系,揣摩诗歌的主题,挖掘字里行间浮现出来的情感,并将审美鉴赏穿插到每个环节中,进而引导学生归纳出一套完善的诗歌品鉴模式,最终形成自主赏析品鉴诗歌的能力。
3.诗歌创作机制与诗歌写作教学的统一
学生能自主进行诗歌写作时,即拥有了品味诗歌、鉴赏诗歌的能力,并将诗歌内化于心、外化于情,变“输入”为“输出”之时。变“读诗之人”为“作诗之人”,是诗歌教学的最大愿望。在文学领域,人们对于诗歌创作机制亦有研究。语文教师借鉴了解诗歌创作的产生机制,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入创设好的情境,在诗歌品评咀嚼后,激发学生仿写的冲动,拓展想象力,以创作出自己的诗歌作品,从而完成现代诗教学的全过程。
二、从中文到语文——把握现代诗“教”的艺术
(一)教学策略——文本细读和群诗阅读相结合
布鲁姆和克里斯蒂娃均认同“任何一首诗都是与其他诗歌互文的”这一观点。这种互文式构想否定了文本自足自律的观点,促使我们力图去探索每一个诗歌话语后面的话语。而在语文教学中,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诗群搭建“语境场”,探求诗歌话语背后的话语。多文本不是杂乱无章,而是具有相互关联的多个文本。选准一个议题,触动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的开关,实现多文本的探索式阅读,这是现代诗教学课堂成功的关键。
(二)课堂内容——语文知识与审美鉴赏的统一
1.在朗读中感悟现代诗“三美”
闻一多先生在《诗的格律》提出“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这一关于新诗“三美”主张是新诗批评鉴赏的理论纲领。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 “三美”,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反复有感情地朗读。比如对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学习,一应引导学生关注每句韵脚,感受其前后呼应、音韵和谐的美感。二是感受诗句的节奏变化背后诗人的情感起伏。三是关注诗中常见的复沓,如一咏三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体会诗人情感的递进和升华,都要通过朗读实现。
2.关注炼字和“诗眼”
“诗眼”是诗中最精炼传神字句,因为它,诗歌变得形象鲜活、神情飞动、意味深长。文学评论者在赏析单首诗歌时,往往会挖掘诗眼的作用。如很多学者在评论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时,会刻意关注诗眼“我只愿”这三个字,因为这三个字直接决定了诗人的价值取向和对生命的态度。教师要引领学生去关注“诗眼”的作用,使学生通过不断咀嚼涵咏,萃取最具有代表性的精髓字句,来挖掘诗歌思想情感和主题。
3.意象与意境的审美鉴赏
一首诗是否生动传神,基本取决于其意境营造技法的高低。而分析诗歌意境,不管是现代诗还是古诗,都离不开赏析诗歌的意象,因为意象是承载诗人主观思想情感的载体,是抽象化了的客观事物的集合。在赏析诗歌时,要养成推物及人,由景到情,从具象到联想,由实而虚的习惯,这样才能内化诗歌鉴赏的能力。
4.诗歌课堂要有“留白”
古诗意境讲究“虚实相生”, “实”,指的是具体可见可感的意象或形象的组合等,即意境组成部分中的“整体艺术形象”部分;而“虚”则是指诗歌在文本张力构建下所形成的整体感觉。在其指引下,诗歌才有了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现代诗歌的意境形成机制,也与古诗有很大相似性。语文课堂上,教师也要学会留白,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体悟联想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进而感受诗歌意境,与诗人产生对话和共鸣。
结语
诗歌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属于复杂文本,学生在欣赏现代诗歌这种复杂文本时,不免有朦胧、模糊之感,难以深入体味语言下诗人隐藏的真实情感。语文教师只有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合理设计课程,将诗歌文艺理论作为底色,语言知识作为载体,把握教学重点,精细加工教学素材,精巧设计问题,实现从中文到语文的转化,以激发学生诗歌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孙玉石.新诗十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2]杨匡汉.中国新诗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冯中一.新诗创作美学[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4]王瑾.互文性[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陈永刚.古诗意境美的表现和创设[J].固原师专学报,2003(01):17-19.
[6]吴思敬.20世纪中国新诗理论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