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父母常年外出打工,而留守在家读书的儿童主要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作为临时监护人,由他们照管孩子的一切,部分留守儿童还存在家中无人看管的现象。他们没有父母的温情与体贴,缺少正常的引导与照顾。心理学研究发现:留守子女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在生理上与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因此,老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加大对这部分学生的关注。下面,就如何利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留守儿童、用集体的温暖与力量来关爱帮助这部分特殊的孩子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调查留守学生存在的特点
针对留守儿童教育,笔者对本班学生做了调查,感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特点:
1.学业失教。部分留守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业,学习习惯差。如孙昊、彭典成这两位同学。
2.心理失恒。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抱怨、自卑、焦虑,有的甚至沉迷网吧,行为失控。王金朋同学看上去精神头很差,体质也很弱,焦虑常在他身上肆虐,小小孩童承受了不能承受之重。
3.亲情失落。留守儿童感到亲情失落和孤独,非常想得到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爱。温珍妍同学是个很文静的女孩儿,她的父母常年在外做买卖。虽然远在他乡的父母也经常打电话、视频,想方设法使孩子感觉生活充实,为孩子报了古筝学习班,说是为了不让孩子孤独,但是从孩子的日记、谈话中,经常流露出伤感和对有爸爸妈妈陪在身边的同学的羡慕。情感的小船经常飘飘悠悠,让人牵心。
由于少数留守家庭中的孩子父亲或母亲不在身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强,比起一般儿童,他们对父母少有依赖性。同时,由于少数留守儿童承担生活劳动量超出了范围,对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从报纸上还经常看到,偏远山区的留守儿童大多跟祖辈一起生活,这部分儿童安全失保、生活失助。由于缺少亲人的照料,留守儿童在生活中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如生活安全问题、煤气、火、开水、电,还有人身安全,约有6%的留守儿童生活贫困,衣食住行等方面缺乏照顾,营养不良,身体健康受到危害。
二、针对留守儿童特点制定的活动措施
1.倡导全班学生为留守儿童献出自己的爱心。
2.在儿童之间开展“手拉手”为主要形式的结对互助活动(同伴结对、师生结对)。
3.在班级教师中开展“每月一访”活动。
4.组织“留守儿童”开展两地书亲子情活动。
5.打开留守儿童心灵之窗(开设心理咨询课堂、心理咨询热线,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6.组织留守学生开一次座谈会。
7.关注留守学生的日常生活。
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我们制定了如下活动目标:
1.通过学生的交流、调查、了解,对留守学生的家庭、学习和生活情况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2.通过互帮互助活动,增进学生团结协作、克难奋进的精神,学会关爱留守儿童。
3.通过收集、整理资料、编排创作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成功的喜悦,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班级荣辱感和凝聚力,使留守儿童体会到班集体的温暖。
活动步骤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讨论阶段,制定活动方案。
本阶段的活动使班级其他同学初步了解到留守儿童的不易,理解了留守儿童平时有些让大家不易理解的行为,如温珍妍同学的沉默寡言、性格内向胆小,焦常帅同学的调皮不守纪律……
第二阶段:分组活动,相互交流,收集可取资料进行整理。
在本阶段的活动中,学生更是了解到焦静蕾同学为什么看上去那么抠门、王金朋同学为什么那样的瘦弱……从而更加激发了学生关心帮助这些同学的愿望。
第三阶段:全班交流,成果展示,深化主题,进一步推广。
本阶段展示学生的表现令人感动,一曲《爱的奉献》将学生带入了温馨的班级大家庭,老师的提议拉开了活动的序幕:“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在我们班上就有很多父母外出打工而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与亲朋好友生活在一起的同学们,他们虽然有爸爸、妈妈,但他们远离了爸爸妈妈,他们需要我们的爱。今天,同学们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达我们的爱心,交流我们的活动成果,你们说,好不好?小主持人的一句“请同学们说说有关友情的词语或名言”,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抒发;留守儿童也纷纷打开心扉,倾诉了自己的困难和疑惑……班委会制订了帮扶组活动:从学习上、尊老爱幼、合理利用时间、多读课外书以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安全卫生等各方面一对一、手拉手对留守儿童进行帮助。
班级任课老师也参与到了本次活动中,每位老师都固定每月家访几位同学,指导临时监护人教育孩子,对经济困难的家庭给予力所能及的经济帮助,为留守孩子提供心理支持等。在活动中,孩子们看到这一张张亲切的笑脸、一片片真诚的付出,高兴极了。
一滴水能反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份爱足以体现社会的温暖,我们要用真心去倾听,用真爱去温暖,用真情去为留守学生服务,靠集体的力量为他们撑起一片爱的绿荫。让我们共同关注农民工留守子女,让孩子与我们民族的未来同步辉煌!
一、调查留守学生存在的特点
针对留守儿童教育,笔者对本班学生做了调查,感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特点:
1.学业失教。部分留守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业,学习习惯差。如孙昊、彭典成这两位同学。
2.心理失恒。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抱怨、自卑、焦虑,有的甚至沉迷网吧,行为失控。王金朋同学看上去精神头很差,体质也很弱,焦虑常在他身上肆虐,小小孩童承受了不能承受之重。
3.亲情失落。留守儿童感到亲情失落和孤独,非常想得到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爱。温珍妍同学是个很文静的女孩儿,她的父母常年在外做买卖。虽然远在他乡的父母也经常打电话、视频,想方设法使孩子感觉生活充实,为孩子报了古筝学习班,说是为了不让孩子孤独,但是从孩子的日记、谈话中,经常流露出伤感和对有爸爸妈妈陪在身边的同学的羡慕。情感的小船经常飘飘悠悠,让人牵心。
由于少数留守家庭中的孩子父亲或母亲不在身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强,比起一般儿童,他们对父母少有依赖性。同时,由于少数留守儿童承担生活劳动量超出了范围,对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从报纸上还经常看到,偏远山区的留守儿童大多跟祖辈一起生活,这部分儿童安全失保、生活失助。由于缺少亲人的照料,留守儿童在生活中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如生活安全问题、煤气、火、开水、电,还有人身安全,约有6%的留守儿童生活贫困,衣食住行等方面缺乏照顾,营养不良,身体健康受到危害。
二、针对留守儿童特点制定的活动措施
1.倡导全班学生为留守儿童献出自己的爱心。
2.在儿童之间开展“手拉手”为主要形式的结对互助活动(同伴结对、师生结对)。
3.在班级教师中开展“每月一访”活动。
4.组织“留守儿童”开展两地书亲子情活动。
5.打开留守儿童心灵之窗(开设心理咨询课堂、心理咨询热线,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6.组织留守学生开一次座谈会。
7.关注留守学生的日常生活。
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我们制定了如下活动目标:
1.通过学生的交流、调查、了解,对留守学生的家庭、学习和生活情况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2.通过互帮互助活动,增进学生团结协作、克难奋进的精神,学会关爱留守儿童。
3.通过收集、整理资料、编排创作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成功的喜悦,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班级荣辱感和凝聚力,使留守儿童体会到班集体的温暖。
活动步骤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讨论阶段,制定活动方案。
本阶段的活动使班级其他同学初步了解到留守儿童的不易,理解了留守儿童平时有些让大家不易理解的行为,如温珍妍同学的沉默寡言、性格内向胆小,焦常帅同学的调皮不守纪律……
第二阶段:分组活动,相互交流,收集可取资料进行整理。
在本阶段的活动中,学生更是了解到焦静蕾同学为什么看上去那么抠门、王金朋同学为什么那样的瘦弱……从而更加激发了学生关心帮助这些同学的愿望。
第三阶段:全班交流,成果展示,深化主题,进一步推广。
本阶段展示学生的表现令人感动,一曲《爱的奉献》将学生带入了温馨的班级大家庭,老师的提议拉开了活动的序幕:“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在我们班上就有很多父母外出打工而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与亲朋好友生活在一起的同学们,他们虽然有爸爸、妈妈,但他们远离了爸爸妈妈,他们需要我们的爱。今天,同学们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达我们的爱心,交流我们的活动成果,你们说,好不好?小主持人的一句“请同学们说说有关友情的词语或名言”,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抒发;留守儿童也纷纷打开心扉,倾诉了自己的困难和疑惑……班委会制订了帮扶组活动:从学习上、尊老爱幼、合理利用时间、多读课外书以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安全卫生等各方面一对一、手拉手对留守儿童进行帮助。
班级任课老师也参与到了本次活动中,每位老师都固定每月家访几位同学,指导临时监护人教育孩子,对经济困难的家庭给予力所能及的经济帮助,为留守孩子提供心理支持等。在活动中,孩子们看到这一张张亲切的笑脸、一片片真诚的付出,高兴极了。
一滴水能反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份爱足以体现社会的温暖,我们要用真心去倾听,用真爱去温暖,用真情去为留守学生服务,靠集体的力量为他们撑起一片爱的绿荫。让我们共同关注农民工留守子女,让孩子与我们民族的未来同步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