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之探究

来源 :音乐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co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音乐欣赏课是大学生音乐教育的关键,本文探讨的研究对象是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进一步改革音乐欣赏课教学模式所采取的相应措施和调整。
  关键词:高校;音乐欣赏课;教学模式改革;创新能力培养
  1 前言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明确提出,公共艺术课能够“提高审美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高校的音乐欣赏课是高校音乐教育的关键,其为大学生提高审美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维持音乐教育的连续性、提高欣赏能力等多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也足以体现出高校音乐欣赏课不可或缺的地位。
  2 文献探讨
  2.1大学生学习音乐欣赏课的现状和问题所在
  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诗书礼乐等课程,所以音乐欣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多年发展,音乐教育也逐渐趋于成熟,但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教育部門并未对高的校音乐欣赏课程提出指导性的教学大纲要求,各综合类高校大多是针对学校本身情况制定高校音乐欣赏课程教学计划。音乐欣赏课教学的主要对象是选修该门课程的大学生,内容以传统音乐鉴赏为主,还包含乐理基础、西方音乐鉴赏、民族民间音乐鉴赏、世界音乐鉴赏、现代音乐鉴赏等。
  在综合类大学里的选课机制中,不分专业、不分年级、不分音乐基础。因此,选修《音乐欣赏》课学生的状况基本上有以下三种类型:
  (1) 喜欢这门课程,有些音乐基础的学生;


  (2) 喜欢这门课程,但没有音乐基础的学生;
  (3) 不喜欢这门课程,也没有音乐基础,为学分而选修的学生。
  在我国,初、高中时期的音乐基础教育普遍较为薄弱,因此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再接触音乐欣赏课程时都容易产生专业性代沟。光是专业术语都让学生感到生涩,能表演、想创作的学生就更是凤毛麟角,这也是目前综合类高校音乐欣赏课的主要问题和不容乐观的现状。
  2.2教学模式改革
  就目前高校的音乐教育来讲,基本为“填鸭式”的授受型,即教师进行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开发单靠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是得不偿失的,这就要求音乐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对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和探索,改革教学模式,构建针对性强、鉴赏内容丰富、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模式。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改革教学模式上,笔者主要有以下几点设想:
  (1)互动交流模式:拓宽思路,增强创新意识
  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一定要为学生营造乐学、好学的氛围,一定要合理地安排欣赏内容。在音乐选择上,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并重;在乐器选择上,注重多音乐元素的搭配选择;在设备使用上,运用现代化新型设备以营造更好的视听体验;在音乐结构的把握上,努力追寻师生间情感的互动与交流;在教学方法上,善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音乐欣赏课教学中要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面向全体交流的形式、以个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互助的模式。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指导思想,使学生将音乐作品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产生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充分调动学生的联觉感官、共情体验,使其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要表达的内容和词曲作家创作的中心思想。教师鼓励学生依据老师课上的讲解,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同一首乐曲的不同版本,通过比较和观察来进行学习并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创作出富有鲜明个性的属于自己的版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勇敢地表演出来。
  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激活课堂气氛,拉近师生距离,促进教学双方最佳状态的发挥,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中,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分享内心的感受,表演习得的内容,从而拓宽思路,增强创新意识。
  (2)设疑启发模式:深入学习,奠定创新基础
  在教学中,学生对音乐鉴赏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创意,却往往不敢大胆说出来、表现出来。为此,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学生询疑(也可教师提出问题) —— 合作探究 —— 引导探索 —— 答疑解疑的形式,即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音乐作品来启发学生,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究。给学生提供询疑的平台,启发学生的思维,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将音乐中的创造性因素教授给学生,并在学生进行自由思考后,再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以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造力。
  教学举例: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活动中,为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激发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引领学生的创作改编热情。笔者在音乐欣赏课上,为学生提供了汪峰原创作品《我爱你中国》进行欣赏,并要求学生课后查找《我爱你中国》的不同版本。在第二次课上,同学们分享了不同版本的《我爱你中国》,其中很多有意思的版本让同学们眼前一亮,激发了同学们的创作欲望。于是,我们师生合作,对《我爱你中国》在配器上进行重新编排、调整了四部和声的表演方式。属于我们的创新版本的《我爱你中国》由独唱、领唱、男女重唱、四部和声、百人大合唱组成。我们师生的改编作品《我爱你中国》不但参加了“五四百年· 青春闪耀”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演出,还参加了 “学习强国”APP的爱国主义歌曲快闪接力活动,并获得成功。
  此次作品的改编创作和表演过程,展现了当代青年学子勇于奋斗、成长追梦的青春活力和阳光向上的精神风貌。在为学生提供更大的表演舞台的同时,也给予其更多的成就感,这能为日后学生在课上的自主创新意识增添了特别的养分和充足的动力。
  (3)体验实践模式:全面结合,培养创新能力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音乐欣赏课教学中,为加强音乐体验的实践教学,教师要打造开放性的教学课堂,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体验实践式音乐教学中,学生要在教学中作为主体,进行主动学习。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为学生布置一些学习任务,让学生去体验、去实践,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主张。
  学习音乐,提高音乐素养,离不开生活实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不要在教学中束缚学生的思维。因为每个人的经历和情感体验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对同一音乐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每个学生的生活、家庭、情感方面有所不同,每个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也不一样,通过体验实践的过程,培养学生通过自身的经历,去理解音乐的内容,去感受欣赏音乐带来的魅力。
  在体验实践活动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给予每个学生合理的发展空间和条件去展示自己。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做到公平公正。学生要树立自信心,重视音乐知识的学习、音乐技能的训练,并相信自己的潜能是无限的,懂得只有知识储备的量变才能引起质变。通过体验实践,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欣赏音乐、学习音乐、创作音乐。
  采用体验实践的形式,让学生把学习和生活相结合,既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3 创新能力培养
  在强调把培养创新能力置于领航地位的同时,绝不能忽视音乐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教学方法的运用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不断发展的,其最终目的在于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和日积月累的过程,音乐教育的作用更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
  音乐欣赏课教学模式的改革——互动交流模式、设疑启发模式、体验实践模式等——是形式和手段的创新,为大学生艺术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改革高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模式,开展音乐创造教育,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这些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表现音乐,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教学举例:
  非音乐专业的学生从未系统地学习过音乐作曲理论的相关知识,更不要说在乐曲创作上进行原创性了。可也正是因为这看似短板的一点,换个角度来看反而成了不容忽视的亮点。由于多学科跨专业的思维优势,会跳脱出音乐专业生的局限性,再加之老师的的启发引导和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同学们的金点子就会不时地冒出来。
  在改编《我和我的祖国》和《宠爱》的过程中,师生合作并大胆创编,将两首乐曲通过和声改写的方式整合为一首合唱曲目,并参加了第十五届四川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艺术教育汇报展演,受到了参会同仁的一致好评。
  这次创作进一步引发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和创作灵感,也坚定了笔者在探索教学创新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信念。
  3 研究方法
  在探讨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进一步改革音乐欣赏课教学模式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和调整工作中,笔者运用了文献分析法、观察法和实验法。
  文献分析法:笔者认真学习研究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同时搜集和阅读了大量与音乐欣赏课有关的指导文献,查阅和对照分析了与大学生学习音乐的心理所相关的书籍。通过文献的分析与研究,剖析综合类大学的学生选修音乐欣赏课的学习兴趣所在, 找准大学生学习音乐欣赏课的现状和问题所在,为音乐欣赏课教学模式改革的进一步开展做好充足准备。
  觀察法:在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进一步改革音乐欣赏课教学模式的研究中,笔者通过观察法了解到:当前综合类大学的音乐欣赏课,基本为“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对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和探索,改革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法:在探讨音乐欣赏课教学模式的改革中,笔者大胆提出教学模式的各种设想,并采用实验法,不断进行尝试、探讨、研究, 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还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创作的活动中来,使学生把学习和生活相结合,推陈出新,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4 结果与讨论
  4.1 研究结果
  音乐的最大作用是培养人的想像力、感知力、理解力和鉴赏力,也就是培养人对于美的认知能力。有发现美的心。我手写我心,才有可能去创造、创新出与自己专业相关又具有美学价值的新概念、新作品或是新事物。所以,音乐欣赏课的设置是至关重要的,要通过改革教育模式,进一步提升音乐对人的重要作用和积极影响。
  4.2 具体讨论
  人类通过五种感官来认识世界,认知的过程依托于我们身体上的五种器官: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双手。五种器官相对应的五种感官分别为:眼睛对应的是视觉;耳朵对应的是听觉;鼻子对应的是嗅觉;舌头对应的是味觉;双手对应的是触觉。这五种感觉我们都为之创造出了一个形容“美”的词汇,分别是好看、好听、好闻、好吃、好摸。在对于美的感知中,视觉是最直观的,我们看到的东西可以用语言将其形象地描述出来。相比之下其他四个就抽象得多,不容易理解且难以具体将其描述,这也意味着要有巨大的想象空间。人类语言发展至今,已经极大地丰富了,但实际上是是有很多事物要用心去感受,才能体悟到那种纯粹与真实。比如“爱”,笔者认为真正的爱不需要说出来,是能被感受到的。再举个关于感知例子,老子《道德经》的开篇“道可道,非常道”是老子提到的境界,这也表明:很多东西,是要用心去感觉的。在学习音乐技能和知识的表象之下,还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人的想象力、感知力、理解力、鉴赏力和人对美的认知能力。孔子曾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古代教育就已经很重视音乐教育了。孔子对前代的文化思想非常重视,极力推崇周礼,大力复兴礼乐制度。他认为礼乐是个人修身养性的根本,这种思想也贯彻于他儒家观念中的礼制主义,即沿用周代与繁琐的礼相配的音乐,以此达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教化目的。孔子对音乐鉴赏也颇有心得,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来描述《关雎》;称《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称《诗》“思无邪”;又称美妙的音乐开始应是“翕如也”,而后应是“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最后曲毕;同时也有“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也”的美谈。无论身处哪个阶段,与政治抱负的执着不相上下的就是孔子对雅乐的坚持,其也称得上是集奏乐、创作、授业、评论、正声、演唱、提出理论思想于一体的全能音乐家。国内有孔子,国外有达尔文、爱因斯坦、富兰克林,这些全能型人才在各自领域成就极高、在音乐领域也各有建树。由此可见,音乐的学习对于开发和培养人的综合能力有着不可或缺的辅助、促进作用。   5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由于音乐本身的特殊性,人们还需要在加强音乐意识的培养上狠下功夫。教师应该充当音乐导师的角色,在尊重音乐学科规律和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有意识地培養学生对音乐的审美和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学习的激情,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营造温馨、民主的课堂气氛,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达到音乐教育的良好效果。从而把音乐的教育拓展到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发掘音乐的魅力,有意识地形成音乐意识,进而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获得全面发展。
  5.2 研究启示
  在教学的过程和日常生活上,学生是攀登者,教师是领路人。在培养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实操、反思、总结得失的螺旋式成长习惯的同时,教师本身应成为有创造性的研究型导师。并以其不断前行、连续性成长的特点和习惯,给学生带来榜样的力量,对学生当下或是未来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其局限性,只有双方互动交流、不断摸索,才能形成正向的修正、良性的成长和积极的进步。教师本身要保持自己思想的创新性,保护好自己和学生们的好奇心,对新鲜事物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拓宽接受新鲜事物的范围界限和可能性,保有开放的眼光和积极的教学心态,以开放式的教学环境给学生们提供交流和发展的空间,对未来保有超前的预见能力,加强自身的预判感,保持终身学习的热情和决心,才可在学生提出新点子、奇点子时,给出合理性、科学性、成体系的推测或是展望。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将多方面的外在压力转化为内在助力,要多运用鼓励式、启发式、引导式教学。
  为保证学生能够对音乐持续感兴趣,不断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并提高鉴赏能力,教师每节课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计划,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的案例分析。带领学生们发现和寻找动画片、电影配乐里的音乐、讲述背景故事、创作意义,讲解作家简介。通过情景带入讲析欣赏,通过游戏环节传授音乐技能并巩固强化其理解和记忆,以培养学生习得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耳朵和观察生活中事物的敏锐度。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们对音乐产生个人的理解和亲身的感受,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提高学生音乐创造兴趣。还可以利用多学科、跨学科的综合手法,融合美术中的东方山水画、西方油画作品,让学生感受多种艺术间相融相通的旋律感、节奏感、内涵美、意境美。体会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图画,感受诗、书、音、画同源之妙和其间共通的特性。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通感和联觉,这对其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
  设置情境、情境交融,利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增强他们理解音乐、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在生动的课堂上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的音乐教育方式能够在培养音乐意识和促进音乐思维能力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音乐教育的特殊性,如何加强音乐教育还值得我们继续探索。运用有效的方式加强音乐教育,培养音乐意识,进而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是我们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雍敦全.音乐教学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美)约翰·杜威.我们如何思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4](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陈鸿铎.利盖蒂结构思维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6]黄鸣奋.新媒体与西方数码艺术理论[M].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经典流传 “大雪飘”  《野猪林》是典型的水浒戏,故事取材于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第六至九回。全剧集中描写了北宋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在逼上梁山之前悲怆的命运遭际:东岳庙遇纨绔妻遭调戏——误入白虎堂横遭构陷——野猪林险遭解差谋害——沧州草料场再遭纵火加害——风雪山神庙怀愤除奸。此戏最早由武生泰斗杨小楼和花脸大师郝寿臣联袂主演,享誉剧坛。但自上世纪40年代末,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少春先生对此戏做了再
期刊
摘要:文化是随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而发展变化的,音乐文化环境也处于不停的变化中。人都是处于一个物质实体的包围之中,不可避免的要同音乐文化环境发生关联,对音乐文化环境产生需求。民族声乐艺术也在音乐文化环境自变化中既面临挑战,又互利互生。  关键词:音乐文化环境;民族声乐艺术;文化需求  一、音乐文化环境  (一)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从广义上来说是对人类生活和活动产生各种各样影响的外部条件的总和,是由若
期刊
摘要:近年来,钢琴即兴伴奏一直是各大高校所重视的一门重要课程。如何提高学生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是高职学院的紧迫任务。本人认为钢琴即兴伴奏课程需总结出一套新型的教学模式:首先,让学生知晓其概念与重要性;其次,加以和声理论的教学;最后进行实践操练,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钢琴伴奏教学体系。本文就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性的总结,以供师生们学习参考。  关键词:即兴伴奏;和声;钢琴训练;基本
期刊
摘要:四川民歌有丰富的历史资源和鲜明的艺术特点,其中的女性形象丰满立体、生动传神、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四川民歌;女性形象;槐花几时开;康定情歌  中国民歌海洋博大丰富,在世界各国民歌中可谓名列前茅。四川民歌当是其中最灿烂美丽的浪花之一。  我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痴迷于陕北民歌和西北民歌,自认为这两个地方民歌的思想性、社会性、艺术性和音乐性都属国内民歌中的顶尖水平,对四川民歌只是偶有涉略。后来
期刊
“吧嗒、吧嗒、吧嗒吧——”手腕翻飞、鼓签灵动,随着几颗音色清脆、节奏沉稳的川剧小鼓打击乐音符在上音歌剧院从资深川剧音乐人李戈手中跳跃而起,大型民族器乐协奏套曲《梨园》全球首演在上海滩正式奏响序曲。  《梨园》是由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中国第五代作曲家代表之一贾达群创作的大型民族器乐协奏套曲,由知名指挥家叶聪执棒上海民族乐团演奏,2019年12月14日晚在上音歌剧院首演。民族器乐协奏套曲《梨园》分别由《
期刊
一个钢琴艺术家的自我修养  谭赟一直在用行动来证明自己。有人说,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遵循着“颜值即正义”的定理,小到餐厅服务员的态度友善与否,大到找工作,甚至婚姻归属。观众对谭赟的关注往往也超出了音乐本身:出众的外貌,脱俗的气质,优雅的举止,端庄的言谈……谭赟在证明,美貌不过是侥幸得之,真诚和勤奋才是人生的本色存在。  这一点在我们初次见面时就能觉察得到。第一眼见到穿着蓝色大衣的谭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中西方记谱法的历史脉络和要素特点的整理,对中西方同时期记谱法的特点进行对比研究,从多方面分析产生异同的原因。  〔关键词〕记谱法;对比研究前 言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诞生,又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它凝聚着人类千百年来的智慧,为世世代代的文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音乐在初期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在人们之间传播,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内容情感的偏差或遗失。记谱法扮演着保留
期刊
2019 MTV欧洲音乐大奖颁布  2019 MTV欧洲音乐大奖(Europe Music Awards)颁奖典礼近日在西班牙举行,本次获奖艺人大部分是新生代,且美国女歌手遥遥领先于欧洲本地歌手。泰勒丝(Taylor Swift)、海尔希(Halsey)及怪奇比莉(Billie Eilish)三位女艺人各获得两项大奖,成为本次三大赢家。其中,泰勒丝自新专辑《情人》(Lover)发布后人气始终居高不
期刊
如今的成都是一个音乐文化之都,10月份,这里刚剛举行了中国金钟奖音乐比赛,11月份,第三届成都金芙蓉音乐比赛又隆重开幕。在一周时间内,来自全国的钢琴、古筝、流行音乐(通俗演唱、组合)的近百名选手齐聚蓉城,彼此切磋,一展身手,在赛场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金芙蓉音乐比赛是成都“蓉城之秋”的主要项目之一,此比赛由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成都市音乐影视产业推动办公室、四川音乐学院主办,执行单位为四川省川音
期刊
金秋十月,央视电视剧频道推出大型抗日连续剧《一马三司令》,乍看这个标题,早已厌倦了抗日神剧的我,正疑心又是切瓜砍菜般的快意恩仇,待看了几集之后,方知是一群书生于民族危亡之秋慷慨赴敌、英勇捐躯,其情其景足可感魂动魄乃至感天动地!战争的炼狱使书生经历了生命的涅槃,脱胎为横刀立马的民族英雄。正常生存环境中,书生本应在课堂与书斋,打仗杀敌既不是他们的本分,也不是他们之所长,但当一场伟大的卫国战争把书生都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