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口语交际实践中的情感升华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和谐全面发展,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也不例外。在本文中笔者略谈在口语交际实践中的情感升华。
  
  一、学会倾听
  
  《新课标》提出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交流与表达,初步学会文明的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学会倾听”虽只有四个字,却包涵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倾听即用心听取,要求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持谦虚认真的态度,明确说话人的意思,并及时应对,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具有出色的倾听能力。”在这里,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认真听讲,这是对他人的尊重,是一个人文明、有修养的表现。笔者从事小学教育多年,即使是对于初进小学的同学,就提出了这个要求,并在一册的看图说话时注意训练,让他们同桌、小组演练一下,体会一下对于讲演者来说,旁人的专心听讲与否的不同感受。一册“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中除了“评评谁画得好,谁讲得好”的评比内容,使听的训练落到实处。其次,在口语交际中,教师要让自己的语言生动灵活,诙谐幽默,激发学生倾听的兴趣,使学生愿意听;增强课堂活力,多采取一些听谈比较、听故事评述、成语接龙等集知识性、挑战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活动,吸引学生专注地听;在日常生活中强化学生“听”的意识,如让学生“传口信”给老师、家长,听布置的家庭作业,训练学生的听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二、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好语暧三冬。同样的一句话,一旦用上礼貌用语,其效果大不一样。如聪明的卖家,把先前的“打开你的袋子,让我检查你多拿了商品没用?”改为“请打开你的袋子,让我检查一下,是否少给了你商品没有?”让顾客听了真有点“上帝”的味儿。二册口语交际《秋游》一课,“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接受别人的帮助,顺口说句“谢谢”,让助人者感觉“助人”的快乐。这难道不是在提升人的情操吗?
  
  三、学会说得体话
  
  学会说话,学会说得体的话,这很重要,请看一位教师在一节说写课前的一段口语交际片断:
  师:你们面对我这位陌生的老师,想了解什么?想问老师什么?
  生:老师,你姓什么?
  师:你的意思我明白,想知道我姓什么。但是,说话的时候,在明白清楚的前提下,还要尽量得体,让人听了舒服。请你想一想,问别人,特别是长辈姓什么,怎样说得更好?
  生:(醒悟)请问老师贵姓?
  师:这样的问话有礼貌!还想问我什么?
  生: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师:同学们不但想知道我姓什么,还想知道我叫什么。这个问题怎么问让人听起来顺耳?
  生:请问你尊姓大名?(掌声、笑声)
  师:这样问既明白得体,给人一种谈吐文雅的感觉。还想问什么?
  生:老师,你高寿?(笑声)
  师:这样问老年人最适合。
  生:请问你贵庚多少?
  师:同学们真会说话!文绉绉的,多有教养!
  这位教师利用简短的师生对话,让学生懂得:与人交往,不仅要把话说清楚、说明白,而且还要得体,让人听起来顺耳。这是文明进步的表现。这位教师的对话教学启发了笔者,于是在“我该怎么办”的口语交际设计中设计了学生与学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对话情境,训练学生说话得体。
  说话让人听起来顺耳,并不是一味地说好话,所说的话要与交际对象的身份相适应——这就得学会赞美。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赞美是一种鼓励,是一种肯定。赞美可以让平凡的生活变得美丽,可以把世间不协调的声音变成美妙的音乐,可以激发人的上进心和自豪感。其实,在赞美别人的同时,你自身的境界也达到了提升。因此,我们应学会真诚地赞美别人。教会学生在赞美别人的同时丰富自己。教会学生用眼睛去发现美、用心去感受美、用口去称赞美。
  
  四、学会恰当使用态势语
  
  在口语交际中,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人们常辅以各种动作、表情,这种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身姿、手势、表情就叫做态势语,态势语是“无声的语言”。在口语交际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和谐得体、自然大方的态势习惯,可以在情境中“演一演”,如在一册《有趣的游戏》一课,在“互相说说这些游戏怎么有趣”时,笔者就要求听的同学专注地听,眼睛正视对方,并要做出反应,神情和善,并对此进行评点;如在听话时注意说话人的身体姿态、表情,始终保持专注的精神和入神的姿势;产生情感共鸣时,作适当的点头、微笑,表示接受、同意和赞赏;说话时眼睛应和善地正视对方,关注对方的反应等等。在每一次的小组、同桌讨论时,笔者都要求学生扎扎实实地这样做。另外,笔者还同时认为:态势语的运用要注意把握分寸,不哗众取宠、矫揉造作。
  教学过程是学生思想、感情、意志、品质达到升华的过程,口语交际教学更应是心灵与心灵发生碰撞、情感与情感进行交流的有情有意的过程,让其态度、情感、价值观得以升华,这也是口语交际教学的一个目标。
  (作者单位:332603江西省都昌县大树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通过多次新课改的专题培训,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必须注意自身角色的转换。    一、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随着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学科知识不断增加且发展极快,语文课堂已经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全部教授给学生,有些教师的知识已无法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再加上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的多样化,许多学生从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甚至互联网上
期刊
朗读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的口头语言,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朗读水平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逐步加深的过程。当前,在语文教学中仍存在着“三多一少”的问题,教师空洞繁琐的分析多,不必要的提问多,灌输式的讲解多,学生潜心读书的时间少。要改善这种状况,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
期刊
写字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写字和写字能力的培养,是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第一学段的写字要求,突出一个“好”字,要求学生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写字姿势“正确”。怎样才能做到“好”呢?下面笔者就此谈谈平时教学中所采用的几种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上写字课时,首先要让学生观察字形,弄清每一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在指导学生观察时,如果引导学生对比抽象的汉字加
期刊
“班主任”全面负责班级组织、管理工作,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重任。班级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学校中的教学工作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来贯彻和完成的。如何在班级工作中让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这是一门永远值得研究的艺术和课题。  班级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笔者在20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悟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其中“育人”更是班主
期刊
我们正处的世纪是一个数字化、信息化的世纪,是竞争全球化的世纪,是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世纪。要把学生培养成符合这一时代要求的人才,教育就不能只是传授知识,也不能停留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上,而应该着眼于学生整个身心的全面发展,即整体发展。因此,在美术教学中,除了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和能力培养外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一、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美术”    
期刊
现行《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是这样强调小学作文的——“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而现在,作文是令老师和学生都头疼的问题,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认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关键。  兴趣,是人们对于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的一种强烈倾向和喜好情趣,是智能发展的基础,是激发情感的诱发剂,是主
期刊
一、开展校本教研的重要意义    校本教研,是指学校根据自身办学思想及实际情况,以教师为本,以新课程改革实施中教师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为对象,自主进行的重心下移的教学研究。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中,教师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和困惑,能否解决这些问题和困惑,是关系到能否顺利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开展校本教研是创造性的实施新课程改革,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全面实施课改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更是教育发
期刊
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如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有必要采取一些“寓教于乐”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效率。笔者在教学中是如下实践的:    一、演一演    对于情节性较强的故事叙述或具有较强动作性的场面描写,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亲自演一演。请几位学生分别饰演如《草船借箭》一文中的诸葛亮、周瑜、鲁肃等人物,学生很容易就能形象深刻地体会到文中所表现的人物
期刊
从教了十余年,上过不少小说课,以前教学时未注意,最近却发现了一个现象:如果小说的主要人物只有一个,那对主人公的判断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有多个人物,不仅教师有不同的理解,就连教学参考书也往往提供了多种答案,弄得学生一头雾水。那么,怎样确定小说的主人公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第一人称人物未必是主人公    八年级上册中有一篇法国作家都德写的《最后一课》,这篇小说就是以“我”为第一人称的口
期刊
小学语文教材,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于一体。课文中富有文采的语文美、栩栩如生的形象美、异彩纷呈的结构美、韵味十足的节奏美、情景交融的意境美等,使语文教学具有了得天独厚的美育优势,成为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作为语文教师,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在对比中体会形象美    我们都知道,只有深入地理解课文,才能打好审美的基础,而对比又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