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和谐全面发展,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也不例外。在本文中笔者略谈在口语交际实践中的情感升华。
一、学会倾听
《新课标》提出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交流与表达,初步学会文明的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学会倾听”虽只有四个字,却包涵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倾听即用心听取,要求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持谦虚认真的态度,明确说话人的意思,并及时应对,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具有出色的倾听能力。”在这里,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认真听讲,这是对他人的尊重,是一个人文明、有修养的表现。笔者从事小学教育多年,即使是对于初进小学的同学,就提出了这个要求,并在一册的看图说话时注意训练,让他们同桌、小组演练一下,体会一下对于讲演者来说,旁人的专心听讲与否的不同感受。一册“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中除了“评评谁画得好,谁讲得好”的评比内容,使听的训练落到实处。其次,在口语交际中,教师要让自己的语言生动灵活,诙谐幽默,激发学生倾听的兴趣,使学生愿意听;增强课堂活力,多采取一些听谈比较、听故事评述、成语接龙等集知识性、挑战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活动,吸引学生专注地听;在日常生活中强化学生“听”的意识,如让学生“传口信”给老师、家长,听布置的家庭作业,训练学生的听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二、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好语暧三冬。同样的一句话,一旦用上礼貌用语,其效果大不一样。如聪明的卖家,把先前的“打开你的袋子,让我检查你多拿了商品没用?”改为“请打开你的袋子,让我检查一下,是否少给了你商品没有?”让顾客听了真有点“上帝”的味儿。二册口语交际《秋游》一课,“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接受别人的帮助,顺口说句“谢谢”,让助人者感觉“助人”的快乐。这难道不是在提升人的情操吗?
三、学会说得体话
学会说话,学会说得体的话,这很重要,请看一位教师在一节说写课前的一段口语交际片断:
师:你们面对我这位陌生的老师,想了解什么?想问老师什么?
生:老师,你姓什么?
师:你的意思我明白,想知道我姓什么。但是,说话的时候,在明白清楚的前提下,还要尽量得体,让人听了舒服。请你想一想,问别人,特别是长辈姓什么,怎样说得更好?
生:(醒悟)请问老师贵姓?
师:这样的问话有礼貌!还想问我什么?
生: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师:同学们不但想知道我姓什么,还想知道我叫什么。这个问题怎么问让人听起来顺耳?
生:请问你尊姓大名?(掌声、笑声)
师:这样问既明白得体,给人一种谈吐文雅的感觉。还想问什么?
生:老师,你高寿?(笑声)
师:这样问老年人最适合。
生:请问你贵庚多少?
师:同学们真会说话!文绉绉的,多有教养!
这位教师利用简短的师生对话,让学生懂得:与人交往,不仅要把话说清楚、说明白,而且还要得体,让人听起来顺耳。这是文明进步的表现。这位教师的对话教学启发了笔者,于是在“我该怎么办”的口语交际设计中设计了学生与学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对话情境,训练学生说话得体。
说话让人听起来顺耳,并不是一味地说好话,所说的话要与交际对象的身份相适应——这就得学会赞美。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赞美是一种鼓励,是一种肯定。赞美可以让平凡的生活变得美丽,可以把世间不协调的声音变成美妙的音乐,可以激发人的上进心和自豪感。其实,在赞美别人的同时,你自身的境界也达到了提升。因此,我们应学会真诚地赞美别人。教会学生在赞美别人的同时丰富自己。教会学生用眼睛去发现美、用心去感受美、用口去称赞美。
四、学会恰当使用态势语
在口语交际中,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人们常辅以各种动作、表情,这种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身姿、手势、表情就叫做态势语,态势语是“无声的语言”。在口语交际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和谐得体、自然大方的态势习惯,可以在情境中“演一演”,如在一册《有趣的游戏》一课,在“互相说说这些游戏怎么有趣”时,笔者就要求听的同学专注地听,眼睛正视对方,并要做出反应,神情和善,并对此进行评点;如在听话时注意说话人的身体姿态、表情,始终保持专注的精神和入神的姿势;产生情感共鸣时,作适当的点头、微笑,表示接受、同意和赞赏;说话时眼睛应和善地正视对方,关注对方的反应等等。在每一次的小组、同桌讨论时,笔者都要求学生扎扎实实地这样做。另外,笔者还同时认为:态势语的运用要注意把握分寸,不哗众取宠、矫揉造作。
教学过程是学生思想、感情、意志、品质达到升华的过程,口语交际教学更应是心灵与心灵发生碰撞、情感与情感进行交流的有情有意的过程,让其态度、情感、价值观得以升华,这也是口语交际教学的一个目标。
(作者单位:332603江西省都昌县大树中心小学)
一、学会倾听
《新课标》提出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交流与表达,初步学会文明的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学会倾听”虽只有四个字,却包涵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倾听即用心听取,要求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持谦虚认真的态度,明确说话人的意思,并及时应对,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具有出色的倾听能力。”在这里,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认真听讲,这是对他人的尊重,是一个人文明、有修养的表现。笔者从事小学教育多年,即使是对于初进小学的同学,就提出了这个要求,并在一册的看图说话时注意训练,让他们同桌、小组演练一下,体会一下对于讲演者来说,旁人的专心听讲与否的不同感受。一册“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中除了“评评谁画得好,谁讲得好”的评比内容,使听的训练落到实处。其次,在口语交际中,教师要让自己的语言生动灵活,诙谐幽默,激发学生倾听的兴趣,使学生愿意听;增强课堂活力,多采取一些听谈比较、听故事评述、成语接龙等集知识性、挑战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活动,吸引学生专注地听;在日常生活中强化学生“听”的意识,如让学生“传口信”给老师、家长,听布置的家庭作业,训练学生的听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二、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好语暧三冬。同样的一句话,一旦用上礼貌用语,其效果大不一样。如聪明的卖家,把先前的“打开你的袋子,让我检查你多拿了商品没用?”改为“请打开你的袋子,让我检查一下,是否少给了你商品没有?”让顾客听了真有点“上帝”的味儿。二册口语交际《秋游》一课,“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接受别人的帮助,顺口说句“谢谢”,让助人者感觉“助人”的快乐。这难道不是在提升人的情操吗?
三、学会说得体话
学会说话,学会说得体的话,这很重要,请看一位教师在一节说写课前的一段口语交际片断:
师:你们面对我这位陌生的老师,想了解什么?想问老师什么?
生:老师,你姓什么?
师:你的意思我明白,想知道我姓什么。但是,说话的时候,在明白清楚的前提下,还要尽量得体,让人听了舒服。请你想一想,问别人,特别是长辈姓什么,怎样说得更好?
生:(醒悟)请问老师贵姓?
师:这样的问话有礼貌!还想问我什么?
生: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师:同学们不但想知道我姓什么,还想知道我叫什么。这个问题怎么问让人听起来顺耳?
生:请问你尊姓大名?(掌声、笑声)
师:这样问既明白得体,给人一种谈吐文雅的感觉。还想问什么?
生:老师,你高寿?(笑声)
师:这样问老年人最适合。
生:请问你贵庚多少?
师:同学们真会说话!文绉绉的,多有教养!
这位教师利用简短的师生对话,让学生懂得:与人交往,不仅要把话说清楚、说明白,而且还要得体,让人听起来顺耳。这是文明进步的表现。这位教师的对话教学启发了笔者,于是在“我该怎么办”的口语交际设计中设计了学生与学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对话情境,训练学生说话得体。
说话让人听起来顺耳,并不是一味地说好话,所说的话要与交际对象的身份相适应——这就得学会赞美。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赞美是一种鼓励,是一种肯定。赞美可以让平凡的生活变得美丽,可以把世间不协调的声音变成美妙的音乐,可以激发人的上进心和自豪感。其实,在赞美别人的同时,你自身的境界也达到了提升。因此,我们应学会真诚地赞美别人。教会学生在赞美别人的同时丰富自己。教会学生用眼睛去发现美、用心去感受美、用口去称赞美。
四、学会恰当使用态势语
在口语交际中,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人们常辅以各种动作、表情,这种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身姿、手势、表情就叫做态势语,态势语是“无声的语言”。在口语交际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和谐得体、自然大方的态势习惯,可以在情境中“演一演”,如在一册《有趣的游戏》一课,在“互相说说这些游戏怎么有趣”时,笔者就要求听的同学专注地听,眼睛正视对方,并要做出反应,神情和善,并对此进行评点;如在听话时注意说话人的身体姿态、表情,始终保持专注的精神和入神的姿势;产生情感共鸣时,作适当的点头、微笑,表示接受、同意和赞赏;说话时眼睛应和善地正视对方,关注对方的反应等等。在每一次的小组、同桌讨论时,笔者都要求学生扎扎实实地这样做。另外,笔者还同时认为:态势语的运用要注意把握分寸,不哗众取宠、矫揉造作。
教学过程是学生思想、感情、意志、品质达到升华的过程,口语交际教学更应是心灵与心灵发生碰撞、情感与情感进行交流的有情有意的过程,让其态度、情感、价值观得以升华,这也是口语交际教学的一个目标。
(作者单位:332603江西省都昌县大树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