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习内容分析
天文学是研究宇宙空间天体、宇宙的结构和发展的学科。内容包括天体的构造、性质和运行规律等,当今的天文学已经成为了最活跃的、最富生命力的多学科交叉点。开展天文学的研究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培养良好的科学思维,有利于学生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天文学研究的对象拥有极大的尺度,极长的时间,极端的物理特性,天文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是观测,不断把人的视野伸展到宇宙的新的深处。高中学校提供的观测手段明显不足以支撑天文选修课的教学,同样,地面实验室很难达到天文学的模拟情境要求,这就导致了很难成功开设天文选修课程。本次课将VR技术融入课堂,利用VR的Immersion(沉浸性)的核心特征,结合“星空@VR”、“万有引力与宇宙演化@VR”、“阿波罗11号@VR”、“空间站@VR”等资源,让学生能通过基于头盔式的VR设备来体验和感受浩瀚宇宙全貌,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体验,给予学生丰富的、震撼的感官刺激,促使学生对浩瀚的宇宙、无穷的奥秘产生浓厚兴趣,使学生通过对天文的兴趣而转化为对探索自然、主动探究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VR选修课学生40人,学生对VR技术和天文学均有浓厚的兴趣。由于选修课学生分别来自高一10个班级,学生之间不够熟悉。学生的数理基础、思维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数理基础较好,知识面广,自主学习能力强;但绝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系统学习过万有引力定律及相关知识,课堂交流、协作探究的有效开展都受到限制。为了更有效地传授天文知识并激发全体学生的探索热情,本次课中我们弱化了课程对数学基础的要求,尽量形象化地来描述相关概念。
(三)技术准备
提前一个月向VR技术设计人员提供所用VR资源的設计说明,例如“星空@VR”资源是关于宇宙、银河系、太阳系、行星运动的全景式的VR视频,学生可以利用VR头盔选择键的滑动,以及身体和头的转动,改变观察视角,实现从全景观察或是从局部来观察银河系的正视图、侧视图;“阿波罗11号@VR”资源是关于太空飞船的视频资源,学生利用头盔感知航天员的观察视角。
二、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浩瀚宇宙全貌、宇宙模型发展、宇宙演化的基础知识。
(2)了解国际太空探索,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的相关历史。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天文科普知识的讲解,使学生提高理性思维能力,更加客观地看待自然现象。
(2)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探讨见解和成果,提升交流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VR技术,通过丰富的感官刺激,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探索星空、探索宇宙的兴趣。
(2)通过VR的的核心特征,引领学生体验宇宙的美,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宇宙观,增强利用宇宙资源、保护宇宙环境的使命感。
(二)重难点设计
1. 重点:激发学生对浩瀚的宇宙产生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和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
2. 难点:无法进行实地或实验观测,利用VR技术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让学生身临其境,实现对宇宙天体的模拟观测。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播放来自《太空旅行“穿越黑洞和虫洞”科幻纪录片》片段,待学生被视频完全吸引后,导入课题。
教师演示PPT展示本课课题《浩瀚宇宙之旅》
(教师指令下达后,指导学生使用VR头盔,学生开始兴趣盎然地戴上头盔,按照教师要求找到VR视频“星空@VR”进行观看,旁观者可看到学生上下左右转头,和转动椅子进行观看。)师:同学们通过VR头盔看到的宇宙后和我课前视频中的宇宙给予你们的感受相同吗?
生1:差不多,都是对太阳系和银河系的描绘。
生2:感受不同,通过VR感受更真实,更清晰,好像亲临其境一样,更喜欢。
(二)学习新知,开始探究过程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视频的观看,对宇宙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其实,你们观察到的都是我们科学家利用宇宙理论虚拟出的宇宙模型。我们本次课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展开:1、人类对宇宙的科学认识;2、人类开展的太空探索。
(此阶段文字太多,故用流程图展示)
流程图说明:
本次课利用VR的Immersion(沉浸性)的核心特征,结合“星空@VR”、“万有引力与宇宙演化@VR”、“阿波罗11号@VR”、“空间站@VR”等资源,让学生能通过基于头盔式的VR设备来体验和感受。通过VR资源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体验,给予学生丰富的、震撼的感官刺激,让学生表现出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处于兴奋和好奇的状态。本课教学设计从浩瀚宇宙全貌、宇宙模型的发展、宇宙演化的模拟、人类开展的太空探索排序,从客观世界到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到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层层递进,循序渐进、让学生产生了较强的沉浸性体验,感觉如亲临其境,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取宇宙知识,更好地认识我们所处的世界,与世界和谐相处。通过“沉浸”式学习,让学生了解航天员的生活,了解我国的航天史,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这四个VR资源的运用能很好地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宇宙观。在本课教学中,教师留足了学生观看VR视频及思考和交流时间,让学生能结合VR体验展开想象,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才有课尾的思考的驱动、认识的提升、灵感的触发。
四、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特色
本次课是VR选修课程的第二次课,通过以VR显示器系统设备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体验,从浩瀚宇宙全貌、宇宙模型的发展、宇宙演化的模拟、人类开展的太空探索排序,从客观世界到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到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层层递进,循序渐进、既使学生科学思维、科学素养得到提高,又激发了学生对航空航天事业的热忱,增强学生的使命感。
(二)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VR技术应用中,学生对宇宙全貌的观测或是对空间站的了解,都是立足于学生自主选择观察角度来进行观察;同时,在本课教学中,多次留足了学生思考和交流时间,让学生能结合VR体验展开想象,引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切实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让课堂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基金项目:本文是四川省普教科研资助金一般课题 VR技术在中学学科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与探索(教-川教函【2017】336号)的研究成果。
(一)学习内容分析
天文学是研究宇宙空间天体、宇宙的结构和发展的学科。内容包括天体的构造、性质和运行规律等,当今的天文学已经成为了最活跃的、最富生命力的多学科交叉点。开展天文学的研究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培养良好的科学思维,有利于学生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天文学研究的对象拥有极大的尺度,极长的时间,极端的物理特性,天文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是观测,不断把人的视野伸展到宇宙的新的深处。高中学校提供的观测手段明显不足以支撑天文选修课的教学,同样,地面实验室很难达到天文学的模拟情境要求,这就导致了很难成功开设天文选修课程。本次课将VR技术融入课堂,利用VR的Immersion(沉浸性)的核心特征,结合“星空@VR”、“万有引力与宇宙演化@VR”、“阿波罗11号@VR”、“空间站@VR”等资源,让学生能通过基于头盔式的VR设备来体验和感受浩瀚宇宙全貌,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体验,给予学生丰富的、震撼的感官刺激,促使学生对浩瀚的宇宙、无穷的奥秘产生浓厚兴趣,使学生通过对天文的兴趣而转化为对探索自然、主动探究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VR选修课学生40人,学生对VR技术和天文学均有浓厚的兴趣。由于选修课学生分别来自高一10个班级,学生之间不够熟悉。学生的数理基础、思维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数理基础较好,知识面广,自主学习能力强;但绝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系统学习过万有引力定律及相关知识,课堂交流、协作探究的有效开展都受到限制。为了更有效地传授天文知识并激发全体学生的探索热情,本次课中我们弱化了课程对数学基础的要求,尽量形象化地来描述相关概念。
(三)技术准备
提前一个月向VR技术设计人员提供所用VR资源的設计说明,例如“星空@VR”资源是关于宇宙、银河系、太阳系、行星运动的全景式的VR视频,学生可以利用VR头盔选择键的滑动,以及身体和头的转动,改变观察视角,实现从全景观察或是从局部来观察银河系的正视图、侧视图;“阿波罗11号@VR”资源是关于太空飞船的视频资源,学生利用头盔感知航天员的观察视角。
二、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浩瀚宇宙全貌、宇宙模型发展、宇宙演化的基础知识。
(2)了解国际太空探索,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的相关历史。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天文科普知识的讲解,使学生提高理性思维能力,更加客观地看待自然现象。
(2)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探讨见解和成果,提升交流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VR技术,通过丰富的感官刺激,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探索星空、探索宇宙的兴趣。
(2)通过VR的的核心特征,引领学生体验宇宙的美,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宇宙观,增强利用宇宙资源、保护宇宙环境的使命感。
(二)重难点设计
1. 重点:激发学生对浩瀚的宇宙产生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和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
2. 难点:无法进行实地或实验观测,利用VR技术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让学生身临其境,实现对宇宙天体的模拟观测。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播放来自《太空旅行“穿越黑洞和虫洞”科幻纪录片》片段,待学生被视频完全吸引后,导入课题。
教师演示PPT展示本课课题《浩瀚宇宙之旅》
(教师指令下达后,指导学生使用VR头盔,学生开始兴趣盎然地戴上头盔,按照教师要求找到VR视频“星空@VR”进行观看,旁观者可看到学生上下左右转头,和转动椅子进行观看。)师:同学们通过VR头盔看到的宇宙后和我课前视频中的宇宙给予你们的感受相同吗?
生1:差不多,都是对太阳系和银河系的描绘。
生2:感受不同,通过VR感受更真实,更清晰,好像亲临其境一样,更喜欢。
(二)学习新知,开始探究过程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视频的观看,对宇宙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其实,你们观察到的都是我们科学家利用宇宙理论虚拟出的宇宙模型。我们本次课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展开:1、人类对宇宙的科学认识;2、人类开展的太空探索。
(此阶段文字太多,故用流程图展示)
流程图说明:
本次课利用VR的Immersion(沉浸性)的核心特征,结合“星空@VR”、“万有引力与宇宙演化@VR”、“阿波罗11号@VR”、“空间站@VR”等资源,让学生能通过基于头盔式的VR设备来体验和感受。通过VR资源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体验,给予学生丰富的、震撼的感官刺激,让学生表现出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处于兴奋和好奇的状态。本课教学设计从浩瀚宇宙全貌、宇宙模型的发展、宇宙演化的模拟、人类开展的太空探索排序,从客观世界到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到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层层递进,循序渐进、让学生产生了较强的沉浸性体验,感觉如亲临其境,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取宇宙知识,更好地认识我们所处的世界,与世界和谐相处。通过“沉浸”式学习,让学生了解航天员的生活,了解我国的航天史,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这四个VR资源的运用能很好地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宇宙观。在本课教学中,教师留足了学生观看VR视频及思考和交流时间,让学生能结合VR体验展开想象,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才有课尾的思考的驱动、认识的提升、灵感的触发。
四、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特色
本次课是VR选修课程的第二次课,通过以VR显示器系统设备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体验,从浩瀚宇宙全貌、宇宙模型的发展、宇宙演化的模拟、人类开展的太空探索排序,从客观世界到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到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层层递进,循序渐进、既使学生科学思维、科学素养得到提高,又激发了学生对航空航天事业的热忱,增强学生的使命感。
(二)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VR技术应用中,学生对宇宙全貌的观测或是对空间站的了解,都是立足于学生自主选择观察角度来进行观察;同时,在本课教学中,多次留足了学生思考和交流时间,让学生能结合VR体验展开想象,引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切实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让课堂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基金项目:本文是四川省普教科研资助金一般课题 VR技术在中学学科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与探索(教-川教函【2017】336号)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