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成功作文的翅膀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1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表现,是学生接触生活,体验生活,创造性地提炼生活,美化生活,融自己的情感于一体的自主创造的思维过程,是学生自我个性和内在感受的真实再现。这就决定了小学生作文的本性应显现自我、闪现生活、美化人生、抒写情怀。
  【关键词】作文创造性;感受;积累感悟;体验生活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目前小学作文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学生怕作文,老师叫头疼,这就是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我们写文章就是要表达人对生活的感悟,学生作文的表达内容也是一样,只不过要求层次较低罢了。
  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呢?我想先从吃鱼说起。小孩子总是怕吃鱼,鱼刺卡到喉咙里太难受。要想教小孩子学会吃鱼,要哄他说:"孩子,学会吃鱼,太了不起了,因为吃鱼要细心,只要吃鱼不被刺卡着,说明你相当细心、相当聪明了"。小孩子同意了,就一点一点地咬鱼肉,吃完了,他总结说:"有的刺能看见,就先扔了,有些刺在里面埋伏着,我再用舌头挑出来。我学会了。"以后再经常吃鱼,就慢慢熟练了。其实,吃鱼和写作文是一个道理。作文就是鱼,它味道美,有营养,就是有"刺卡喉咙"这样的困难。怕写作文,就像怕鱼刺卡喉咙一样。曾经卡过也不要紧,鼓励他们吃,细心体验品味,鱼腹怎么吃?鱼头、鱼翅怎么吃?什么地方有刺?就有了感受,然后总结出经验来。
  学生作文亦如此,学生一是缺乏深入生活的体验,好像不经常吃鱼,自然总结不出生活经验来;二是怕作文,好像怕"刺卡喉咙"一样。因此,在作文教学中,一要引导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感受,进而用心灵去感悟。二要鼓励学生整理自己的生活,从感悟到运思,用语言去表达。针对目前小学作文中的种种困难和问题,我粗浅地谈几点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策略。
  1注重体验感悟,提高感受认识能力
  作文活动起始于作者对于客观现实的认识或感受。作文的逻辑起点是源于作者生活中的所见所感。学生缺的不是生活。学生缺什么?缺的首先是对事物的体验感悟能力。有了体验感悟力,生活才能变为写作素材;缺乏感悟力,即使置身于热火朝天的生活,生活只能是一堆串不起来的珍珠。写作文首先是“感知”人和事、景和物。把感知得到的形象和感知过程中所产生的独特体验或情感储存起来。写作文时再把储存的这些信息调出来,在脑海中重现形象。其次是“悟”,“悟”是感悟作文的关键。 “悟”是感动,是用真心去体会!“悟”可以使你感受平凡中的伟大,琐碎中的震撼,细节中的真情。比如写人:不仅人物的动作像“放电影”一样在脑袋里活动,甚至人物的表情、外貌、衣着也会浮现,对他(她)的爱恨情感随之而来。孩子写不出来怎么办?先要让他(她)学会“感”:一个苹果、一个眼神、一滴泪水、一记耳光、一张合影、一段经历……都是很好的作文题材。有家长问:现在的孩子身边的作文题材不缺,为什么我的孩子会视而不见呢?关键是他(她)或者对材料不感兴趣,或者没有掌握观察方法。
  2加强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刚开始作文的学生最大的困难就是会碰到“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的困难,如果单靠老师传授抽象的写作知识,是难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的,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加强观察的指导,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抓住事物特点的习惯,从而克服“无材料可写”的缺点。感悟作文的任务,不仅教会孩子“感”(观察)的方法,更要激活他们原有的丰富的“感知生活”的材料;从开始塞给孩子有趣的材料入手手把手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到他们自己留心观察,学会自己获取和加工观察所得材料。感悟作文,就是鼓励学生有独特的体验,自己的分析思考。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根据训练的目的确定某处景物、事物或人物为对象指导观察。为此我常常组织学生观察校园的花坛、树木,到野外游览,并在游乐中给学生以观察方法的揭示。我从指导学生静物描写入手,掌握初步观察方法,比如观察一盆花、一株树,进而过度到动态的观察描写,如写一个小动物,写天上的一片云,写一个活动场面、写一个生活的细节等等。举个例子:两个学生的作文本散了,我见了用订书机给他俩订好。看着作文本上订着的崭新的订书钉,一个说声谢谢算不错了!另一个小女孩,很有心:对比其他的老师,她“悟”到了这一颗小小的订书钉上包含了老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再联想到她入学时一直因为孤独没有适应班级的集体生活时,是在老师的关爱下慢慢适应并进步的,她以《一颗订书钉》为题写了篇作文,情真意切。
  3引导学生多种途径积累感悟
  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可以获得最直接的感性材料。但学生生活面相对较窄,还有好多事恐怕一辈子也体验不到。怎么办呢?要靠读书来间接体验。读书是读别人的生活,读别人的感悟,同时,也向别人学习表达感悟的方法。古人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是培养写作语感的主渠道,是作文教学的坚强后盾。
  3.1让学生在课堂中感悟 .课堂教学依然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一篇篇课文文质兼美,都是作家心灵的感悟,有的是几十年甚至是一生的生活沉淀。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随着作者的思路到文中走一趟,用心贴近作者的心,去理解作者的感悟。
  一要在脑中形成镜头。如峻青《第一场雪》中"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呀!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又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形成镜头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二是要顺作者心灵的轨迹去文中走一趟。如杨朔的《荔枝蜜》,作家的经历容易看出:小时候被蜜蜂蜇过,思想上疙疙瘩瘩的,后来喝了荔枝蜜,想去看看小蜜蜂,经过养蜂员的介绍,理解了蜜蜂是无私的、勤劳的。而劳动人民也是无私的、勤劳的,这是在杨朔心中沉淀了多年的,这里刚好找到一个触发点:劳动人民就象蜜蜂一样,作者也愿意做朴实的劳动人民,夜里就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蜜蜂。而有的教师课上主要让学生学的是"欲扬先抑"的写法,很少让学生去体会作者的感悟。试问:作家写这篇文章时,一定按"欲扬先抑"构思了吗?学生学会了这种写法,如果没有生活,又怎么能用的上呢?所以教读课文,要注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生活的感悟,而学习表达技巧是次要的。
  3.2让学生从课外阅读中感悟。 课堂教学中的课文虽然好,但毕竟是个例子,数量又少。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到广阔的课外阅读中去。所以,要让学生多读名作,如中外的童话、寓言、神话,读古今名著,读正规的杂志报刊。在利用学校图书馆的同时,我给学生列了长长的书目,鼓励学生去订阅、去购买、去亲朋家里借,然后到班里交换着看。学生看什么书老师能做指导,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观念。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对生活的理解。
  学生随着读书数量的增多,读书笔记的增厚,交了许多未曾谋面的朋友,这些朋友都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对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启发,再加上读书中语感的形成,表达技巧的感性积累,对学生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3鼓励学生整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我们有这样的经验,村上有一些"百事通",对生活太熟悉了,对人情事故了如指掌,体验又深刻,甚至讲起什么出口成章。为什么写不出文章来呢?分析原因:一是没有用笔写成文字的欲望,就是不想在空间和时间上让自己的话得以流传;二是很少动笔,缺乏写作的经验。把生活体验表达出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它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叫运思。教师要在引导学生表达欲望上狠上功夫,要想办法鼓励学生由感悟到运思,把心里话整理出来。这个整理的过程就是学生运思成文的思维过程。
  在作文练习中,课堂作文仅是一种练兵的方式,是老师领路的,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自由写作。学生在生活中有了感悟,自己构思,自己组织语言,自己修改,随时随地可以写,随时表达自己的感悟,这才是作文的本质。课外写作的练习形式要首选日记。日记就是写平时的见闻、感受、想像、思考。日记里往往有深深的感情,小小的智慧,稍纵即逝的思绪。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新感受,老沉淀,都是宝贵的财富。日记的写作要随便一些,而课外自命题作文,学生就要构思一番。我鼓励学生课外自命题写作,鼓励学生有个人的作文集。课外写作没有教师的限制,有的学生尝试写小小说,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感悟,也收到较好的效果。
  总之,感悟作文的任务,不仅要激活孩子的生活空间,还要激活他们更广阔的知识空间和想象空间,让孩子的文字在三大空间里可以自由驰骋,做一个有思想力、有想象力、有创造力的人。
其他文献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  历史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不仅有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更需要以一定的历史教学理论和历史专业学识为基础,以课堂教学实践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经过近几年的历史课堂教学实践和反思,我体验到一节好的历史课,不在于教师个人的滔滔不绝的讲述,眉飞色舞的表演
期刊
试卷讲评课是复习阶段常见而重要的一种课型。考试后的讲评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复习课的继续与深化。通过讲评可以矫正和调控教学,反馈信息,并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巩固旧知识、获取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开拓思路、提高思维能力。然而,现实中我们的很多讲评课是无效的或者说是低效的,导致教师的大量课堂时间都用来“重复昨天的故事”,而学生犯错误却是“涛声依旧”。究其原因,大概与学生的能力、教师的讲解、题目难度等多
期刊
【摘要】教学策略是教学活动中体现的经过预先谋划的全局决策,是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中为适应学生学习需要和完成教学目标而对多种教学方法的整合。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初中数学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上动脑筋、下功夫,让学生热爱数学、探索数学,进而主动地去思考,理性的、逻辑的思考钻研、去理解、去想象,使他们在浓厚的兴趣中认识新知,掌握技能。  【关键词】兴趣;教学模式
期刊
选择题是一类客观性试题,是生物高考题和学业水平测试 题的一种基本题型。由题干和选项两部分组成,能设置比较广泛的情境,考察内容包括生物学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实验、基本计算及有关知识的应用等多个方面,因此,在各类生物考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然而有些学生在考试中或因选择题解法不当,耗时过多,得分过低,影响了其他题的解答,导致考分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未掌握选择题的特点,解题的思维方式欠
期刊
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文课堂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振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形成属于自己的鲜明的个性乃至独立的风格。 我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怎样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参加学习活动,而不是我要讲什么,我要交给他们什么。具体的做法是:  第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学习的紧张恐惧心理,让学生
期刊
【摘要】实践证明:在探索中学语文阅读课教学改革过程中,深有体会到阅读教学至关重要,是直接影响到培养学生的分辨能力和读写能力,并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发挥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键词】明确目标文体结构阅读能力积极引导培养想象力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已是语文教学工作者常谈的老话题,甚至长期以来被误解为是学生的读和教师的教,此种传统的阅读教学理念需要改变,教学形式需要更新和大力改革,从而不断地完善高效率的
期刊
小学二三年级,作文教学正式开始起步,这是小学生从口头语言转而发展书面语言的一个关键环节。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无论在功能上还是在结构上,都存在本质的差别。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可见,小学生作文是练笔,是习作,它不同于写作,更不同于创作。三年级是作文起步阶段,我认为,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将“起步”做得提前
期刊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数字化档案管理的需要,电子档案已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发展趋势给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的机遇面前档案管理部门必须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如何把文件、图纸、照片、录音和录像等原始的记录转化为可用的信息上,并准确、高效地提供给有关信息需求者。那么怎样改进档案管理工作呢?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转变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把实体管理变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是当前教学改革潮流。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就要有一套深受学生欢迎的课堂教学艺术。为了探索教学改革的新路子,克服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的消极影响,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觉得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数学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体现在哪?我想谈谈以下浅见。  1数学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1.1不烦教
期刊
合理运用数学语言,以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数学语言要具有科学性  数学语言的科学性就是要求教师的语言要准确、简洁、有条不紊、合乎逻辑,高度的科学性是数学学科的最明显的特征。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因此教师的数学语言必须具有科学性。  首先教师的数学语言教学要具有准确性。教师的数学语言要符合科学原理,切忌讲解内容违反科学原理,不能出现模棱两可或知识性的错误。如“三角形分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