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月24日,缅甸内阁会议同意解散缅甸媒体审查与注册局(Press Scrutiny and Registration Department,简称PSRD)。PSRD早就名存实亡。去年8月20日,缅甸宣传部官网发布通告,称即日起废除出版物的审查制度。
原PSRD负责人、审查总长丁瑞(Tint Swe)摆出一幅解脱的姿态。他告诉来访的《南都周刊》记者,缅甸的审查制度共存在了48年零14天,终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箱。
“当我们有了按民主模式运转的议会和政府时,怎么可能同时存在新闻审查制度呢?”丁瑞说。
自1962年奈温发动军事政变上台执政,缅甸便推行严格的“出版前审查制度“。PSRD主宰出版文字的生杀予夺,审查员的红笔不仅用来审查新闻,也用来审查广告、小说、童话、彩票号码和占星,以确保其不包含反政府内容。
军政府不仅严密控制国内出版信息,而且严格封锁外部信息。在缅甸,买台传真机得申请许可,自发集会超过5个人都算违法,那些批评政府的人,在牢里一关就是几十年。
自2011年缅甸民选政府上台之后,以吴登盛总统为首的文官政府,渐进推行政治开放,开始自上而下的改革,新闻管制也随之较为平稳地发生了变化。新政府释放因言获罪的政治犯、开放报禁、解除网络管制,允许成立记者行业协会。前后遭软禁15年的缅甸民主偶像昂山素季,登上了国内报纸的头条。
缅甸政府在实现信息自由的道路上迈出了宝贵的步伐,但缅甸国内的新闻从业人员对“松绑”反应仅为谨慎乐观。多名当地记者告诉《南都周刊》记者,新闻审查制度固然废除,但新闻管制本身依旧存在,针对军方、腐败、种族和宗教冲突等方面的报道仍受到严格限制,只不过从事前审核变为事后审查。
更严重的是,为了控制信息流动,之前缅甸军政府制定了多如牛毛的法律,陷人入罪,这些法律至今仍未废除。
尽管如此,没有人比记者对缅甸国内的政治改革更为兴奋。缅甸媒体人、民营报纸《财富》和《开放新闻》的主编丁迪苏(Thiha Saw)认为,尽管政府控制思想的本性仍会反复无常地发作,但言论空间的不断扩大,是民间和官方不断博弈的过程,在旧制度下,没人敢批评PSRD,更不用说记者上街游行,但新制度下,记者一次次造反,官方也在步步后退。
丁迪苏把媒体自由看做缅甸改革的晴雨表,他乐观地认为,包括正在起草的《新闻法》在内的一系列变化,将允许缅甸记者享有以前无法想象的自由。
2011年10月,缅甸北部克钦邦,雨季已过,热带绿色植被在阳光下显得郁郁葱葱。10月11日晚上,密支那监狱的狱警来到扎格纳(Zarganar)的囚室,告诉他即将重获自由。
次日,50岁的扎格纳坐在飞往缅甸仰光的飞机上,俯看下面的密支那监狱。他在这里吃了将近三年牢饭。Zarganar是他的艺名。他是缅甸最受欢迎的喜剧演员、导演、博客作者,经常编制谐剧讽刺缅甸经济与社会现状,其作品对于社会不公、不义素有针砭,多年来被军政府视为最危险的敌人。2006年9月起,军政府禁止其从事公开表演或參与任何一种与娱乐相关的工作。
2008年11月,因批评缅甸军政府应对纳吉斯风暴(Nargis)救援不力,扎格纳被指控违反《电讯法》(Electronics Act)等三项法律,获刑59年,上诉后刑期减至35年。按照这一判决,他要等到2033年才能重获自由。
缅甸2004年颁布的《电讯法》规定,接收、发送、传播任何涉及国家安全和秘密的个人,最高将面临15年的有期徒刑。一审开庭时,军政府指控扎格纳 3次违反《电讯法》,给他按上了45年的刑期,另外14年的刑期,则是指控他违反了《刑法》和《视频法》。
“在审讯时,法官问我email是多少,我说是thura61@gmail.com,对方怒斥:问的是你的email,不是gmail。就因为认为我藐视法庭,他们给我加了三年刑期。”扎格纳称。
缅甸位于印度和中国之间,国土形状像个菱形的风筝,面积比英国和法国都大。这里是佛塔林立的黄金国度,有笑容可掬的人民,也是与世界联系最少的国家之一。军政府闭目塞听,不仅严格控制观光客的进入,也用网络防火墙挡掉了一切政府不希望人民知道的信息。
经由严密的审查,军政府的统治被巧妙地隐藏在帷幕之后,这块帷幕是被国家严格控制的报纸、杂志、书籍、电影、音乐、互联网。政府的宣传不仅透过媒体,也经由学校散播到全国每个角落。军政府的三大目标:维护国家统一、防止外患与肃清内乱,不仅公布在全国各地的看板上,也印刷在中小学生的作业本上。
没人能在谈论政治后全身而退。多年来,扎格纳批评缅甸军政府的言论虽然成为《华尔街日报》等欧美报纸的头条,他却为此先后坐牢5次,他的名字成为敏感词,不允许出现在缅甸国内媒体上。
被判处35年的扎格纳,在监狱里通过缅甸官方媒体——《缅甸新光报》(New Light of Myanmar),获知一场变革正在席卷缅甸。
2011年2月,吴登盛当选缅甸总统,缅甸从名义上还政于民。从军事强权衍生出来的吴登盛政府,宣布推动民主转型。在就职演说中,吴登盛提出媒体是立法、司法、行政之外的第四力量,并要求尊重媒体。
缅甸的新闻松绑也逐渐开始。2011年6月,有关娱乐、健康、儿童和运动的文章不再需要事前审查;同年10月,新政府宣布正式解除对Facebook、 Twitter、BBC、Youtube、VOA等网站的封锁;同年12月,经济、犯罪和法律事务等主题也免于事前审查。教育主题和剩下的两个主题——宗教和政治——也于2012年3月和8月分别被解除审查。 如果认为缅甸政府就此会放弃对媒体的钳制,那完全是一厢情愿的误读。2012年5月,即将卸任的PSRD审查官丁瑞在接受《缅甸时报》(Myanmar Times)采访时描绘了媒体业未来的前景:所有公民都有权写他的所思所想,但不一定就能够发表出来。
这个国家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像扎格纳这样的异议人士也愿意暂时放下成见,和政府携手前行。2012年1月、2月,他先后会见了英国外交部长威廉黑格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会谈中,他不再声讨,而是建设性地批评政府。事后,总统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向其示好,约他喝茶聊天。
“如果工具箱里只有锤子,每个问题看起来都是钉子。如果我们手里有其他工具,我们就能思考策略性抗争的可行性。”扎格纳称,缅甸要改良,不要革命。
在经历了伤痕累累的数十年后,自上而下的民主改革,被視为这个悲情国家最好的机会。 “打不过他们,只能加入他们。”扎格纳说。
缅甸曾是亚洲最早拥有新闻自由的国家。在缅甸国王敏东(King Mindo)鼓励下,第一份全缅文报纸《Yadanapon NayPyiDaw Newspaper》1875年3月在缅甸中部城市曼德勒创办,敏东允许报刊对国王和王后进行如实报道,并不避讳负面的描写。他颁布了一项《新闻法》,规定“任何人不得因为报刊叙说了真相而抵制报刊”。
1885年,缅甸成为大英帝国无心插柳的殖民地。缅甸最后一位锡袍国王(Thibaw)攻打孟加拉,后者是印度最富裕的地带,惹恼了英国。英国以粗暴直接的方式让缅甸就范,放逐国王,让缅甸大开门户。印度、中国人大量涌入,不到数十年,缅甸人就在自己的国家成了少数族裔。
缅甸的军队是为了对抗英国的殖民统治而成立,组织者是仰光大学的毕业生昂山,也就是昂山素季的父亲。他于1941年率一小群斗士投靠日本,但他发现英国人喝缅甸人的血,日本人却噬他们的骨,于是转而与英国人合作驱逐日本人。二战结束后,昂山与英国人协商独立。但就在宣布独立几个月前,1947年,昂山被政敌刺杀。去世时,昂山既没获得政治权力,也没留下任何遗产,因而成为当代缅甸最受欢迎的爱国志士,他不仅是缅甸军队之父,也是现代缅甸之父。
1948年,缅甸脱离殖民统治,缅甸联邦诞生。从英国独立后,缅甸出版业经历了一段自由又活泼的时期,涌现了一批缅文、英文、中文……报纸,共有56家。记者在批评和质疑政府的同时,也积极为国家建设出谋划策。
自1987年9月5日仰光学生走上街头时起,三年之内,世界的政治版图被大量改写:柏林墙一夜之间倒塌,东欧“铁幕”边界被拆,苏联解体。缅甸人民的抗议却未能改写自己国家的命运。 1988年,仰光大学生再度走上街头。仰光大学的学生领袖台基伟(Htay Kywe)7月底在接受BBC采访时,以全国学联名义发出在1988年 8月8日罢工罢课的总动员令。BBC的缅语广播有数百万听众,无数的学生、僧侣、工人走上街头,军政府用枪声做出了回应,现场血流成河。
就在整个政局风起云涌时,昂山素季从英国回到缅甸,照顾病重的母亲。8888事件后,在大金塔西门外,昂山素季向前来一睹风采的数十万民众发表了演说。在她演讲时,站在她身旁的是广为人知的毛塔卡(Maung Thaw Ka),他是缅甸的知名诗人,当过国营杂志的编辑,写过讽刺但点到为止的文章。缅甸记者协会副会长吴温丁(U Win Tin)老和军政府唱反调,也是昂山素季最早的同盟者之一。
镇压之后,昂山素季大多数时间被软禁在年久失修的家中。大批反对派骨干被迫流亡,并在外成立了流亡媒體,其中比较有名的是总部位于挪威奥斯陆的缅甸民主之声(Democratic Voice of Burma,DVB),以及位于泰国清迈的《伊洛瓦底》(Irrawaddy)杂志。
留在缅甸国内的反对派领导人则遭到拷问和监禁。知名记者吴温丁被判19年,直到2008年才出狱;把昂山素季推上公共舞台的毛塔卡,则因“企图煽动军事政变”,被投入大牢,1991年死于因盛(Insein)监狱;1988年,27岁的扎格纳也因民运中的积极表现,被关进臭名昭著的因盛。
这是一所巨大的维多利亚式星形建筑,位于仰光郊区Insein镇上,监狱里一排排房屋由中心塔向外呈扇形展开,外侧由高大的围墙包围。因盛的发音就像英文insane(精神不正常之意)。这里是缅甸政治犯最为集中的地方。学生、作家、老师、僧侣、记者,都因发表反政府言行而在此入狱服刑。
8888事件后,军政府系统地抹去相关事件。军政府将自己改名为法律与秩序重建委员会(State Law and 0rder Restoration Council),属于中性词的“法律”和“秩序”,在缅文翻译成“忍、卑、屈、服”。政府不仅清扫血迹,也涂销历史。作家Aung Htun因秘密撰写1988年缅甸学运史,被判刑17年。
军方也悄悄改写自己的历史。在奈温时期,政府宣称昂山是军队的基石。如今,昂山的姓氏却被其女所用,成了反政府的战歌。8888事件后,昂山的头像逐渐从缅币上消失,代之以狮子。用来纪念昂山的烈士节,也被取消。
1989年,军政府颁布《更名法》,重新命名全国的街道、城市和乡镇。缅甸的英文名从Burma变为Myanmar,仰光从Rangoon变为Yangon。缅甸人告诉记者艾玛·拉金,政府不仅想篡改历史,也想篡改人民的记忆,因为地名不仅可以从地图上消失,也很可能从人民头脑中消失。
这个国家的名称,也成了记忆和遗忘的战争。昂山素季和反对派坚持沿用Burma,英美等国家对缅甸进行经济制裁,拒绝承认军政府,也拒绝使用Myanmar。
1988年以后,缅甸再次孤寂隐遁。将军们愈发孤立,且更具防备心。2005年11月,军政府未向外界做任何说明,突然把首都迁到距离仰光320公里远的中部山地彬马那,并起了个响亮的名字“内比都”(NayPyiDaw),意即王都。
内比都是世界上最诡异、最荒凉的城市。在保密蓝图上,这里由宾馆区、使馆区、政府区、公务员住宅区、高尔夫球场等组成,这些区域彼此孤立,相距几公里至十几公里。这里有缅甸第一座企鹅馆,还复制了仰光的大金塔,但一尘不染的主干线上几乎看不见行人和车辆。这里也是军方最安全的堡垒,直到2009年底才开通移动通信,是全球最后开通手机的首都。
2012年11月、12月,《南都周刊》记者数次拜访缅甸市场上最热销The Voice周报,主编觉敏瑞(Kyaw Min Swe) 向我们介绍缅甸审查制度是如何工作:审查官在每个违规的文字、图片上都画上了红叉叉,被删减的内容有麦当娜、泰国工地上的缅甸童工、以及内比都与平壤的建筑对比。
编辑部要事先准备预案,填补空版。如果删减内容过多,只能用自家广告来填版,“军方不希望老百姓知道报纸受到审查。从广告内容的多少,看出审查的力度。”觉敏瑞称,尽管PSRD的审查官十分勤勉尽职,但媒体也会通过增刊的形式,绕过审查,但此举要面临着PSRD的秋后算帐。
新闻审查官对媒体严防死守,搜寻每一份印刷品如课本、月历、报刊、歌词中是否有反动内容。政治腐败、自然灾害、经济困难、教育落后、贫穷、艾滋病,甚至失利的球赛都是报道的禁区。知名歌手Thxa Soe的《水电,请回來》(Water,Electricity,Please Come Back)遭禁,因为这在停电频繁的缅甸,也是敏感话题。
审查的内容也包括国际新闻,太密切反映出缅甸自身历史的报道被禁,比如印尼苏哈托下台、以及涉及朝鲜的报道。中国对缅甸影响最大,“报上只能出现中国的好消息”,觉敏瑞抱怨说,军方对中国新闻紧张到神经质的地步,审查员甚至会在所有的“台湾”前加上“中国”二字。
1992年起,丹瑞(Than Shwe)将军一手统治缅甸。丹瑞的资历证明,在充满猜忌的军事独裁体制中,最平庸的人往往能爬得最高。他又矮又胖,说话有气无力,看上去是个庸才,在Benedict Rogers为其撰写的传记中,身边人一致认为丹瑞“没什么文化”。 他从未读过高中,人生几乎全在军中度过,外人很少能窥见全貌,据说很喜欢看国际足球比赛与中国武侠小说。
丹瑞上台后,将军政府的喉舌《工人日报》改成了《缅甸新光报》(New Light of Myanmar),内容还是一边倒,几乎每天都有半版的社论攻击昂山素季和她的同盟者。 丹瑞最重要的行动,是在1993年成立联邦团结发展协会(Union Solidarity and Development Asociation USDA) ,这是个庞大的社会组织,公务员、老师必须加入,否则饭碗不保。普通人加入后可获补贴。在利益考量下,USDA吸引了大量人员,也丰富了军方的告密网络。
以保护国家为名,军政府与时俱进,增加法律钳制言论。1996年 的《电视和视频法》以及《计算机科学与发展法案》 要求使用电视、卫星接收器、摄像机、计算机等设备,必须进行事先备案登记;2000年的《互联网法案》和2004年的《电讯法 》则严格控制互联网内容的发布 ,任何“ 损害共和国利益、政治 和安全事务的内容”的行为最高可获刑15年。
丁迪苏介绍,在缅甸,军方拥有广播、电视媒体以及日报,只允许民营周报和月刊的存在。 能获得出版执照的或为官二代,或為官方裙带人士。普通人想要出版报刊,只能向拥有执照的人士租赁。
在表面的和平下,是暗流涌动的世界:经由长达半个世纪的军事统治,缅甸国内艾滋病患者的救助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成为亚洲艾滋病形势最严峻的国家;因为害怕发生政治风潮,政府任意关闭大学院校,将学生送回家乡,教育体系遭到颠覆性的破坏;由于经济崩溃,大量缅甸人背井离乡,到泰国等邻国充当廉价的劳工和童工。
这是亚洲最贫穷的国家,也是最昂贵的国家。缅甸华侨李开耀介绍,2004年在仰光仅购买一张SIM卡约需2000美元,2008年便宜了不少,但也需700美元左右。在2011年宣布开放时,缅甸的人均手机数量位居全球最低行列,甚至排在朝鲜之后,全国只有不到1%的人能上网。
在纸面上,缅甸却进步神速。《国家》(The Nation)周报主编Thet Zin介绍, 宣传部忙着撰写书籍和文章,纪录缅甸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缅甸新光报》每天报道的只有好消息:未开发地区铺设了新道路、疾病得到控制、就学率达到新高。这份报纸(New Light of Myanmar)由此被缅甸人称为“新谎言报”(New Lies of Myanmar)。
军方不仅对文字敏感,对声音也不放心。收音机是普通缅甸人是了解社会的主要平台,老百姓经常收听BBC、VOA(美国之音)、DVB(缅甸民主之声)的广播节目。为了阻止收听,政府会干扰信号。 军方要求民众不得挟洋自重、为敌刺探情报。律师Ne Min 因接受BBC 采访,被指控“为国外反政府组织通风报信”,2004年5月被判刑15年。
在以此为题材拍摄的纪录片《缅甸起义:看不到的真相》中,代号为“约书亚”的DVB记者告诉世人:“1988年后,缅甸几乎被世界遗忘。我们把在这个国家拍摄到的画面,通过卫星传送给CNN、BBC,要让世界知道缅甸发生了什么。” “袈裟革命”期间,缅甸一度切断互联网的连接。据开放网络促进会(OpenNet Initiative)的研究,缅甸自2005年已是全球使用互联网屏蔽手段最广泛的国家之一,军方过滤了异见网页和国外社交网络,并要求网吧每五分钟就截屏一次。
普通缅甸人利用自己的手机、数码相机、存储卡等,记录并传播这一历史事件,并通过各种途径打破互联网封锁。在“袈裟革命”对峙最激烈的时刻,流亡媒体《伊洛瓦底》网站每天收到大量匿名信息源的投稿,每天的访问量达到10万。
美国人类学家乔特(Ingrid Jordt)曾在缅甸出家为尼。她认为,“袈裟革命”是缅甸抗争的新纪元,缅甸自此进入了资讯时代。通过卫星电视和网络,缅甸人看到军方镇压的镜头。在缅甸,佛教是道德、神学和政治体系的象征,强大的宗教力量禁止伤害僧侣。乔特称,缅甸人相信,丹瑞必遭天谴。
“袈裟革命”后,DVB的總部被找到,数名地下记者遭到逮捕。军方还试图切断外来信息源。2008年1月,军方将卫星电视接收器的许可费上调了167倍,由6000缅币调至100万缅元(约780美元)。《缅甸时报》报道了这个消息,被停刊一期。除了政府严控的缅甸广播电视台(MRTV)外,其他一些电视台通常避谈政治,只播放肥皂剧和流行音乐。
在镇压僧侣抗议后不到一年,2008年5月,缅甸宣布将举行新宪法公投。就在新宪法交付表决的前几天,纳吉斯风暴袭击伊洛瓦底三角洲,夺走13.8万条人命,数百万人无家可归。不少缅甸人认为这是对军政府镇压僧侣的天谴。风暴后,军方严密管制外来人员进出,官方媒体则开足马力宣传一切救援都已经到位的消息。
扎格纳则组织志愿者赴灾区救援,在灾区拍摄了大量的影像和照片,并试图绕过审查,将资料送往泰国发布,3名志愿者在机场被捕,牵连21人入狱。志愿者邵达瑞(Zaw Thet Htwe)因此获刑19年。
“在缅甸,监狱是个无所不在的地下世界,谁都有可能掉进去。在国家机器的打击下,人们会恐惧,但恐惧并不能战胜人的天性。”邵达瑞摊摊手——“就这样,我坐了三次牢”。
近代缅甸历史上其实曾有过完全自由的时刻,新闻媒体繁荣昌盛,政党和工会林立,不过只撑了26天。
1988年8月24日,面对人民的抗议,军政府宣布将采取不同的规则,取消戒严,举行公投。丁迪苏当时是当局喉舌《工人日报》(Working People’s Class)的记者。他回忆,这家硬邦邦的报纸这天以后也发表政论性文章,刊载示威图片。很多报纸新加入市场—— 《独家报道》(Scoop)、《解放日报》(Liberation Daily)、《新胜利》(New Victory)、《黎明之光》(Dawn Light),光从这些刊名,就能体会到欢欣鼓舞的气氛。全缅甸都是欢声雷动的气氛。仰光有四十多家报刊畅所欲言各种观点。在权力真空中,学生们甚至成立了临时政府。
缅甸之春的结束,和它的到来一样突然。9月18日,军方宣称为了人民的福祉,将接管所有的权力。丁迪苏回忆说,镇压之后,军方关闭了所有的报纸,《工人日报》经过人事清洗后才重回报摊,丁自己也被清理出局。黑白色的电视严格按军方的要求播放节目。人民想了解真实情况,只能重新收听外国电台。
缅甸再度与世隔绝。2012年11月,《南都周刊》记者到达缅甸,仰光到处都是蒙尘的棕榈树和破旧的殖民建筑,就像被遗弃了几个世纪的伦敦。
这个国家弥漫着一股魔幻的气氛。2010年11月,缅甸宣布举行全国大选。大选前,一头象征着纯洁和权力的白象被发现。《缅甸新光报》大肆渲染,称白象只在盛世出现,意味着大选必将成功。
大选前,军方偷天换日,把联邦团结发展协会USDA中的A(association)变成P(party),摇身一变成最大的参选政党。他们拒绝了请求前来观察选举的单位,也拒绝了记者签证。大选数日后,昂山素季节获释。多家民营媒体突破禁令,对此做了大尺度报道,Voice、Venus等7家媒体被处罚停刊一期。
多年来,像扎格纳这样的缅甸人都向往着一个更有希望的结局:报纸不接受审查,人民可以自由地讲述自己的观点,政府能接受监督和质疑。USDP赢了2010年那场彻底舞弊的大选,军政府看起来并没有放手的迹象。
这一次,缅甸政府却出乎意料地走上了正确方向。政论性杂志Pyithu Khit (人民时代)最早刊登昂山素季的专栏《缅甸来信》,其主编Pe Myint介绍,自2011年3月起,仰光的许多记者就发现,他们的表达空间开始扩大,“越敏感的东西越繁荣,大家都在比谁能走得更远”。
自2011年8月吴登盛与昂山素季会面以来,双方都以世俗的政治妥协姿态面世,缅甸改革收获了国际舆论的高度评价。当年10月,缅甸释放230名政治犯;12月,和平集会与游行法颁布;2012年1月,当局再度大赦政治犯,并释放了所有在押的DVB记者。
2011年9月,吴登盛政府迫于国内舆论压力,宣布暂停有中资背景的密松水电站。这被不少缅甸人视为缅甸变革真正的转折点,年轻记者 Mratt称:“这说明政府真正倾听人民的声音了。”
不过,在新闻自由方面,新政府有太多自相矛盾的记录。2012年5月,审查官丁瑞承诺事先审查将于6月取消,但7月末,PSRD又宣布Voice和Envoy周报被无限期停刊,因为两家媒体的个别文章未经审查。这两家周报都刊登了一篇内阁改组的文章,Envoy还转载了《南方周末》采访缅甸议员昂登林的专访。昂登林把昂山素季说成是西方傀儡政权的势力,并要求重启密松项目,民主派于是签名请愿,要其下课。 停刊事件后,记者们穿着“停止扼杀媒体”字样的T恤衫在仰光和曼德勒游行造反。出乎意料的是,政府让步了,同意两家报纸复刊。2012年8月20日,宣传部宣布正式取消事前审查。
官方和民间的博弈依然存在。2012年8月,缅甸出现了三家独立的记者协会,规模最大的为缅甸记者协会(Myanmar Journalists Association),丁迪苏为该会副会长。丁介绍,官方要求参会,但遭到了协会的拒绝,在曼德勒,协会甚至跟官方撂了狠话:你们来,我们会就不开。
在Voice主编觉敏瑞看来,官方更多采用了自由的口号,而非自由的精神,因此充满了反复。在取消事先审查后,政府宣布成立缅甸核心报业委员会(Core Press Council),以监管媒体。不过,缅甸媒体人很快发现新机构只是取代了原来PSRD的审查功能。记者再次造反,官方再度放低姿态。
缅甸宣传部还颁布了一份规定,要求媒体人士“不得负面批评政府”、“不得破坏国家团结”等。去年5月,审查官丁瑞对《缅甸时报》称:违反规定的出版商不会被当作罪犯,但会在法庭上遭到起诉。仅在2012年,就有Snapshot、Voice、Modern Weekly三家媒体在报道中因涉及种族冲突、政府腐败,被政府部门诉至法院。
对此,昂山素季认为,政府已放宽对媒体的无理控制,但它仍本能地把自由媒体视为过度自由,“我们希望,缅甸政府和议会了解,现代、自由的媒体,不仅是民主化的结果,也是民主化的先决条件。”
缅甸的新闻改革充满了反复,但又那么令人鼓舞。2012年3月,吴登盛在议会上特地提到,要让更多的人买得起手机,用得上互联网。仰光的媒体人也正在计划和梦想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未来,Voice周刊甚至开发了缅甸传媒业第一个苹果产品的APP,主编觉瑞敏喜气洋洋向来访者推介。
缅甸的新闻自由与政府的民主改革步步相关。所有人都在猜测这个国家的未来:政府真的变成了民主转型的推手,还是在国际制裁与孤立中已难释重负,不得不做出姿态?这场面对世人的试验会不会像1988年短暂的缅甸之春一样,突然画下句号?
扎格纳经常跟总统办公室的人喝茶,据他观察,目前政府官员可分为三种,改革派、强硬派和墙头草,墙头草居多。觉敏瑞持相当的观点。作为缅甸最成功的民营媒体主编,他经常和官员打交道,在他看来,部级官员里真正的改革派只有3个,“太少了”。
首席总统顾问Ko Ko Hlaing则认为缅甸不会走回头路。他说,总统的个人意志、宪法的民主方向、初尝自由滋味的缅甸人民,还有国际大趋势都会确保改革不会倒退。
緬甸的未来充满未知数。现任总统吴登盛正尽力说服世人,应对缅甸保持乐观:“我们正处在迈向民主的正确道路上。正因为我们在正确的方向上,所以只能向前迈进。”
缅甸走一步、看一步的改革,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利益鼓励。欧美等国暂缓对缅甸的制裁。2012年11月,奥巴马访缅,称缅甸的现状只是漫长旅程的第一步。在讲话中,奥巴马首次弃用Burma,改用Myanmar。
奥巴马访缅前,2012年10月,吴登盛在缅甸第一次召开新闻发布会。 面对媒体人对新闻环境依旧不甚满意的抱怨,吴登盛称, “我们在民主方面的经验还不足,需要加强和媒体的联系。”
吴称,“过去政府部门害怕媒体,包括我自己,现在我鼓励他们,我不害怕了,你们也不要害怕。”
原PSRD负责人、审查总长丁瑞(Tint Swe)摆出一幅解脱的姿态。他告诉来访的《南都周刊》记者,缅甸的审查制度共存在了48年零14天,终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箱。
“当我们有了按民主模式运转的议会和政府时,怎么可能同时存在新闻审查制度呢?”丁瑞说。
自1962年奈温发动军事政变上台执政,缅甸便推行严格的“出版前审查制度“。PSRD主宰出版文字的生杀予夺,审查员的红笔不仅用来审查新闻,也用来审查广告、小说、童话、彩票号码和占星,以确保其不包含反政府内容。
军政府不仅严密控制国内出版信息,而且严格封锁外部信息。在缅甸,买台传真机得申请许可,自发集会超过5个人都算违法,那些批评政府的人,在牢里一关就是几十年。
自2011年缅甸民选政府上台之后,以吴登盛总统为首的文官政府,渐进推行政治开放,开始自上而下的改革,新闻管制也随之较为平稳地发生了变化。新政府释放因言获罪的政治犯、开放报禁、解除网络管制,允许成立记者行业协会。前后遭软禁15年的缅甸民主偶像昂山素季,登上了国内报纸的头条。
缅甸政府在实现信息自由的道路上迈出了宝贵的步伐,但缅甸国内的新闻从业人员对“松绑”反应仅为谨慎乐观。多名当地记者告诉《南都周刊》记者,新闻审查制度固然废除,但新闻管制本身依旧存在,针对军方、腐败、种族和宗教冲突等方面的报道仍受到严格限制,只不过从事前审核变为事后审查。
更严重的是,为了控制信息流动,之前缅甸军政府制定了多如牛毛的法律,陷人入罪,这些法律至今仍未废除。
尽管如此,没有人比记者对缅甸国内的政治改革更为兴奋。缅甸媒体人、民营报纸《财富》和《开放新闻》的主编丁迪苏(Thiha Saw)认为,尽管政府控制思想的本性仍会反复无常地发作,但言论空间的不断扩大,是民间和官方不断博弈的过程,在旧制度下,没人敢批评PSRD,更不用说记者上街游行,但新制度下,记者一次次造反,官方也在步步后退。
丁迪苏把媒体自由看做缅甸改革的晴雨表,他乐观地认为,包括正在起草的《新闻法》在内的一系列变化,将允许缅甸记者享有以前无法想象的自由。
第四力量
2011年10月,缅甸北部克钦邦,雨季已过,热带绿色植被在阳光下显得郁郁葱葱。10月11日晚上,密支那监狱的狱警来到扎格纳(Zarganar)的囚室,告诉他即将重获自由。
次日,50岁的扎格纳坐在飞往缅甸仰光的飞机上,俯看下面的密支那监狱。他在这里吃了将近三年牢饭。Zarganar是他的艺名。他是缅甸最受欢迎的喜剧演员、导演、博客作者,经常编制谐剧讽刺缅甸经济与社会现状,其作品对于社会不公、不义素有针砭,多年来被军政府视为最危险的敌人。2006年9月起,军政府禁止其从事公开表演或參与任何一种与娱乐相关的工作。
2008年11月,因批评缅甸军政府应对纳吉斯风暴(Nargis)救援不力,扎格纳被指控违反《电讯法》(Electronics Act)等三项法律,获刑59年,上诉后刑期减至35年。按照这一判决,他要等到2033年才能重获自由。
缅甸2004年颁布的《电讯法》规定,接收、发送、传播任何涉及国家安全和秘密的个人,最高将面临15年的有期徒刑。一审开庭时,军政府指控扎格纳 3次违反《电讯法》,给他按上了45年的刑期,另外14年的刑期,则是指控他违反了《刑法》和《视频法》。
“在审讯时,法官问我email是多少,我说是thura61@gmail.com,对方怒斥:问的是你的email,不是gmail。就因为认为我藐视法庭,他们给我加了三年刑期。”扎格纳称。
缅甸位于印度和中国之间,国土形状像个菱形的风筝,面积比英国和法国都大。这里是佛塔林立的黄金国度,有笑容可掬的人民,也是与世界联系最少的国家之一。军政府闭目塞听,不仅严格控制观光客的进入,也用网络防火墙挡掉了一切政府不希望人民知道的信息。
经由严密的审查,军政府的统治被巧妙地隐藏在帷幕之后,这块帷幕是被国家严格控制的报纸、杂志、书籍、电影、音乐、互联网。政府的宣传不仅透过媒体,也经由学校散播到全国每个角落。军政府的三大目标:维护国家统一、防止外患与肃清内乱,不仅公布在全国各地的看板上,也印刷在中小学生的作业本上。
没人能在谈论政治后全身而退。多年来,扎格纳批评缅甸军政府的言论虽然成为《华尔街日报》等欧美报纸的头条,他却为此先后坐牢5次,他的名字成为敏感词,不允许出现在缅甸国内媒体上。
被判处35年的扎格纳,在监狱里通过缅甸官方媒体——《缅甸新光报》(New Light of Myanmar),获知一场变革正在席卷缅甸。
2011年2月,吴登盛当选缅甸总统,缅甸从名义上还政于民。从军事强权衍生出来的吴登盛政府,宣布推动民主转型。在就职演说中,吴登盛提出媒体是立法、司法、行政之外的第四力量,并要求尊重媒体。
缅甸的新闻松绑也逐渐开始。2011年6月,有关娱乐、健康、儿童和运动的文章不再需要事前审查;同年10月,新政府宣布正式解除对Facebook、 Twitter、BBC、Youtube、VOA等网站的封锁;同年12月,经济、犯罪和法律事务等主题也免于事前审查。教育主题和剩下的两个主题——宗教和政治——也于2012年3月和8月分别被解除审查。 如果认为缅甸政府就此会放弃对媒体的钳制,那完全是一厢情愿的误读。2012年5月,即将卸任的PSRD审查官丁瑞在接受《缅甸时报》(Myanmar Times)采访时描绘了媒体业未来的前景:所有公民都有权写他的所思所想,但不一定就能够发表出来。
军政府的钳制
这个国家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像扎格纳这样的异议人士也愿意暂时放下成见,和政府携手前行。2012年1月、2月,他先后会见了英国外交部长威廉黑格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会谈中,他不再声讨,而是建设性地批评政府。事后,总统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向其示好,约他喝茶聊天。
“如果工具箱里只有锤子,每个问题看起来都是钉子。如果我们手里有其他工具,我们就能思考策略性抗争的可行性。”扎格纳称,缅甸要改良,不要革命。
在经历了伤痕累累的数十年后,自上而下的民主改革,被視为这个悲情国家最好的机会。 “打不过他们,只能加入他们。”扎格纳说。
缅甸曾是亚洲最早拥有新闻自由的国家。在缅甸国王敏东(King Mindo)鼓励下,第一份全缅文报纸《Yadanapon NayPyiDaw Newspaper》1875年3月在缅甸中部城市曼德勒创办,敏东允许报刊对国王和王后进行如实报道,并不避讳负面的描写。他颁布了一项《新闻法》,规定“任何人不得因为报刊叙说了真相而抵制报刊”。
1885年,缅甸成为大英帝国无心插柳的殖民地。缅甸最后一位锡袍国王(Thibaw)攻打孟加拉,后者是印度最富裕的地带,惹恼了英国。英国以粗暴直接的方式让缅甸就范,放逐国王,让缅甸大开门户。印度、中国人大量涌入,不到数十年,缅甸人就在自己的国家成了少数族裔。
缅甸的军队是为了对抗英国的殖民统治而成立,组织者是仰光大学的毕业生昂山,也就是昂山素季的父亲。他于1941年率一小群斗士投靠日本,但他发现英国人喝缅甸人的血,日本人却噬他们的骨,于是转而与英国人合作驱逐日本人。二战结束后,昂山与英国人协商独立。但就在宣布独立几个月前,1947年,昂山被政敌刺杀。去世时,昂山既没获得政治权力,也没留下任何遗产,因而成为当代缅甸最受欢迎的爱国志士,他不仅是缅甸军队之父,也是现代缅甸之父。
1948年,缅甸脱离殖民统治,缅甸联邦诞生。从英国独立后,缅甸出版业经历了一段自由又活泼的时期,涌现了一批缅文、英文、中文……报纸,共有56家。记者在批评和质疑政府的同时,也积极为国家建设出谋划策。
孤寂的缅甸
自1987年9月5日仰光学生走上街头时起,三年之内,世界的政治版图被大量改写:柏林墙一夜之间倒塌,东欧“铁幕”边界被拆,苏联解体。缅甸人民的抗议却未能改写自己国家的命运。 1988年,仰光大学生再度走上街头。仰光大学的学生领袖台基伟(Htay Kywe)7月底在接受BBC采访时,以全国学联名义发出在1988年 8月8日罢工罢课的总动员令。BBC的缅语广播有数百万听众,无数的学生、僧侣、工人走上街头,军政府用枪声做出了回应,现场血流成河。
就在整个政局风起云涌时,昂山素季从英国回到缅甸,照顾病重的母亲。8888事件后,在大金塔西门外,昂山素季向前来一睹风采的数十万民众发表了演说。在她演讲时,站在她身旁的是广为人知的毛塔卡(Maung Thaw Ka),他是缅甸的知名诗人,当过国营杂志的编辑,写过讽刺但点到为止的文章。缅甸记者协会副会长吴温丁(U Win Tin)老和军政府唱反调,也是昂山素季最早的同盟者之一。
镇压之后,昂山素季大多数时间被软禁在年久失修的家中。大批反对派骨干被迫流亡,并在外成立了流亡媒體,其中比较有名的是总部位于挪威奥斯陆的缅甸民主之声(Democratic Voice of Burma,DVB),以及位于泰国清迈的《伊洛瓦底》(Irrawaddy)杂志。
留在缅甸国内的反对派领导人则遭到拷问和监禁。知名记者吴温丁被判19年,直到2008年才出狱;把昂山素季推上公共舞台的毛塔卡,则因“企图煽动军事政变”,被投入大牢,1991年死于因盛(Insein)监狱;1988年,27岁的扎格纳也因民运中的积极表现,被关进臭名昭著的因盛。
这是一所巨大的维多利亚式星形建筑,位于仰光郊区Insein镇上,监狱里一排排房屋由中心塔向外呈扇形展开,外侧由高大的围墙包围。因盛的发音就像英文insane(精神不正常之意)。这里是缅甸政治犯最为集中的地方。学生、作家、老师、僧侣、记者,都因发表反政府言行而在此入狱服刑。
8888事件后,军政府系统地抹去相关事件。军政府将自己改名为法律与秩序重建委员会(State Law and 0rder Restoration Council),属于中性词的“法律”和“秩序”,在缅文翻译成“忍、卑、屈、服”。政府不仅清扫血迹,也涂销历史。作家Aung Htun因秘密撰写1988年缅甸学运史,被判刑17年。
军方也悄悄改写自己的历史。在奈温时期,政府宣称昂山是军队的基石。如今,昂山的姓氏却被其女所用,成了反政府的战歌。8888事件后,昂山的头像逐渐从缅币上消失,代之以狮子。用来纪念昂山的烈士节,也被取消。
1989年,军政府颁布《更名法》,重新命名全国的街道、城市和乡镇。缅甸的英文名从Burma变为Myanmar,仰光从Rangoon变为Yangon。缅甸人告诉记者艾玛·拉金,政府不仅想篡改历史,也想篡改人民的记忆,因为地名不仅可以从地图上消失,也很可能从人民头脑中消失。
这个国家的名称,也成了记忆和遗忘的战争。昂山素季和反对派坚持沿用Burma,英美等国家对缅甸进行经济制裁,拒绝承认军政府,也拒绝使用Myanmar。
1988年以后,缅甸再次孤寂隐遁。将军们愈发孤立,且更具防备心。2005年11月,军政府未向外界做任何说明,突然把首都迁到距离仰光320公里远的中部山地彬马那,并起了个响亮的名字“内比都”(NayPyiDaw),意即王都。
内比都是世界上最诡异、最荒凉的城市。在保密蓝图上,这里由宾馆区、使馆区、政府区、公务员住宅区、高尔夫球场等组成,这些区域彼此孤立,相距几公里至十几公里。这里有缅甸第一座企鹅馆,还复制了仰光的大金塔,但一尘不染的主干线上几乎看不见行人和车辆。这里也是军方最安全的堡垒,直到2009年底才开通移动通信,是全球最后开通手机的首都。
历史的空白
2012年11月、12月,《南都周刊》记者数次拜访缅甸市场上最热销The Voice周报,主编觉敏瑞(Kyaw Min Swe) 向我们介绍缅甸审查制度是如何工作:审查官在每个违规的文字、图片上都画上了红叉叉,被删减的内容有麦当娜、泰国工地上的缅甸童工、以及内比都与平壤的建筑对比。
编辑部要事先准备预案,填补空版。如果删减内容过多,只能用自家广告来填版,“军方不希望老百姓知道报纸受到审查。从广告内容的多少,看出审查的力度。”觉敏瑞称,尽管PSRD的审查官十分勤勉尽职,但媒体也会通过增刊的形式,绕过审查,但此举要面临着PSRD的秋后算帐。
新闻审查官对媒体严防死守,搜寻每一份印刷品如课本、月历、报刊、歌词中是否有反动内容。政治腐败、自然灾害、经济困难、教育落后、贫穷、艾滋病,甚至失利的球赛都是报道的禁区。知名歌手Thxa Soe的《水电,请回來》(Water,Electricity,Please Come Back)遭禁,因为这在停电频繁的缅甸,也是敏感话题。
审查的内容也包括国际新闻,太密切反映出缅甸自身历史的报道被禁,比如印尼苏哈托下台、以及涉及朝鲜的报道。中国对缅甸影响最大,“报上只能出现中国的好消息”,觉敏瑞抱怨说,军方对中国新闻紧张到神经质的地步,审查员甚至会在所有的“台湾”前加上“中国”二字。
1992年起,丹瑞(Than Shwe)将军一手统治缅甸。丹瑞的资历证明,在充满猜忌的军事独裁体制中,最平庸的人往往能爬得最高。他又矮又胖,说话有气无力,看上去是个庸才,在Benedict Rogers为其撰写的传记中,身边人一致认为丹瑞“没什么文化”。 他从未读过高中,人生几乎全在军中度过,外人很少能窥见全貌,据说很喜欢看国际足球比赛与中国武侠小说。
丹瑞上台后,将军政府的喉舌《工人日报》改成了《缅甸新光报》(New Light of Myanmar),内容还是一边倒,几乎每天都有半版的社论攻击昂山素季和她的同盟者。 丹瑞最重要的行动,是在1993年成立联邦团结发展协会(Union Solidarity and Development Asociation USDA) ,这是个庞大的社会组织,公务员、老师必须加入,否则饭碗不保。普通人加入后可获补贴。在利益考量下,USDA吸引了大量人员,也丰富了军方的告密网络。
以保护国家为名,军政府与时俱进,增加法律钳制言论。1996年 的《电视和视频法》以及《计算机科学与发展法案》 要求使用电视、卫星接收器、摄像机、计算机等设备,必须进行事先备案登记;2000年的《互联网法案》和2004年的《电讯法 》则严格控制互联网内容的发布 ,任何“ 损害共和国利益、政治 和安全事务的内容”的行为最高可获刑15年。
丁迪苏介绍,在缅甸,军方拥有广播、电视媒体以及日报,只允许民营周报和月刊的存在。 能获得出版执照的或为官二代,或為官方裙带人士。普通人想要出版报刊,只能向拥有执照的人士租赁。
在表面的和平下,是暗流涌动的世界:经由长达半个世纪的军事统治,缅甸国内艾滋病患者的救助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成为亚洲艾滋病形势最严峻的国家;因为害怕发生政治风潮,政府任意关闭大学院校,将学生送回家乡,教育体系遭到颠覆性的破坏;由于经济崩溃,大量缅甸人背井离乡,到泰国等邻国充当廉价的劳工和童工。
这是亚洲最贫穷的国家,也是最昂贵的国家。缅甸华侨李开耀介绍,2004年在仰光仅购买一张SIM卡约需2000美元,2008年便宜了不少,但也需700美元左右。在2011年宣布开放时,缅甸的人均手机数量位居全球最低行列,甚至排在朝鲜之后,全国只有不到1%的人能上网。
在纸面上,缅甸却进步神速。《国家》(The Nation)周报主编Thet Zin介绍, 宣传部忙着撰写书籍和文章,纪录缅甸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缅甸新光报》每天报道的只有好消息:未开发地区铺设了新道路、疾病得到控制、就学率达到新高。这份报纸(New Light of Myanmar)由此被缅甸人称为“新谎言报”(New Lies of Myanmar)。
军方不仅对文字敏感,对声音也不放心。收音机是普通缅甸人是了解社会的主要平台,老百姓经常收听BBC、VOA(美国之音)、DVB(缅甸民主之声)的广播节目。为了阻止收听,政府会干扰信号。 军方要求民众不得挟洋自重、为敌刺探情报。律师Ne Min 因接受BBC 采访,被指控“为国外反政府组织通风报信”,2004年5月被判刑15年。
在以此为题材拍摄的纪录片《缅甸起义:看不到的真相》中,代号为“约书亚”的DVB记者告诉世人:“1988年后,缅甸几乎被世界遗忘。我们把在这个国家拍摄到的画面,通过卫星传送给CNN、BBC,要让世界知道缅甸发生了什么。” “袈裟革命”期间,缅甸一度切断互联网的连接。据开放网络促进会(OpenNet Initiative)的研究,缅甸自2005年已是全球使用互联网屏蔽手段最广泛的国家之一,军方过滤了异见网页和国外社交网络,并要求网吧每五分钟就截屏一次。
普通缅甸人利用自己的手机、数码相机、存储卡等,记录并传播这一历史事件,并通过各种途径打破互联网封锁。在“袈裟革命”对峙最激烈的时刻,流亡媒体《伊洛瓦底》网站每天收到大量匿名信息源的投稿,每天的访问量达到10万。
美国人类学家乔特(Ingrid Jordt)曾在缅甸出家为尼。她认为,“袈裟革命”是缅甸抗争的新纪元,缅甸自此进入了资讯时代。通过卫星电视和网络,缅甸人看到军方镇压的镜头。在缅甸,佛教是道德、神学和政治体系的象征,强大的宗教力量禁止伤害僧侣。乔特称,缅甸人相信,丹瑞必遭天谴。
“袈裟革命”后,DVB的總部被找到,数名地下记者遭到逮捕。军方还试图切断外来信息源。2008年1月,军方将卫星电视接收器的许可费上调了167倍,由6000缅币调至100万缅元(约780美元)。《缅甸时报》报道了这个消息,被停刊一期。除了政府严控的缅甸广播电视台(MRTV)外,其他一些电视台通常避谈政治,只播放肥皂剧和流行音乐。
在镇压僧侣抗议后不到一年,2008年5月,缅甸宣布将举行新宪法公投。就在新宪法交付表决的前几天,纳吉斯风暴袭击伊洛瓦底三角洲,夺走13.8万条人命,数百万人无家可归。不少缅甸人认为这是对军政府镇压僧侣的天谴。风暴后,军方严密管制外来人员进出,官方媒体则开足马力宣传一切救援都已经到位的消息。
扎格纳则组织志愿者赴灾区救援,在灾区拍摄了大量的影像和照片,并试图绕过审查,将资料送往泰国发布,3名志愿者在机场被捕,牵连21人入狱。志愿者邵达瑞(Zaw Thet Htwe)因此获刑19年。
“在缅甸,监狱是个无所不在的地下世界,谁都有可能掉进去。在国家机器的打击下,人们会恐惧,但恐惧并不能战胜人的天性。”邵达瑞摊摊手——“就这样,我坐了三次牢”。
转型到来
近代缅甸历史上其实曾有过完全自由的时刻,新闻媒体繁荣昌盛,政党和工会林立,不过只撑了26天。
1988年8月24日,面对人民的抗议,军政府宣布将采取不同的规则,取消戒严,举行公投。丁迪苏当时是当局喉舌《工人日报》(Working People’s Class)的记者。他回忆,这家硬邦邦的报纸这天以后也发表政论性文章,刊载示威图片。很多报纸新加入市场—— 《独家报道》(Scoop)、《解放日报》(Liberation Daily)、《新胜利》(New Victory)、《黎明之光》(Dawn Light),光从这些刊名,就能体会到欢欣鼓舞的气氛。全缅甸都是欢声雷动的气氛。仰光有四十多家报刊畅所欲言各种观点。在权力真空中,学生们甚至成立了临时政府。
缅甸之春的结束,和它的到来一样突然。9月18日,军方宣称为了人民的福祉,将接管所有的权力。丁迪苏回忆说,镇压之后,军方关闭了所有的报纸,《工人日报》经过人事清洗后才重回报摊,丁自己也被清理出局。黑白色的电视严格按军方的要求播放节目。人民想了解真实情况,只能重新收听外国电台。
缅甸再度与世隔绝。2012年11月,《南都周刊》记者到达缅甸,仰光到处都是蒙尘的棕榈树和破旧的殖民建筑,就像被遗弃了几个世纪的伦敦。
这个国家弥漫着一股魔幻的气氛。2010年11月,缅甸宣布举行全国大选。大选前,一头象征着纯洁和权力的白象被发现。《缅甸新光报》大肆渲染,称白象只在盛世出现,意味着大选必将成功。
大选前,军方偷天换日,把联邦团结发展协会USDA中的A(association)变成P(party),摇身一变成最大的参选政党。他们拒绝了请求前来观察选举的单位,也拒绝了记者签证。大选数日后,昂山素季节获释。多家民营媒体突破禁令,对此做了大尺度报道,Voice、Venus等7家媒体被处罚停刊一期。
多年来,像扎格纳这样的缅甸人都向往着一个更有希望的结局:报纸不接受审查,人民可以自由地讲述自己的观点,政府能接受监督和质疑。USDP赢了2010年那场彻底舞弊的大选,军政府看起来并没有放手的迹象。
这一次,缅甸政府却出乎意料地走上了正确方向。政论性杂志Pyithu Khit (人民时代)最早刊登昂山素季的专栏《缅甸来信》,其主编Pe Myint介绍,自2011年3月起,仰光的许多记者就发现,他们的表达空间开始扩大,“越敏感的东西越繁荣,大家都在比谁能走得更远”。
自2011年8月吴登盛与昂山素季会面以来,双方都以世俗的政治妥协姿态面世,缅甸改革收获了国际舆论的高度评价。当年10月,缅甸释放230名政治犯;12月,和平集会与游行法颁布;2012年1月,当局再度大赦政治犯,并释放了所有在押的DVB记者。
2011年9月,吴登盛政府迫于国内舆论压力,宣布暂停有中资背景的密松水电站。这被不少缅甸人视为缅甸变革真正的转折点,年轻记者 Mratt称:“这说明政府真正倾听人民的声音了。”
不过,在新闻自由方面,新政府有太多自相矛盾的记录。2012年5月,审查官丁瑞承诺事先审查将于6月取消,但7月末,PSRD又宣布Voice和Envoy周报被无限期停刊,因为两家媒体的个别文章未经审查。这两家周报都刊登了一篇内阁改组的文章,Envoy还转载了《南方周末》采访缅甸议员昂登林的专访。昂登林把昂山素季说成是西方傀儡政权的势力,并要求重启密松项目,民主派于是签名请愿,要其下课。 停刊事件后,记者们穿着“停止扼杀媒体”字样的T恤衫在仰光和曼德勒游行造反。出乎意料的是,政府让步了,同意两家报纸复刊。2012年8月20日,宣传部宣布正式取消事前审查。
博弈仍在
官方和民间的博弈依然存在。2012年8月,缅甸出现了三家独立的记者协会,规模最大的为缅甸记者协会(Myanmar Journalists Association),丁迪苏为该会副会长。丁介绍,官方要求参会,但遭到了协会的拒绝,在曼德勒,协会甚至跟官方撂了狠话:你们来,我们会就不开。
在Voice主编觉敏瑞看来,官方更多采用了自由的口号,而非自由的精神,因此充满了反复。在取消事先审查后,政府宣布成立缅甸核心报业委员会(Core Press Council),以监管媒体。不过,缅甸媒体人很快发现新机构只是取代了原来PSRD的审查功能。记者再次造反,官方再度放低姿态。
缅甸宣传部还颁布了一份规定,要求媒体人士“不得负面批评政府”、“不得破坏国家团结”等。去年5月,审查官丁瑞对《缅甸时报》称:违反规定的出版商不会被当作罪犯,但会在法庭上遭到起诉。仅在2012年,就有Snapshot、Voice、Modern Weekly三家媒体在报道中因涉及种族冲突、政府腐败,被政府部门诉至法院。
对此,昂山素季认为,政府已放宽对媒体的无理控制,但它仍本能地把自由媒体视为过度自由,“我们希望,缅甸政府和议会了解,现代、自由的媒体,不仅是民主化的结果,也是民主化的先决条件。”
缅甸的新闻改革充满了反复,但又那么令人鼓舞。2012年3月,吴登盛在议会上特地提到,要让更多的人买得起手机,用得上互联网。仰光的媒体人也正在计划和梦想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未来,Voice周刊甚至开发了缅甸传媒业第一个苹果产品的APP,主编觉瑞敏喜气洋洋向来访者推介。
缅甸的新闻自由与政府的民主改革步步相关。所有人都在猜测这个国家的未来:政府真的变成了民主转型的推手,还是在国际制裁与孤立中已难释重负,不得不做出姿态?这场面对世人的试验会不会像1988年短暂的缅甸之春一样,突然画下句号?
扎格纳经常跟总统办公室的人喝茶,据他观察,目前政府官员可分为三种,改革派、强硬派和墙头草,墙头草居多。觉敏瑞持相当的观点。作为缅甸最成功的民营媒体主编,他经常和官员打交道,在他看来,部级官员里真正的改革派只有3个,“太少了”。
首席总统顾问Ko Ko Hlaing则认为缅甸不会走回头路。他说,总统的个人意志、宪法的民主方向、初尝自由滋味的缅甸人民,还有国际大趋势都会确保改革不会倒退。
緬甸的未来充满未知数。现任总统吴登盛正尽力说服世人,应对缅甸保持乐观:“我们正处在迈向民主的正确道路上。正因为我们在正确的方向上,所以只能向前迈进。”
缅甸走一步、看一步的改革,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利益鼓励。欧美等国暂缓对缅甸的制裁。2012年11月,奥巴马访缅,称缅甸的现状只是漫长旅程的第一步。在讲话中,奥巴马首次弃用Burma,改用Myanmar。
奥巴马访缅前,2012年10月,吴登盛在缅甸第一次召开新闻发布会。 面对媒体人对新闻环境依旧不甚满意的抱怨,吴登盛称, “我们在民主方面的经验还不足,需要加强和媒体的联系。”
吴称,“过去政府部门害怕媒体,包括我自己,现在我鼓励他们,我不害怕了,你们也不要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