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司空见惯的课后习题中开掘别样价值

来源 :语文天地·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mingkoxiu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材除了编选了大量文质兼备的典范之作之外,还为师生精心编制了多种形式的课后习题。其中,很多课后练习不止一次地出现在不用的课文中,有的甚至一篇不落。很多教师常常是见多不怪,认为有些题型是可有可无的形式,毫无教学价值。但事实上,这些习题都是编者依托新课标的理念精神编著而成,是小学语文中学生能力训练的重要抓手。那如何才能从司空见惯的题型中开掘出丰富的训练价值,为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发展奠基呢?笔者即以《我给江主席献花》一文课后练习的运用为例,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一、利用课后练习,强化分段训练
  进入中高年级,对语言单位的关注也已经逐步从原本的字词向语段、篇章过渡。因此,在很多中高年级课文后,编者都设置了很多划分段落结构、概括段落大意的练习。这是编者在利用课后习题释放一个鲜明的信号,即要在阅读教学中密切关注学生利用逻辑能力划分段落能力的发展。
  以《我给江主席献花》一文为例,编者就设置了这样的题型:即根据所概括的段落大意划分段落。这一练习在很多教师眼中认为非常简单,因为已经直接出示了大意,依葫芦画瓢,也就失去了训练的价值。即便在课堂教学中有所涉及也是走马观花,徒有形式。其实不然,“直接出示段落大意”不仅让学生明确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更是让学生明晰了语段大意的概括方法,同时也为学生逻辑训练提供了平台。因此,教师要在学生初步阅读的过程中整体感知大意,并了解与“给江主席献花”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在学生交流分享过程中,教师相机与课后练习中出示的大意进行有效对接,从而让学生深入感知课文主要描述了“等待江主席”“給主席献花”“难忘的一天”等三个部分,并依照事情发展的脉络,圈画相关的自然段。
  二、聚焦课后练习,强化朗读训练
  语文综合能力就是指学生听说读写的发展,其中“读”是其他能力发展的基础。新课标也在第三学段对“读”提出了这样的教学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要具有一定的速度,每分钟不得少于300字。而每篇课文后,几乎都设置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样的练习要求。因此,教师就应该引领学生紧扣课文特质,紧扣课文中的核心词语,采用多重形式的朗读,真正将这一练习要求落实到位。
  如在教学课文第2自然段时,教师就可以引领学生在深入细读中品味描写“我”在雨中等待江主席的语段,通过最后地深情朗读感受人物内心的激动和兴奋之情。而在教学“献花”这一核心段落时,教师则为学生出示了这样的思考题:“我”在献花时有着哪些动作与神情?这些动作与神情可以看出什么?江主席有着怎样的表现?从中又可以看出些什么?在学生深入感知课文内容之后,教师则紧扣人物做出的相关动作和表情,引领学生进行分角色的朗读,分别感受“我”对江主席的爱戴之情以及江主席对“我”的亲切爱抚。
  三、依托课后练习,强化语言训练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也是作者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重要平台。由词语所构建出来的精妙语句也成为了阅读教学所应该密切关注的资源。而课后练习中,有很多关注课文核心词语的习题,就需要教师充分洞察出编者的深刻用意,从而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基。
  如这篇课文的第3题就按照惯有模式设置了这样的题目:读一读,再抄写,并用所带点的词语造句。这一题型几乎见于每一篇课文,但很多教师并不引以为然,常常在教学中熟视无睹,造成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教师可以结合具体语境引领学生在深入理解这些核心词语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情境进行语言实践运用的训练。以教学“秩序井然”为例,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出示课文中含有“秩序井然”这个词语的语句,先组织学生在语境的浸润下理解大意,并告知学生这个词可以出现在语句的中间,也可以出现在句末。学生深受启发,进行了这样的造句:看电影时,同学们拍着整齐的队伍,秩序井然地走进电影院;比赛结束,同学没有散乱,一切都显得那么秩序井然。
  总而言之,课后练习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资源,同时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有效抓手。只有真正揣摩出其所含有的编者用意,课后习题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武坚镇周西小学(225247)
其他文献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的深刻高效,还要注重课堂检测环节的设计,也就是我们平时为学生布置的作业。作业是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凭据,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凭借作业获得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事略。所以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要重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微改革,让学生在多样化的作业中发展能力,提升素养。  一、实践活动,读写结合  小学生喜欢参加实践活动,而新课标也提倡构建生本课堂
期刊
叶圣陶先生在谈及作文的时候提出了作文源于生活积累的作文教学观,认为写作这件事情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分不开,学生的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就能写出怎样的作文。由此可见,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积累生活化素材让学生摆脱了写作时“无米下炊”的窘态,只要善于观察,就能从日常生活中寻常的人和事中受到启发,写出有见地、能吸引人的好文章。  一、放眼日常,记录感动瞬间  写作文需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感受,是对特定环境中的话语不经过逻辑推理,直接迅速整体地感知和把握,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对学生进行语感能力的培养呢?  一、诵读吟詠——感悟语言  朱熹说过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大量的诵读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得语感,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当代语文教学也十
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血维生素D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检索2016年4月之前国内外发表的有关血维生素D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文章。应用Statal2.0进行分析,Q检验
<正> 1 前言滴灌施肥器是滴灌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滴灌系统向植物供给养分是既方便又有效的方法,与人工施肥方法相比,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它意在表明——文学作品是伴随作者的丰富情感而生的,读者也应带着自己的情感去阅读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走进文本,走向作者和人物角色的内心世界。时至今日,在大力强调人文教育新形势下,以“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为基本特征的语文学科教学,更应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认真挖掘并努力彰显不容忽视的人文元素,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人文化教学活动,为促进学生的全
DR算法是一种完备的归结算法,但在归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新子句,增加了求解时间,所以提高DR算法效率就成了一个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DR算法的预处理策略CC(Clauses Condu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