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性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_m_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美术在小学课程教学体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对小学美术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创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趣味性教学模式不但能丰富小学美术教学的多样性,还能促使小学生对美术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论述趣味性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趣味性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旨在为趣味性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模式;小学美术教学;应用策略
   作为一项新兴的教学模式,趣味性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有助于强化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感悟能力,促使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感知美、发掘美,并发自内心地喜爱各种形式的美术活动,有效打破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局面,缓解学生对美术创作的抵触心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在渗透美育的同时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一、趣味性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趣味性教学模式,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游戏情境、开展美术竞赛等多元化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体系的过程,以此有效提高美术教学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课的主观能动性。趣味性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单一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旨在为学生营造生动热烈的课堂教学氛围,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美术核心素养。在趣味性教学模式下,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状态,还能在各种美术活动中不断磨练自身绘画技巧,充分利用小学生好胜心和探知欲强的心理特点,使小学生获得满足感,并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建立自信心,创造出契合美术活动主题的绘画作品,使小学生发自内心地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在趣味性教学情境中,学生还能深刻体会到学习美术的乐趣,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学习美术课程的积极性,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基于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运用趣味性教学模式,不但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空间想象基础,在强化学生绘画技巧的同时提高其创造能力。
   二、趣味性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创设想象情境,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工作中,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过度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不但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而且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严重违背小学生身心成长的客观规律,无形中对小学生素质教育工作造成一定阻碍。与此同时,大部分小学生的思维意识过于僵化,尤其在想象力方面严重缺乏。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鼓励学生根据绘画课的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生活经验相对匮乏的学生而言,其脑海中可供想象的素材较为稀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想象空间的延伸。实际上,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必须以生活化素材为基础,促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造与想象。因此,美术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可以积极利用趣味性强的故事、视频以及优秀习作,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素材,在丰富学生生活经验的同时发散学生创新性思维,从而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例如,《五味瓶》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5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的辨别,学会用各种色彩图形表现对五种不同味道的感觉,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优良品质。美术教师可以先出示“小瓶子过生日”的故事,边讲解边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最常见的味道——酸、甜、苦、辣、咸。用趣味讲故事的方法激发他们的想象。然后在探究新知的环节中,请五位学生上台品尝纸杯中的不同味道。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并描述五味给我们的感觉,即让学生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表情大胆猜猜他们分别尝的是什么味道,是怎么发现的,说出看法和见解。通过以上创设氛围和趣味引入帮助学生想象味道与颜色及点、线、面等绘画元素的联系,初步掌握色彩在表现生活画面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2.融合表现形式,加强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美术作为直接反映艺术表现力的重要载体,凝聚着绘画者的思想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属于绘画者的情感表达方式,并且美术还具有一定的教育属性,综合涵盖了美术、教育、心理等多种要素。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局限于带领学生完成绘画活动,还应引导学生明确绘画的意义,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想法有目的地进行绘画,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通过绘画作品表现内心思想活动的综合能力。绘画作品的欣赏是加强艺术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让学生欣赏的作品必须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尽量有趣活泼。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0课《画出你的想象》时,可以先组织学生欣赏大师作品,范画采用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米罗的作品。在欣赏中接触到著名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解读大师作品的特点,用简短的语言大胆表达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进行大胆想象与创新,以此为自身的美术作品赋予生命力。在学生绘画完毕后,教师进行科学的点评,可以将优秀的美术作品展示在教室空余区域处,鼓励学生积极借鉴与学习,在提高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基础上锻炼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此外,教师还应多发掘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和优势,尽可能对每位学生予以赞扬和肯定,促使学生在温馨有爱的教学环境中健康成长。
   3.引入趣味性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受年龄限制,心理发育尚不成熟,对世界的认知和主观思维较为片面,无法真正掌控自身思维意识和行为举止,在某种程度上还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例如,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极易受外界干扰,无法集中注意力,不但严重破坏了课堂教学秩序,而且对学生的心智与思维开发也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时,可以加入一些趣味游戏,例如,二年级上册《流动的颜色》,教师在新授课前,可以让学生观察两种颜色的互渗过程,感受色彩带来的美。再请学生与老师一起做游戏,将红、黄、蓝三种颜色各滴一点在画纸上,利用吸管吹,让颜色混合和渗透,根据最后吹画的效果,展开想象进行创作。这一过程中,学生在色彩游戏中感受美术带来的乐趣,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科学有效的趣味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绘画活动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对美术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此有效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    4.组织学生参与美术竞赛,客观评价学生的具体表现
   小学生在竞争过程中通常都具有一定的好胜心,希望吸引他人注意力,以此获得认同感和满足感。教师可以牢牢抓住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质,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定期开展美术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地参加美术竞赛,以此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友好切磋的交流平台。与此同时,教学评价作为整个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客观有效的教学评价还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而不恰当的教学评价则会磨灭学生鉴赏艺术作品的热情。因此,美术教师必须正确运用教学评价,准确把握教学评价的尺度,在激励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活动的同时培养其形成良好的艺术审美能力。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人教版二年级《花花衣》相关教学内容时,可以采用竞赛活动分小组完成对废旧瓶子的改造,把全班分成几小组,要求各小组对瓶子进行装饰,在规定的时间内哪组完成得最好就取得优胜。在实践过程中,对于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可以“因式造型”,对瓶子进行创新和改造,而绘画基础一般或者想象力较差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添加装饰。这样为学生营造一种自由有趣的学习氛围,同学之间自由地交流合作,不仅使学生在群体活动中发展思维和想象,而且提高了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共同进步。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多开展一些有趣的美术竞赛,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立教学评价机制,通过激励性语言帮助学生克服绘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教学评价实施过程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予以客观真实的教学评价,以此为学生日后全面均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此外,教师在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师生互动交流力度,深入发掘学生作品中蕴含的良好思想品质与美好因素,对表现优异的学生予以奖励,充分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运用趣味性教学模式,不但能突破傳统单一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提高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趣味性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融合故事教学、鉴赏教学、游戏教学、竞赛教学以及课外实践教学等多元化形式,在拓展学生视野的基础上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全面激发学生在绘画方面的潜力,进一步推动小学生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蓉.趣味性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这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英语这门课程占据着较大的比重,高效地开展英语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阔自身的眼界,还可以使学生在這一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素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英语课程具有较高的难度,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充分地掌握其中的知识。因此,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就需要将思维导图的方式运用在其中,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应用
摘 要:创新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主要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的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优化、创新,确保学生能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性思维与想象力锻炼。从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出发,基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展开不同角度研究,旨在通过相关研究成果提升当前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的水平。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能力;学生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艺术审美、思维创造力的关键培
摘 要:数学是解决生活中诸多问题的有效工具,因此在生活中处处体现着数学,而学习好数学可以为日常生活提供便利。小学教学阶段,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但是数学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抽象性,小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性,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采用生活化教学,寻找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有效策略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培
摘 要:情景化的识字教学课堂,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课堂地位关系发生了转变,易于教师制订与学生相互匹配的教学计划,使学生得到相应的知识培养。换句话说,情景化的语文课堂是开展识字教学的基本模式,教师提供的学习方法能够与学生得到双向匹配,令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培养。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情景化课堂;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的过程通常是程序化、机械化的,为了提升识字教学品质,教师首先需要
摘 要: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以生为本,根据学生需求采取教学策略是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以学定教是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制订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方案,来提高教学方法的针对性,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围绕小学数学教学中以学定教进行探讨,概述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分析以学定教的内涵和意义,然后结合自身经验,对小学数学教学中以学定教的实施策略进行论述。   关键
摘 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研究教材中所蕴含的思维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過思考、探索、交流等学习活动获得知识,发展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思维;培养    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既是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促进思维发展的过程。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相辅相成,教师在课堂中要提供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机会,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思维
摘 要:创新高中化学教学应用生活化教学方式,提升高中生化学学习效率,理论知识和生活问题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生活化教学是运用理论知识和生活场景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方法,学习教学问题和化学实验以生活背景为基础,完成理论知识和生活问题的双向结合模式,提升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传统应试教育不注重生活化教学,理论知识得不到生活验证,学生无法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乐趣,此种教学模式不适用于现代高中教育环境。总结高
摘 要:高中物理作为必修课程对学生思维能力、实践操作、科学素养培养有重要作用。由于物理知识较为抽象且学生没有很好的思维能力,传统“填鸭式”“灌输式”教学难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因此,如何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成为主要研究课题,鼓励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习效果。鉴于此,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就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路径展开探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抽象思维
摘 要:基于新课标的背景下,高中数学由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有针对性地转化为素质教育,换言之就是由传统的“应试”技能转化为“综合”技能教学训练,使高中生就数学学科的本质与内涵进行多样性学习活动。教师要科学运用“情境教学”模式,结合教材重要知识点,科学训练学生的连贯性思维和抽象性思维,帮助高中生打牢数学基础,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学习能力,取得良好成效,高中生实现拓展与创新奠定坚实基础。从多个方面阐述“情境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新课程改革事业的深入发展,小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及其综合探究能力的培养引起高度重视。在课程体系中,数学是一门抽象且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对小学生逻辑能力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小学数学具体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学习,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问题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教育工作者的一致好评。   关键词:问题情境模式;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