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未成年嫌疑人初入社会,可塑性大,良好的帮教矫正措施能够帮助其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以及给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并且为其重新回归社会打下基础。现行法律法规对附条件不起诉的具体适用和流程进行了规范,但其中的监督考察机制尚存在着主体责任划分不明晰、实践操作性欠缺等问题。本文大胆引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概念,试图在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对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制度及其具体模式进行思考和探讨,提出运用社会生态系统资源对被附条件不起诉人进行矫正帮教,进而进行考察评价的制度架构设想。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附条件不起诉 监督考察 矫正帮教
作者简介:杨蕊,天津市河东区人民检察院研究室主任;刘菁楠,天津市河东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干部。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6.157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新刑事诉讼法中出现的全新制度,已实施有四年有余,其中有经验也有缺憾。笔者结合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引入社会生态系统相关原理,对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制度提出初步设想。
一、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长于解析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独特视角
使用该理论最基本的目标是评估和决定哪一个目标系统或子系统可以介入并带来积极改变。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是系统理论的分支,其基本观点是人存在于系统之中,并产生相互作用力的个体。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人的成长是个人环境常年交流的结果,不是单一的个体因素可以主导的,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二、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中的映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改革进入深水区,一些社会问题逐步凸显,其中青少年违法犯罪尤为引人关注,学校、家庭、朋辈群体等在客观环境因素对其影响较为突出。
学校、家庭、朋辈都会对青少年产生巨大影响。不完整的家庭使未成年人缺失应有的完整的教育模式,以至于这些未成年人心理失衡或个性畸形。作为一个群体,群体对个体的压力会表现为顺从行为。朋辈关系中更注重双向沟通和交流,也有更多的互相帮助,并且把朋友忠诚看得较重。这也容易引发青少年的激情犯罪。
三、现阶段附条件不起訴考察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在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和帮教工作中,相关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现象仍然明显,综合治理网络尚未形成,对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帮教工作难以形成合力。
部分未成年人在犯罪时已经不适应学校环境,靠打零工或者朋友间接济度日,缺乏约束和管教,进而走上犯罪道路。对于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人,其之前就读的学校考虑对其他同学的影响很难再重新吸收其入学,加之工读学校尚不普及,能够继续完成基本学业的少之又少。涉罪未成年人缺乏必要的生存技能,用工单位不愿接收,仍然存在再犯罪隐患,学校及用工单位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矫正作用有待提高。
由于家庭生活和亲友之间的亲情和爱的联结有所缺失,目前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中能够与家庭进行良性互动的相对较少。一些家长虽然在子女犯罪之后悔恨万分,但是早已丧失了对孩子的管控能力,在急躁情绪的影响下,可能会采取更为严厉的监护措施,反而容易激起罪错未成年人的反感和对抗,或者由于缺乏心理调试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能对罪错未成年人特殊使其较为强烈的心理需求给予恰当而及时的回应,导致监管效果不佳。
我国出台了多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意在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但是实践操作中能够落实到位的有限,加之网络、媒体中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暴力、色情等宣传仍然存在,在涉罪未成年人所在的社区中,仍然有不法分子对其进行有意渗透和无端滋扰,或者长期存在黄、赌、毒等不良行为,良好的文化氛围以及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尚未形成。
目前附条件不起诉考察实施过程中,监督主体与考察主体均由检察机关承担,虽然能够掌握被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的第一手资料,但是由于职能范围及人员限制,很难将工作做细、做实。对于辖区内居住地较为偏远的涉罪未成年人,集中进行帮教或以递交思想汇报的形式了解思想情况无形中增加嫌疑人家庭负担。
四、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构建设想
(一)作为微观系统的被附条件不起诉人
1.接受评估。对于被附条件不起诉人,应针对其个人系统、环境系统、刑事案件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收集其个人存在的问题与需求、对自身问题与需求的看法、出现问题行为的历史、其家庭及其他环境带来的影响、其与环境系统的互动情况、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原因、其对刑事案件的看法、环境系统在危急情况下的支持能力等信息。
2.内在改变。引导被附条件不起诉人厘清和反思自己成长经历中的关键事件,探讨他们的想法和选择,以及每种选择和行动带来的后果,让他们自己决定是否改变、如何改变。①从内因这一最重要的改变因素出发,改变其对问题的认知以及对法律的认知,进而改变其行为,切实悔过。
(二)作为中观系统的辅助力量
1.家庭系统。家庭在青少年成长发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监护人对于涉罪未成年人的监管更为重要,要切实履行应尽义务。对于未成年人嫌疑人来讲,不可能脱离家庭系统的介入而单独依靠其他系统开展监督帮教。要调动所有家庭成员的积极性,分别引导每个成员产生想要改变的想法,并鼓励他们将想法付诸行动。同时引导涉罪未成年人改变以往对家庭的看法,提升其对家庭的责任感。
2.学校系统。学校通过开展教学,以教师、学生等群体为联络纽带共同推动学生进入早期社会化,而以教学内容为主要方式、以师生、同学关系为互动渠道的社会化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附条件不起诉 监督考察 矫正帮教
作者简介:杨蕊,天津市河东区人民检察院研究室主任;刘菁楠,天津市河东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干部。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6.157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新刑事诉讼法中出现的全新制度,已实施有四年有余,其中有经验也有缺憾。笔者结合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引入社会生态系统相关原理,对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制度提出初步设想。
一、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长于解析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独特视角
使用该理论最基本的目标是评估和决定哪一个目标系统或子系统可以介入并带来积极改变。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是系统理论的分支,其基本观点是人存在于系统之中,并产生相互作用力的个体。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人的成长是个人环境常年交流的结果,不是单一的个体因素可以主导的,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二、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中的映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改革进入深水区,一些社会问题逐步凸显,其中青少年违法犯罪尤为引人关注,学校、家庭、朋辈群体等在客观环境因素对其影响较为突出。
学校、家庭、朋辈都会对青少年产生巨大影响。不完整的家庭使未成年人缺失应有的完整的教育模式,以至于这些未成年人心理失衡或个性畸形。作为一个群体,群体对个体的压力会表现为顺从行为。朋辈关系中更注重双向沟通和交流,也有更多的互相帮助,并且把朋友忠诚看得较重。这也容易引发青少年的激情犯罪。
三、现阶段附条件不起訴考察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在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和帮教工作中,相关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现象仍然明显,综合治理网络尚未形成,对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帮教工作难以形成合力。
部分未成年人在犯罪时已经不适应学校环境,靠打零工或者朋友间接济度日,缺乏约束和管教,进而走上犯罪道路。对于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人,其之前就读的学校考虑对其他同学的影响很难再重新吸收其入学,加之工读学校尚不普及,能够继续完成基本学业的少之又少。涉罪未成年人缺乏必要的生存技能,用工单位不愿接收,仍然存在再犯罪隐患,学校及用工单位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矫正作用有待提高。
由于家庭生活和亲友之间的亲情和爱的联结有所缺失,目前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中能够与家庭进行良性互动的相对较少。一些家长虽然在子女犯罪之后悔恨万分,但是早已丧失了对孩子的管控能力,在急躁情绪的影响下,可能会采取更为严厉的监护措施,反而容易激起罪错未成年人的反感和对抗,或者由于缺乏心理调试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能对罪错未成年人特殊使其较为强烈的心理需求给予恰当而及时的回应,导致监管效果不佳。
我国出台了多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意在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但是实践操作中能够落实到位的有限,加之网络、媒体中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暴力、色情等宣传仍然存在,在涉罪未成年人所在的社区中,仍然有不法分子对其进行有意渗透和无端滋扰,或者长期存在黄、赌、毒等不良行为,良好的文化氛围以及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尚未形成。
目前附条件不起诉考察实施过程中,监督主体与考察主体均由检察机关承担,虽然能够掌握被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的第一手资料,但是由于职能范围及人员限制,很难将工作做细、做实。对于辖区内居住地较为偏远的涉罪未成年人,集中进行帮教或以递交思想汇报的形式了解思想情况无形中增加嫌疑人家庭负担。
四、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构建设想
(一)作为微观系统的被附条件不起诉人
1.接受评估。对于被附条件不起诉人,应针对其个人系统、环境系统、刑事案件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收集其个人存在的问题与需求、对自身问题与需求的看法、出现问题行为的历史、其家庭及其他环境带来的影响、其与环境系统的互动情况、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原因、其对刑事案件的看法、环境系统在危急情况下的支持能力等信息。
2.内在改变。引导被附条件不起诉人厘清和反思自己成长经历中的关键事件,探讨他们的想法和选择,以及每种选择和行动带来的后果,让他们自己决定是否改变、如何改变。①从内因这一最重要的改变因素出发,改变其对问题的认知以及对法律的认知,进而改变其行为,切实悔过。
(二)作为中观系统的辅助力量
1.家庭系统。家庭在青少年成长发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监护人对于涉罪未成年人的监管更为重要,要切实履行应尽义务。对于未成年人嫌疑人来讲,不可能脱离家庭系统的介入而单独依靠其他系统开展监督帮教。要调动所有家庭成员的积极性,分别引导每个成员产生想要改变的想法,并鼓励他们将想法付诸行动。同时引导涉罪未成年人改变以往对家庭的看法,提升其对家庭的责任感。
2.学校系统。学校通过开展教学,以教师、学生等群体为联络纽带共同推动学生进入早期社会化,而以教学内容为主要方式、以师生、同学关系为互动渠道的社会化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