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孤独者》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a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彭文文(1992-),女,四川达州人,现为西藏民族大学在读研究生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1-0-02
  《孤独者》主要讲述的是魏连殳的一生。他有独立自由之思想,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但最终仍绝望死去。对魏连殳这个人物的把握是细读《孤独者》绕不开的。另外,文中作者采取第一人称叙事,叙事者与这种叙事所产生的叙事效果也是帮助我们读懂《孤独者》的重要手段。
  一、“孤独者”——魏连殳
  小说一开始就讲魏连殳在S城人们的眼中是“古怪”的──学动物学却当历史教员;对人爱理不理却喜欢管闲事;不重视家庭却一领薪水就立马寄给祖母等等。他的一系列古怪的行为准则使得他与别人不同,也让别人觉得怪异。很显然,“孤独者”指的是魏连殳,在别人眼中他是异样的,是与周围的人们和规则格格不入的。看起来似乎他的行事很古怪,甚至让人觉得矛盾。不怎么爱理别人却爱管闲事,可见他尽管平日里对人冷淡,却见不得别人有不公的待遇或者其他,总是热心关注别人的。常说家庭该破坏,可见他是不相信家庭的温暖的。文中后面讲到他与祖母相依为命,而祖母又是那般寂寞孤独,不大与他交流,使他觉得冰冷,这样的生活环境使得他觉得家庭是冰冷的,是应当破坏的。但每次一发工资就第一时间寄给祖母,可见魏连殳在内心深处是无比关心家人的。看似他不近人情,但实际上,魏连殳内心深处比任何人都对他人、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关爱和亲近。
  魏連殳十分关爱失意的人和孩子们,这也是他对这个世界怀揣着美好的希望的一部分。在他眼中,失意的人们,尤其是青年们,是值得去关怀的,他也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们,给他们提供发牢骚、唉声叹气的空间和场地。连殳认为孩子们“总是好的”、“全是天真的”、是中国的希望,所以在那之前他对孩子们始终是以赤子之心去对待,尽管孩子们很惹人厌,但他对他们的关心和紧张甚至超过了孩子们自己的亲人。比如,有一次三良生病急得他的脸更黑了,不料那病并不严重,他还遭到了孩子祖母的嘲笑。
  后来,魏连殳由于发表一些过激的文章,被人匿名攻击,还因此丢了工作,生活举步维艰。所有的人都遗弃了他,连“我”也无能为力,不能给他一丝帮助。以前常来的失意青年也不再来了,而孩子们连他的东西也不肯吃了,更令他绝望的是孩子们还叫嚣着“杀”他。终于,他选择了让自己厌恶的方式活下去,成为了权贵的顾问,他开始报复周遭的一切,对孩子们极端戏谑,用磕头、学狗叫等来惩罚他们。大抵他自己也不能忍受自己这样的活着,不久便与世长辞了。在魏连殳死时,穿的是军衣、军裤,脚边还放了一柄纸糊的指挥刀,脸旁是一顶金边的军帽。这打扮大抵是因为他生前做过杜师长的顾问,所以死时也要穿上军装,证明是军人的人。魏连殳生前最恨权贵,却在死后自己穿上了象征权贵的衣服,而他本人,再也抹不去曾为权贵效力的耻辱,鲁迅在这里写魏连殳死时穿的军装是一种反讽,也是替魏连殳感到悲哀。
  二、三次对话
  该小说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来讲述魏连殳的一生,而小说中的“我”偶尔会跳出叙事者的身份,作为小说中的一个人物与魏连殳展开辩论。鲁迅曾对胡风说过《孤独者》是写他自己的,所以该小说中隐含着作者与人物之间的对话,也就形成了小说的复调性[1]。鲁迅先生把两种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思想都表达出来,让它们互相辩驳、相互对峙,写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困惑。巴赫金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里有多种声音发出,称这种现象为复调性。鲁迅先生的这篇《孤独者》就有复调性的特征。鲁迅先生的小说创作自觉借鉴西方的小说形式,同时,他自身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也发挥了作用使他不自觉地吸收中国文学的养料。比如,苏轼的《赤壁赋》也是借主与客的对话把作者心中的疑惑拿出来展开辩论。《孤独者》有相似之处,文中魏连殳和“我”也围绕着三个问题展开了讨论。下面笔者具体分析一下这三个问题:
  第一个是关于孩子的,魏连殳认为孩子本性是天真的,是中国的希望,使他们变坏的环境;而“我”认为孩子天生就是坏的。在笔者看来,这是作者对希望是否真的存在的思考。鲁迅曾经迟疑要不要惊醒熟睡中的人们,在《故乡》中也有“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2]。在《孤独者》中也是如此,申飞和魏连殳的辩论以沉默结束,然而后面孩子们的坏却使得我们猜测希望大抵是虚妄的。第二次对话是关于孤独,“我”认为魏连殳的孤独是他自寻苦恼,把人间看得太坏;而魏连殳认为自己的孤独是承袭了祖母的孤独,并且对于自己的孤独,在祖母的葬礼上时一起哭过了。在他眼里,一个人的孤独是天生的,本性的,无关乎后天。第三次交流是“我”与连殳的通信,是关于人的生存问题。魏连殳说他还得活几天,“我”无端地问为什么呢?魏连殳开始是为自己和仅剩的希望而活,但后来发现没有一个人愿意他活下去,而后他变成了为了“敌人”而活,他成为自己憎恶的人,以此借权势来报复。这样的活着是痛苦的,违背自我的意志,是必定活不长久的。在这里,鲁迅抛出了三个问题并且都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在20世纪现代主义的影响下,许多小说不追求固定的意义,而小说家的任务也变成了向世界提出问题而非提供答案。19世纪的巴尔扎克、雨果等作家的作品都是史诗式的,他们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而20世纪的小说,在于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互动,对读者的主动性要求更高。易卜生就善于提出问题,这种艺术模式引发了中国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热潮。在笔者看来,《孤独者》也是一篇提出问题而未给出明确出路的小说,其中韵味需要读者去挖掘,至于答案或者出路也在于读者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之上。
  文中以“我”与魏连殳在他祖母的葬礼上初识开头,又以在他的葬礼上诀别为结尾,前后照应,预示了人的一生的轮回。以送殓始,以送殓终,不断地重复隐喻了人的生命在不断的轮回,而中国人的生活状态也是在不断轮回的。
  在连殳祖母的葬礼上,连殳“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3];“我”在连殳死后,“耳朵中有什么挣扎着,久之,久之,终于挣扎出来了,隐约像是长嗥,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4]这里两次几乎完全相似的描写是作者刻意为之,道出了“我”与连殳都有同样的感受,而“我”也终于体会到当初连殳在祖母葬礼上长嗥的心境。这两次长嗥不仅仅是对死者的怀念,更是对人生孤独的无奈与思考。
  注释:
  [1]复调这个概念是巴赫金在他的专著《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提出的,巴赫金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基本特征就是各种独立的不同混合的声音与意识之多样性、各种有充分价值的声音之正的复调。巴赫金的这一理论后来逐渐被引用到许多作家的作品中。鲁迅先生的《孤独者》也具有“复调”的特征。
  [2]鲁迅.鲁迅小说全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67.
  [3]鲁迅.鲁迅小说全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241-242.
  [4]鲁迅.鲁迅小说全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261.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小说全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239-263.
  [2](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刘虎译[M].北京:中央翻译出版社,2010.
  [3]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吴晓东.鲁迅第一人称小说的复调问题[J].文学评论,2004(4).
  [5]许敏.孤独是孤独者的旗帜—浅析鲁迅的<孤独者>[J].名作欣赏,2016(3).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检测TLR4、TLR9与NF-κB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三者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指数、肺癌病理分型、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临床TN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书信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以及社会交往中广泛使用的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在人们的社会交往和思想感情交流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古人称书信为尺牍、尺素、书札、书牍等。家书又称家信,乡书。在电报出现之前,家书是维系身在异地的家人情感的主要沟通方式,一封家书饱含着浓浓的亲情。家书可以给远方的亲人报平安、送去问候、送去祝福、传递消息。家书对亲人来讲是十分珍贵的,杜甫的《春望》中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充
期刊
摘 要:叙事结构的功能除了维护事情发生的顺序,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精神与心理结构,暗含了作者对整个世界、生活以及艺术的理解。本文即从叙事结构的动态特性以及其三个元素:对比结构元素、呼应结构元素和连接结构元素具体分析叙事结构在《穆斯林的葬礼》中的英译,并由此得出结论:在《穆斯林的葬礼》英文译著中,译者没能将原著中作者精心设计的叙事结构完美地展现出来,从而导致译著在西方世界的接受失败。  关键词:叙事结
进入新世纪后,不少诗人企图通过亲和民间的写作立场来重回大众视野。指涉现实的及物题材扩充了诗歌的容量,口语化的语言使诗歌不再为精英知识分子所独享,向叙事文学借鉴的手
第一节  (是夜,天朗气清,和风万里。玉轮如冰,洒然如练。)  颜渊(入,长揖而问):季氏受女乐,三日不朝,为之奈何?  夫子(叹):鲁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今不致膰乎大夫,吾将行矣。  颜渊:昔者回也闻诸夫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今天下无道也久矣,夫子何不卷而怀之?  夫子:居,吾语女。女独不见乎?今诸夏之危也,如广厦将倾,岂可见其倾而不顾邪?吾固知其不可救,将以道示天下
期刊
探讨丙泊酚-舒芬太尼效应室TCI(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全凭静脉麻醉在非停跳冠脉搭桥手术中的应用方法:CABG病人36例,年龄50~75岁,ASA Ⅰ~Ⅲ级,心功能Ⅰ~Ⅲ级,EF≥40%.
《她的城》是池莉创作于2010 年的一篇中篇小说,后被收入到她的中篇小说集《她的城》.这篇小说以武汉为创作背景,主人公是蜜姐和逢春这两个女人.蜜姐在年青时当过兵,退伍之后
期刊
摘 要:关于周作人散文创作风格的变化,舒芜、钱理群、止庵等文人学者有过深入研究,将周作人散文创作风格大致分为前后两期,以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为分界线。前期散文多是“浮躁凌厉”的时事文章,用词激烈尖锐,文风辛辣,批判之气充溢全文。后期散文多慕平和冲淡的日常书写,用词朴拙幽默,常以闲谈式的话语开拓散文的美学意境。以下是对周作人散文小品创作风格的浅议。  关键词:周作人;散文创作;风格;评议  [中图
目的:  1.通过ROC曲线分析比较PET代谢标准摄取值(SUV)、双时相显像及PET/CT联合诊断对186例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效率,以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SPN诊断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