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多名山大川,也多风景佳胜、名刹古迹。川中的峨眉、青城、乐山大佛、大足石刻,川西北的人间仙境九寨沟、巴东兰峡、西昌邛海,处处令人神往。即便是川北险峻雄奇的大巴山里,也有观赏不尽的美景胜迹。川北门户广元,有著名的千佛崖石窟和武则天的祀庙皇泽寺。剑阁蜀道,有天险剑门关和千年古柏夹道绵延数公里的“翠云廊”奇景。从剑阁、苍溪到古城阆中,多处有蜀汉胜迹,汉墓唐碑、摩崖石刻和唐宋诗人李白、杜甫、陆游的诗迹游踪。然而,川北最令人叹赏的胜迹,是南部县禹迹山的大佛。
南部大佛是一座稀世罕见的硕大立佛,为摩崖石刻造像巨制。它是四川十大名佛之一,与乐山坐佛、大足卧佛并称“巴蜀三大佛”。只因地处大巴山腹地南部、阆中两县交界处的禹迹山上,交通险阻,路僻人稀,这座大佛远不及乐山大佛和大足石刻知名于世,湮没无闻几近千年。
南部是川北一个百万人口的大县,早年与保宁府(阆中)和顺庆府(南充)同为嘉陵江上游的水运中心,曾是大巴山的原木、药材、井盐、生丝、桐油集散地。蜀道公路、铁路畅通后,山区的水运衰落,人们也很少注意到地图上的这个县。然而,正如宋代古文大家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里所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在这个偏远县的边上,距县城20余公里的碑院乡禹迹山大佛,是当今摩崖石刻吉佛中形制、体貌、衣饰保存最为完好的大佛,确具“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大佛全身高17.5米,连脚下基座平台,高约20米,在禹迹山坡那宽到数百丈,壁立如斧削的峭崖上依山凿刻。佛像面南站立,身披袈裟,腰系长及脚踝的宽大裙裾,袒胸裸肘,双足赤露,右手平举胸前,拇指与中指相扣成环,左手曲肘,掌心向上。佛面方正丰硕,耳轮垂肩,眉弯且长,眼帘略垂,目光微微俯视,整个面容庄严慈蔼,笑意永恒。大佛肌体丰腴平滑,若有质感,佛顶螺状发纹和通身裙褶衣纹细密流畅,不见刀斧斫痕。佛身涂饰的宝蓝袈裟,赭色衣裙,边饰纹彩未褪落,极为工细精美。从远处看,佛像头部和上身偏大,站在平台前仰视巍然站立的大佛,通身比例却十分均匀适称,让人不能不叹服古代匠师掌握物体视角和透视原理之娴熟,构想设计和刻工之高妙。他们的神工鬼斧,赋予险峻森冷的崖石以活力和生命,大佛那法相庄严、俯视众生的神态,流动自然的衣纹,呼之欲活,他俯瞰脚下莽莽苍苍的山野、江流,凝眸尘寰,掐指为偈,似在为苍生祈福。
转到大佛身后,只见佛像头部、上背及四肢都与山石相离,仅腰部紧连着山崖。身后脚下有一股清泉潺潺流出,从佛脚两侧自然成形、被称作“左青龙、右白虎”的两座山石隙缝中流出,汇成贮满泉水的小池,常年不竭。
南部大佛能够保存得这样完好,是因为他同乐山大佛一样,凿建后原有佛殿護持。乐山大佛本来有建于唐代的古凌云寺七层重檐的殿堂覆盖,毁于宋元乱世,才露出在青衣江、岷江、大渡河三江合流处摩崖刻凿、坐镇江流的身躯。经数百年风雨侵蚀,乐山大佛早已褪尽佛身涂饰的丹彩,苔痕莠草也毁损着大佛形貌。而南部大佛原来覆盖佛身、高与山齐的五层密檐重阁的大佛寺,10多年前才在“文革”的浩劫中被拆毁,虽然袒露在荒山野岭中,体貌衣饰犹然可见刻凿雕饰的精工隽美。可惜拆毁佛楼时,大佛右手拇指和左手也被损坏,还待修复。
这座造型奇伟的大佛,凿建的年代已无可稽考。拆毁大佛寺佛楼后,仅仅剩下清光绪八年(1882)重修佛寺时立的一块石碑,上面称“创修不知何代……明时香烟渐兴”,清嘉庆初年(1796)“重修殿宇,再塑金身。凡后泉池四季不竭,号曰十丈明楼,九丈佛身”。据说原来的大佛寺拆毁前,还保存了明嘉靖八年(1529)重修佛寺时题写镌刻的一副楹联:
来自天竺国,丈六金身,化着九丈佛像,巍巍乎,山石为体,清泉为宅,龙虎为邻,久居此十丈明楼之内;
重修嘉靖年,方圆台阁,共结四方人缘,朗朗然,庙貌永新,香火永盛,日星永照,长立于万方瞻仰之中。
据历次前来参观考察的文物、考古工作者根据大佛的形制、刻工和艺术风格推断,这座摩崖石刻立佛,当是晚唐作品,极可能与县城附近嘉陵江右岸的回龙寺唐大历四年(769)所刻佛像和碑文同时。那么,这座硕大奇伟的石刻立佛,已经在巍巍大巴山绵延起伏、浩浩嘉陵水盘曲远去的禹迹山上屹立1217年了。
我曾讶异为什么要在这偏远险峻的禹迹山凿建这座大佛。它是深山里的奇迹。登上禹迹山,方明白这禹迹山也是大巴山脉众山之中的一座奇山。它雄踞南部、阆中、仪陇三县边界,嘉陵江回环南流的高处。山下众山环拱,山顶却是一片坦荡如底的平坝,四周峭崖陡壁,除了人T开凿的四处石门、石径,即东、南、西、北四座寨门,无路可以攀登。相传太古时,大巴山九河横流,大禹治水,在这里导流入河,嘉陵江自是疏通。山顶有两块形如双脚的巨石,便是传说中大禹“九河横流一疏通”,在这里留下的脚迹,禹迹山也由此得名。山上原有一座千年古刹禹迹寺,建于何年已不可考。禹迹寺供有禹王神像,是一座有两进殿堂与60多间僧房的大庙。直到1949年底川北解放前夕,禹迹寺还有主持和尚本莲师徒八人,每年农历正月和二月十九、四月初八、六月十九、九月十九,都有四方香客上山朝拜禹王和大佛。解放后,寺僧还俗星散,禹迹寺尚能保存完好,庙中柏木蓊郁,北坡上松林如海。山上和坡坎多奇峰怪石,除了禹迹石,还有“和合二仙”两块巨石,和西塞门附近危立在斜坡上的“飞来石”,其状如硕大的灵芝,传说是大佛作法,由山南的南天门飞来。可惜那柏木森森、规模恢宏的千年禹迹寺,也已在“文革”中拆毁大佛寺的同时被夷平了。禹迹寺原址,现在只有一户农家,是原来庙里一个已经还俗的觉远和尚,同老妻、子媳一家人在这里盖房耕种。
禹迹山以奇险制高,扼守三县边界的地理位置,因山上有水有寺,平坦可耕,可以据守的条件,不知何年何代,修凿了坚固的石寨、石门,扼守上山通道。我们从称作双寨门的南天门上山,竞要爬上几十级石悌,穿过两道石门,门洞石壁上还可以看到封锁石门加闩顶杠的洞痕。就在南部大佛两侧的陡壁悬崖上,我们看到高高低低多处散布的崖洞,大多形如窗洞,只有大佛两侧一处高可丈余、宽约数尺、仅容一人俯身爬行的洞口,踩出一条险陡的小径,可以进身。我们屈身进洞,里面竟是一间间高2米的石室,或方正,或长网,由一道道直径只有2尺多的洞道相连,有随高就低的石级上下通行。这样的石室共有40多间,全由石窟间蜿蜒曲折的小道连通,不远处便有一处略略凹进的小室可以入厕,还有可供通风、采光的一处处通向崖壁的窗洞。我们带着电筒穿行了几间石室,只觉冷气森人,未敢久留。据说,这石窟有一个“天洞”,可以上到禹迹山顶,还有一个“地洞”,可以通到禹迹山麓的安溪河。这石窟群的石洞、石室,凿刻工细,但四壁萧然,没有字迹佛龛。据说,禹迹山石窟群开凿于清嘉庆初年(1796),是清统治者为抵御白莲教起事而凿建的。这石窟、石寨,构成禹迹山又一胜景。
我是清晨由南部县城动身,与县文化馆李本固同志一行,过嘉陵江轮渡,乘车直驶碑院镇,去禹迹山观赏大佛的。镇政府所在的碑院镇距县城20公里,再沿去仪陇的公路行驶5公里许,到禹迹山前面一座山下,便开始攀登。一条形若黄山天都峰鲫鱼背的山脊小径,直抵禹迹山脚的南天门前,约有4公里山路,极是高险。山寨前有一方石坪,站在这里,视野顿觉开阔,可以看到南部、阆中两县的莽莽山野,大巴山峰峦起伏,如四面云涌。一派青苍里,可以望见浩荡奔流、盘曲如练的嘉陵江渐渐投入远处云山。正是春深时节,山上山下层层梯田里,油菜已经结荚,小麦正在扬化,山坡、田塍上栽种的油桐树,到处开着粉白紫蕊的桐子化。抬头仰望禹迹山,南天门石寨耸峙,悬崖上怒放着一丛丛殷红的杜鹃花。
我们由南天门穿过两道巍峨的石寨门,拾级登山,过松林坡,到柏木森林,游竹树蓊郁的禹迹寺遗址,在觉远师傅家种了几株柑桔的院坝喝茶小憩,到山顶的禹迹石坪坝,此时已过中午。再由西寨门下到南坡,才看到屹立山前的大佛。下午瞻仰大佛,攀登石室洞窟,归程由禹迹山南麓下山。回望禹迹山,只见西斜的阳光正照到山崖前大佛头部,庄严静穆的面容更见清晰。渐行渐远,禹迹山已被崇山峻岭遮挡。凿成佛像的坚硬的岩石已经风化、残损,变黑了,但它令人震慑的非凡艺术魅力,大佛站立山前的伟岸形象,却千年如是,令人油然生出一片宁静心境的永恒微笑,仍将永存。
南部大佛是一座稀世罕见的硕大立佛,为摩崖石刻造像巨制。它是四川十大名佛之一,与乐山坐佛、大足卧佛并称“巴蜀三大佛”。只因地处大巴山腹地南部、阆中两县交界处的禹迹山上,交通险阻,路僻人稀,这座大佛远不及乐山大佛和大足石刻知名于世,湮没无闻几近千年。
南部是川北一个百万人口的大县,早年与保宁府(阆中)和顺庆府(南充)同为嘉陵江上游的水运中心,曾是大巴山的原木、药材、井盐、生丝、桐油集散地。蜀道公路、铁路畅通后,山区的水运衰落,人们也很少注意到地图上的这个县。然而,正如宋代古文大家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里所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在这个偏远县的边上,距县城20余公里的碑院乡禹迹山大佛,是当今摩崖石刻吉佛中形制、体貌、衣饰保存最为完好的大佛,确具“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大佛全身高17.5米,连脚下基座平台,高约20米,在禹迹山坡那宽到数百丈,壁立如斧削的峭崖上依山凿刻。佛像面南站立,身披袈裟,腰系长及脚踝的宽大裙裾,袒胸裸肘,双足赤露,右手平举胸前,拇指与中指相扣成环,左手曲肘,掌心向上。佛面方正丰硕,耳轮垂肩,眉弯且长,眼帘略垂,目光微微俯视,整个面容庄严慈蔼,笑意永恒。大佛肌体丰腴平滑,若有质感,佛顶螺状发纹和通身裙褶衣纹细密流畅,不见刀斧斫痕。佛身涂饰的宝蓝袈裟,赭色衣裙,边饰纹彩未褪落,极为工细精美。从远处看,佛像头部和上身偏大,站在平台前仰视巍然站立的大佛,通身比例却十分均匀适称,让人不能不叹服古代匠师掌握物体视角和透视原理之娴熟,构想设计和刻工之高妙。他们的神工鬼斧,赋予险峻森冷的崖石以活力和生命,大佛那法相庄严、俯视众生的神态,流动自然的衣纹,呼之欲活,他俯瞰脚下莽莽苍苍的山野、江流,凝眸尘寰,掐指为偈,似在为苍生祈福。
转到大佛身后,只见佛像头部、上背及四肢都与山石相离,仅腰部紧连着山崖。身后脚下有一股清泉潺潺流出,从佛脚两侧自然成形、被称作“左青龙、右白虎”的两座山石隙缝中流出,汇成贮满泉水的小池,常年不竭。
南部大佛能够保存得这样完好,是因为他同乐山大佛一样,凿建后原有佛殿護持。乐山大佛本来有建于唐代的古凌云寺七层重檐的殿堂覆盖,毁于宋元乱世,才露出在青衣江、岷江、大渡河三江合流处摩崖刻凿、坐镇江流的身躯。经数百年风雨侵蚀,乐山大佛早已褪尽佛身涂饰的丹彩,苔痕莠草也毁损着大佛形貌。而南部大佛原来覆盖佛身、高与山齐的五层密檐重阁的大佛寺,10多年前才在“文革”的浩劫中被拆毁,虽然袒露在荒山野岭中,体貌衣饰犹然可见刻凿雕饰的精工隽美。可惜拆毁佛楼时,大佛右手拇指和左手也被损坏,还待修复。
这座造型奇伟的大佛,凿建的年代已无可稽考。拆毁大佛寺佛楼后,仅仅剩下清光绪八年(1882)重修佛寺时立的一块石碑,上面称“创修不知何代……明时香烟渐兴”,清嘉庆初年(1796)“重修殿宇,再塑金身。凡后泉池四季不竭,号曰十丈明楼,九丈佛身”。据说原来的大佛寺拆毁前,还保存了明嘉靖八年(1529)重修佛寺时题写镌刻的一副楹联:
来自天竺国,丈六金身,化着九丈佛像,巍巍乎,山石为体,清泉为宅,龙虎为邻,久居此十丈明楼之内;
重修嘉靖年,方圆台阁,共结四方人缘,朗朗然,庙貌永新,香火永盛,日星永照,长立于万方瞻仰之中。
据历次前来参观考察的文物、考古工作者根据大佛的形制、刻工和艺术风格推断,这座摩崖石刻立佛,当是晚唐作品,极可能与县城附近嘉陵江右岸的回龙寺唐大历四年(769)所刻佛像和碑文同时。那么,这座硕大奇伟的石刻立佛,已经在巍巍大巴山绵延起伏、浩浩嘉陵水盘曲远去的禹迹山上屹立1217年了。
我曾讶异为什么要在这偏远险峻的禹迹山凿建这座大佛。它是深山里的奇迹。登上禹迹山,方明白这禹迹山也是大巴山脉众山之中的一座奇山。它雄踞南部、阆中、仪陇三县边界,嘉陵江回环南流的高处。山下众山环拱,山顶却是一片坦荡如底的平坝,四周峭崖陡壁,除了人T开凿的四处石门、石径,即东、南、西、北四座寨门,无路可以攀登。相传太古时,大巴山九河横流,大禹治水,在这里导流入河,嘉陵江自是疏通。山顶有两块形如双脚的巨石,便是传说中大禹“九河横流一疏通”,在这里留下的脚迹,禹迹山也由此得名。山上原有一座千年古刹禹迹寺,建于何年已不可考。禹迹寺供有禹王神像,是一座有两进殿堂与60多间僧房的大庙。直到1949年底川北解放前夕,禹迹寺还有主持和尚本莲师徒八人,每年农历正月和二月十九、四月初八、六月十九、九月十九,都有四方香客上山朝拜禹王和大佛。解放后,寺僧还俗星散,禹迹寺尚能保存完好,庙中柏木蓊郁,北坡上松林如海。山上和坡坎多奇峰怪石,除了禹迹石,还有“和合二仙”两块巨石,和西塞门附近危立在斜坡上的“飞来石”,其状如硕大的灵芝,传说是大佛作法,由山南的南天门飞来。可惜那柏木森森、规模恢宏的千年禹迹寺,也已在“文革”中拆毁大佛寺的同时被夷平了。禹迹寺原址,现在只有一户农家,是原来庙里一个已经还俗的觉远和尚,同老妻、子媳一家人在这里盖房耕种。
禹迹山以奇险制高,扼守三县边界的地理位置,因山上有水有寺,平坦可耕,可以据守的条件,不知何年何代,修凿了坚固的石寨、石门,扼守上山通道。我们从称作双寨门的南天门上山,竞要爬上几十级石悌,穿过两道石门,门洞石壁上还可以看到封锁石门加闩顶杠的洞痕。就在南部大佛两侧的陡壁悬崖上,我们看到高高低低多处散布的崖洞,大多形如窗洞,只有大佛两侧一处高可丈余、宽约数尺、仅容一人俯身爬行的洞口,踩出一条险陡的小径,可以进身。我们屈身进洞,里面竟是一间间高2米的石室,或方正,或长网,由一道道直径只有2尺多的洞道相连,有随高就低的石级上下通行。这样的石室共有40多间,全由石窟间蜿蜒曲折的小道连通,不远处便有一处略略凹进的小室可以入厕,还有可供通风、采光的一处处通向崖壁的窗洞。我们带着电筒穿行了几间石室,只觉冷气森人,未敢久留。据说,这石窟有一个“天洞”,可以上到禹迹山顶,还有一个“地洞”,可以通到禹迹山麓的安溪河。这石窟群的石洞、石室,凿刻工细,但四壁萧然,没有字迹佛龛。据说,禹迹山石窟群开凿于清嘉庆初年(1796),是清统治者为抵御白莲教起事而凿建的。这石窟、石寨,构成禹迹山又一胜景。
我是清晨由南部县城动身,与县文化馆李本固同志一行,过嘉陵江轮渡,乘车直驶碑院镇,去禹迹山观赏大佛的。镇政府所在的碑院镇距县城20公里,再沿去仪陇的公路行驶5公里许,到禹迹山前面一座山下,便开始攀登。一条形若黄山天都峰鲫鱼背的山脊小径,直抵禹迹山脚的南天门前,约有4公里山路,极是高险。山寨前有一方石坪,站在这里,视野顿觉开阔,可以看到南部、阆中两县的莽莽山野,大巴山峰峦起伏,如四面云涌。一派青苍里,可以望见浩荡奔流、盘曲如练的嘉陵江渐渐投入远处云山。正是春深时节,山上山下层层梯田里,油菜已经结荚,小麦正在扬化,山坡、田塍上栽种的油桐树,到处开着粉白紫蕊的桐子化。抬头仰望禹迹山,南天门石寨耸峙,悬崖上怒放着一丛丛殷红的杜鹃花。
我们由南天门穿过两道巍峨的石寨门,拾级登山,过松林坡,到柏木森林,游竹树蓊郁的禹迹寺遗址,在觉远师傅家种了几株柑桔的院坝喝茶小憩,到山顶的禹迹石坪坝,此时已过中午。再由西寨门下到南坡,才看到屹立山前的大佛。下午瞻仰大佛,攀登石室洞窟,归程由禹迹山南麓下山。回望禹迹山,只见西斜的阳光正照到山崖前大佛头部,庄严静穆的面容更见清晰。渐行渐远,禹迹山已被崇山峻岭遮挡。凿成佛像的坚硬的岩石已经风化、残损,变黑了,但它令人震慑的非凡艺术魅力,大佛站立山前的伟岸形象,却千年如是,令人油然生出一片宁静心境的永恒微笑,仍将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