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断片式文本长期在欧洲文学一哲学书写传统中占有一席之地,德国早期浪漫派也创作了大量的断片作品.本文通过对施莱格尔和诺瓦利斯等人关于断片写作与机智、天才等相关问题的思考和阐释,力图提供一条通向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理想与哲学内涵的理解路径.总体而言,机智作为无限性与统一性的散点式闪现,可以被把握为一种具有精神奠基作用的意识逻辑.机智是一种非演绎式的意识构造,并且可以成为各种精神-表达可能方式的根源与指引.天才赋予了机智以化学性,并使得这种意识生成的纯粹形式得以可能.当天才与机智相结合,就是一种断片式的创造天赋.由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断片式文本长期在欧洲文学一哲学书写传统中占有一席之地,德国早期浪漫派也创作了大量的断片作品.本文通过对施莱格尔和诺瓦利斯等人关于断片写作与机智、天才等相关问题的思考和阐释,力图提供一条通向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理想与哲学内涵的理解路径.总体而言,机智作为无限性与统一性的散点式闪现,可以被把握为一种具有精神奠基作用的意识逻辑.机智是一种非演绎式的意识构造,并且可以成为各种精神-表达可能方式的根源与指引.天才赋予了机智以化学性,并使得这种意识生成的纯粹形式得以可能.当天才与机智相结合,就是一种断片式的创造天赋.由于天才与自我的实现相关联,所以作为断片式创造天赋,机智可以被理解为某种自我的实现形式.它所涉及的,是人的实现和自我的实现.因而,断片写作、机智和天才都是归属于作为人类精神和活动之目标的自由.
其他文献
杨弘道的诗歌理论,从“吟咏性情”诗之本原论出发,与元好问一道共倡雅正之音,以唐人为指归,主张以格调限制性灵,以性灵表现思想感情,自成一家,推动元初新的诗学思想向前发展。
《外国文学评论》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主办的外国文学研究专业学术期刊,主要刊发中国学者在外国文学和文化领域的基础研究的前沿成果,尤其欢迎同时具有历史意识与专业精神、融经验性与理论性于一体、在整体的历史-社会关系中研究文学个案和文化现象的论文,以推进国内学术.常设栏目包括外国作家-作品研究、文学史研究、文学-文化理论研究、文学的社会史研究、文学的文化研究、中外文学-文化关系史研究等.
本文以福柯与马克思之间的对话关系为理论思考的前提,即福柯如何在反思权力的财产和经济学功能性中发展出了一种对权力问题的非商品和非经济研究,指出福柯以非经济的权力关系为理论模型,以历史的考古和谱系分析为方法和目的,进而利用种族战争话语的出现和发展,对英法国内战争史尤其是法国历史和历史学家进行了历史-政治范式回顾。在福柯的这种回顾与分析中,可以看出欧洲国内战争的胜利者/失败者这种可以流动和变换位置的“胜利者史学”逻辑怎样经由二元图式被转化为一元图式甚至被转化为殖民逻辑,而福柯的分析正是要迎回对这一史学谱系的政治
琴作为礼乐之器,经中国历代文士不断融入儒道思想而生出“琴道”。最先经由汉籍传入日本的是中国的琴道,其后中国琴及其演奏法才渐次传入。琴传入日本后几乎被皇室所独享,但随着天皇权威失坠很快失传,而后又在新出现的长篇叙事文体“物语”中衍生,并借“秘琴东传”母题在《松浦宫物语》等“遣唐使物语”中传承流变。《松浦宫物语》中的“琴道”,实则是平安末期日本文人在律令制国家瓦解、天皇权威不断弱化的政治脉络中,基于自身的政治诉求对儒家礼乐思想做出的日本化阐释。
本文以洛蒙德湖附近区域的风景为中心,梳理约翰逊、麦克弗森、华兹华斯兄妹、维多利亚女王、司各特等人对该地风景描写的差异,探讨造成这种差异的历史原因。高地风景从“崇高”到“如画式崇高”的转变是多重合力的结果,其中既有英格兰在绞杀凯尔特文化失败后为构建大不列颠共同体而做出的妥协以及英国浪漫派对功利主义及工业资本主义的批判,也包括苏格兰双重认同意识的形成。本文认为,秀美、崇高及如画这三个美学范畴背后涉及了英苏关系、大不列颠民族国家的建构以及英格兰内部的阶级斗争等问题。
本文论述了英国浪漫主义从自我走向同情的思想历程。论文首先概括了英国“浪漫主义自我”的几个特征,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英国浪漫主义传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忘我”,或基于同情的忘我。同情来自自我认识,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忘我,最终引向物我两忘。充分认识“同情”思想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平衡地把握英国浪漫主义传统。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界一般认为,范宽《豁山行旅图》表现了儒家的社会观或道家的自然观,《关于范宽的(骆山行旅图(局部)》一诗却体现了奥康纳对该画充满禅意的解读。本文以视觉及言语距离线索为分析工具,结合画中山水“三远”的视觉效果在诗歌文本中的呈现方式,对诗作进行文本细读,讨论本诗禅机之所在。分析发现,奥康纳读《骆山行旅图》,体会到“人间超尘之美”,理通禅意,丰富了对画幅内容的既有理解,提供了另一种可能的阐释。
元朝时忽必烈两次东征日本,日本史称“蒙古袭来”。在此前后紧张的对外形势下,鼓吹神明皆兵的“神战”思想伴随日本的“神国”阐述频频出现。室町时期的幸若舞曲《百合若大臣》便呈现了人神合战的荒诞想象。该作对镰仓宗教文学《八幡愚童训》(甲本)的“神战”思想多有继承,也是处于生存危机中的宇佐八幡宫的宣教手段。该曲的出现表明中世后期“神国”观念实现了对民众心理的渗透,同时,日本紧张的对外关系记忆在高涨的本国优位意识中进一步演化为主动进攻他国的侵略野心。这种民族主义思潮成为之后丰臣秀吉入侵朝鲜以及近代日本一系列侵略战争的
中国古代典籍记述了众多“佯狂”的人物形象,其中的“狂僧”具有独特的宗教性和审美性;而在日本佛教文学中,以《怀风藻》中的僧传为开端,“狂僧”形象屡屡登场,形成了一条独特的文学脉络。本文尝试考察中国高僧传中的“狂僧”形象在东渐日本的过程中对日本僧传文学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而探究中国“狂僧”形象在日本不断传承的原因。
古埃及丧葬文献《冥灵行状》主要叙述日神从日落到再次升起的夜间旅程,“明”、“晦”两端构成日神“显象”的叙事框架。始于光明而终于大冥的日神之旅,以自明及晦、隐显相推为其主要格局。全书呈现出回环复沓的节奏,其中神形、神名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言以蔽之,诸神在“形”、“名”迭见的律动中一隐一现,而与全书明晦相推的构思格局互为表里。尽管此书主要针对的是冥界中的诸神,然神灵的秩序、神灵的伦理却不会自然呈现给世人,而是需要人类开发智慧、学习经验,以“知道”诸神之所为;而且,知道者并非一切亡灵,书中一再强调了少数人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