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智慧工地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的新名片,立足于互联网+建立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建筑工地施工方法与管理环境的协调配合,以便更好地为工程管理提供服务。文章基于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在广义和狭义上分别界定智慧工地的概念,明确智慧工地的构建目标,建立数据全面感知与实时互联,打造数字化管理办公系统,搭建施工管理一体化平台,以实现数据存储与应用功能。为使智慧工地更加实用化,亟需构建各管理目标的智慧系统,规范合同、确保安全、提高质量、缩减成本、优化工期,全面提高施工的自动化程度及智能化水平,打通建筑工地信息化的最后一公里,充分实现建筑工地管理方式自动化、管理过程数据化、管理内容规范化。
【关键词】智慧工地;建筑工程;互联网+管理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转型升级,信息技术的不断变革创新,为建筑市场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而我国建设管理模式相对粗放,施工现场隐患因素复杂多变,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无法满足现代化工地需求,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智慧工地为建设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建筑业的与时俱进,通过软硬件结合打造全程化监控、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的科学管理模式,进而形成一种崭新的信息化生态圈。
1、智慧工地概念
智慧工地是智慧城市理念在建筑市场的拓展应用,是一种智能的数字化互联手段,它的产生补齐了建筑市场信息化发展的最后一块短板,对促进建筑行业高效低碳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广义上的智慧工地是指工程管理信息化,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智慧技术,在虚拟与现实环境下将施工现场各管理要素进行深度融合,建立一种信息资源实时共享、施工技术互联互通、管理过程绿色智能的建设模式。
狭义上的智慧工地则聚焦于高科技手段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软件与硬件相融合,将智能技术、智能设备应用到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中,建立智能化管理系统,对信息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记录、分析、预测,随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合理调配建筑工地的人员、材料、机械等施工要素,形成一种敏捷的管理模式。
智慧工地能够很好的变被动式管理为主动式预防,自动调整控制施工状态,防范施工过程中的不文明行为,加快事故风险的应急响应速度,提高工程实体质量和工地现场管理效率,实现建筑工地智慧化的可持续发展。
2、智慧工地构建目标
在国家层面住建部在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了建筑工地要采用智能云等方式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信息管理体系的可靠运行。智慧工地的实用化则要求工程数据采集自动化,数据传输安全化,数据处理高效化,为解决建筑业信息化发展提供保障。
2.1建立数据全面感知与实时互联
智慧工地集成工地碎片化应用,通过数据管理系统实时获取工程信息,改变了传统工地中人为因素导致的数据不全面、不准确现象,弥补了工程信息的缺失,实现更加透彻的感知,为管理活动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
智慧工地将分散于不同阶段、不同活动中的信息数据进行汇总整合,实现工地信息的互联互通、交互共享,从而彻底改变现有工程信息流,解决信息孤岛、信息冲突等一系列问题,确保工程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2.2打造数字化管理办公系统
在数字化时代,建筑工地更加重视现代科学技术在一线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实现对人工、材料、机械等各施工要素的安全传输,排除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干扰因素,纠正信息传递过程中产生的偏差,提高信息的准确度。
智慧工地突出地强调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建立以手机APP或PC端为管理工具的数字化办公系统,在深入挖掘并整合海量信息基础上,实现庞杂的数据快速存储、全面分析、精确识别,系统地为工程管理提供服务。
2.3搭建施工管理一体化平台
面对施工管理工作中的特定问题,依托人工智能搭建一体化平台,实现数据的多维度整合,对建筑工地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洞察分析,归纳总结出解决方案,提高施工组织策划的合理性。
施工管理平台下设的目标管理系统并不是简单堆砌罗列,而是不断寻求相互间协作配合,将既有资源在管理目标下组成一体化系统,完成由静态控制向实时动态管理模式的转变,确保工程决策的高效实施。
3、智慧工地构建思路
智慧工地的出现全面覆盖了建筑工地信息化最后一公里,借助互联网等技术手段进行组织与协调,规范合同、确保安全、提高质量、缩减成本、优化工期,寻求各管理目标的动态平衡控制。
3.1合同管理智慧系统
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务用工一直是建筑施工管理的重点环节,实名制问题、合法保障问题等依然无法充分解决。智慧工地的出现,规范了施工人员的权力和义务,完善了施工合同管理的各项措施。
建立实名制考勤管理系统,设置个人信息管理台账,通过指纹采集、虹膜验证、人脸识别等方式进行精准管理。在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考勤设备完成上下班出勤登记,准确记录出勤天数和出勤时长等工时信息,方便统计查询用工情況,为工作人员发放薪资、解决劳务纠纷等问题提供数据支持。
建立4D网络教育培训系统,借助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式VR体验,运用传感器自然对接安全教育平台,在虚拟工程中将安全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克服了传统培训带来的枯燥乏味,填补了理论教育与现实操作融合的空白。通过场景模拟,评估施工人员面对危险的应急处理能力,调整预案进行反复演练,形成一套实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并指导施工活动。
3.2安全管理智慧系统
在建筑工程领域,施工人员普遍缺乏安全责任意识,导致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智慧工地的安全管理是借助人工智能可视化管理系统来弥补传统监管方法的不足,保障建筑工地的施工安全。
建立安全监督管理系统,自主分析图像,将施工现场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一一识别,通过系统下发整改通知给施工现场,整改完毕再由现场管理人员上传反馈给监督人员,规范安全隐患排查整改过程,实现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闭环管理。 建立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将施工现场和远程管理平台无缝融合,采用IC卡等识别系统有效验证操作人员身份,由专门操作人员启动机械设备。在操作平台上设置高清显示屏实时反馈机械运转情况,同时将操作行为形成记录并同步上传保存,建立施工人员操作信用档案,最大限度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把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3.3质量管理智慧系统
建筑工地分布面广量大,施工现场没有足够的人力对每道工序进行旁站、巡视检查,质量管理难度较大。智慧工地的质量管理主要是建立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安装高清摄像头接入互联网加强施工现场日常管理工作,使施工过程透明化、可追溯化。
引入高精度传感器,用无线网络连接监测仪器观测变化,通过监控系统强化内部监管力度,分析每一个工作面是否满足施工需求,每一道工序是否符合工艺流程,将相关信息数据与智慧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改进质量检查的精度与效度,提高施工现场的智能化水平。
建立施工质量验收管理系统,完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规范施工质量验收行为。智慧工地强调的是过程控制,在统一监控中心对施工现场进行远程实时抽检,通过动态分析和反馈,监督上道工序和下道工序的衔接是否规范,检查每一个验收单元是否符合质量标准,为质量验收提供可视化依据,降低隐蔽性质量事故发生率。
3.4成本管理智慧系统
智慧工地的成本管理是基于物联网建立成本管理系统,对建筑工地的人工、材料、机械等直接成本费用进行动态跟踪,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在人工成本方面,建立施工人员定位管理系统,实时更新施工现场人员的工种、数量、位置等信息,统计分析施工活动轨迹,根据分布状况分析用工高峰期和低谷期的劳动力使用情况,进一步妥善安排作业人员进场顺序,节约劳动力使用成本。
在材料成本方面,建立物料监控管理系统,对施工现场材料的采购、存放、取用等环节进行动态管控。工程物料监控管理系统根据施工方案自动生成材料需求量清单,完成材料采购、进场验收、登记入库存放,并实时更新存取情况,使材料的采购成本、库存成本更为合理。
在机械成本方面,建立机械设备运行管理系统,实时反映机械的现场布置情况和工作运行状态,合理调配机械的施工作业顺序,减少机械设备的无负荷或超负荷运转情况,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进而降低成本费用。
3.5进度管理智慧系统
智慧工地的进度管理是将分散的计划进度、实际进度集成到信息平台上,基于计算机软件实时查看各工序衔接情况,便于整体动态把控工程进展程度,将生产力提高到最大化,为确保工期奠定良好的基础。
建立施工进度管理系统,根据各施工段的工艺关系和组织关系创建进度计划,将各工序的流水节拍和流水步距等计划施工时间导入到系统中,借助BIM软件模拟建筑施工过程,将计划时间与历史数据相比较,寻找施工计划的最佳平衡点,合理安排施工流水节奏。
实时跟踪施工现场进展情况,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对比,直观地反应出工程是否超前、滞后,分析进度偏差产生的原因,当偏差超过一定范围时采取纠偏措施加以控制,通过智慧平台动态协调各工序施工时间,确保工程按计划进度完工。
结语:
智慧工地释放了建筑业的变革信号,规避了建筑市场的信息孤立,智能技术、智能设备保障了施工管理数据的有效对接,实现了施工现场资源的一体化整合。通过射频识别、定位跟踪、图像采集等实时记录工地现场信息,利用移动互联网、云平台实现信息的可靠传送与共享,基于大數据进行多角度的关联性分析处理,规范施工现场的合同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实现工程管理精细化发展。相信不远的将来,智慧工地将被广泛应用,并且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曾凝霜,刘琰,徐波.基于BIM的智慧工地管理体系框架研究[J].施工技术,2015,44(10):96-100.
[2]曾立民.打通信息化落地最后一公里”——智慧工地的建设及应用价值[J].中国勘察设计,2017(08):32-36.
[3]窦安华,刘著国,王帅.“互联网+智慧工地”用智慧建造未来[J].中华建设,2018(07):28-31.
[4]韩豫,孙昊,李宇宏,等.智慧工地系统架构与实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24):107-111.
【关键词】智慧工地;建筑工程;互联网+管理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转型升级,信息技术的不断变革创新,为建筑市场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而我国建设管理模式相对粗放,施工现场隐患因素复杂多变,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无法满足现代化工地需求,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智慧工地为建设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建筑业的与时俱进,通过软硬件结合打造全程化监控、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的科学管理模式,进而形成一种崭新的信息化生态圈。
1、智慧工地概念
智慧工地是智慧城市理念在建筑市场的拓展应用,是一种智能的数字化互联手段,它的产生补齐了建筑市场信息化发展的最后一块短板,对促进建筑行业高效低碳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广义上的智慧工地是指工程管理信息化,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智慧技术,在虚拟与现实环境下将施工现场各管理要素进行深度融合,建立一种信息资源实时共享、施工技术互联互通、管理过程绿色智能的建设模式。
狭义上的智慧工地则聚焦于高科技手段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软件与硬件相融合,将智能技术、智能设备应用到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中,建立智能化管理系统,对信息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记录、分析、预测,随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合理调配建筑工地的人员、材料、机械等施工要素,形成一种敏捷的管理模式。
智慧工地能够很好的变被动式管理为主动式预防,自动调整控制施工状态,防范施工过程中的不文明行为,加快事故风险的应急响应速度,提高工程实体质量和工地现场管理效率,实现建筑工地智慧化的可持续发展。
2、智慧工地构建目标
在国家层面住建部在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了建筑工地要采用智能云等方式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信息管理体系的可靠运行。智慧工地的实用化则要求工程数据采集自动化,数据传输安全化,数据处理高效化,为解决建筑业信息化发展提供保障。
2.1建立数据全面感知与实时互联
智慧工地集成工地碎片化应用,通过数据管理系统实时获取工程信息,改变了传统工地中人为因素导致的数据不全面、不准确现象,弥补了工程信息的缺失,实现更加透彻的感知,为管理活动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
智慧工地将分散于不同阶段、不同活动中的信息数据进行汇总整合,实现工地信息的互联互通、交互共享,从而彻底改变现有工程信息流,解决信息孤岛、信息冲突等一系列问题,确保工程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2.2打造数字化管理办公系统
在数字化时代,建筑工地更加重视现代科学技术在一线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实现对人工、材料、机械等各施工要素的安全传输,排除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干扰因素,纠正信息传递过程中产生的偏差,提高信息的准确度。
智慧工地突出地强调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建立以手机APP或PC端为管理工具的数字化办公系统,在深入挖掘并整合海量信息基础上,实现庞杂的数据快速存储、全面分析、精确识别,系统地为工程管理提供服务。
2.3搭建施工管理一体化平台
面对施工管理工作中的特定问题,依托人工智能搭建一体化平台,实现数据的多维度整合,对建筑工地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洞察分析,归纳总结出解决方案,提高施工组织策划的合理性。
施工管理平台下设的目标管理系统并不是简单堆砌罗列,而是不断寻求相互间协作配合,将既有资源在管理目标下组成一体化系统,完成由静态控制向实时动态管理模式的转变,确保工程决策的高效实施。
3、智慧工地构建思路
智慧工地的出现全面覆盖了建筑工地信息化最后一公里,借助互联网等技术手段进行组织与协调,规范合同、确保安全、提高质量、缩减成本、优化工期,寻求各管理目标的动态平衡控制。
3.1合同管理智慧系统
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务用工一直是建筑施工管理的重点环节,实名制问题、合法保障问题等依然无法充分解决。智慧工地的出现,规范了施工人员的权力和义务,完善了施工合同管理的各项措施。
建立实名制考勤管理系统,设置个人信息管理台账,通过指纹采集、虹膜验证、人脸识别等方式进行精准管理。在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考勤设备完成上下班出勤登记,准确记录出勤天数和出勤时长等工时信息,方便统计查询用工情況,为工作人员发放薪资、解决劳务纠纷等问题提供数据支持。
建立4D网络教育培训系统,借助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式VR体验,运用传感器自然对接安全教育平台,在虚拟工程中将安全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克服了传统培训带来的枯燥乏味,填补了理论教育与现实操作融合的空白。通过场景模拟,评估施工人员面对危险的应急处理能力,调整预案进行反复演练,形成一套实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并指导施工活动。
3.2安全管理智慧系统
在建筑工程领域,施工人员普遍缺乏安全责任意识,导致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智慧工地的安全管理是借助人工智能可视化管理系统来弥补传统监管方法的不足,保障建筑工地的施工安全。
建立安全监督管理系统,自主分析图像,将施工现场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一一识别,通过系统下发整改通知给施工现场,整改完毕再由现场管理人员上传反馈给监督人员,规范安全隐患排查整改过程,实现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闭环管理。 建立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将施工现场和远程管理平台无缝融合,采用IC卡等识别系统有效验证操作人员身份,由专门操作人员启动机械设备。在操作平台上设置高清显示屏实时反馈机械运转情况,同时将操作行为形成记录并同步上传保存,建立施工人员操作信用档案,最大限度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把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3.3质量管理智慧系统
建筑工地分布面广量大,施工现场没有足够的人力对每道工序进行旁站、巡视检查,质量管理难度较大。智慧工地的质量管理主要是建立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安装高清摄像头接入互联网加强施工现场日常管理工作,使施工过程透明化、可追溯化。
引入高精度传感器,用无线网络连接监测仪器观测变化,通过监控系统强化内部监管力度,分析每一个工作面是否满足施工需求,每一道工序是否符合工艺流程,将相关信息数据与智慧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改进质量检查的精度与效度,提高施工现场的智能化水平。
建立施工质量验收管理系统,完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规范施工质量验收行为。智慧工地强调的是过程控制,在统一监控中心对施工现场进行远程实时抽检,通过动态分析和反馈,监督上道工序和下道工序的衔接是否规范,检查每一个验收单元是否符合质量标准,为质量验收提供可视化依据,降低隐蔽性质量事故发生率。
3.4成本管理智慧系统
智慧工地的成本管理是基于物联网建立成本管理系统,对建筑工地的人工、材料、机械等直接成本费用进行动态跟踪,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在人工成本方面,建立施工人员定位管理系统,实时更新施工现场人员的工种、数量、位置等信息,统计分析施工活动轨迹,根据分布状况分析用工高峰期和低谷期的劳动力使用情况,进一步妥善安排作业人员进场顺序,节约劳动力使用成本。
在材料成本方面,建立物料监控管理系统,对施工现场材料的采购、存放、取用等环节进行动态管控。工程物料监控管理系统根据施工方案自动生成材料需求量清单,完成材料采购、进场验收、登记入库存放,并实时更新存取情况,使材料的采购成本、库存成本更为合理。
在机械成本方面,建立机械设备运行管理系统,实时反映机械的现场布置情况和工作运行状态,合理调配机械的施工作业顺序,减少机械设备的无负荷或超负荷运转情况,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进而降低成本费用。
3.5进度管理智慧系统
智慧工地的进度管理是将分散的计划进度、实际进度集成到信息平台上,基于计算机软件实时查看各工序衔接情况,便于整体动态把控工程进展程度,将生产力提高到最大化,为确保工期奠定良好的基础。
建立施工进度管理系统,根据各施工段的工艺关系和组织关系创建进度计划,将各工序的流水节拍和流水步距等计划施工时间导入到系统中,借助BIM软件模拟建筑施工过程,将计划时间与历史数据相比较,寻找施工计划的最佳平衡点,合理安排施工流水节奏。
实时跟踪施工现场进展情况,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对比,直观地反应出工程是否超前、滞后,分析进度偏差产生的原因,当偏差超过一定范围时采取纠偏措施加以控制,通过智慧平台动态协调各工序施工时间,确保工程按计划进度完工。
结语:
智慧工地释放了建筑业的变革信号,规避了建筑市场的信息孤立,智能技术、智能设备保障了施工管理数据的有效对接,实现了施工现场资源的一体化整合。通过射频识别、定位跟踪、图像采集等实时记录工地现场信息,利用移动互联网、云平台实现信息的可靠传送与共享,基于大數据进行多角度的关联性分析处理,规范施工现场的合同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实现工程管理精细化发展。相信不远的将来,智慧工地将被广泛应用,并且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曾凝霜,刘琰,徐波.基于BIM的智慧工地管理体系框架研究[J].施工技术,2015,44(10):96-100.
[2]曾立民.打通信息化落地最后一公里”——智慧工地的建设及应用价值[J].中国勘察设计,2017(08):32-36.
[3]窦安华,刘著国,王帅.“互联网+智慧工地”用智慧建造未来[J].中华建设,2018(07):28-31.
[4]韩豫,孙昊,李宇宏,等.智慧工地系统架构与实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24):10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