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M7.0地震余震震源机制解的时空分布特征

来源 :国际地震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芦山7.0级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上震源机制为逆冲型,震后3天震源区发生3 000多次余震,其中M5余震4次。最大余震5.4级发生在芦山邛崃交界。地震震源机制可以直观反映地震破裂的几何特征和运动学特征,通过地震序列震源机制与震源深度分布可以了解区域的应力状态、勾画断层形态、帮助搞清楚余震与发震构造的关系。地震发生后,布设了方位角分布很好的流动加密台站,为我们更好的了解龙门山南段的构造应力场提供了良好的条
其他文献
“地震窗”是指某些能以弱震活动形式灵敏反映区域应力场变化的特殊构造部位.研究表明“霍山窗”小震活动特征能够为华东地区中强震提供一定的指示意义。本研究讨论范围为霍山窗。数据选取2008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115°-117°E, 30.5°-32°N)范围内的震相报告和SJH, FZL, LNA和BZY四个台站均有记录地震的波形数据。为保证波形数据的质量,对近震事件波形数据进行去均值、
1931年8月11日,新疆富蕴县发生了8级地震。为纪念新疆富蕴地震87周年,2018年8月10–13日,"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18学术交流"暨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固体地球物理委员会2018年度联合学术交流在新疆富蕴举行。本次交流活动共设6个专题,围绕6个专题征集了162篇学术论文祥摘发表在《国际地震动态》2018年第8期;来自地震系统内外
2018年12月2—5日,由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江西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卫星地震观测技术与应用2018年学术研讨会"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来自各省地震局、直属单位、研究所和高校等37个单位的100余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图1)。江西省地震局柴劲松副局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副主任、张衡一号卫星工程总设计师江帆研究员等出席会议。
一次地震预测能否成功的关键是其依据的可靠性,依据的可靠性有赖于预报指标体系的建立。预报指标体系大致由以下内容组成:(1)可靠和完备的观测资料;(2)稳定的算法;(3)定量的判据;(4)可操作的预测规则;(5)超过自然概率的预报效能。地磁日变化由太阳风在电离层产生的环形变化电流以及该电流在地壳内感应生成的反向环形电流产生,感应电流的分布主要取决于高空电流分布和地壳电性结构分布,并主要反映在地磁日变化
经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北京时间2018年11月26日7时57分,台湾海峡(23.28°N,118.60°E)发生MS6.2地震,震源深度20km,截止到2018年12月21日,共记录到余震97次,其中ML2.3—2.9地震55次,ML3.0—3.9地震32次,ML4.0以上地震10次,最大为ML4.9地震.根据震源机制解及精定位结果,结合震区地质构造情况推测,台湾海峡6.2级地震主发震构造为台湾
本文对发展我国地震预测具有优势的形变监测手段,以及加强前兆机理研究、地震前兆识别判据、地震孕育过程的数值模型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对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改革设计研究
2016年1月24日(北京时间)美国阿拉斯加州南部安克雷奇附近发生了M7.1地震。通过对地震震源机制的研究分析发现,这次地震不是发生在太平洋板块向北美板块俯冲的边界断裂上,而是
近年来,我国强震动观测记录数据库有了大幅扩充,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重大工程抗震设防对宽频带地震动输入的迫切需求。然而,对于地震频发、强震动观测记录少的地区,宽频带地震动的数值模拟仍是确定合理地震动输入的重要途径。北天山地区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现有强震动观测记录难以满足该区重大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需求。研究构建考虑北天山地区震源机制、地质构造以及场地特征的宽频带地震动模拟方法对于高地震风险的北天
“第六届青藏东部构造与地球物理研讨会”(第6届WTGTP)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2018年年会”与“中国地球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委员会2018年年会”于2018年
当前,作为中国全球台网预研项目的一部分,东南亚地区台网建设情况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充分掌握该地区地震活动的特点,利于将来地震台网的布设,本文整理了东南亚主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