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弟子规》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用以涵养个人,能使个人有一个高尚的品性,能使每一个家庭安详融洽,用以约束社会,能使社会和谐发展。钱文忠教授对《弟子规》的解读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相结合,把《弟子规》里的道理深入浅出地与学生们的日常行为习惯相结合,告诉我们,如何加强自身修养,做一个有德行的人。
如今,教育部门把《弟子规》这本传统文化教育著作,作为养成教育的有效载体,把《弟子规》中的经典精神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受益终生。教育青年学生做一个有品位的人,做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做一个拥有幸福圆满的人生的人。
针对当代青年学生价值取向模糊,理想追求困惑趋势,把他们培养成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好公民之德育任务更为迫切。巴金曾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注重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才能促进其终生发展,惟其如此,才可能真正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
贯彻《弟子规》的精髓,就是要形成自觉的行为,将其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去,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去践行《弟子规》,以切实养成这些好习惯呢?
一、在学习研究中践行
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具体的操行实践中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学会尊重他人,学会约束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增长见识、丰厚才华、陶冶情操、感受激情、感悟人生。
在讀熟、背熟的基础上,让学生能理解文本的大意,我们一般采取以下方式:
——让学生对照经文阅读译文,独自获得对经文内容的初步理解。
——由教师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互动式交流,重点理解经文对行为方面的要求,明确其中的道理。
——按照学校的要求组织学生写出心得,记录下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二、在主题活动中融汇
在学习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主题活动,为学生践行《弟子规》提供机会。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宽容谦让、诚实守信的处世态度,规范了学生温文尔雅、礼貌待人的行为举止。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以促进学生的知行转化。
1.写一条《弟子规》座右铭
学生学习《弟子规》后,针对自己难以改正的不良习惯选择其中有警策作用的句子作为座右铭,督促自己“改过归正”,如《弟子规》中说,“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有些同学就将这句话当作改变自己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的座右铭。
2.创一段《弟子规》感恩词
针对当今学生感情冷漠,我们结合《弟子规》的相关要义,教导学生学会敬重父母。父亲节要求同学们以感恩词的形式给 “给家长发一条短信”,以此来理解“亲爱我,孝何难”的现实意义。以此把道德表现提升到道德情感的层次。心中有爱,才是至善至纯的灵魂根本,心灵深处的一次次感动,一份份感恩,构成心智成长的历程。
3.拟一句《弟子规》创新语
我们要求学生结合实际,在《弟子规》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把清代《弟子规》真正变成我们自己的“弟子规”。如有的学生将“揖深圆,拜恭敬”改为“礼行正,鞠躬敬”,将“冠必正,纽必结”改为“徽(校徽)必正,服饰洁”。这些都是活学活用的表现,避免了学生食古不化,既落实了经典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此过程中,使得学生对弟子规的精髓有一个深切的感悟,变成他们的情操,变成指导自己的言谈举止的自觉意识,以此形成素养,形成习惯。
三、在日常生活中落实
礼仪教育不能仅仅只停留在背诵上,更需要落实在日常的生活中,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真切感悟。
一方面是,密切家校关系,形成教育合力
做人主要受家庭教育的影响;成材的关键在学校;成功的历练则在社会。我们把养成教育深入到家庭这个阵地,建立家校互动机制,以此将《弟子规》的教导融进社会生活之中。在五月份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上,根据学校的部署,向家长通报我校师生开展学习弟子规的情况,申明学习《弟子规》现实意义和作用,改变他们“学生就是来学知识的,只要成绩好就可以了”的想法和态度,使得家长们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好学生。同时,我们鼓励家长加入诵读和践行《弟子规》的行列,为子女做好榜样。
另一方面是规范言谈举止,日常细节养成习惯《弟子规》中说,“问起对,视勿移”,所以要求学生在课上回答老师的提问,要站直,尽量直视老师。《弟子规》中劝诫“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对学生间很不在乎的笑骂,严格制止。对说话粗声大气的学生予以劝导,告诉学生男生要做绅士,女生要做淑女,这样才是高贵的形象。
孔子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就是说,小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坚固,甚至说就变成你的天性。以至于以后取得的成功,创造的奇迹,都是在小的时候形成的习惯所支撑的。《弟子规》不但可以帮助我们树立良好的习惯,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拥有美好的未来。
今天我们更有必要重新拾起遗落的经典,与《弟子规》同行,在共同践行《弟子规》的过程中,见证和享受“圣人训”为我们建构的和谐社会和快乐人生。
(富锦市第一中学)
如今,教育部门把《弟子规》这本传统文化教育著作,作为养成教育的有效载体,把《弟子规》中的经典精神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受益终生。教育青年学生做一个有品位的人,做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做一个拥有幸福圆满的人生的人。
针对当代青年学生价值取向模糊,理想追求困惑趋势,把他们培养成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好公民之德育任务更为迫切。巴金曾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注重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才能促进其终生发展,惟其如此,才可能真正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
贯彻《弟子规》的精髓,就是要形成自觉的行为,将其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去,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去践行《弟子规》,以切实养成这些好习惯呢?
一、在学习研究中践行
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具体的操行实践中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学会尊重他人,学会约束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增长见识、丰厚才华、陶冶情操、感受激情、感悟人生。
在讀熟、背熟的基础上,让学生能理解文本的大意,我们一般采取以下方式:
——让学生对照经文阅读译文,独自获得对经文内容的初步理解。
——由教师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互动式交流,重点理解经文对行为方面的要求,明确其中的道理。
——按照学校的要求组织学生写出心得,记录下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二、在主题活动中融汇
在学习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主题活动,为学生践行《弟子规》提供机会。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宽容谦让、诚实守信的处世态度,规范了学生温文尔雅、礼貌待人的行为举止。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以促进学生的知行转化。
1.写一条《弟子规》座右铭
学生学习《弟子规》后,针对自己难以改正的不良习惯选择其中有警策作用的句子作为座右铭,督促自己“改过归正”,如《弟子规》中说,“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有些同学就将这句话当作改变自己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的座右铭。
2.创一段《弟子规》感恩词
针对当今学生感情冷漠,我们结合《弟子规》的相关要义,教导学生学会敬重父母。父亲节要求同学们以感恩词的形式给 “给家长发一条短信”,以此来理解“亲爱我,孝何难”的现实意义。以此把道德表现提升到道德情感的层次。心中有爱,才是至善至纯的灵魂根本,心灵深处的一次次感动,一份份感恩,构成心智成长的历程。
3.拟一句《弟子规》创新语
我们要求学生结合实际,在《弟子规》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把清代《弟子规》真正变成我们自己的“弟子规”。如有的学生将“揖深圆,拜恭敬”改为“礼行正,鞠躬敬”,将“冠必正,纽必结”改为“徽(校徽)必正,服饰洁”。这些都是活学活用的表现,避免了学生食古不化,既落实了经典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此过程中,使得学生对弟子规的精髓有一个深切的感悟,变成他们的情操,变成指导自己的言谈举止的自觉意识,以此形成素养,形成习惯。
三、在日常生活中落实
礼仪教育不能仅仅只停留在背诵上,更需要落实在日常的生活中,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真切感悟。
一方面是,密切家校关系,形成教育合力
做人主要受家庭教育的影响;成材的关键在学校;成功的历练则在社会。我们把养成教育深入到家庭这个阵地,建立家校互动机制,以此将《弟子规》的教导融进社会生活之中。在五月份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上,根据学校的部署,向家长通报我校师生开展学习弟子规的情况,申明学习《弟子规》现实意义和作用,改变他们“学生就是来学知识的,只要成绩好就可以了”的想法和态度,使得家长们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好学生。同时,我们鼓励家长加入诵读和践行《弟子规》的行列,为子女做好榜样。
另一方面是规范言谈举止,日常细节养成习惯《弟子规》中说,“问起对,视勿移”,所以要求学生在课上回答老师的提问,要站直,尽量直视老师。《弟子规》中劝诫“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对学生间很不在乎的笑骂,严格制止。对说话粗声大气的学生予以劝导,告诉学生男生要做绅士,女生要做淑女,这样才是高贵的形象。
孔子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就是说,小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坚固,甚至说就变成你的天性。以至于以后取得的成功,创造的奇迹,都是在小的时候形成的习惯所支撑的。《弟子规》不但可以帮助我们树立良好的习惯,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拥有美好的未来。
今天我们更有必要重新拾起遗落的经典,与《弟子规》同行,在共同践行《弟子规》的过程中,见证和享受“圣人训”为我们建构的和谐社会和快乐人生。
(富锦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