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校园文化的重要性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推动先进文化建设的思想保障,也是加快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
1、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今世界,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国力的增强取决于经济实力,也取决于文化实力,文化实力既包括知识、技术、教育等方面,也包括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审美观在内的精神力量,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文化的有力支撑。因此,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任,必须依靠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学校则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宣传和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校园文化凸显学校发展内涵。
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地方,应更侧重于精神文化发展。即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价值观、校风、行为规范等精神文化,以及校园环境布置体现出的物质文化,其中以精神文化为第一要义。因此,校园文化是综合体现。它凸显了学校发展的独特理念与发展特色,可以说,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品牌。校园文化以其独特魅力贯穿于一个学校的发展始终,它体现了一个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和品味格调,特别是提高师生的凝聚力,营造优良的校风学风,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育优秀人才,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校园文化的特征
1、环境布局,展现文化内涵。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整个校园布局,也是教育的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之处,都能感受到教育。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赋围墙、走廊、教室生命,让墙壁“说话”,并使其成为陶冶学生的“主体的画,无声的诗”。
(1)校园的文化墙是学校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校园的墙壁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它利用学校所有墙壁因素去陶冶感染学生,是一幅有“主题的画”,是一首“无声的诗”,但情深意切,融知识性、教育性、艺术性于一体,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目的。
(2)走廊文化建设,从形式到内容都力求美的体现,布局错落有致,疏密合理;色彩搭配高雅和谐,具有整体性;走廊中名人简介,一句句的警句和名言,看来都是一种激励,一幅幅卡通与美术作品,展示了学生的风采,这都对身心全面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教室布置,让孩子们各显神通。学生的优秀作文、成长记录、美术作品在这里展示,形成每个班级不同的人文氛围。他们的汗水在这里凝聚,智慧在这里闪光,个性在这里张扬,梦想在这里起航。
2、文化建设,打造品牌特色。
校园文化建设最忌千校一面,互相抄袭,照搬雷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所学校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办学背景条件、师资结构状况、生源素质情况,就决定了不可能有相同的校园文化内容。所以每一所学校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确定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内容和形式,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学校成为众多学校中的“这一个”,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有自己的根和魂,才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之源,才有存在于世界的价值。
3、形式多样,体现包容。
校园文化包含有丰富的的内容并呈现出多样的形式,隐性显性,有形无形;动态静态;古今中外,人文自然,科学艺术,人类社会一切有益的知识,先进的技能,辉煌的成就。世界的民族的国家的地方的校本的,断代的通史的,集体的个体的,等等,只要能够契合本校的实际,都可以为我所用,融为一体,发扬光大,继承发展。
4、文化传承,体现系统性。
文化是一个体系和过程。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加以整理,不能搞得支离破碎,不成系统,应该在实践的积累中不断完善、丰富,不能朝令夕改,追求一时的效应,应该形成学校独特的文化氛围,深入到师生的知情意行中,对他们的人格和世界观都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起到教育的效果。
三、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
活动是学校生命力所在,活动是对学生思想进行教育的有效载体。因此,寓教于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不仅包含在学生活动中,而是应该体现在整个校园中,印刻在教育教学的大系统中。
1、教师专业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首先应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诸如采取制定教师个人发展计划书、开展校本课题研究、坚持撰写教学反思和进行集体备课等各种措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发掘骨干教师的潜力,注重优秀教师的成果展示,形成富有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文化,这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又彰显了校园文化的实践性。
2、课堂教改: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新课程改革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课堂教学是指在课堂这一特定情境中教师教与学生学构成的双边活动。随着新课改的实行,课堂教改焕发出勃勃生机,一方面走出校门参观学习先进教改经验,另一方面结合校情,全员参与探究教改出路,各种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板块式教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等等,课堂教改文化体现了校园文化的知识性和系统性。
3、课外活动:
(1)有重点、有计划性和针对性的结合重大事件、传统节日、法定节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月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2)开展一系列文化体育活动。如“校园读写大赛”, “运动会”, “庆祝教师节”, “祖国颂诗朗诵”,从而丰富师生文化生活,增强校园文化氛围。
(3)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班级每月出一期黑板报,每学期看两次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组建校美术、书法、足球、篮球、乒乓球等兴趣小组,以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展示学生的青春活力和无穷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上述种种校园特色活动,处处彰显校园文化的特性,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既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校园气氛,创建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又开拓师生的视野,诠释学校发展的理念和特色,践行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推动先进文化建设的思想保障,也是加快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
1、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今世界,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国力的增强取决于经济实力,也取决于文化实力,文化实力既包括知识、技术、教育等方面,也包括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审美观在内的精神力量,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文化的有力支撑。因此,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任,必须依靠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学校则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宣传和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校园文化凸显学校发展内涵。
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地方,应更侧重于精神文化发展。即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价值观、校风、行为规范等精神文化,以及校园环境布置体现出的物质文化,其中以精神文化为第一要义。因此,校园文化是综合体现。它凸显了学校发展的独特理念与发展特色,可以说,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品牌。校园文化以其独特魅力贯穿于一个学校的发展始终,它体现了一个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和品味格调,特别是提高师生的凝聚力,营造优良的校风学风,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育优秀人才,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校园文化的特征
1、环境布局,展现文化内涵。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整个校园布局,也是教育的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之处,都能感受到教育。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赋围墙、走廊、教室生命,让墙壁“说话”,并使其成为陶冶学生的“主体的画,无声的诗”。
(1)校园的文化墙是学校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校园的墙壁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它利用学校所有墙壁因素去陶冶感染学生,是一幅有“主题的画”,是一首“无声的诗”,但情深意切,融知识性、教育性、艺术性于一体,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目的。
(2)走廊文化建设,从形式到内容都力求美的体现,布局错落有致,疏密合理;色彩搭配高雅和谐,具有整体性;走廊中名人简介,一句句的警句和名言,看来都是一种激励,一幅幅卡通与美术作品,展示了学生的风采,这都对身心全面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教室布置,让孩子们各显神通。学生的优秀作文、成长记录、美术作品在这里展示,形成每个班级不同的人文氛围。他们的汗水在这里凝聚,智慧在这里闪光,个性在这里张扬,梦想在这里起航。
2、文化建设,打造品牌特色。
校园文化建设最忌千校一面,互相抄袭,照搬雷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所学校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办学背景条件、师资结构状况、生源素质情况,就决定了不可能有相同的校园文化内容。所以每一所学校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确定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内容和形式,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学校成为众多学校中的“这一个”,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有自己的根和魂,才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之源,才有存在于世界的价值。
3、形式多样,体现包容。
校园文化包含有丰富的的内容并呈现出多样的形式,隐性显性,有形无形;动态静态;古今中外,人文自然,科学艺术,人类社会一切有益的知识,先进的技能,辉煌的成就。世界的民族的国家的地方的校本的,断代的通史的,集体的个体的,等等,只要能够契合本校的实际,都可以为我所用,融为一体,发扬光大,继承发展。
4、文化传承,体现系统性。
文化是一个体系和过程。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加以整理,不能搞得支离破碎,不成系统,应该在实践的积累中不断完善、丰富,不能朝令夕改,追求一时的效应,应该形成学校独特的文化氛围,深入到师生的知情意行中,对他们的人格和世界观都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起到教育的效果。
三、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
活动是学校生命力所在,活动是对学生思想进行教育的有效载体。因此,寓教于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不仅包含在学生活动中,而是应该体现在整个校园中,印刻在教育教学的大系统中。
1、教师专业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首先应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诸如采取制定教师个人发展计划书、开展校本课题研究、坚持撰写教学反思和进行集体备课等各种措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发掘骨干教师的潜力,注重优秀教师的成果展示,形成富有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文化,这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又彰显了校园文化的实践性。
2、课堂教改: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新课程改革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课堂教学是指在课堂这一特定情境中教师教与学生学构成的双边活动。随着新课改的实行,课堂教改焕发出勃勃生机,一方面走出校门参观学习先进教改经验,另一方面结合校情,全员参与探究教改出路,各种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板块式教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等等,课堂教改文化体现了校园文化的知识性和系统性。
3、课外活动:
(1)有重点、有计划性和针对性的结合重大事件、传统节日、法定节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月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2)开展一系列文化体育活动。如“校园读写大赛”, “运动会”, “庆祝教师节”, “祖国颂诗朗诵”,从而丰富师生文化生活,增强校园文化氛围。
(3)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班级每月出一期黑板报,每学期看两次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组建校美术、书法、足球、篮球、乒乓球等兴趣小组,以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展示学生的青春活力和无穷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上述种种校园特色活动,处处彰显校园文化的特性,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既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校园气氛,创建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又开拓师生的视野,诠释学校发展的理念和特色,践行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