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加强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是时代新课题。本文分析了目前河南生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了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 河南省高校毕业生 创业服务体系 建设途径
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体系是由各类相关组织构成的网络体系,其功能是为高校学生提供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服务。将河南省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服务体系研究纳入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改革范畴,是促进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提高的需要,更是创建河南省和谐的就业环境的任务要求。同时,探索建立和完善一套完整的创业服务机制,也是深化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完善创新就业机制,拓宽就业渠道,努力实现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高校毕业生创业现状
中国毕业生网上发布的2009年和2010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用“就业寒流”来形容大学生就业形势。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2009年有61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需安排就业,加上历年没有就业的人员,超过700万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而金融危机和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更使就业市场雪上加霜。各地区和高等学校之间在毕业生就业领域中的竞争将更激烈。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式,许多高校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有这样一个比喻:与其1000个人去抢坐一个“工作”的座位,还不如干脆给自己造一把椅子坐。正因如此,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成为一种重要的新的就业方式。但是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创业或走了不少弯路,或成功率不高。
二、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个人创业素质问题。
1.管理和投资知识少。虽然多数学生在大学期间也学了一些管理方面的知识,但对于人事管理、资金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经济法、税务、知识产权法等知识相对较为缺乏。
2.市场经验不足。许多学生在设计产品开发项目时并不了解市场上的需求,或者主观臆断市场需求,或者闷起头来一味地搞技术;他们通常难以得到第一手的市场信息,也就无从分析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使得很多下大力气研制的产品找不到买家,错过了商业机会。
3.社会经验不足。大学生社会经验的不足,常常在刚开始创业时盲目乐观,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而对于创业过程中会遇到的失败却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一旦在创业中遇到挫折和失败,许多创业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
4.创业能力弱。一方面,大学生在意志品质方面缺少完全的自觉性、坚毅性、自制力和勇敢、果断等的创业素质。另一方面,他们的实践能力、开拓意识、组织领导、协调协作、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创业、创造能力等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学校创业教育问题。
1.认识严重不足。一些教师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首先要把专业知识学好,无需进行创业教育,以免影响学业。普遍认为:“创业教育是对少数创新能力强、学习成绩好、专业热门的学生开展的教育,作为群体的大部分普通学生是难以涉足的。”
2.教学手段枯燥。创业教育对师资要求比较高,既要求具备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又要拥有一定的创业经验,兼备这两种素质的师资各大学还十分缺乏。并且传统意义上的教材不适合拿来做创业教育教材,而如今也没有一套统一的适用于大学生的创业课程教材。在教学模式上,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普遍较为单一,搞统一性的教学计划,同一专业的学生以一种模式培养,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
3.课外活动拘于形式。创业大赛、报告拘泥于表面,即使是重点大学开展的创业教育,也主要停留在创业竞赛、报告的指导上,很难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一些高校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但真正将创业计划付诸实施的学生很少。
4.创业研究不成熟。相对外国较成熟的创业体系,我国的创业教育基本上仍处于探索阶段,国内绝大多数高校对创业学科发展历史、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主要分支及其研究规律等研究不够深入。
(三)资金支持问题。
1.家庭资助小。大学生创业者需要资金或融资工具的支持。从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来源现状看,绝大多数是个人从家庭、亲朋好友处借而获得创业资金。虽然有些可以得到家庭的支持,但多数家庭经济实力也并不强。所以连筹集启动资金也比较困难,更何况发展资金了。
2.商业贷款难。虽然一部分人可以获得创业基金但获得的人数相当有限,另一部分人考虑从银行贷款。目前我国个人商业贷款主要形式是质押贷款、存单抵押、第三方担保等,这种种的贷款方式都有着严格的条件限制。而大学生们刚毕业,缺少社会工作经验,既没有充足的经济来源,又没有合适的抵押物或担保,银行一般不会轻易向其贷款。
3.创业基金少。有的机构设立了大学创业基金,但对于庞大的大学生创业群体,创业基金显得微不足道。我国的创业资本规模小,按照2002年创业投资发展报告的数据,我国的创业投资占GDP的比重仅为0.03%左右,与创业企业对创业资本的需求很不相适应。
4.融资不发达。在吸收风险投资上,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很落后,创业投资处于起步阶段,风险投资资金不充足。同时,信息服务行业欠发达,各种咨询服务机构不齐全,创业融资相当困难。
(四)河南省政策问题。
对于打算创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期望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给予更大的重视、关心,鼓励大学生创业。政府的支持活动包括资金支持、技术支持、政策支持、机会给予、资源共享等。如建立创业教育综合服务网站,网站上可以设立创业教育案例库,加强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积极开展创业教育研究和国际交流包括组织学术活动、经验交流、与国外的信息交流,了解国外创业教育的动态,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等等。同时,地区建设和完善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也需要政府给予相关政策和法律的扶持。
三、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体系的建设途径
(一)加强创业能力培养,提高创业者综合素质。
创业者需要具备敢于冒险的精神,不循规蹈矩,具有创新能力、机会识别能力、创造性整合资源的能力和终身的创业学习能力。
1.创业精神。创业要求个人或者群体通过有组织的努力,以创新的、独特的方式追求机会、创造价值和谋求增长。创业者要能发现机会并调度资源去开发这些机会。大学生要具备的创业精神即大学生对创业的正确理解和认识,对创业永恒的执著的追求和热情。
2.创业意识。创业意识即迅速把握市场,对市场作出较准确的判断,并作出决策的能力。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还应树立合作意识、创新意识、风险意识、敬业意识和信誉意识。
3.创业基本技能。创业基本技能即解决创业前和创业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创业者必须掌握市场调研的途径和方法,寻找到盈利模式并能看懂财务报表,能将创业构思外化为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书。另外,创业者的知识素质对创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创业者要进行创造性思维,做出正确决策,必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
4.创业心理品质。创业心理品质即学生对于创业成功与失败应具备的心理承受能力、抗挫折能力和吃苦精神。创业是一项面临严峻挑战和巨大压力的创造性活动,只有具备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创业事业中,才能使个人潜能得到有效发挥。
(二)加大高校创业教育改革力度,完善校内创业服务体系。
1.开展创业教育课程与创业大赛。高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教育,包括短期培训、讲座、论坛、沙龙、创业大赛等,注重树立创业大学生榜样,努力营造活跃的创业文化、浓厚的创业氛围。施行完全学分制,推行弹性学分,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延期毕业或是在修满学分后提前毕业。聘请一些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授课或担任兼职教师,从事创业方面辅导与研究工作,扩大双师型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积极鼓励专业性、技术性和与职业发展、创业相关的社团组织,并加大对这些学生社团的指导、支持力度。高校要切实落实大学生“创业导师”制,进一步推行大学生创业导师制,壮大创业导师队伍。
2.建立以某种特色为基础的创业园区。创业基地是孵化中小企业的温床。通过高校推动、科学规划、市场运作、提升功能等措施,大力加强创业基地建设,建立集信息咨询、指导、培训和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省级公益性、示范性和专业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地,已成为当前“以创业带动就业”、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的迫切需求。
3.加强与劳动局就业指导中心的交流与融合。就业指导中心要积极指导大学生创业项目,开展创业前各项工作的一条龙服务。各高校要完善创业服务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站式受理服务。各高校要进一步加快校园信息网络建设步伐,不断提高软硬件质量,使就业信息服务网成为毕业生择业的主要手段。
(三)加大创业资金投入力度,开发金融优惠政策。
1.开发金融优惠政策。政府相关部门联合金融机构开发倾向于创业毕业生的、更贴近创业毕业生的融资业务。针对创业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融资政策优惠。政府应制定专门的毕业生创业货币政策,如提供低息小额贷款、担保信用贷款、特殊人群政策优惠贷款等。
2.建立大学生创业专项资金。扩大企业市场准入范围,高校在校生和毕业生在豫创业,符合条件的,给予商业贷款贴息或项目无偿资助。对经专家论证、项目可行、技术含量较高的大学生创业项目降低门槛,予以资金扶持,并享有与下岗失业再就业人员一样的优惠政策。
3.制定针对性金融服务。针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的特点,制定有特色的金融服务。各类银行要针对高校毕业生创业,推出和完善创业专业大户、再就业小额贷款、个人助业贷款、个体经营户贷款、青年创业小康等品种。
(四)切实加强政府组织领导,完善相关部门职能。
1.加强政府组织领导。政府要建立一个高层次的协调机构,与有关部门、群众组织、中介机构等形成有力、长效的政策协调机制,对创业扶持政策的制定、执行、反馈、修正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指导,切实体现政策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助推作用。各级政府要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纳入整个社会就业工作体系。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机构,并按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要求,建立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工作经费要列入学校当年的预算予以保证和落实。
2.依法为大学生个体经营或创办企业减免税费。工商税务部门要完善和认真履行税费减免政策,减免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登记注册费、经济合同签证费、经济合同示范文本工本费等,同时对投资大学生创业企业的风险投资商给予税收减免等方面的政策倾斜。
3.办好各级基础性人力资源市场。新办创业企业入驻市级大学生创业园,两年内由创业园所在地区政府为其提供免费场地;在创业园外租赁房屋用于创业,两年内由纳税地财政给予房租补贴。对大学生在校接受孵化并在豫落地转化的创业项目,参照高校毕业生创业资助政策。申请大学生创业项目,给予资助。为大学生创业项目争取风险投资开展服务。
4.设立创业教育研究推动机构。以便指导高校普遍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以优惠政策激发高校毕业生创业。
5.加强媒体宣传。通过新闻媒体深入宣传,营造一个宽松、友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加大对先进创业人物及其创业事迹的宣传,在全社会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营造创业氛围,倡导创业精神。
参考文献:
[1]万细梅.我国大学生创业模式探析[J].青年探索,2007,(1).
[2]俞金波,皇甫晓宇.论高校创业服务体系的科学构建[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22).
项目来源: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课题“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课题批准号:2009JKGHAZ0010)。
关键词: 河南省高校毕业生 创业服务体系 建设途径
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体系是由各类相关组织构成的网络体系,其功能是为高校学生提供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服务。将河南省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服务体系研究纳入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改革范畴,是促进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提高的需要,更是创建河南省和谐的就业环境的任务要求。同时,探索建立和完善一套完整的创业服务机制,也是深化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完善创新就业机制,拓宽就业渠道,努力实现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高校毕业生创业现状
中国毕业生网上发布的2009年和2010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用“就业寒流”来形容大学生就业形势。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2009年有61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需安排就业,加上历年没有就业的人员,超过700万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而金融危机和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更使就业市场雪上加霜。各地区和高等学校之间在毕业生就业领域中的竞争将更激烈。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式,许多高校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有这样一个比喻:与其1000个人去抢坐一个“工作”的座位,还不如干脆给自己造一把椅子坐。正因如此,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成为一种重要的新的就业方式。但是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创业或走了不少弯路,或成功率不高。
二、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个人创业素质问题。
1.管理和投资知识少。虽然多数学生在大学期间也学了一些管理方面的知识,但对于人事管理、资金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经济法、税务、知识产权法等知识相对较为缺乏。
2.市场经验不足。许多学生在设计产品开发项目时并不了解市场上的需求,或者主观臆断市场需求,或者闷起头来一味地搞技术;他们通常难以得到第一手的市场信息,也就无从分析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使得很多下大力气研制的产品找不到买家,错过了商业机会。
3.社会经验不足。大学生社会经验的不足,常常在刚开始创业时盲目乐观,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而对于创业过程中会遇到的失败却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一旦在创业中遇到挫折和失败,许多创业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
4.创业能力弱。一方面,大学生在意志品质方面缺少完全的自觉性、坚毅性、自制力和勇敢、果断等的创业素质。另一方面,他们的实践能力、开拓意识、组织领导、协调协作、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创业、创造能力等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学校创业教育问题。
1.认识严重不足。一些教师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首先要把专业知识学好,无需进行创业教育,以免影响学业。普遍认为:“创业教育是对少数创新能力强、学习成绩好、专业热门的学生开展的教育,作为群体的大部分普通学生是难以涉足的。”
2.教学手段枯燥。创业教育对师资要求比较高,既要求具备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又要拥有一定的创业经验,兼备这两种素质的师资各大学还十分缺乏。并且传统意义上的教材不适合拿来做创业教育教材,而如今也没有一套统一的适用于大学生的创业课程教材。在教学模式上,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普遍较为单一,搞统一性的教学计划,同一专业的学生以一种模式培养,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
3.课外活动拘于形式。创业大赛、报告拘泥于表面,即使是重点大学开展的创业教育,也主要停留在创业竞赛、报告的指导上,很难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一些高校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但真正将创业计划付诸实施的学生很少。
4.创业研究不成熟。相对外国较成熟的创业体系,我国的创业教育基本上仍处于探索阶段,国内绝大多数高校对创业学科发展历史、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主要分支及其研究规律等研究不够深入。
(三)资金支持问题。
1.家庭资助小。大学生创业者需要资金或融资工具的支持。从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来源现状看,绝大多数是个人从家庭、亲朋好友处借而获得创业资金。虽然有些可以得到家庭的支持,但多数家庭经济实力也并不强。所以连筹集启动资金也比较困难,更何况发展资金了。
2.商业贷款难。虽然一部分人可以获得创业基金但获得的人数相当有限,另一部分人考虑从银行贷款。目前我国个人商业贷款主要形式是质押贷款、存单抵押、第三方担保等,这种种的贷款方式都有着严格的条件限制。而大学生们刚毕业,缺少社会工作经验,既没有充足的经济来源,又没有合适的抵押物或担保,银行一般不会轻易向其贷款。
3.创业基金少。有的机构设立了大学创业基金,但对于庞大的大学生创业群体,创业基金显得微不足道。我国的创业资本规模小,按照2002年创业投资发展报告的数据,我国的创业投资占GDP的比重仅为0.03%左右,与创业企业对创业资本的需求很不相适应。
4.融资不发达。在吸收风险投资上,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很落后,创业投资处于起步阶段,风险投资资金不充足。同时,信息服务行业欠发达,各种咨询服务机构不齐全,创业融资相当困难。
(四)河南省政策问题。
对于打算创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期望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给予更大的重视、关心,鼓励大学生创业。政府的支持活动包括资金支持、技术支持、政策支持、机会给予、资源共享等。如建立创业教育综合服务网站,网站上可以设立创业教育案例库,加强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积极开展创业教育研究和国际交流包括组织学术活动、经验交流、与国外的信息交流,了解国外创业教育的动态,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等等。同时,地区建设和完善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也需要政府给予相关政策和法律的扶持。
三、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体系的建设途径
(一)加强创业能力培养,提高创业者综合素质。
创业者需要具备敢于冒险的精神,不循规蹈矩,具有创新能力、机会识别能力、创造性整合资源的能力和终身的创业学习能力。
1.创业精神。创业要求个人或者群体通过有组织的努力,以创新的、独特的方式追求机会、创造价值和谋求增长。创业者要能发现机会并调度资源去开发这些机会。大学生要具备的创业精神即大学生对创业的正确理解和认识,对创业永恒的执著的追求和热情。
2.创业意识。创业意识即迅速把握市场,对市场作出较准确的判断,并作出决策的能力。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还应树立合作意识、创新意识、风险意识、敬业意识和信誉意识。
3.创业基本技能。创业基本技能即解决创业前和创业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创业者必须掌握市场调研的途径和方法,寻找到盈利模式并能看懂财务报表,能将创业构思外化为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书。另外,创业者的知识素质对创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创业者要进行创造性思维,做出正确决策,必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
4.创业心理品质。创业心理品质即学生对于创业成功与失败应具备的心理承受能力、抗挫折能力和吃苦精神。创业是一项面临严峻挑战和巨大压力的创造性活动,只有具备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创业事业中,才能使个人潜能得到有效发挥。
(二)加大高校创业教育改革力度,完善校内创业服务体系。
1.开展创业教育课程与创业大赛。高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教育,包括短期培训、讲座、论坛、沙龙、创业大赛等,注重树立创业大学生榜样,努力营造活跃的创业文化、浓厚的创业氛围。施行完全学分制,推行弹性学分,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延期毕业或是在修满学分后提前毕业。聘请一些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授课或担任兼职教师,从事创业方面辅导与研究工作,扩大双师型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积极鼓励专业性、技术性和与职业发展、创业相关的社团组织,并加大对这些学生社团的指导、支持力度。高校要切实落实大学生“创业导师”制,进一步推行大学生创业导师制,壮大创业导师队伍。
2.建立以某种特色为基础的创业园区。创业基地是孵化中小企业的温床。通过高校推动、科学规划、市场运作、提升功能等措施,大力加强创业基地建设,建立集信息咨询、指导、培训和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省级公益性、示范性和专业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地,已成为当前“以创业带动就业”、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的迫切需求。
3.加强与劳动局就业指导中心的交流与融合。就业指导中心要积极指导大学生创业项目,开展创业前各项工作的一条龙服务。各高校要完善创业服务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站式受理服务。各高校要进一步加快校园信息网络建设步伐,不断提高软硬件质量,使就业信息服务网成为毕业生择业的主要手段。
(三)加大创业资金投入力度,开发金融优惠政策。
1.开发金融优惠政策。政府相关部门联合金融机构开发倾向于创业毕业生的、更贴近创业毕业生的融资业务。针对创业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融资政策优惠。政府应制定专门的毕业生创业货币政策,如提供低息小额贷款、担保信用贷款、特殊人群政策优惠贷款等。
2.建立大学生创业专项资金。扩大企业市场准入范围,高校在校生和毕业生在豫创业,符合条件的,给予商业贷款贴息或项目无偿资助。对经专家论证、项目可行、技术含量较高的大学生创业项目降低门槛,予以资金扶持,并享有与下岗失业再就业人员一样的优惠政策。
3.制定针对性金融服务。针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的特点,制定有特色的金融服务。各类银行要针对高校毕业生创业,推出和完善创业专业大户、再就业小额贷款、个人助业贷款、个体经营户贷款、青年创业小康等品种。
(四)切实加强政府组织领导,完善相关部门职能。
1.加强政府组织领导。政府要建立一个高层次的协调机构,与有关部门、群众组织、中介机构等形成有力、长效的政策协调机制,对创业扶持政策的制定、执行、反馈、修正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指导,切实体现政策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助推作用。各级政府要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纳入整个社会就业工作体系。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机构,并按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要求,建立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工作经费要列入学校当年的预算予以保证和落实。
2.依法为大学生个体经营或创办企业减免税费。工商税务部门要完善和认真履行税费减免政策,减免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登记注册费、经济合同签证费、经济合同示范文本工本费等,同时对投资大学生创业企业的风险投资商给予税收减免等方面的政策倾斜。
3.办好各级基础性人力资源市场。新办创业企业入驻市级大学生创业园,两年内由创业园所在地区政府为其提供免费场地;在创业园外租赁房屋用于创业,两年内由纳税地财政给予房租补贴。对大学生在校接受孵化并在豫落地转化的创业项目,参照高校毕业生创业资助政策。申请大学生创业项目,给予资助。为大学生创业项目争取风险投资开展服务。
4.设立创业教育研究推动机构。以便指导高校普遍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以优惠政策激发高校毕业生创业。
5.加强媒体宣传。通过新闻媒体深入宣传,营造一个宽松、友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加大对先进创业人物及其创业事迹的宣传,在全社会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营造创业氛围,倡导创业精神。
参考文献:
[1]万细梅.我国大学生创业模式探析[J].青年探索,2007,(1).
[2]俞金波,皇甫晓宇.论高校创业服务体系的科学构建[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22).
项目来源: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课题“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课题批准号:2009JKGHAZ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