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动物基因研究的理想模式生物——河豚鱼

来源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kkkkk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式生物对于人类基因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大肠村菌、线虫、果蝇、小鼠等模式生物在比较定位(com-parativemapping)、比较测序(comparativesequencing)、基因结构与功能的比较研究中起了重大作用。但前四者在形态学、个体发生、发育等方面与脊椎动物相差甚远,基因组差异很大,而小鼠的基因组都丝毫不比人的简单,理想的人类基因组模式生物应该具有小而简单且基因数目与人类接近的基因组。河豚鱼就是这样一种新的模式生物。其基因组特点是大小只有300~400Mb(为人类基因组的1/7~1/8),重复序列少且成簇排列,基因间序列少而小,内含子普遍比人的小,基因数目却与人的大致相当。河豚鱼作为脊椎动物基因组研究的模式生物在比较测序、基因分离、基因结构功能的研究、基因转移等方面有着极高的科学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自1998年以来,中国城市化水平几乎每年都以1.5%的速度递增。据资料统计,截至2007年底,全国城市化率已达43.9%,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60%。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城市化
北辰二号大白菜是以自交不亲和系SG与B90-4杂交育成的大白菜一代杂种,在黑龙江省生育期80~85天,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平均公顷产量112500千克,比对照品种佳白二号增产30%
介绍了双控二用一备恒压供水闭环变频控制系统。只对处于工作状态的控制对象配置控制器,用两个控制器实现对三个控制对象M1、M2、M3任意组合成二用一备状态的切换控制。最大
运用生态解剖学的方法对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海拔梯度上乡土优势灌木——四川黄栌(Cotinus szechuanensis)的叶片解剖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观测的解剖学参数有叶片总厚度、表皮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