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十分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和感悟后学会写作。而孩子们能接触到的最佳读物便是课本里的一篇篇美文佳作。因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做好读写相互影响的工作,重视启发学生注意课文拓展习作的训练。通过课文的学习提高写作能力是一种拓展性的学习,它要求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对所学的课文内容进行加工改造,写出新的内容,建立新的形象。对于小学阶段学习写作的孩子们来说,这是一种将阅读和作文巧妙结合的读写训练。本文就介绍几种实用的课文拓展习作的方法。
一、身临其境体验情感
语言和文字是有一定的距离的,孩子们在学习完一篇课文之后,或多或少有一些感悟,但是如果要把这些感悟形成文字还是有些困难的。除了多读多写没有其他的捷径可走。但是怎么写是有技巧的。老师应尽可能地引导孩子深入到课文中,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进而产生感受和体验,这样的读才是有效果的。正如叶圣陶所说:“身临其境和隔岸观火所获得的感受毕竟是不同的。”当孩子有了感悟和体验之后,才能有自己的理解,才可能在课文的基础之上拓展出属于自己的文字作品来。
老舍的《养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名篇,在学完这篇课文之后,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让孩子们像老舍一样也谈谈养花的经历,那么结果可想而知,大部分学生只能习惯性地区模仿原文,没有创新。原因很简单,因为孩子们普遍缺乏养花的亲身实践和感受,习作也必然是照葫芦画瓢。教师可以换个角度让学生结合课文去换位思考,不如将作文题目定为《我是老舍家的一枝花》,学生就必定会回到课文当中细细琢磨,想象自己作为一枝花的感受,这样才会有生动的文字表达。
在教授课文的时候,教师不能以自己的阅读分析代替孩子的阅读实践,不能让孩子们对原文过分依赖而缺少自己的独特体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写出一篇篇属于自己的佳作来。
二、穿越时空创新借鉴
语文教学提倡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么多创意和拓展,听上去就困难许多。去哪里寻找灵感?创意从哪里来?怎么去创新?课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便捷的办法。能够把现成的东西换个角度写,就能够更胜一筹。
课文中有很多关于古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描写和介绍,改写、续写等拓展练习是我们教学中经常用的写作方法。还有一种比较大胆的形式可以采用,直接让孩子们玩把穿越,将过去和现在相结合,让今人漫游古代王国,让古人体验今天的新生活。在古今交替之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也正符合小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的学习特点。思维的定势在很多时候束缚了教师和学生的手脚,如果教师能够带领孩子们大胆地突破这种思维定势,就会为孩子们打开想象的大门,所以应该鼓励孩子们在学习完这类课文之后,大胆地创新借鉴,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来。
三、返璞归真拓展思维
阅读的过程就是孩子们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散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因而,在阅读基础之上对获得信息进行发散思维、再加工的过程就是一个拓展写作思路的过程。不同的篇章传递给我们的信息不同,因而获取、提炼信息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如,有的文章是真实的人物传记,我们可以放心地据此积累材料进行写作,而有些文章则充满了神秘故事和民间传说,对这些课文进行拓展的时候,就地查阅相关资料,对所获得信息去伪存真,广采众家之言,然后再为我所用,力求做到“真”和“新”。
例如,在学习完《月光曲》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收集资料,进一步地去想象作者是如何创作这个曲子的。题目可以设置成为《月光曲是这样炼成的》。这样的习作本身就是对原文很有益的补充,而完成习作的过程也是对孩子处理信息、积累素材的很有效果的锻炼。
课文拓展习作训练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因为写作的基础是阅读,读和写是相辅相依的,小学属于作文教学的入门阶段,要想将孩子们的写作兴趣调动起来,必须讲究趣味,让他们快快乐乐地上课,快快乐乐地学写作。教者如果能够选择有趣味、生动的课文作为引导学生进行习作训练的素材,进而指导他们进行想象拓展,那么,不论是对于自己的教学研究还是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都将带来有益的启迪。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
一、身临其境体验情感
语言和文字是有一定的距离的,孩子们在学习完一篇课文之后,或多或少有一些感悟,但是如果要把这些感悟形成文字还是有些困难的。除了多读多写没有其他的捷径可走。但是怎么写是有技巧的。老师应尽可能地引导孩子深入到课文中,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进而产生感受和体验,这样的读才是有效果的。正如叶圣陶所说:“身临其境和隔岸观火所获得的感受毕竟是不同的。”当孩子有了感悟和体验之后,才能有自己的理解,才可能在课文的基础之上拓展出属于自己的文字作品来。
老舍的《养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名篇,在学完这篇课文之后,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让孩子们像老舍一样也谈谈养花的经历,那么结果可想而知,大部分学生只能习惯性地区模仿原文,没有创新。原因很简单,因为孩子们普遍缺乏养花的亲身实践和感受,习作也必然是照葫芦画瓢。教师可以换个角度让学生结合课文去换位思考,不如将作文题目定为《我是老舍家的一枝花》,学生就必定会回到课文当中细细琢磨,想象自己作为一枝花的感受,这样才会有生动的文字表达。
在教授课文的时候,教师不能以自己的阅读分析代替孩子的阅读实践,不能让孩子们对原文过分依赖而缺少自己的独特体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写出一篇篇属于自己的佳作来。
二、穿越时空创新借鉴
语文教学提倡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么多创意和拓展,听上去就困难许多。去哪里寻找灵感?创意从哪里来?怎么去创新?课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便捷的办法。能够把现成的东西换个角度写,就能够更胜一筹。
课文中有很多关于古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描写和介绍,改写、续写等拓展练习是我们教学中经常用的写作方法。还有一种比较大胆的形式可以采用,直接让孩子们玩把穿越,将过去和现在相结合,让今人漫游古代王国,让古人体验今天的新生活。在古今交替之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也正符合小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的学习特点。思维的定势在很多时候束缚了教师和学生的手脚,如果教师能够带领孩子们大胆地突破这种思维定势,就会为孩子们打开想象的大门,所以应该鼓励孩子们在学习完这类课文之后,大胆地创新借鉴,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来。
三、返璞归真拓展思维
阅读的过程就是孩子们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散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因而,在阅读基础之上对获得信息进行发散思维、再加工的过程就是一个拓展写作思路的过程。不同的篇章传递给我们的信息不同,因而获取、提炼信息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如,有的文章是真实的人物传记,我们可以放心地据此积累材料进行写作,而有些文章则充满了神秘故事和民间传说,对这些课文进行拓展的时候,就地查阅相关资料,对所获得信息去伪存真,广采众家之言,然后再为我所用,力求做到“真”和“新”。
例如,在学习完《月光曲》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收集资料,进一步地去想象作者是如何创作这个曲子的。题目可以设置成为《月光曲是这样炼成的》。这样的习作本身就是对原文很有益的补充,而完成习作的过程也是对孩子处理信息、积累素材的很有效果的锻炼。
课文拓展习作训练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因为写作的基础是阅读,读和写是相辅相依的,小学属于作文教学的入门阶段,要想将孩子们的写作兴趣调动起来,必须讲究趣味,让他们快快乐乐地上课,快快乐乐地学写作。教者如果能够选择有趣味、生动的课文作为引导学生进行习作训练的素材,进而指导他们进行想象拓展,那么,不论是对于自己的教学研究还是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都将带来有益的启迪。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