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嵇士友机电技术工作室成立以来,坚持立德树人,做学生向上向善的引路人;坚持探索创新,做教学改革的实践者;坚持率先垂范,做名师团队的领衔人;坚持走产教互融之路,做对接企业的知心人。“四阶段”“三对接”的教学方式,实现了“四个转变”。以各类大赛、课题研究、课程开发、校企合作為抓手,推动了学生、教师、企业的共同成长。
关键词: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教师学生企业共同成长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12C-0048-03
2008年11月,淮安市提出打造“强校、名师、优生”职教品牌的战略,通过构建“分层级、递进式、可持续”职教名师培养机制,引领淮安职教创新发展。2009年11月,“嵇士友机电技术工作室”被认定为淮安市职业学校“名师工作室”。10年来,工作室先后吸纳11名成员。其中1人被评为“江苏省第五届职业教育领军人才”,1人被评为“江苏省技工院校教学名师”,2人被评为“淮安市学科带头人”,3人被评为“淮安市技术能手”。2017年7月,“嵇士友机电技术工作室”被认定为第三批江苏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
一、立德树人,向上向善的引路人
基于中职学校生源特殊性与差异性,“嵇士友机电技术工作室”把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到和专业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把学生的职业素养与思想品德的提升作为重要目标。工作室成员牢记“崇德尚技”的校训,用真诚换取学生的真心。关注学生的点滴变化,或倾听或鼓励,或谈心或激将,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关注学生健康成长”是工作室成员的座右铭。大家始终坚持正面教育,结合专业学科特点,注重理想信念教育,通过“树立榜样、学习榜样”等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因材施教,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建立“学困生”帮扶机制和“特长生”培养机制。通过校企合作平台,以师带徒,参加企业产品加工,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人人都有成才出彩的机会。
二、探索创新,教学改革的实践者
(一)用“四阶段”教学模式,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四阶段”教学模式,就是围绕“做什么、怎样做、做得怎样、怎样改进”来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力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率、参与度,充分激发学习兴趣。围绕“过去怎么学”“现在怎么学”“将来怎么学”来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行为,启发学习自觉,优化学习方法,培养良好习惯。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整学生核心能力结构,实现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过程体验和真实成长放在首位,创设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将企业的生产场景与信息化、网络化、情境化等先进教学手段进行融合,通过交互式、探究式学习,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的主体。近四年的实践教学证明,“四阶段”教学模式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主动性与参与性,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与工作的乐趣。
(二)用“三对接”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以知识积累为中心向以实践体验为中心的转变
1.在专业人才培养上,工作室提出了专业对接企业、团队对接项目、学生对接岗位的“三对接”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在校内实训基地为合作企业加工产品,变实训实习作品为企业产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生产工作场所与产品加工体验,使学生对企业产品有了“质量第一”的理念,让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服务企业的意识得到增强,从而使学生毕业后能与企业岗位实现无缝对接,解决实践教学内容脱离企业生产岗位需求的问题。
2.在教学内容选取上,结合企业真实产品加工,开发项目教学案例,淡化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界限,强化理实一体、项目与案例教学,将教学环境与工作过程、职业活动与教学活动、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为主线,处理好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
3.在课程体系重构上,联合企业共同开发与编写《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SOLIDWORKS实战教程》《数控车加工与技能训练》等实训项目教材,将企业真实产品加工方法、工艺流程与操作步骤编入校本实训课程,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要。
4.在评价体系构建上,严控质量关,将企业产品质量考核标准引入到实践教学评价中来。努力做到考核方式多元化,变“考核一张纸”为多种考核方式综合运用,如上机、答辩、演讲、作品和实践操作等;在选取考核内容时,变知识点考核为课程能力目标考核。突破操作技能考核的藩篱,增加对学生职业素养、职业品质的考核。解决学校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落后于企业行业标准的问题。
(三)转变教学方式,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转变教学方式,围绕目标问题、效率问题、方法问题、达标问题来设计课堂教学,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倡导信息化环境下的“微视频课堂”“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通过转变教学方式,重新定位教师角色,让教师成为学生的导师和伙伴,成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合作者。教师从舞台中央退到幕后,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提升自身素养。通过实践,工作室解决了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陈旧的问题,打造出一支综合素质过硬、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部分教师成长为市县专业带头人,省市教学名师。“四阶段”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创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助推了教师专业成长。
三、率先垂范,名师团队的领衔人
(一)大赛激励,提高实践能力
工作室领衔人嵇士友与其他成员一起强化技能训练,利用节假日为企业设计与加工产品,参与企业生产与技术革新。忘我的工作热情、扎实的技能训练、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工作室成员在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基础。在江苏省技能大赛中,成员韩业湾获数控车加工技术项目省赛一等奖1 次,二等奖2次;张红霞老师获工业产品设计CAD项目省赛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李彪老师获车加工技术省赛二等奖1 次,三等奖2次;另有3名工作室成员获得省赛三等奖4次。在江苏省创新大赛中,工作室成员4人次获评为“创新大赛最佳伯乐奖”。指导作品“可调式会计凭证装订包角”获江苏省创新大赛一等奖;“瓷砖快速倒角辅助支架”“方便服药器”等4件作品获二等奖;另有7件作品获三等奖。在江苏省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7次。
(二)教学研究,提升理论修养
教科研是促进教师成长、名师孵化的重要途径。工作室通过上课评课、同课异构与教学反思等活动,发现每个人的闪光点,挖掘每个人的优势。通过对课堂与实践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的分析,找寻课题研究思路与研究价值,提升团队成员的理论水平和合作意识,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提升成员的综合素养与科研能力。工作室成员主持省级课题4项,市级课题5项。1人成为江苏省信息化教科研中心组成员,2人成为淮安市中等职业教育兼职教科研员,1人入选江苏省职业教育高层次人才。
(三)课程开发,物化教学成果
为助推专业教师全面发展,增强其合作研究意识与课程开发能力,工作室与企业合作开发了系列校本教材,如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实训教材《金屬加工——钳工实训》《金属加工——数控车工实训》《金属加工——数控车实训》;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专业教材《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项目教材《solidworks实战教程》等。工作室领衔人嵇士友主讲的课程《零件的加工、检测与装配》,被评定为2017年江苏省技工院校精品课程。
(四)交流学习,提高业务能力
工作室成员特别重视交流学习,在学习中提升,在实践中成长,珍惜每一次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为提高工作室成员的业务能力,学校优先安排工作室成员参加学习、交流与培训,优先安排参与组织各级各类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近三年来,有5人次参加出国交流培训,17人次参与企业员工技术培训,23人次参与企业设备改造和技术研发工作。
四、产教互融,企业需求的知心人
(一)“四双四跟”,明确角色定位
工作室与合作企业无缝对接,实行“四双四跟”管理模式。“四双”即学生双重身份:学生、学徒;教师双重角色:教师、师傅;班主任双重管理:班主任、班组长;领导双重责任:主任、车间主任。“四跟”即专业跟着行业企业走,课程跟着服务过程走,教学跟着岗位标准走,教材跟着项目任务走。
(二)产教融合,聚焦企业需求
2011年,学校与江苏新正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工作室参与了产品研发、技术革新与生产管理。2013年,工作室承担了“大转轴”项目研发与加工任务。从工装夹具到加工工艺到调试生产,工作室成员开拓创新,顺利完成任务,帮企业接下大额订单,将产品合格率从65.3%提高到98.8%,为企业节约成本20余万元。2013年11月12日,淮安市教育局召开“淮安市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现场会”,工作室与“新正奇”的成功合作,成为重点推介的案例。目前,工作室已与12家当地企业对接合作,开展员工培训,开设专题讲座,起到了引领与辐射作用。
大道于心,匠心于品。“嵇士友机电技术工作室”在提高专业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工作室成员将秉持坚持不懈、勇于创新、不忘初心、乐于奉献的精神,为学生、教师、企业的共同成长做出更多贡献。
责任编辑:章跃一
Leadership of Famous Teachers: The Common Growth of the Students, Teachers and Enterprises——A Case Study
JI Shi-you
(Jiangsu Xuyi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Xuyi 221700,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JI Shi-you’s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studio, it has adhered to the principle of cultivating people by virtue, and has strived to be a guide for the students to seek for higher achievements; it has adhered to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in order to be a practitioner of the teaching reform; it has adhered to the pioneering role in order to be the leader of a team of famous teachers; and it has adhered to the road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to be a good cooperator of enterprises. The teaching mode of "four stages" and "three cohesions" has realized "four transformations". With all kinds of competitions, subject research,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it promotes the common growth of the students, teachers and enterprises.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famous teachers’ studio; the common growth of the students, teachers and enterprises
关键词: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教师学生企业共同成长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12C-0048-03
2008年11月,淮安市提出打造“强校、名师、优生”职教品牌的战略,通过构建“分层级、递进式、可持续”职教名师培养机制,引领淮安职教创新发展。2009年11月,“嵇士友机电技术工作室”被认定为淮安市职业学校“名师工作室”。10年来,工作室先后吸纳11名成员。其中1人被评为“江苏省第五届职业教育领军人才”,1人被评为“江苏省技工院校教学名师”,2人被评为“淮安市学科带头人”,3人被评为“淮安市技术能手”。2017年7月,“嵇士友机电技术工作室”被认定为第三批江苏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
一、立德树人,向上向善的引路人
基于中职学校生源特殊性与差异性,“嵇士友机电技术工作室”把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到和专业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把学生的职业素养与思想品德的提升作为重要目标。工作室成员牢记“崇德尚技”的校训,用真诚换取学生的真心。关注学生的点滴变化,或倾听或鼓励,或谈心或激将,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关注学生健康成长”是工作室成员的座右铭。大家始终坚持正面教育,结合专业学科特点,注重理想信念教育,通过“树立榜样、学习榜样”等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因材施教,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建立“学困生”帮扶机制和“特长生”培养机制。通过校企合作平台,以师带徒,参加企业产品加工,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人人都有成才出彩的机会。
二、探索创新,教学改革的实践者
(一)用“四阶段”教学模式,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四阶段”教学模式,就是围绕“做什么、怎样做、做得怎样、怎样改进”来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力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率、参与度,充分激发学习兴趣。围绕“过去怎么学”“现在怎么学”“将来怎么学”来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行为,启发学习自觉,优化学习方法,培养良好习惯。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整学生核心能力结构,实现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过程体验和真实成长放在首位,创设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将企业的生产场景与信息化、网络化、情境化等先进教学手段进行融合,通过交互式、探究式学习,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的主体。近四年的实践教学证明,“四阶段”教学模式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主动性与参与性,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与工作的乐趣。
(二)用“三对接”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以知识积累为中心向以实践体验为中心的转变
1.在专业人才培养上,工作室提出了专业对接企业、团队对接项目、学生对接岗位的“三对接”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在校内实训基地为合作企业加工产品,变实训实习作品为企业产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生产工作场所与产品加工体验,使学生对企业产品有了“质量第一”的理念,让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服务企业的意识得到增强,从而使学生毕业后能与企业岗位实现无缝对接,解决实践教学内容脱离企业生产岗位需求的问题。
2.在教学内容选取上,结合企业真实产品加工,开发项目教学案例,淡化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界限,强化理实一体、项目与案例教学,将教学环境与工作过程、职业活动与教学活动、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为主线,处理好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
3.在课程体系重构上,联合企业共同开发与编写《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SOLIDWORKS实战教程》《数控车加工与技能训练》等实训项目教材,将企业真实产品加工方法、工艺流程与操作步骤编入校本实训课程,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要。
4.在评价体系构建上,严控质量关,将企业产品质量考核标准引入到实践教学评价中来。努力做到考核方式多元化,变“考核一张纸”为多种考核方式综合运用,如上机、答辩、演讲、作品和实践操作等;在选取考核内容时,变知识点考核为课程能力目标考核。突破操作技能考核的藩篱,增加对学生职业素养、职业品质的考核。解决学校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落后于企业行业标准的问题。
(三)转变教学方式,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转变教学方式,围绕目标问题、效率问题、方法问题、达标问题来设计课堂教学,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倡导信息化环境下的“微视频课堂”“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通过转变教学方式,重新定位教师角色,让教师成为学生的导师和伙伴,成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合作者。教师从舞台中央退到幕后,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提升自身素养。通过实践,工作室解决了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陈旧的问题,打造出一支综合素质过硬、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部分教师成长为市县专业带头人,省市教学名师。“四阶段”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创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助推了教师专业成长。
三、率先垂范,名师团队的领衔人
(一)大赛激励,提高实践能力
工作室领衔人嵇士友与其他成员一起强化技能训练,利用节假日为企业设计与加工产品,参与企业生产与技术革新。忘我的工作热情、扎实的技能训练、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工作室成员在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基础。在江苏省技能大赛中,成员韩业湾获数控车加工技术项目省赛一等奖1 次,二等奖2次;张红霞老师获工业产品设计CAD项目省赛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李彪老师获车加工技术省赛二等奖1 次,三等奖2次;另有3名工作室成员获得省赛三等奖4次。在江苏省创新大赛中,工作室成员4人次获评为“创新大赛最佳伯乐奖”。指导作品“可调式会计凭证装订包角”获江苏省创新大赛一等奖;“瓷砖快速倒角辅助支架”“方便服药器”等4件作品获二等奖;另有7件作品获三等奖。在江苏省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7次。
(二)教学研究,提升理论修养
教科研是促进教师成长、名师孵化的重要途径。工作室通过上课评课、同课异构与教学反思等活动,发现每个人的闪光点,挖掘每个人的优势。通过对课堂与实践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的分析,找寻课题研究思路与研究价值,提升团队成员的理论水平和合作意识,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提升成员的综合素养与科研能力。工作室成员主持省级课题4项,市级课题5项。1人成为江苏省信息化教科研中心组成员,2人成为淮安市中等职业教育兼职教科研员,1人入选江苏省职业教育高层次人才。
(三)课程开发,物化教学成果
为助推专业教师全面发展,增强其合作研究意识与课程开发能力,工作室与企业合作开发了系列校本教材,如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实训教材《金屬加工——钳工实训》《金属加工——数控车工实训》《金属加工——数控车实训》;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专业教材《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项目教材《solidworks实战教程》等。工作室领衔人嵇士友主讲的课程《零件的加工、检测与装配》,被评定为2017年江苏省技工院校精品课程。
(四)交流学习,提高业务能力
工作室成员特别重视交流学习,在学习中提升,在实践中成长,珍惜每一次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为提高工作室成员的业务能力,学校优先安排工作室成员参加学习、交流与培训,优先安排参与组织各级各类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近三年来,有5人次参加出国交流培训,17人次参与企业员工技术培训,23人次参与企业设备改造和技术研发工作。
四、产教互融,企业需求的知心人
(一)“四双四跟”,明确角色定位
工作室与合作企业无缝对接,实行“四双四跟”管理模式。“四双”即学生双重身份:学生、学徒;教师双重角色:教师、师傅;班主任双重管理:班主任、班组长;领导双重责任:主任、车间主任。“四跟”即专业跟着行业企业走,课程跟着服务过程走,教学跟着岗位标准走,教材跟着项目任务走。
(二)产教融合,聚焦企业需求
2011年,学校与江苏新正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工作室参与了产品研发、技术革新与生产管理。2013年,工作室承担了“大转轴”项目研发与加工任务。从工装夹具到加工工艺到调试生产,工作室成员开拓创新,顺利完成任务,帮企业接下大额订单,将产品合格率从65.3%提高到98.8%,为企业节约成本20余万元。2013年11月12日,淮安市教育局召开“淮安市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现场会”,工作室与“新正奇”的成功合作,成为重点推介的案例。目前,工作室已与12家当地企业对接合作,开展员工培训,开设专题讲座,起到了引领与辐射作用。
大道于心,匠心于品。“嵇士友机电技术工作室”在提高专业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工作室成员将秉持坚持不懈、勇于创新、不忘初心、乐于奉献的精神,为学生、教师、企业的共同成长做出更多贡献。
责任编辑:章跃一
Leadership of Famous Teachers: The Common Growth of the Students, Teachers and Enterprises——A Case Study
JI Shi-you
(Jiangsu Xuyi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Xuyi 221700,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JI Shi-you’s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studio, it has adhered to the principle of cultivating people by virtue, and has strived to be a guide for the students to seek for higher achievements; it has adhered to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in order to be a practitioner of the teaching reform; it has adhered to the pioneering role in order to be the leader of a team of famous teachers; and it has adhered to the road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to be a good cooperator of enterprises. The teaching mode of "four stages" and "three cohesions" has realized "four transformations". With all kinds of competitions, subject research,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it promotes the common growth of the students, teachers and enterprises.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famous teachers’ studio; the common growth of the students, teachers and enterpri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