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家简介
李飞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伤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魏氏伤科第三代传人。
魏氏伤科立足于传统中医学理论基础,突出“内外并重、气血兼顾”的整体观念,注重手法、强调导引、擅用方药,以内外合治调复平衡。作为我国早期骨伤科领域中西医结合的典范,魏氏伤科中西交融、取长补短的思想使她在现代临床上紧跟时代的步伐,却同时保持着传统特色,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手法检查——指掌间透摸X线、CT、核磁片无视的端倪
“轻摸皮、重摸骨、不轻不重摸肌筋”
魏氏伤科手法兼具传统治伤手法和推拿的特点,独具特色,强调将手法应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全过程。魏氏伤科运用“望、比、摸”三法作为检查诊断伤科疾病的主要方法,尤其是摸法。通过望诊,并与健侧对比,再结合摸诊:必须用双手细摸受伤的部位及周围邻近部位,对损伤的骨和关节、肌肉都需用手进行触摸,依靠触觉可寻找压痛点,根据压痛部位、程度可确定是骨折、脱位,还是软组织损伤。
望、比、摸三法,不仅在诊断技术落后的过去举足轻重,即使在影像检查技术发达的今天,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比如,家长幼儿园放学接回孩子,发现孩子不停哭吵喊痛,又说不清怎么回事。急急忙忙抱到医院,家长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此时,望、比、摸三法就派上大用场,医生通过手法检查,能做到对疾病有一个基本了解,作出初步诊断。此外,影像技术虽然先进,但有些疾病却不能在X线摄片或CT、核磁片上显示,如:筋出槽、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肋软骨炎、小关节紊乱、骨膜损伤等,望、比、摸三法的作用不可忽视。
附图:魏指薪指导李国衡检查病人(复件伤科照片左下图)
手法治疗——精确、迅速,手底乾坤拨乱反正
“有快有慢、有轻有重、有深有浅、有顺有逆”
魏氏伤科在手法治疗过程中强调要按患者不同体质、不同疾病进行,并将手法细分为骨折复位手法(16种)、关节复位手法(10种)、软组织损伤手法(单式手法14种和复式手法18种)、内伤手法(8种)等,从而使手法的治疗更具精确度。
以魏氏伤科的基本手法督脉经手法治疗为例,督脉经手法是魏氏伤科治疗腰痛的基本手法,许多治腰手法均是在督脉经手法基础上进行加减的。术中在牵引的同时,术者用两手拇指指腹从脊柱棘突两旁自上而下进行点按,对压痛点进行强刺激,并点揉膀胱经穴以通利督脉、膀胱经之气滞瘀血,然后通过对患肢的提拉过伸达到拨乱反正、骨正筋柔、经络气血得以周流的目的。督脉经手法疗效迅速,如掌握适应证,排除急性炎症、脊柱结核、肿瘤或因内科病而引起的腰痛症,对年老体弱患者注意手法力量,往往可以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附图:督脉经手法治疗
导引锻炼——治伤不光是医生的事,病人也要动起来
“活动肢体,动摇筋骨,自身按摩,擎手引气”
魏氏伤科治伤除重视手法治疗之外,还格外注意结合导引锻炼治疗。导引疗法,或称为练功疗法。魏氏伤科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以及几代人的实践,对人体不同部位、不同疾病、疾病的不同阶段,设计了一系列不同形式的导引方法,其中有刚有柔,或刚柔相济,姿势齐全;有的还结合呼吸吐纳,对促进骨伤科疾病的痊愈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导引疗法尤其方便了很多外地、郊区和老龄病人,让他们免去往返奔波之苦,并因为能够长期坚持而获益。
图为魏指薪指导病人导引锻炼
生活实例
顾先生48岁。右肘酸痛半年,曾在国外作局部封闭,症状已有改善,但在旅行中拎了重物以后,症状又反复,疼痛加重。经局封和理疗等效果不佳,而来找魏指薪老师治疗。
魏老诊为右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指导病人做一套屈肘旋伸导引法。整套动作分三步,包括屈肘、旋后、旋前、伸直等动作(见图1、图2、图3)。三步为1节,连做5节为1次导引,每天需练3次,不间断。1个半月后,顾先生症状基本消失,继续锻炼4个月后随访,已获痊愈。
传承人的心声
李飞跃
魏氏伤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以简、便、验、廉的诸多疗法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折磨,享誉海内外。在注重手法和导引等特色疗法的同时,魏氏伤科在方药运用上注重辨证施治,总结出了三圣散、断骨丹、四肢洗方、蒸敷方、扶气丹等一系列名方和验方,并通过创新,研制出了三七巴布膏等更符合现代临床需要的新型伤科制剂。
然而由于经费不足,以前很多常用的、疗效确切的魏氏伤科成方因临床研究不足而达不到审批条件,被取消制剂批号,损失了一批廉价有效的药物。而具有魏氏伤科学术流派特色的治伤手法和理伤导引等传统技术,亦缺乏系统深入整理。
我们希望,百年魏氏伤科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能注入新的活力,得到系统整理和研究。她的特色能以课徒、著作、影像记录等各种形式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体会到祖国医学治伤“简、便、验、廉”的无穷魅力。
附图:魏氏伤科特色方药、魏氏伤科著作
《大众医学》“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专栏送审稿
李飞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伤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魏氏伤科第三代传人。
魏氏伤科立足于传统中医学理论基础,突出“内外并重、气血兼顾”的整体观念,注重手法、强调导引、擅用方药,以内外合治调复平衡。作为我国早期骨伤科领域中西医结合的典范,魏氏伤科中西交融、取长补短的思想使她在现代临床上紧跟时代的步伐,却同时保持着传统特色,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手法检查——指掌间透摸X线、CT、核磁片无视的端倪
“轻摸皮、重摸骨、不轻不重摸肌筋”
魏氏伤科手法兼具传统治伤手法和推拿的特点,独具特色,强调将手法应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全过程。魏氏伤科运用“望、比、摸”三法作为检查诊断伤科疾病的主要方法,尤其是摸法。通过望诊,并与健侧对比,再结合摸诊:必须用双手细摸受伤的部位及周围邻近部位,对损伤的骨和关节、肌肉都需用手进行触摸,依靠触觉可寻找压痛点,根据压痛部位、程度可确定是骨折、脱位,还是软组织损伤。
望、比、摸三法,不仅在诊断技术落后的过去举足轻重,即使在影像检查技术发达的今天,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比如,家长幼儿园放学接回孩子,发现孩子不停哭吵喊痛,又说不清怎么回事。急急忙忙抱到医院,家长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此时,望、比、摸三法就派上大用场,医生通过手法检查,能做到对疾病有一个基本了解,作出初步诊断。此外,影像技术虽然先进,但有些疾病却不能在X线摄片或CT、核磁片上显示,如:筋出槽、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肋软骨炎、小关节紊乱、骨膜损伤等,望、比、摸三法的作用不可忽视。
附图:魏指薪指导李国衡检查病人(复件伤科照片左下图)
手法治疗——精确、迅速,手底乾坤拨乱反正
“有快有慢、有轻有重、有深有浅、有顺有逆”
魏氏伤科在手法治疗过程中强调要按患者不同体质、不同疾病进行,并将手法细分为骨折复位手法(16种)、关节复位手法(10种)、软组织损伤手法(单式手法14种和复式手法18种)、内伤手法(8种)等,从而使手法的治疗更具精确度。
以魏氏伤科的基本手法督脉经手法治疗为例,督脉经手法是魏氏伤科治疗腰痛的基本手法,许多治腰手法均是在督脉经手法基础上进行加减的。术中在牵引的同时,术者用两手拇指指腹从脊柱棘突两旁自上而下进行点按,对压痛点进行强刺激,并点揉膀胱经穴以通利督脉、膀胱经之气滞瘀血,然后通过对患肢的提拉过伸达到拨乱反正、骨正筋柔、经络气血得以周流的目的。督脉经手法疗效迅速,如掌握适应证,排除急性炎症、脊柱结核、肿瘤或因内科病而引起的腰痛症,对年老体弱患者注意手法力量,往往可以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附图:督脉经手法治疗
导引锻炼——治伤不光是医生的事,病人也要动起来
“活动肢体,动摇筋骨,自身按摩,擎手引气”
魏氏伤科治伤除重视手法治疗之外,还格外注意结合导引锻炼治疗。导引疗法,或称为练功疗法。魏氏伤科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以及几代人的实践,对人体不同部位、不同疾病、疾病的不同阶段,设计了一系列不同形式的导引方法,其中有刚有柔,或刚柔相济,姿势齐全;有的还结合呼吸吐纳,对促进骨伤科疾病的痊愈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导引疗法尤其方便了很多外地、郊区和老龄病人,让他们免去往返奔波之苦,并因为能够长期坚持而获益。
图为魏指薪指导病人导引锻炼
生活实例
顾先生48岁。右肘酸痛半年,曾在国外作局部封闭,症状已有改善,但在旅行中拎了重物以后,症状又反复,疼痛加重。经局封和理疗等效果不佳,而来找魏指薪老师治疗。
魏老诊为右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指导病人做一套屈肘旋伸导引法。整套动作分三步,包括屈肘、旋后、旋前、伸直等动作(见图1、图2、图3)。三步为1节,连做5节为1次导引,每天需练3次,不间断。1个半月后,顾先生症状基本消失,继续锻炼4个月后随访,已获痊愈。
传承人的心声
李飞跃
魏氏伤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以简、便、验、廉的诸多疗法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折磨,享誉海内外。在注重手法和导引等特色疗法的同时,魏氏伤科在方药运用上注重辨证施治,总结出了三圣散、断骨丹、四肢洗方、蒸敷方、扶气丹等一系列名方和验方,并通过创新,研制出了三七巴布膏等更符合现代临床需要的新型伤科制剂。
然而由于经费不足,以前很多常用的、疗效确切的魏氏伤科成方因临床研究不足而达不到审批条件,被取消制剂批号,损失了一批廉价有效的药物。而具有魏氏伤科学术流派特色的治伤手法和理伤导引等传统技术,亦缺乏系统深入整理。
我们希望,百年魏氏伤科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能注入新的活力,得到系统整理和研究。她的特色能以课徒、著作、影像记录等各种形式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体会到祖国医学治伤“简、便、验、廉”的无穷魅力。
附图:魏氏伤科特色方药、魏氏伤科著作
《大众医学》“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专栏送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