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学校管理者而言,有一群“好”教师也许是天底下最快乐的事。什么样的教师才是真正的好教师?我认为,一个好教师要注重文化积累,要有文化品味,要达到“站起来会说,坐下来会写,跑起来会管”的境界,这是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
一、说———能说会道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一位出色的教师,语言要努力做到准确流畅、简练鲜明;感情真挚、亲切动听;生动形象、诙谐幽默;委婉含蓄、朴实深刻。那么,教师良好的口才从哪里来呢?
1.口才在“读”中。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过,“让读书成为我的生活,必须成为我的生活,我们不要为校长读,不要为新课程读,不要为学生读,而为你自己!只要你心静,有一双慧眼,真正地读书,内化成我们内在的东西。”要提升教育中的言语智慧、应对智慧,教师要进行广泛地阅读,以逐步增加自身的文化底蕴,不断培植丰厚的言语智慧的土壤。许多特级教师正是用这种人格特质征服了我们,他们用自己的成长事迹告诉我们:教师应先做一个读书人,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是一样的。读书使教师充实,使教师明理,使教师高尚,使教师文明,使教师善辩……读书使教师才华横溢、充满智慧。因而,学校应构建学习型校园,创建学习型组织,为教师学习提供条件:建立教师书吧,提供各种教育理论书籍、报刊,定期检查学习心得等,为教师广泛学习提供必要的条件。
2.口才在“练”中。学校应创建各种机会,让教师有机会说:(1)每周举行教学研讨活动,遵循“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原则,在备课、说课、上课、评课中,要求教师畅所欲言,哪怕是只言片语,也要大胆阐述个人观点。(2)学校行政人员不要占有“话语霸权”应把学校开展活动主持的机会让给教师,如,年段教研,学校教学研讨,优质课评比等,安排教师主持,作为中心发言人进行归纳总结,这样让每个教师都有机会表现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久而久之,教师的组织、归纳、概括、表达能力都能得到提升。(3)定期举行教学论坛。内容可以是教师自己阅读学习心得,可以是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体会,可以介绍某个教育家或名师的教学特色和风采,可以是教学中某个成功、失败的案例等。刚开始,有些教师可能会碍于面子不敢说,或觉得腹中空空、无话可说,发言者寥寥无几,教学研讨课上的发言像挤牙膏似的吞吞吐吐,且脱离主题、不着边际,教学论坛也几乎成了少数几个教师的专场报告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学校的驱动下,教师阅读面不断扩大,发言人数也会不断增加,他们常能将报刊上所学知识信手拈来,紧扣日常教育教学实际,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教学研讨会和教学论坛也会从开始的冷冷清清发展到红红火火,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唇枪舌剑,思维与思维的碰撞,常常撞击出智慧的火花,活动场面热火朝天,教师受益匪浅。
二、写———下笔有神
写作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读书、思考、写作,是目前大力倡导的教学生活方式。在课程改革实验中领先于我们而迅速成长起来的教师,他们写作并不是要为了成为文学家或教育家,只是及时地把自己教学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感记录下来,而不是“激动了一下,兴奋了一下,没有付诸笔端,这些‘火花’不久就烟消云散了。”对于教师来说,写作理应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写是一种自我释放,也是自我倾听;是心灵的舒展,也是灵魂的升华。同时,为了写得精彩,就必须读得精彩,做得精彩,想得精彩,这几者相互促进,就变成了一种强大的力量,催生着激情、活力以及教育的智慧。教师在写作中会变得更加深邃。
1.让写作成为习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教师对写作望而生畏,一旦写点东西,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很痛苦。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养成写作习惯。平时不思考、不练笔,脑子空空如也,偶尔写点东西,犹如挤牙膏一样,当然很痛苦。怎样提高写作水平呢?没有捷径,只有练笔。教师一定要从忙忙碌碌的备、教、批、辅、改中抽出身,静下心,动动脑,动动手,做些记录和思考,慢慢让自己的思维和写作进入轨道,成为习惯,你会觉得写作也像抬腿走路、鼻子喘气一样来得自然和顺畅。
2.让积累产生飞跃。著名教育家李镇西曾这样写道:“20多年的教育成长经历告诉我,教师的写作,对于教师成长实在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把自己对教育的爱、执著、困惑、幸福、方法、技巧的故事进行思考,并把它们一点一滴地记载下来!”教师如果经常写教育随笔和论文,能促进教学反思,使平常零散、肤浅、无序的思考得以系统、深刻、有序,从而能够克服教学工作中感性认识的不足,提升教学工作认识的理性价值。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也常常在实践中摸索,在困惑中思考,在思考中记录和总结,撰写许多论文、随笔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通过写作,不仅帮助自己积累了教学经验,提升了专业素养,更促进了自己的生命成长。
三、管———管理有序
教育无小事,细微之处见真章。教师的智慧就是在日积月累的“细微之处”不断地积累、提炼得来的。《学记》说,“学其可之谓时”,知学生、抓时机、讲方法、多总结,每位教师都是在不辞辛苦地千淘万滤之中,才慢慢地炼出睿智的“真金”———率先垂范,目中有人,手中有法。
1.率先垂范,起到榜样作用。有位教育家说得好:“其身正,无令则行;其身不正,有令不行。”作为一个教师,首先应该把自己看成是班级的一分子,你的言行举止就是学生效仿的榜样。对学生提出的各方面要求,自己一定要身先士卒。一方面,用教师的良好形象感染学生。另一方面,对于犯严重错误的学生,不急于批评他,而是让他在教师行为的感染下,通过自我认识,自我反省来认识自己的错误。这也许就是教师率先垂范的作用吧。
2.目中有人,注重情感投资。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平时,教师应主动与学生多接触,积极参与学生开展的各项活动,通过谈话、观察和调查等方法把握时机,主动去关心、体贴学生,了解学生的一般情况,如,年龄、智力、爱好、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如,家庭环境、成员,学生和家人的关系等。在工作中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才能,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想法,把班集体建设搞好。尽力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从而使学生愿意把你当知心朋友,向你敞开心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必能使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3.手中有法,实施弹性管理。第一,纪律上弹性管理。学生由于自身的认识水平和个性缺陷,要做到不违纪是不可能的,平时表现最好的学生也可能犯严重的错误。因此,要抓纪律,不能只用“严”办法。对待违纪的学生,应保持平常心,纪律上的弹性管理主要体现在要求上要严,管理上要松,处理上要宽。在处理问题的方法上一定要对学生循循善诱,进行耐心细致的、合情合理的思想教育。第二,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教师要有爱心,要平等地善待每一个学生,不过分苛求学生,使他们体会到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愉悦感、安全感、尊严感,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第三,要做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平时要勤下班级、多观察、常检查、勤督促、多指导,认真开好班会,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第四,密切家、校、社会联系,齐抓共管。要掌握和探索现阶段学生的心理状况和个性,以及他们的社会交往、家庭状况,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一个好教师的教育智慧依赖于教师的知识、能力水平等,这除了教师本身的素质外,还应重视在教学期间的再学习及教学准备、教学反思;依赖于教师对学生的负责及爱心,只要教师心中有学生,就会想办法去了解每一个学生,就会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教育是一门艺术,它没有最好,只会要求我们做得更好!
(作者单位:福建惠安县城南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