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读是怎样产生的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ss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关于《拿来主义》,鲁迅的本意是指向外来文化的,但在很长时间里对它的主题一直理解为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这种误读产生于文本自身的语言陷阱,也与文本的接受背景相关。对其解读的归真折射出中国文化的开放与进步。
  【关键词】拿来主义 语言陷阱 接受背景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092-02
  一、被误读了的《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是鲁迅的一篇后期杂文,很早就被选入中学课本。有很长一段时间,对它的主题一直是这样理解的:“拿来主义”表现了鲁迅对于“文化遗产”批判继承的态度。在所见到的各种版本的教材中,大多数认为《拿来主义》“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写的关于继承文化遗产的一篇文章”。比如:普通高中语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认为,“用‘孱头’、‘昏蛋’、‘废物’来批判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观点和态度;用‘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来比作文化遗产中的三个组成部分;用‘占有’、‘挑选’创新来说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三个步骤,都十分贴切,丝丝入扣”。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高中课本第一册的“预习提示”中说:
  这是鲁迅先生写的关于继承文化遗产的一篇杂文。本世纪30年代,国民党实行反革命的文化“围剿”,奉行卖国主义政策,各种错误思潮随之泛滥,遗老遗少的封建复古主义,卖国求荣的“全盘西化”甚嚣尘上,在左翼文艺队伍中,对要不要和怎样继承文化遗产的问题,思想比较混乱。针对这种状况,鲁迅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批评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倡“拿来主义”,反对“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主张从文化遗产中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这与毛泽东同志后来提倡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在中国现代文化语境下,“文化遗产”有其特定的含义,即指中国传统文化。所以,“拿来主义”的主题就被理解成“批评继承传统文化”。持这种观点的以徐中玉为代表,人教版教学参考书直到现在还选录了他的《创新必须择旧——读<拿来主义>札记》,文中说:“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一文,写于1934年6月4日。对文学遗产的批评继承问题,是鲁迅一直非常注意的一个重大问题。……大家知道,鲁迅早期曾非常尖锐地抨击过“国粹”。他曾以为要少看中国书,或者竟不看中国书。怎么后来又主张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了呢?这里有没有矛盾?我的看法是:没有矛盾,但有发展。……”可见徐中玉认为拿来主义就是对中国文学遗产,即所谓“国粹”的批评继承。不过他似乎也觉得如果拿来只是从传统拿来未免优点偏狭,所以在文中又引申了一笔:“为什么创新必须择旧——择取中国的和外国的旧文化?”这里加上“外国的旧文化”,似乎兼顾了“拿来”的意思,但却有违于中国现代文化的语境。现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就是为了拿来现代新文化,而不是西方的“旧文化”。将外国文化限定为遗产,是为了迁就鲁迅“大宅子”的比喻。就这样,认为拿来主义表现了鲁迅对于“文化遗产”的态度,成为长期以来影响最大的一种观点。
  反思一下,就会觉得这种说法违离了鲁迅的本意。因而不断有一些语文教师对此提出疑问,仅就笔者所见:文小燕《是“文化遗产”还是“外来文化”——关于<拿来主义>中“大宅子”比喻的本体》(《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6年第7期)、黄兴东《<拿来主义>是谈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吗?》(《中学语文》2005年第5期)、余唐洪《大宅子并非比喻文化遗产》(《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4期)、卢文锋《<拿来主义>主旨释疑》(《语文教学通讯》2010年第4期)。其实,找到鲁迅的本意很容易。众所周知,鲁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是持激烈的批判态度的。1925年,《京报副刊》征求“青年必读书”,胡适、梁启超都开过“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鲁迅则主张青年应“少读甚至不读中国书”,他不止一次批评胡适“整理国故”的主张,除了整理国故可能会导致青年“回避现实的社会问题”,也是因为他从“国故”中看到满纸都写着“吃人”。
  所以拿来主义本来是指向“外来文化”的,这一点毫无疑义。问题是,那种“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误读是怎么产生的。
  二、《拿来主义》的语言陷阱
  《拿来主义》一文一共10个自然段,第一段用一句话批判“闭关主义”作为引入之后转而主要批判“送去主义”,鲁迅在这里为什么一定要提“闭关主义”?鲁迅自然有他的用意。“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表面上看来不同,从思想实质来看,“送去主义”和“闭关主义”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以文明古国自居,自夸自大,不肯向外国学习,对照“闭关主义”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送去主义”的后果,所以第二段鲁迅更加明确指出了一味“送去”的后果就是使中国国力日弱。既然一味“送去”是有害的,所以我们不能光“送”不“拿”,我们也要从外国人手里拿些东西来,是为“拿来主义”,为了防止拿到不好的东西,所以我们不能坐等外国“送来”,而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鲁迅的论证思路非常的明确,第八段第一句是“譬如罢”,很明显是承接着第七段的内容。
  鲁迅本意是批判地选择外来文化,何以到了读者这里就成了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了呢?
  从语文学的角度看,问题出在“大宅子”的比喻上。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得了一所“大宅子”,这个比喻太容易产生歧义,让人理解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鲁迅以喻证法说明问题,当然要拿具体的事物打比方。那么他为什么要用大宅子来做比喻呢?着仅仅是语言的失误吗?其实不然。“语言是存在的家”,我们无法超越语言去想像世界,有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与思维习惯,就有什么样的语言。鲁迅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角色:“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值得注意的是,鲁迅并不是和青年一代一起走向光明。他是站在光明与黑暗的交界处,掮住黑暗的闸门,直到自己精疲力竭,和黑暗同归于尽。他是传统社会的逆子贰臣,却不是现代社会的新生儿;他是旧宅子的破坏者,却不是新宅子的建设者。同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如果说胡适是主张“全盘西化”的,鲁迅则明显没有如此明确的西化意识,传统的影响在他身上象影子一样摆脱不掉,他太熟悉传统的语境了,以至于在向我们描述从外面拿来的别样生活时,还是无意中又落入传统语境的窠臼。结果语言绑架了思想,他本来是想从国外引进一套建筑,一不小心又掉进了传统的“大宅子”里。所以“大宅子”其实在这里只是一个比喻,只是鲁迅选用了为中国人所熟悉的容易理解的事例而已。   断为“中国旧文化遗产”的论者,其实是凭自己主观对鲁迅认识的思路惯性造成的:因为鲁迅是中国的民族文学家,是反“国粹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主将,所以一看见鲁迅笔下的“旧”,就想当然。鲁迅其所论,其用词,虽针对某些具体文艺现象或理论问题,却常常由此而及彼、由具体而上升到普遍性的文艺理论高度;在论及文化的问题上,他极力主张既要继承中国的文化遗产,也要吸取外国文化可以借鉴的东西,认为这是用来建设中国的“新文化”、“新文艺”的两条路。这是鲁迅的基本文化遗产思想之一。只有这样去理解“大宅子”的象征性比喻,才符合鲁迅的思想实际。
  “鲁迅所接触、介绍和翻译的外国作品,绝大部分是资产阶级文学,这就有如何对待的问题,既不能如国粹主义者那样一律排斥,全盘否定;也不能如一些资产阶级文人那样顶礼膜拜,无批判的硬搬和模仿。拿来主义就是他的宝贵经验结晶”。所谓“做了女婿换来的”,正是鲁迅随手的具体特指,旁敲侧击依靠“全盘继承”而登上文坛的邵询美,他娶了清末的大富翁盛宣怀的孙女为妻,“换来”自己的富翁地位,“换来”他的“金屋书店”和《金屋月刊》主编及其文坛地位,宣传西方唯美主义文学。盛宣怀乃大官僚、大买办,所以邵洵美“换来的”当中,更多的还是“洋货”。
  用选择批判的态度来面对传统文化未尝不对,只是在当时,继承传统还不是当务之急,那时的当务之急是从外来文化中输入新鲜的血液。从这个角度讲,拿来主义被误读是时代的悲剧。
  三、“拿来主义”的接受背景
  1934年前后,左翼文化界开展了关于民族形式、大众语和拉丁化文字改革等问题的讨论。讨论中,在对待古代和外国的文化问题方面,出现了一些错误观点。例如,把有批判地借鉴和采用旧形式攻击为“类乎投降”、“为整个旧艺术捧场”;把汉语中适当借用欧化语法和外来词汇说成是受了“帝国主义者的指使”。鲁迅也参加了讨论,他在这个时期写了一系列文章,生动而深刻地阐明对待古代和外国文化的基本原则,指出:“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是一条路;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写于1934年6月4日的《拿来主义》是其中的一篇。在写《拿来主义》前一个月,鲁迅写了《论“旧形式的采用”》,以“吃用牛羊”的生动比喻,阐明了正确对待文化遗产、古为今用的道理:“并非断片的古董的杂陈,必须融化于新作品中,那是不必赘说的事,恰如吃用牛羊,弃去蹄毛,留其精粹,以滋养及发达新的生体,决不因此就会’类乎'牛羊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这样评论:“鲁迅在《论“旧形式的采用”》中全面地阐述了这个问题……他的结论是‘采用旧形式,就是为了新形式的探求’。如何对待旧形式,涉及到批判继承遗产、创造新的民族形式等问题。”《论“旧形式的采用”》和《拿来主义》的主题不同,但关系互相映衬补充。一说继承文化遗产,一说对待外来文化,可以理解为正确对待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的姊妹篇。
  鲁迅的拿来主义,远一点说是鸦片战争以来洋务派“师夷长技”思潮的一种延续,近一点说是新文化运动早期思潮的一种延续。新文化运动早期,作为西方现代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民主、科学和个性主义无疑是中国走向现代化最需要的一些东西。鲁迅是主张“别求新声于异邦”并身体力行的,他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是必须要“放开度量,大胆地,无谓地,……尽量地吸收”;对外来文化,必须取分析的态度,“决不轻易的崇拜或轻易的唾弃”;在吸收外来文化时,必须进行“极精严的抉择”,分清精华与糟粕,不能囫囵吞枣、兼收并蓄,更不能从私利出发,把眼光放在个人享受上;要做到这些,就必须要有“恢廓的胸襟”、“雄大”的“魄力”,要“对于自己的文化抱有极坚强的把握”。先生对于外来文化的思想是逐步形成并日臻成熟的,只不过在《拿来主义》这篇文章中表述得更科学、更简练、更清楚而已。
  就在鲁迅呐喊着中国应该“拿来”(原文中用了好几个感叹号)的时候,中国文化已经因现代革命政治的影响,出现了乾坤逆转的端倪——从拿来转向继承。拿来主义被误读的命运开始了。新文化运动后期,由于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历史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马克思列宁主义虽然是“送来”的,但中国知识分子积极“拿来”的热情也是非常明显的。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法俄革命比较观》,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转向:“第一文明偏于灵,第二文明偏于肉,吾宁欢迎第三之文明,盖第三之文明,乃灵肉一致之文明,理想之文明,向上之文明也”。
  然而,对苏俄的拿来主义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三十年代中国的共产主义革命,曾因遭受巨大挫折而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等到四十年代延安局势初定,毛泽东开始通过“整风运动”清算“左倾拿来主义”的错误,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显然,“言必称希腊”乃是春秋笔法,实指王明的从苏联回来,言必称共产国际,而“自己的祖宗”自然就是中国传统了。这种把目光从外国教条转向本国经验的变化意义深远,某种程度上,延安整风运动已经奠定了建国后反帝反修的格局。用鲁迅的话说,中国实际上重新回到了“闭关主义”的时代。这样,中国文化拿来主义的路子基本上被堵死了,只能“自力更生”。而自力更生的资源,除了向祖宗拿来,还有什么呢?
  毛泽东1940年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这段话是针对传统文化的,在方法论上与鲁迅的“拿来主义”不谋而合,这就为“拿来主义”的误读提供了潜意识层面的支持。
  可以说,从四十年代的延安到八十年代的大陆,中国人从祖宗继承下来的比从外国拿来的更多,文革时期甚至全面取消了“拿来主义”的历史语境,这也决定了对鲁迅本意不可避免的误读。   四、《拿来主义》解读的归真
  可见,《拿来主义》被误读的原因很复杂,“误导”与“误读”共同作用,形成了比较顽固的思维定势。不过,当阅读的语境发生改变,中国向西方“拿来”变得司空见惯的时候,《拿来主义》的解读归真也就具备了普遍的思想与舆论的基础。
  2003年版的成人高考语文教材的“提示”就略有变化:“这是一篇关于如何对待东西方文化遗产的杂文。”这说明编著者已经注意到:《拿来主义》是“关于继承文化遗产”的说法至少是不准确的,所以对“遗产”的外延有所扩大,不再局限于传统文化遗产。2006年人教版高中教材取消了先入为主的“预习提示”,教学参考书对文章的主题也没有明确定性,只是在课后练习部分提供了“参考答案”。比如:
  第二题“运用比喻,以小件大地阐明抽象、深刻的道理,是这篇课文的一个特点。举例说明本文是怎样运用比喻来阐明道理的。你能不能用其他的比喻来说明这些道理?与同学交流一下”。参考答案:“从全文说,基本上是一个比喻,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从局部说,那些比喻也用得十分贴切。例如,用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用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但也有某些有益的成分;用烟枪和烟灯、姨太太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第四题“联系实际,全班或分组讨论:近年来我们从外国拿来了什么?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拿来?然后写成一篇短文”。参考答案:“近百年来,在科学、技术、文化方面我们从外国拿来了不少东西,近二十年来,在经济方面我国对外国的做法和经验更是多有借鉴。(可以让学生举出一些具体实例)”。
  显然,新教参对《拿来主义》的解读比原来准确多了。只是编者还不敢断然与以前的观点决裂,所以采取了折中主义的处理方法,说“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与过去相比,已是一个不小的进步。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课本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在《拿来主义》一文的课文分析中明确提出了“拿来主义旨在论述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
  《拿来主义》不过千余字,然而因其特定的写作背景,对今天不熟悉历史的人来说,有些地方较难明白,理解主旨也就会遇到障碍;应本着“文史不分家”的理念一读再读,方能将其解透。一篇文章的解读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它却折射出中国文化走向开放、拥抱世界的曲折历程。从这个角度看,《拿来主义》的接受史比文本本身提供了更多值得思考的东西。
  参考文献:
  [1]《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首先对大学语文与大学人文进行了概括,接着说明了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最后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途径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大学语文教学和大学人文教育是一脉之中相辅相成的两种学校教育,只要将大学语文教学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大学人文教育的目的就能实现,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也将有所提升。  【关键词】大学语文 人文文化 高校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期刊
【摘要】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生活适应困难、学习动力不足、人际关系淡漠、情感问题困扰等方面,这些问题严重阻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为例,发挥心理疏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从而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关键词】心理疏导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  【课题项目】本文系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党建与思政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
期刊
【摘要】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军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关系到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高低,因此,习近平主席为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三严三实”,具体内容是要求党员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新时期党员干部面临着新的考验和磨炼,践行“三严三实”,是党员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三严三实 党性修养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在小学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小学语文教师作为语文课程的实施者,其教学价值取向的正确与否对于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起到直接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对于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价值取向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改进,并进而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师 教学价值取向  【中图分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高校频发非正常死亡事件,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存在的人格发展障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大学生 人格教育 健全人格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083-02  近些年频发的大学生人身伤害的悲剧事件,扣响了高校教育的警钟,催促人们从各个角度,各个层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085-01  狭义的教学情境,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高效课堂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新课改的背景下,我校一直大力提倡创设教学情境和高效课堂。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致力于二者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以《价格变动对生
期刊
【摘要】戏剧是一门舞台艺术,它用表演故事的形式传达出其独特的艺术趣味,为了更好的了解戏剧,大胆地从悲剧思想根源入手,将中国戏剧《窦娥冤》与西方戏剧《哈姆雷特》做了适当剖析。  【关键词】伦理道德 基督教义 人文主义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090-02  在西方“悲剧历来被认为是戏剧中的冠冕”[1],西方悲剧主人公大多是高贵、威严、
期刊
【课题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小学语文“五四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3]GHB0599)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094-02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具体的事例的描述来感受父母的爱,表达要有真情实感。  2.学习作者是怎样通过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来把事情写具体
期刊
【摘要】科技在发展,教学方法在更新,中学英语也不能仅仅局限在死板的教与学这种旧的教学方式中。作为乡镇学校的英语教员,要让自己的英语课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就需要我们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农村的生活环境来做为英语教学中的素材。  【关键词】农村中学英语 教学创新 网络 潜能 综合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122-02  2014年8月25日-9月4日,我有幸参加了在秦皇岛举办的“小学英语教师省级培训”。这是一个思想冲击、心灵碰撞的过程。无论是资深教授专家们的讲座,还是一线教师、外籍教师的授课,以及北戴河区实验小学、海港区东港路小学的考察,都让人耳目一新。教授们上课那信手拈来的精妙发问,形象生动的讲解,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