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6年10月13日,瑞典学院公布鲍勃·迪伦成为新一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给出的获奖理由是“因为他在伟大的美国民谣传统中,创造出新的诗歌意境”。本文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鲍勃·迪伦20世纪60年代经典诗歌作品中的人物意象,探讨其诗歌背后的现实人文关怀。
关键词:鲍勃·迪伦;人物意象;人文关怀
引言
人物意象,顾名思义就是诗歌中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具有某种特殊意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人物形象。鲍勃·迪伦诗歌中有大量人物形象,最具有鲜明特征当属国家政府人员和社会底层人物,他们都深深根植于作者在客观世界中产生的主观感受,映射作者的创作思想。下面通过分析鲍勃·迪伦20世纪六十年代的诗歌作品来探究其诗歌背后的人文关怀。
1、国家政府人物意象
1961年,鲍勃·迪伦放弃明尼苏达大学学业只身来到纽约,在纽约民谣音乐城格林尼治村开始了他的音乐创作之路。成名之初,鲍勃·迪伦就被称为是美国民谣鼻祖伍迪·格思里的继承人,他深受伍迪音乐创作思想的影响,民谣要以社会现实问题为题材,针砭时弊,勇于揭露与抨击,为人民发声。因此,迪伦作品中充满着对国家政府体系的抨击,对法律的讽刺和对政客操纵的反抗,集中体现在作品中的“法官”“政客”“警察”等人物意象。
1.1法官
《珀西之歌》(1964年)中通过“我”与法官的对话,刻画了一个冷峻无情的法官形象,也射影了整个司法体系的高高在上,蔑视人权;《海蒂·卡羅尔孤独地死去》是迪伦1964年发行的专辑《时代在改变》中的作品,迪伦曾说,一则新闻报道激发了他创作这首关于种族主义歌谣的灵感。新闻主人公是黑人卡罗尔夫人,她有11个孩子,1963年的2月8号,巴尔的摩的一个社会名流用棍子打击卡罗尔夫人,致使其第二天死于脑出血,凶手威廉·迪·辛特辛格是马里兰州的政治活跃分子,然而,在白人法官的审判下,他仅仅被轻微判刑。1963年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的林肯纪念馆广场上进行的演讲让美国民权运动达到高潮,迫于巨大舆论压力,美国国会在翌年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成为美国民权运动史上的关键事件。迪伦这首叙事性歌谣在当时是对种族主义最有力的控诉,诗歌中展现了“政治活跃分子威廉·赞津格”在权利与金钱的掩护下杀死了厨房女佣海蒂·卡罗尔,人人平等、公平正直的法院与高高在上的法官仅仅判处威廉·赞津格六个月的刑法。迪伦通过对这一事件的描述,披露法律的虚伪,揭示美国社会种族和阶级之间的矛盾。
1.2政客
1963年6月,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的重要领袖梅加·埃弗斯在自家门口被种族隔离分子暗杀,一时舆论哗然。迪伦写下《只是棋局里的一枚卒子》,并在同年8月马丁·路德·金发表演说的游行集会上献唱。鲍勃·迪伦用“棋局里的一枚卒子”形容“开枪杀死梅加·埃弗斯的人”,被人利用毫无价值,揭露了南方政客的丑恶嘴脸,警察与其他政府人员沆瀣一气,将贫穷白人囚禁在编制的巨大谎言中,虚伪的教育,被迪伦狠狠的揭穿。政客、县警察、士兵、州长等人物意象是这个国家政府体系掌握权利话语的代表,社会贫富差距加剧,种族隔离主义抑制人权,这些都在人物身上体现。“棋局里的卒子”也是对当时人们生存状态的影射,政治动荡,政客用战争和流血玩弄权利,受压迫的人用暴力进行反抗,每个人敏感且不安,好似都是这局棋盘里的卒子,只能前进无法回头,丑陋的社会现状、虚伪的政客让人不知道前进的路。
2、社会底层人物意象
《新港每日新闻》称迪伦代表着“美国受压迫人民的声音,小人物的代言人。”迪伦之所以能成为小人物的“代言人”,就是因为在诗歌中大量描写美国底层人民生活受压迫,精神失去自主的现状。
2.1.弱势群体
迪伦1964年发行的专辑《鲍勃·迪伦的另一面》中《自由的钟乐》集中体现了迪伦为弱势群体发言的身份。迪伦在诗歌中为“战斗的勇士”“手无寸铁的难民”“士兵”“反叛者”“浪荡子”“不幸的人”“被抛弃的人”“被驱逐的、在危险中持久烧灼的人”“温和的人”“善良的人”“心灵的守护者和保护者”“超越其所属时代的、未受担保的画家”“聋人和盲者”“哑巴”“受虐待的人、单身的母亲,被叫错名字的妓女”“受追捕所逐、所欺的轻罪逃犯”“无数困惑、被控告、被虐待、毒瘾缠身及更糟糕的人”等鸣钟,迪伦从未用如此得体的表达来体现他与弱势群体的亲近,对众多受苦受难人们的同情汇成了这首爱之歌。
2.2.流浪汉
“流浪汉”这一人物形象在美国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经常出现在电影、小数、诗歌等领域。在迪伦的笔下,“流浪汉”一直是个特殊而又亲近自身的存在。迪伦曾自称:“我是个流浪者,我是个赌徒,我离家千里。”从西宾小镇独自一人来到纽约的鲍勃·迪伦,换了名字,编造了经历,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流浪汉”的形象。
《只不过一个流浪汉》(1964年)中写道:“只不过一个流浪汉,但又一个流浪汉走了/没有人留下为他唱哀歌/没有人留下拾他回家/只不过一个流浪汉,但又一个流浪汉走了”。迪伦在诗歌中以“流浪汉”的身份来写当时人们生活状态,二战后的美国,让人精神上流浪,越南战争中的美国,让人身体流浪,透过小小的自我,迪伦看到青年一代人的现状,精神无处安放,无人救赎,其实迪伦自己也一直都在流浪,他曾说唯有在路上,他才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流浪汉的逃脱》(1966年)一名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的“流浪汉”却要面对着“糟糕的判决”,“一道闪电把法庭劈垮/所有人跪下来祈祷的时候/流浪汉逃脱了”为什么没有罪的流浪汉要面对法官和陪审团糟糕的审判?为什么闪电要把法庭劈垮,流浪汉逃脱了?迪伦借“流浪汉”莫名其妙被法律审判来暗示美国大众的生活状态,不管你做了什么事情,法律面前都将面对人为的糟糕审判。
结语
综上所述,鲍勃·迪伦诗歌中的人物意象集中体现了他对所处时代社会问题的思考以及对人的生存状况、人的尊严、人性解放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 鲍勃·迪伦.编年史[M].徐振峰,吴宏凯,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
[2] 罗伯特·谢尔顿.迷途家园:鲍勃·迪伦的音乐与生活[M].滕继萌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
[3] 鲍勃·迪伦.新民说 鲍勃·迪伦诗歌集[M].西川,马世芳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关键词:鲍勃·迪伦;人物意象;人文关怀
引言
人物意象,顾名思义就是诗歌中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具有某种特殊意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人物形象。鲍勃·迪伦诗歌中有大量人物形象,最具有鲜明特征当属国家政府人员和社会底层人物,他们都深深根植于作者在客观世界中产生的主观感受,映射作者的创作思想。下面通过分析鲍勃·迪伦20世纪六十年代的诗歌作品来探究其诗歌背后的人文关怀。
1、国家政府人物意象
1961年,鲍勃·迪伦放弃明尼苏达大学学业只身来到纽约,在纽约民谣音乐城格林尼治村开始了他的音乐创作之路。成名之初,鲍勃·迪伦就被称为是美国民谣鼻祖伍迪·格思里的继承人,他深受伍迪音乐创作思想的影响,民谣要以社会现实问题为题材,针砭时弊,勇于揭露与抨击,为人民发声。因此,迪伦作品中充满着对国家政府体系的抨击,对法律的讽刺和对政客操纵的反抗,集中体现在作品中的“法官”“政客”“警察”等人物意象。
1.1法官
《珀西之歌》(1964年)中通过“我”与法官的对话,刻画了一个冷峻无情的法官形象,也射影了整个司法体系的高高在上,蔑视人权;《海蒂·卡羅尔孤独地死去》是迪伦1964年发行的专辑《时代在改变》中的作品,迪伦曾说,一则新闻报道激发了他创作这首关于种族主义歌谣的灵感。新闻主人公是黑人卡罗尔夫人,她有11个孩子,1963年的2月8号,巴尔的摩的一个社会名流用棍子打击卡罗尔夫人,致使其第二天死于脑出血,凶手威廉·迪·辛特辛格是马里兰州的政治活跃分子,然而,在白人法官的审判下,他仅仅被轻微判刑。1963年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的林肯纪念馆广场上进行的演讲让美国民权运动达到高潮,迫于巨大舆论压力,美国国会在翌年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成为美国民权运动史上的关键事件。迪伦这首叙事性歌谣在当时是对种族主义最有力的控诉,诗歌中展现了“政治活跃分子威廉·赞津格”在权利与金钱的掩护下杀死了厨房女佣海蒂·卡罗尔,人人平等、公平正直的法院与高高在上的法官仅仅判处威廉·赞津格六个月的刑法。迪伦通过对这一事件的描述,披露法律的虚伪,揭示美国社会种族和阶级之间的矛盾。
1.2政客
1963年6月,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的重要领袖梅加·埃弗斯在自家门口被种族隔离分子暗杀,一时舆论哗然。迪伦写下《只是棋局里的一枚卒子》,并在同年8月马丁·路德·金发表演说的游行集会上献唱。鲍勃·迪伦用“棋局里的一枚卒子”形容“开枪杀死梅加·埃弗斯的人”,被人利用毫无价值,揭露了南方政客的丑恶嘴脸,警察与其他政府人员沆瀣一气,将贫穷白人囚禁在编制的巨大谎言中,虚伪的教育,被迪伦狠狠的揭穿。政客、县警察、士兵、州长等人物意象是这个国家政府体系掌握权利话语的代表,社会贫富差距加剧,种族隔离主义抑制人权,这些都在人物身上体现。“棋局里的卒子”也是对当时人们生存状态的影射,政治动荡,政客用战争和流血玩弄权利,受压迫的人用暴力进行反抗,每个人敏感且不安,好似都是这局棋盘里的卒子,只能前进无法回头,丑陋的社会现状、虚伪的政客让人不知道前进的路。
2、社会底层人物意象
《新港每日新闻》称迪伦代表着“美国受压迫人民的声音,小人物的代言人。”迪伦之所以能成为小人物的“代言人”,就是因为在诗歌中大量描写美国底层人民生活受压迫,精神失去自主的现状。
2.1.弱势群体
迪伦1964年发行的专辑《鲍勃·迪伦的另一面》中《自由的钟乐》集中体现了迪伦为弱势群体发言的身份。迪伦在诗歌中为“战斗的勇士”“手无寸铁的难民”“士兵”“反叛者”“浪荡子”“不幸的人”“被抛弃的人”“被驱逐的、在危险中持久烧灼的人”“温和的人”“善良的人”“心灵的守护者和保护者”“超越其所属时代的、未受担保的画家”“聋人和盲者”“哑巴”“受虐待的人、单身的母亲,被叫错名字的妓女”“受追捕所逐、所欺的轻罪逃犯”“无数困惑、被控告、被虐待、毒瘾缠身及更糟糕的人”等鸣钟,迪伦从未用如此得体的表达来体现他与弱势群体的亲近,对众多受苦受难人们的同情汇成了这首爱之歌。
2.2.流浪汉
“流浪汉”这一人物形象在美国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经常出现在电影、小数、诗歌等领域。在迪伦的笔下,“流浪汉”一直是个特殊而又亲近自身的存在。迪伦曾自称:“我是个流浪者,我是个赌徒,我离家千里。”从西宾小镇独自一人来到纽约的鲍勃·迪伦,换了名字,编造了经历,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流浪汉”的形象。
《只不过一个流浪汉》(1964年)中写道:“只不过一个流浪汉,但又一个流浪汉走了/没有人留下为他唱哀歌/没有人留下拾他回家/只不过一个流浪汉,但又一个流浪汉走了”。迪伦在诗歌中以“流浪汉”的身份来写当时人们生活状态,二战后的美国,让人精神上流浪,越南战争中的美国,让人身体流浪,透过小小的自我,迪伦看到青年一代人的现状,精神无处安放,无人救赎,其实迪伦自己也一直都在流浪,他曾说唯有在路上,他才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流浪汉的逃脱》(1966年)一名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的“流浪汉”却要面对着“糟糕的判决”,“一道闪电把法庭劈垮/所有人跪下来祈祷的时候/流浪汉逃脱了”为什么没有罪的流浪汉要面对法官和陪审团糟糕的审判?为什么闪电要把法庭劈垮,流浪汉逃脱了?迪伦借“流浪汉”莫名其妙被法律审判来暗示美国大众的生活状态,不管你做了什么事情,法律面前都将面对人为的糟糕审判。
结语
综上所述,鲍勃·迪伦诗歌中的人物意象集中体现了他对所处时代社会问题的思考以及对人的生存状况、人的尊严、人性解放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 鲍勃·迪伦.编年史[M].徐振峰,吴宏凯,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
[2] 罗伯特·谢尔顿.迷途家园:鲍勃·迪伦的音乐与生活[M].滕继萌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
[3] 鲍勃·迪伦.新民说 鲍勃·迪伦诗歌集[M].西川,马世芳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