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市档案学会多次举办论文讲评,屡受好评。笔者认为倡导讲评,颇有新意,做法甚好。说起“讲评”一词,倒过来其谐音恰恰是“评奖”,因之,引发了笔者对这两个词汇的关注,有意探讨其间存在的某种联系。
《现代汉语词典》对“评奖”的解释是“通过评比对优秀的给以奖励”。对“讲评”的解释是“讲述和评论”。按照这个解释,评奖中必然包含着对参评者的讲述和评论,即讲评,然后才能评出优胜者。否则,评奖就缺乏根据。可惜的是,在如今多如牛毛的评奖中,人们看到的多是评奖结果,鲜能得知讲评的过程。这种评奖结果的透明和讲评过程的隐晦说明了什么呢?
一是说明评奖中尚受不少潜规则的左右。如照顾情绪,平衡关系,轮流坐庄,事先圈定等等,这些潜规则人人知晓,但又拿不出手,上不了台面,登不了评奖条件的大雅之堂。特别是有人赞助的评奖,更得考虑赞助商的意见。于是,这样搞出来的评奖自然只能公布名单,不便在公开场合进行讲评。
二是说明评奖中还有毛腻现象作祟。如试题被透漏、评委被贿赂、选票被作假等等,这些毛腻皆属幕后交易,岂是公开讲评所能说清的。于是,与其公开讲评越描越黑,倒不如只评不讲,也省去许多麻烦。
三是说明评奖中缺少量化的硬条件。不少奖项的评奖条件过于空泛,是造成“说你够,你就够,不够也够;说你不够,你就不够,够也不够”现象的重要原因。于是,有凭领导印象上榜的,有凭评委人缘上榜的,还有的评奖纯属早已内部圈定,评奖不过是走走过场,履行一下手续而已。面对这样的评奖,讲评就纯属多余了。
以上几类没有讲评的评奖,只能是越评人心越散,越评矛盾越多。故而要真把评奖作为奖励优秀、学赶先进的激励手段,而非应时应景的过场形式,那么讲评,包括评奖前的内部讲评,特别是评奖后的公开讲评,都是不可或缺的。讲评的作用在于:
第一,讲评是确保评奖说服力和公信力的关键。讲评实际上是评奖过程中诸多评委之间,以评奖条件为准绳,以参评对象表现为依据的一场辩论。有比较才能鉴别,只有经过辩论,甚至是激烈的争论,才能做到去伪存真,优胜劣汰,评选出真正的优秀。而只有真正的优秀才能保证评奖的说服力和公信力,让公众对评出的优秀心悦诚服,成为可资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第二,讲评也是确保评奖公正、公平、公开的手段。一个评奖是否公正、公平、公开,讲评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在不少大赛,为了减少争议,请了公证员进行公证,这最多只能保证程序上的公正、公平,并不说明评奖结果的公正、公平。要真正做到公正、公平,特别是公开,讲评这一环节绝不能省略。只有讲评才能说清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差别在哪里,评上的和落选的差距又在哪里。而敢于在评奖之后,公开向公众说明的讲评,是不会有人怀疑这项评奖的公正、公平和公开性的。现在都讲政务公开、政务透明,评奖中的讲评应该算是其中的一项吧!
说起讲评,总是要和评奖连在一起,其实也不尽然。比如,8月份市档案学会搞的那次论文讲评,对象是报送档案系统三个研讨会的论文。这讲评就和评奖没啥关系,倒更像一次培训。会上,专家学者面对论文作者,毫不留情地讲评了论文的优点、缺点、问题,及修改意见。学会要求作者根据讲评意见对论文修改后,再报送学会。与会者都觉得这次讲评是一次联系实际,带着作业听讲培训,课后又留有作业的一堂生动的论文写作实践课。由此联想讲评还有第三个作用:
即,讲评的普及与提高作用。众所周知,评奖之最终目的并非评出几个优胜,而旨在某项活动的普及提高。要达此目的,发挥讲评的普及提高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事实上,公众对某项评奖有意见,还和公众对某些评奖条件不认可、不理解有关。这就需要通过讲评,提高公众对活动的认知程度,学会欣赏和掌握评判的能力。这个过程就是对某项活动的普及和提高。市档案学会近年来开展的多次论文讲评,不但对论文作者提高论文的撰写水平有极大帮助,对其他人普及论文写作知识也有启迪。有的档案人虽写不出高水平论文,可也敢对别人的论文说三道四,横挑鼻子竖挑眼了,这就是讲评的普及和提高作用。
认识讲评的这些作用,还有助于加深对讲评重要性的认识。记忆中,北京市搞了两次档案演讲比赛,也评出不少优秀演讲者。但怎样提高档案人的演讲水平,什么样的演讲才是优秀的演讲,演讲对于档案工作的意义又在何处,恐怕多数档案人并不清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费了很大精力举办的演讲比赛,缺少一个精彩的讲评。如此说来,讲评又是评奖的一个重要补充,还是评奖的一个完美收场。推而广之,但愿竞选、竞聘、述职等活动也能以精彩的讲评取代空泛无物的总结。
《现代汉语词典》对“评奖”的解释是“通过评比对优秀的给以奖励”。对“讲评”的解释是“讲述和评论”。按照这个解释,评奖中必然包含着对参评者的讲述和评论,即讲评,然后才能评出优胜者。否则,评奖就缺乏根据。可惜的是,在如今多如牛毛的评奖中,人们看到的多是评奖结果,鲜能得知讲评的过程。这种评奖结果的透明和讲评过程的隐晦说明了什么呢?
一是说明评奖中尚受不少潜规则的左右。如照顾情绪,平衡关系,轮流坐庄,事先圈定等等,这些潜规则人人知晓,但又拿不出手,上不了台面,登不了评奖条件的大雅之堂。特别是有人赞助的评奖,更得考虑赞助商的意见。于是,这样搞出来的评奖自然只能公布名单,不便在公开场合进行讲评。
二是说明评奖中还有毛腻现象作祟。如试题被透漏、评委被贿赂、选票被作假等等,这些毛腻皆属幕后交易,岂是公开讲评所能说清的。于是,与其公开讲评越描越黑,倒不如只评不讲,也省去许多麻烦。
三是说明评奖中缺少量化的硬条件。不少奖项的评奖条件过于空泛,是造成“说你够,你就够,不够也够;说你不够,你就不够,够也不够”现象的重要原因。于是,有凭领导印象上榜的,有凭评委人缘上榜的,还有的评奖纯属早已内部圈定,评奖不过是走走过场,履行一下手续而已。面对这样的评奖,讲评就纯属多余了。
以上几类没有讲评的评奖,只能是越评人心越散,越评矛盾越多。故而要真把评奖作为奖励优秀、学赶先进的激励手段,而非应时应景的过场形式,那么讲评,包括评奖前的内部讲评,特别是评奖后的公开讲评,都是不可或缺的。讲评的作用在于:
第一,讲评是确保评奖说服力和公信力的关键。讲评实际上是评奖过程中诸多评委之间,以评奖条件为准绳,以参评对象表现为依据的一场辩论。有比较才能鉴别,只有经过辩论,甚至是激烈的争论,才能做到去伪存真,优胜劣汰,评选出真正的优秀。而只有真正的优秀才能保证评奖的说服力和公信力,让公众对评出的优秀心悦诚服,成为可资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第二,讲评也是确保评奖公正、公平、公开的手段。一个评奖是否公正、公平、公开,讲评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在不少大赛,为了减少争议,请了公证员进行公证,这最多只能保证程序上的公正、公平,并不说明评奖结果的公正、公平。要真正做到公正、公平,特别是公开,讲评这一环节绝不能省略。只有讲评才能说清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差别在哪里,评上的和落选的差距又在哪里。而敢于在评奖之后,公开向公众说明的讲评,是不会有人怀疑这项评奖的公正、公平和公开性的。现在都讲政务公开、政务透明,评奖中的讲评应该算是其中的一项吧!
说起讲评,总是要和评奖连在一起,其实也不尽然。比如,8月份市档案学会搞的那次论文讲评,对象是报送档案系统三个研讨会的论文。这讲评就和评奖没啥关系,倒更像一次培训。会上,专家学者面对论文作者,毫不留情地讲评了论文的优点、缺点、问题,及修改意见。学会要求作者根据讲评意见对论文修改后,再报送学会。与会者都觉得这次讲评是一次联系实际,带着作业听讲培训,课后又留有作业的一堂生动的论文写作实践课。由此联想讲评还有第三个作用:
即,讲评的普及与提高作用。众所周知,评奖之最终目的并非评出几个优胜,而旨在某项活动的普及提高。要达此目的,发挥讲评的普及提高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事实上,公众对某项评奖有意见,还和公众对某些评奖条件不认可、不理解有关。这就需要通过讲评,提高公众对活动的认知程度,学会欣赏和掌握评判的能力。这个过程就是对某项活动的普及和提高。市档案学会近年来开展的多次论文讲评,不但对论文作者提高论文的撰写水平有极大帮助,对其他人普及论文写作知识也有启迪。有的档案人虽写不出高水平论文,可也敢对别人的论文说三道四,横挑鼻子竖挑眼了,这就是讲评的普及和提高作用。
认识讲评的这些作用,还有助于加深对讲评重要性的认识。记忆中,北京市搞了两次档案演讲比赛,也评出不少优秀演讲者。但怎样提高档案人的演讲水平,什么样的演讲才是优秀的演讲,演讲对于档案工作的意义又在何处,恐怕多数档案人并不清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费了很大精力举办的演讲比赛,缺少一个精彩的讲评。如此说来,讲评又是评奖的一个重要补充,还是评奖的一个完美收场。推而广之,但愿竞选、竞聘、述职等活动也能以精彩的讲评取代空泛无物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