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分析慢性迁延性腹泻病儿的营养状况,并了解影响疾病的因素,为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就124例慢性迁延性腹泻病儿与同期门诊健康体检婴幼儿进行比较,对患儿的膳食和营养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儿每天的膳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蛋白质和热量的不足,钙、铁、锌及维生素A、C、D、B族摄入均不足,病儿生长迟缓、体重过低、贫血、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均较高。结论: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等均是慢性迁延性腹泻发生的影响因素,及时发现并纠正这些因素可减少慢性迁延性腹泻的发生。
【关键词】慢性迁延性腹泻;营养状况;影响因素;婴幼儿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392-02
腹泻是指大便性质发生改变、次数比平时增多等,因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易受各种因素影响而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发生腹泻。腹泻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多发病,是造成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婴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迅速的时期,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也较多。婴幼儿的营养状况影响着腹泻的发生情况。笔者就124例慢性迁延性腹泻病儿与同期体检婴幼儿进行比较分析,了解病儿的营养状况为临床提供依据,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腹泻组为我院收治的124例慢性迁延性腹泻患儿,所有病例均符合我国婴幼儿腹泻诊断[2],其中男64例,女60例,年龄6个月~4岁。对照组选取同期于保健门诊进行体检的婴幼儿,其中男62例,女62例,年龄6个月~4岁,近期无腹泻病史。两组年龄、性别等显著差别(P>0.05),可进行比较。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方法和内容 应有我院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了解病例一般情况(年龄、性别、民族)、出生情况(是否自然生产、是否早产、出生体重等)、喂养方式、家庭基本情况、饮食习惯和既往疾病情况。记录两组婴幼儿每天的饮食内容,计算腹泻组与对照组每例每天各种营养素平均摄入量。
1.2.2 体格测量 对所有婴幼儿进行体格检查,采用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用标准的测量方法測量所有儿童身高(身长)、体重和头围,测量各体格指数的技术必须准确和一致,采用标准差法,以WHO推荐的身高体重标准作为参考标准。生长迟缓表现年龄别身高HAZ<-2SD;低体重表现年龄别体重WAZ<-2SD。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采用《实用儿科学》营养不良诊断标准[3]。
1.2.3 实验室检查 所有婴幼儿抽取空腹静脉血,按常规方法检测血红蛋白含量,血红蛋白含量低于110g/L为贫血。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营养摄入状况比较通过膳食调查,腹泻组病儿每天摄入的蛋白质、热量、钙、铁、锌及维生素A、B1、B2、C、D均不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2.2 腹泻患儿营养状况分析 124例慢性迁延性腹泻病儿营养不良68例(53.1%),低蛋白血症14例(11.3%),生长迟缓21例(16.9%),低体重34例(27.4%),贫血24例(19.4%)。
3 讨论
慢性迁延性腹泻多见于婴幼儿,其病因复杂,诸多因素影响慢性腹泻的发生。本研究结果示:病儿每天的膳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蛋白质和热量的不足,钙、铁、锌及维生素A、C、D、B族摄入均不足。营养摄入不足可能是由于腹泻病儿胃肠道症状影响食欲,使食物摄入量不足,或者是病儿家属喂养方式不当、营养搭配不合理。由于病儿每日膳食的不合理,营养摄入不足,会导致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生长迟缓、低体重等发生,营养不良可导致病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减慢黏膜的修复能力,致使肠道炎症吸收慢,从而造成腹泻的迁延不愈[4]。腹泻日久迁延不愈,蛋白质从消化道大量丢失,造成低蛋白血症。铁的摄入不足可能是贫血发生的原因。生长迟缓及低体重除后天营养供应不足外,考虑与病儿出生体重或早产儿营养缺乏有关。营养素摄入不足与慢性腹泻之间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综上所述,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等均是慢性迁延性腹泻发生的影响因素,在常规治疗腹泻的同时,应做好病儿家属的宣教工作,鼓励早期添加适宜各年龄的食物,合理分配每餐营养,改善膳食结构,推行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婴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黄敦燕,孔燕南,陈绍辉.325例小儿腹泻致病因素分析及临床治疗意义[J].当代医学,2013,19(13):96-97
[2] 龚四堂.小儿腹泻病的诊断[J].临床儿科杂志,2006,24(10):787-789.
[3] 胡亚美,蒋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08-514.
[4] 杨军红,田曦,陈颖新,等.慢性迁延性腹泻病儿的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2,19(6):363-365.
【关键词】慢性迁延性腹泻;营养状况;影响因素;婴幼儿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392-02
腹泻是指大便性质发生改变、次数比平时增多等,因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易受各种因素影响而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发生腹泻。腹泻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多发病,是造成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婴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迅速的时期,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也较多。婴幼儿的营养状况影响着腹泻的发生情况。笔者就124例慢性迁延性腹泻病儿与同期体检婴幼儿进行比较分析,了解病儿的营养状况为临床提供依据,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腹泻组为我院收治的124例慢性迁延性腹泻患儿,所有病例均符合我国婴幼儿腹泻诊断[2],其中男64例,女60例,年龄6个月~4岁。对照组选取同期于保健门诊进行体检的婴幼儿,其中男62例,女62例,年龄6个月~4岁,近期无腹泻病史。两组年龄、性别等显著差别(P>0.05),可进行比较。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方法和内容 应有我院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了解病例一般情况(年龄、性别、民族)、出生情况(是否自然生产、是否早产、出生体重等)、喂养方式、家庭基本情况、饮食习惯和既往疾病情况。记录两组婴幼儿每天的饮食内容,计算腹泻组与对照组每例每天各种营养素平均摄入量。
1.2.2 体格测量 对所有婴幼儿进行体格检查,采用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用标准的测量方法測量所有儿童身高(身长)、体重和头围,测量各体格指数的技术必须准确和一致,采用标准差法,以WHO推荐的身高体重标准作为参考标准。生长迟缓表现年龄别身高HAZ<-2SD;低体重表现年龄别体重WAZ<-2SD。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采用《实用儿科学》营养不良诊断标准[3]。
1.2.3 实验室检查 所有婴幼儿抽取空腹静脉血,按常规方法检测血红蛋白含量,血红蛋白含量低于110g/L为贫血。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营养摄入状况比较通过膳食调查,腹泻组病儿每天摄入的蛋白质、热量、钙、铁、锌及维生素A、B1、B2、C、D均不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2.2 腹泻患儿营养状况分析 124例慢性迁延性腹泻病儿营养不良68例(53.1%),低蛋白血症14例(11.3%),生长迟缓21例(16.9%),低体重34例(27.4%),贫血24例(19.4%)。
3 讨论
慢性迁延性腹泻多见于婴幼儿,其病因复杂,诸多因素影响慢性腹泻的发生。本研究结果示:病儿每天的膳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蛋白质和热量的不足,钙、铁、锌及维生素A、C、D、B族摄入均不足。营养摄入不足可能是由于腹泻病儿胃肠道症状影响食欲,使食物摄入量不足,或者是病儿家属喂养方式不当、营养搭配不合理。由于病儿每日膳食的不合理,营养摄入不足,会导致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生长迟缓、低体重等发生,营养不良可导致病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减慢黏膜的修复能力,致使肠道炎症吸收慢,从而造成腹泻的迁延不愈[4]。腹泻日久迁延不愈,蛋白质从消化道大量丢失,造成低蛋白血症。铁的摄入不足可能是贫血发生的原因。生长迟缓及低体重除后天营养供应不足外,考虑与病儿出生体重或早产儿营养缺乏有关。营养素摄入不足与慢性腹泻之间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综上所述,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等均是慢性迁延性腹泻发生的影响因素,在常规治疗腹泻的同时,应做好病儿家属的宣教工作,鼓励早期添加适宜各年龄的食物,合理分配每餐营养,改善膳食结构,推行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婴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黄敦燕,孔燕南,陈绍辉.325例小儿腹泻致病因素分析及临床治疗意义[J].当代医学,2013,19(13):96-97
[2] 龚四堂.小儿腹泻病的诊断[J].临床儿科杂志,2006,24(10):787-789.
[3] 胡亚美,蒋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08-514.
[4] 杨军红,田曦,陈颖新,等.慢性迁延性腹泻病儿的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2,19(6):363-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