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为资源 “备”“磨”“融”“创”促发展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p5211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有助于帮助教师更深刻地理解教材,更好地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笔者经过多次实践,总结了“备”“磨”“融”“创”4个螺旋环节,即“备”是指以同课异构资源为基础的备课,备出多节与其他教师相对应的同课异构的教学设计;“磨”是指在“备”的基础上进行磨课;“融”是指结合教师对“备”和“磨”的实践及其在磨课过程中完善问题的措施,融入自己的教学设想和构思;“创”是指创新,是对教学过程中各要素和环节进行理念创新的统筹规划,结合教学环境、学生情况等条件进一步挖掘教材,设计出比同课异构执教教师更为优化的课堂教学设计。笔者以义务教育阶段八年级(水平四)同课异构内容《耐久跑》为案例,将“备”“磨”“融”“创”4个递进的螺旋环节成长经历详述如下。
  一、分析同课异构课例,整合资源“备”课
  同课异构教学活动所承载的资源包括个人教学风格、教材剖析、教学设计理念、教学流程衔接、学习方法及教学方法设计、重难点突破策略、教师示范展示方法等。这些知识技能资源对于看课教师来说极易形成思想的碰撞,由这种碰撞所形成的感悟能够提升教师对教材、教法的深入理解,以及对课堂教学设计的重新构思和理念转变、教材挖掘等方面的深度理解,从而加深看课教师对该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同课异构所呈现的内容对于看课教师而言只是单一的元素,如果要使这一内容螺旋上升,看课教师则需在现有资源基础上对教法和学法的设计、教学流程的构思、重难点的突破策略、技术动作的分解和衔接、课堂教学设计理念等方面进行加工并将个人的理解和感悟融入到备课中,形成自己的与同课异构执教教师上课内容相对应的多节同课异构内容特色。这只是资源理解和消化的第一步——同课异构资源整合的多节同课异构的“备”课。
  如,在耐久跑这一教学内容的同课异构教学设计中,3位执教教师分别设计了3节课,执教教师A的设计为:采用拨电话的方式设计耐久跑,将学生分成4组,给予每组相同的电话号码,由每组排头带领本组学生依次跑至距离30m的终止线上“拨按”号码,每次仅能“拨按”1个号码,“拨按”1个号码后立刻返回起点,第2名学生再出发至终点线“拨按”第2个号码,直到拨完为止;执教教师B的设计为:利用移物归位设计耐久跑,将学生分成4组(由a、b、c、d4个点构成的正方形,各点放1个沙包,作为本次练习的活动区域),各组同时从a点出发,环绕1圈后由排头把a点的沙包,转移到b点,再徒手经过c点、d点,返回a点后继续将b点的沙包移至c点,以此类推,最后将沙包移回a点后,本组为完成任务;执教教师C的设计为:利用超越跑设计耐久跑,学生分成4组,每组学生一路纵队行进中速跑,跑完1圈听到口令时队尾学生从外侧快跑至排头领跑,本组所有学生领跑完1次为本组完成任务。
  依据对以上3位执教教师《耐久跑》同课异构资源(教学方法的设计)的分析,模仿3位执教教师的设计思路和方法,使3位执教教师的设计思路和方法理念渗透至自己的虚拟课堂,然后分别模仿3位执教教师设计3节自己的备课构思设计,其目的是理顺3位执教教师的教学设计构思、教材方法处理、重难点的突破策略和手段、教学流程的衔接、教法和学法的设计等。这不仅有利于加深看课教师对此教材的理解和挖掘,使自己能够较准确地把握该教材的设计思路及其内涵,还能提升构思教学设计的能力,丰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把握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策略。
  二、梳理同课异构流程,依据“备”深入“磨”
  通过对3节同课异构《耐久跑》教学流程、教学重难点的突破策略、教学内容与教学情境设置的匹配程度等逐一分析后,在“备”的基础上进行“磨”。在依据以上3位执教教师同课异构资源“备”的基础上,分别进行“磨”的过程中,依据不同的上课情况和学生情况,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基于此,看课教师仍需要改变设计思路。
  如,看课教师(依据执教教师A的设计进行磨课)采用拨电话号码的方式设计《耐久跑》一课,通过“备”和“磨”,发现每次都是组内中的排头学生“拨按”电话号码,其他学生只是跟随跑,学练的主动性较低;看课教师(依据执教教师B的设计进行磨课)用移物归位的方式设计《耐久跑》,即,a、b、c、d4个点分别放4个沙包,但在教学中发现,当4组同时到达同一个地点取沙包时会造成争抢沙包的现象;看课教师(依据执教教师C的设计进行磨课),在教学中,执教教师C强调从学生的外侧超越,但是学生对于外侧这个概念理解得不够准确,从而导致有的学生在队伍内侧超越,有的学生从队伍外侧超越,这不仅造成跑动的队伍混乱,而且使组与组之间因为跑动的距离问题产生纷争,如有的组说某个组从内侧跑跑得少,而他们组按照教师要求跑得多。
  看课教师应当抓住这些在“备”的基础上“磨”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变化,让这些问题和变化成为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同时在“备”和“磨”的过程中感悟同课异构执教教师对教材处理和挖掘的方法及策略,这些在“磨”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变化、感悟及其改进措施,为下一步融合提供了依据。
  三、整合同课异构教学设计,“融”合优化课堂
  教师将同课异构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整合,并分析执教教师A、B、C在教学设计中分别按照什么样的教学主线进行怎样的设计、其依据是什么、分别设计了哪些环节、环节与环节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应通过怎样的教学手段进行关联等,从而更好地解决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突破教学重难点。
  看课教师在厘清3节同课异构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学生的学练积极性是否高、教学方法的选取是否合理、队伍调动是否合理等,结合自己“备”和“磨”的体会和感悟及“磨”过程中需改进问题的解决方法,融入自己的教学设想和构思,形成融合后的教学设计。
  看课教师分别针对执教教师A、B、C的设计,提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再次进行融合。如,针对执教教师A的课堂中,学生学练的主动性不足的问题,看课教师融入自己的教学设想和构思,将课例进行优化,设计为:排头“拨按”完号码返至起点后,绕过标志杆与每名学生击掌加油,鼓励本组组员跟随本组队尾,由本组第2名学生带领本组学生继续前行到终点线“拨按”号码,以此类推。通过将执教教师A的教学设计与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融合设计后,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又提高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较好地提升了学生的学练效果。再如,看课教师结合自己执教的教学设计,运用“运输物资”教学情境,再将执教教师A、B、C设计的耐久跑方法进行融合优化,即,电话联系需要什么物资+运输物资+搬運物资。融合优化后的具体练习方法是:1.情境导入:某地因遭受洪水灾害急需物资,但不知道最紧缺的物资是什么,需要电话联系受灾区确定需要什么物资;2.“拨按号码通话”练习:学生分成4组,排头跑至终点线“拨按”电话号码后并返至起点,绕过标志杆与每名学生击掌加油,鼓励每名组员,然后跟随本组队尾,由本组第2名学生带领本组学生继续前行到终点线“拨按”电话号码,以此类推;3.电话联络完毕后,确认了各地需要的物资后,开始“运输物资”:学生分成4组,每组用1种颜色的沙包(由a、b、c、d4个点构成的正方形作为本次练习的活动区域),各组分别从a点出发,环绕1圈后本组将a点的沙包由每名学生拿1个转移至b点后,再徒手经过c点、d点,返回a点后继续将b点的沙包移至c点,以此类推,最后将沙包移回a点时本组为完成任务;4.物资已运至目的地,进行搬运物资:学生分成4组,每名学生手中1个沙包,每组学生一路纵队行进中速跑,跑完1圈听到口令时,队尾学生从队伍的右侧快跑至排头把沙包交给排头并领跑,以此类推,本组所有学生领跑1次为本组完成任务。针对每名执教教师“备”和“磨”后出现的问题、体会和感悟,进一步进行优化,并融入自己的教学设想和构思;或把所有教师或其中几名教师的亮点进行优化,运用一定的教学情境将他们融合成一个教学设计中,这样既锻炼了教师的课堂反思能力,又提升了针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师对教材的挖掘和课例分析能力进一步提升。
  四、融合同课异构教学手段,“创”新完善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设计并不是观摩同课异构后的终结,而是通过分析、备课、磨课、优化的过程,进行创新。即,针对教学过程中各要素和环节,结合教学环境、学生情况等条件,进一步挖掘教材进行优化,并在3位执教教师呈现的课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如,受执教教师A设计的利用“拨打”电话号码的方式设计耐久跑的启发,通过以上“备”(整合资源,熟悉教材)、“磨”(发现问题、更新设计)、“融”(从备课和磨课的基础上发现问题,优化教学设计)3个环节后,进一步在深挖教材和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创新教学设计,如,可将本节课设计成:在学生们熟悉的“贪吃蛇”游戏的耐久跑练习方法的基础上,将学生分成4组,每组第1名学生手持红旗跑到篮球场的另一端线后绕过障碍物返回,带领第2名学生再跑到端线绕过障碍物返回后,再带领第3名学生以同样的方法跑进,以此类推;带领所有学生跑动完成后,第1名学生将红旗交给第2名学生后,第2名学生再带领本组跑1个来回,再将红旗交给第3名学生,以此类推,直至全部完成。
  进行同课异构活动的初衷在于教学相长,促进教学研究,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同课异构后,通过“备”“磨”“融”“创”4个螺旋环节修炼,能夯实和提升教师的课堂设计能力、教材分析及挖掘能力、教法及学法的创新能力,使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孕前期低水平铅暴露对母体孕期和哺乳期骨骼铅动员的影响.方法 72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铅暴露组、对照组,每组36只.铅暴露组小鼠通过饮水暴露于含铅量为50 mg/L(以铅计)的醋酸铅,对照组小鼠饮用去离子水,4周后与健康雄性小鼠同笼并证实怀孕,分别在孕期的第1、7和14天,哺乳期的第1、10和21天取全血、股骨,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铅、钙含量.结果 在哺乳期末,与自身孕
急性砷化氢中毒可短至数分钟起病,引起不同程度的急性溶血和肾脏损害,及时治疗后多无远期并发症;如果诊治不当,可造成脏器慢性损伤,为提高认识,强化中毒疾病诊治意识,我们结合我科收治1例砷化氢中毒致慢性肾衰竭病例,分析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总结18例急性三氯丙烷(trichloropropane,TCP)中毒病例的临床特点,为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18例急性TCP中毒患者的中毒经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中毒原因及治疗,并将急性TCP中毒患者的外周血微核试验结果与健康检查者(33例)的微核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发病初期中毒患者出现呼吸道症状,其中胸闷13例,咽干、咽痛7例,咳嗽、流涕2例;胃肠道症状明显,其中腹痛18例
职业性急性硫酸二甲酯(DMS)中毒起病急骤,病情往往较严重,如不积极合理救治常危及生命[1].2010年7月13日上午9:00,山东省某化工厂发生DMS泄漏事故,我院于2010年7月14日收住急性中毒患者6例,经积极治疗后均好转出院,2010年8月10日随访均痊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6例患者中,男5例,女1例;年龄26~35岁.职业为技术操作员5例,检验分析员1例.全部患者岗前查体健康。
期刊
随着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比赛中也越来越多地涌现出学生背越式跳高的身影,教师应依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合理有效地促进他们对背越式跳高动作技能的掌握。笔者在十几年的小学生背越式跳高训练中,利用小体操垫做“助手”,取得了一定成效,现与诸位同仁共享。  一、辅助练习巧利用  (一)增加练习密度  跨越式跳高作为背越式跳高的有效辅助练习动作,应该多学多练。训练时,可以将2个
2011年12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为适应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称《职业病防治法》)的实施,卫生部启动了职业病目录修订编制工作.为更好地推动修订工作,本文对我国职业病目录的制定过程进行了历史回顾,对各次修订的职业病名单进行了分析比较,探讨了现行职业病目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订建议,以供参考。
期刊
目的 评价制造业工人对工作场所安全氛围的认知、安全生产态度、安全生产行为与职业性非故意伤害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和自陈式问卷对广东地区46家制造业企业的10585名一线生产工人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对工作场所安全氛围的认知、安全生产态度、安全生产行为和过去一年间职业性非故意伤害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评价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结构方程模型假设的24条路径中,除“对安全政策的
目的 研究母体哺乳期染毒氰戊菊酯对子代青春期雌鼠感觉运动行为和生活习性的影响.方法 将12只雌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7.5和30.0 mg/kg氰戊菊酯染毒组(每组4只母鼠,每窝10只仔鼠,每组20只雌性仔鼠).于仔鼠出生后第1~21天(PND1~PND21)每天给予染毒组母鼠氰戊菊酯(7.5和30.0 mg/kg)灌胃染毒1次,对照组母鼠给予等容积玉米油.观察出生后第35天(PND 35 d)子代
目的 探讨图像后处理参数在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胸片用于尘肺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83例某煤矿接尘工人,同时拍摄高仟伏X线胸片和DR胸片.在Philips Essenta DR机上对密度和对比度等图像后处理参数进行设置,研究合适的图像后处理参数.比较高仟伏X线胸片和DR胸片的质量.结果 通过调节图像后处理参数,DR胸片在上中肺野最高密度、膈下和直接曝
目的 了解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的流行状况及发病特点并提出尘肺结核的防治策略.方法 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淮北矿业集团1963年1月-2009年12月确诊的1019例尘肺合并肺结核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的发病率为17.93%;(2)煤工尘肺合并结核与尘肺期别呈正相关,随着尘肺期别增加,结核合并率亦增加;(3)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后使尘肺晋期率显著升高,平均晋期时间显著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