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了研究目前低碳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能源优化升级,在全国7省农村家庭抽样调查问卷所得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线性支出模型对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结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已经步入商品化时期但非商品能源的消费并未停止;煤炭、电力以及液化气等商品能源的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而非商品能源(薪柴)沦为劣等品其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电力以及煤炭的家庭人均消费支出较多;薪柴、煤炭、电力以及液化气的消费需求都随着自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但对价格的变化都不太敏感,煤炭、电力以及液化气等商品能源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薪柴与其他种类的能源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替代关系。
关键词 农村居民;能源消费;线性支出模型
中图分类号 S181.3;F3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16-05171-04
农村能源是发展农业生产、保障农民生活、改善农村环境的重要资源,它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1]。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能源消费,在经历了严重短缺时期、基本满足时期,目前已经进入了商品化时期[2],但秸秆和薪柴等生物质能源仍在使用,能源利用效率低下[3]。而在能源消费量上,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能源消费总量逐年增加[1],这不仅给中国能源的供给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且大大增加了我国的碳排放量。2009年世界能源署(IEA)发布的《2010世界能源展望》将中国约2亿t标准煤的农村能源消费统计在内后指出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国,这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舆论上的节能减排压力。在目前的低碳背景下,在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压力下,在国家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加快农村能源建设的步伐,改善农村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农村能源利用率的情况下,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现状情况如何,生活能源消费结构是否发生,生活能源消费阶梯是否已经升级,未来生活能源消费的趋势如何,这一系列问题对于农村能源进一步的建设与改革有一定的意义。在现有的有关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研究中,已经有一些有关我国农村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的研究。例如,陈蓓等在实地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对重庆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进行了描述性的分析[4];张海鹏等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的现状、消费结构以及消费结构的变化进行了描述性分析[5];张青等利用双扩展的线性支出模型对我国林区居民家庭能源消费的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6]。然而,这些研究大多数是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地点大多只针对一个地区或者一个类型的地区,而采取实证的方法并以多个地区为研究地点来研究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却较少。现有的一些文献通过实证分析指出收入是影响生活能源消费的重要因素,王效华等在对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得出人均电力消费与人均收入具有很强的相关性[7];Zhao等对农村能源消费对环境的影响的研究表明,收入是农村居民消费能源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农村地区收入越高的家庭消耗越多的能源[8]。而线性支出模型正是认为消费品的需求受到收入和消费品价格的影响,而消费品的需求又分为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两类,其中基本需求和收入无关而和消费品价格有关,非基本需求则受到价格和收入的影响,因此笔者将抓住收入和价格这两个影响生活能源消费的重要因素,在全国7省农村家庭的抽样调查问卷所得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线性支出模型对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结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期能为我国农村能源发展建设提供参考与建议。
1 中国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现状
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逐年增加,但与城镇居民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2001年至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能源消费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01年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只有80 kg标准煤,而到了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已经达到了204 kg标准煤(表1)。与2001年相比增加了1.55倍,能源消费年平均增长率为10.41%。尽管如此,在人均消费量上,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之间还是存在着较大差距的,200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比城市居民相比相差了127 kg标准煤,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拉大,直到2008年差距才开始呈现减小的趋势,截止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量与城市居民人均消费量之间的差距达到10年以来的最小值,即111 kg标准煤。
2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实证分析
2.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1 数据来源。该研究的数据来源于福建、内蒙古、山东、贵州、河北、甘肃以及青海7个省份的实地调研数据。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组织学生利用寒假时间对当地农村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利用访谈式问卷调查方法共调查农户160户。其中福建省调查了1个县(霞浦县)、2个镇(下浒镇、溪南镇)、2个村(拓阳村、长兴村)、20户,内蒙古调查了3个市(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扎兰屯市)、3个镇(奋斗镇、新开河镇、卧牛河镇)、3个村(友好村、二卡新村、一心村)、40户,山东省调查了2个市(潍坊市、蓬莱市),1个县(临朐县)、3个镇(龙岗镇、于河镇、潮水镇)、40户,贵州省调查了1个县(平坝县)、1个镇(高峰镇)、1个村(大乐歌村)、10户,河北省调查了1个市(保定市)、2个县(高碑店、定兴县)、1个街道办事处(和平街道办事处)1个乡(天宫寺乡)、2个村(界河铺村、高二村)、20户,甘肃省调查了1个县(舟曲县)、1个镇(城关镇)、1个村(瓦厂村)、10户,青海省调查了1个市(海东市)、2个县(平安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2个村(甘池村、上红庄)、20户。最终收回问卷160份,其中有效问卷160份,问卷有效率100%。
样本村中约70%的被调查者从事农业活动,其平均年龄为49岁,其中30~60岁年龄阶层人数较多,约占73%;而30岁以下以及60岁以上年龄阶层的人数较少;有约67%的人为户主,男性被调查者占到了约69%;被调查者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约83%的人学历在初中以及初中以下,还有一小部分被调查者从未上过学。 2.1.2 线性支出模型。线性支出模型目前广泛地应用于消费结构的分析,线性支出模型表达式如下:
其中,pi为第i类消费品的价格,qi为第i类消费品的需求量,则Vi为第i类消费品的支出,γi为第i类消费品的基本需求量,I为收入。即piγi代表基本需求的支出,而βi(I-nj=1piγi)代表非基本需求支出。
2.2 样本农户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现状 通过对全国160户农村家庭的调查,结果发现目前农村居民主要能源消费的种类是薪柴、秸秆等传统生物质能源以及电、煤炭、液化气等商品能源,而风能以及沼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较少。在所调查的160户农村家庭当中,绝大多数家庭使用了电能,比例高达90%,而超过50%的家庭都使用了煤炭和液化气,绝大多数家庭已经开始使用商品能源。然而,农村居民对传统生物质能源的消费并未停止,在所调查的160户农村家庭中,仍然有高达57%的家庭在使用传统的薪柴,且仍有27%的家庭在使用秸秆(表2)。
由上述分析可见,在我国农村地区,商品能源已经开始使用的同时传统生物质能源的使用并未停止,而且农户家庭生活能源的消费是呈现组合性消费的特点。在所调查的160户农村家庭中,只有1户家庭单一使用一种能源,剩余的家庭均是2种能源或者2种以上能源同时使用。其中,绝大多数农户家庭的生活能源消费是以商品能源和非商品能源相结合的形式,比例高达73.12%;小部分(26.25%)农户家庭的生活能源消费是以几种商品能源组合的形式,在此次调查中这主要反映为煤炭、液化气以及电的组合。在所有能源消费组合中,同时使用煤炭、液化气和电的家庭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26.25%;其次是同时使用薪柴、液化气、煤炭和电的家庭,比例为13.75%;再次是同时使用薪柴、液化气和电的家庭,比例为11.25%(表3)。由此可见,在我国农村地区,绝大数农户家庭能源消费还停留在商品能源与非商品能源组合使用的阶段上,但是与此同时已经有一小部分家庭完全进入了商品能源消费阶段,他们的生活能源消费呈现几种商品能源组合使用的特点。
2.3 模型结果及分析
2.3.1 线性支出模型参数估计。 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线性支出模型进行估计,所得参数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除了秸秆以外,各类能源的估计系数都通过了T检验,在1%的置信水平上都具有统计显著性,其中β^i代表各类能源的边际消费倾向。而对于秸秆来说,可能由于使用秸秆的农户数量较少从而导致实际样本量较小,估计参数i未能通过T检验。由于秸秆的参数估计未能通过T检验,在该研究以下的分析讨论中将不再对秸秆消费进行分析讨论,将着重以电力、煤炭、液化气以及薪柴这4类能源消费为主要探讨对象来研究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
由表4可以看出,薪柴的边际消费倾向为负值,这意味着,随着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薪柴的消费逐渐减少。而电力、煤炭以及液化气的边际消费倾向都为正,这说明,随着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这3类能源的消费将随之增加,但可以看出的是这3类能源的边际消费倾向都较小,也就意味着其增加的幅度要远远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由此可以看出,影响这3类能源消费的因素不仅仅是收入这一个因素,这3类能源的消费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在电力、煤炭以及液化气这3类能源中,中国农村居民生活能源边际消费倾向最大的是煤炭,其次是电力,而最小的是液化气,这意味着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能源的消费更倾向于煤炭和电力这两类能源。
2.3.2 中国农村居民生活能源人均消费支出。根据线性支出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计算出我国农村居民各类生活能源的人均消费支出,结果如表5所示。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能源人均消费支出为449.60元,其中煤炭和电力的消费支出最多,分别为197.61元和148.67元,这两类能源的人均消费支出占到了能源人均总支出的77%。
2.3.3 农村居民生活能源需求收入弹性。经计算得电、煤炭、液化气、薪柴4种能源类型的需求收入弹性指数为0.410 06、0.437 31、0.577 64及-0.340 62。由此可见,对于我国农村居民来说,薪柴是属于劣质消费能源,其需求收入弹性为负,也就意味着随着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对薪柴的消费是随之减少的。而电力、煤炭以及液化气的需求收入弹性都为正,这说明随着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这3类能源的消费都随之增加。然而,对于这4类能源来说,它们的需求收入弹性的绝对值都小于1,这说明我国农村居民各类能源的消费对收入变化的反应敏感度较低,能源消费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2.3.4 农村居民生活能源需求价格弹性。
2.3.4.1 农村居民生活能源需求价格弹性。由表6可以看出,电力、煤炭、液化气以及薪柴这4类能源的需求价格弹性都为负,也就是说随着它们自身价格的上升,这4类能源的消费都随之减少,然而它们的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都小于1,这也意味着随着它们自身价格的上升这4类能源的消费随之减少的幅度都并不大,也就意味着我国农村居民各类生活能源消费需求受价格变化影响都不大。就这4类能源之间相比较而言,煤炭的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最大(-0.974 18),接近1,而电力的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最小(-0.526 36),即煤炭的消费受其自身价格变化影响最大而薪柴最小。由此可见,生活能源的价格对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需求具有一定的影响,任何一种生活能源价格的升高都可能会使得其消费需求减少,但是影响的程度并不大。
2.3.4.2 农村居民生活能源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由表6还可以看出,各类生活能源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绝对值都很小且远远小于其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也就是说,我国农村居民各类生活能源消费受自身价格变化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受其他种类能源价格变化的影响。除薪柴以外,各类生活能源对其他能源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都为负,这就意味着对于电力、煤炭以及液化气这3种生活能源来说,其他任何一种能源价格降低,其消费都会增加,它们与其他能源之间是存在着互补关系。而薪柴对其他能源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为正,对于其他3类能源来说,薪柴是属于替代品,当其他3类能源的价格上升时薪柴的消费增加。表6结果同时表明,液化气对煤炭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绝对值最大(-0.011 28),其次是液化气对电力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绝对值(-0.008 86),排在第3位的是电力对煤炭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绝对值(-0.008 01);而电力对煤炭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绝对值大于电力对其他能源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绝对值,煤炭对电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绝对值大于煤炭对其他能源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绝对值,液化气对煤炭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绝对值大于液化气对其他能源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绝对值,薪柴对煤炭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绝对值大于薪柴对其他能源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绝对值,这就意味着煤炭和电力价格的变化对其他种类能源消费需求的影响最大。由此可见,在电力、煤炭、液化气以及薪柴这4种商品能源中,商品能源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任何一种商品能源价格的下降可能会导致其他商品能源消费的增加,而对于商品能源来说,非商品能源薪柴是替代品,任何一种商品能源价格的上升可能都会导致薪柴消费的增加。 3 结论与建议
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得出,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已经进入商品化时期,但是薪柴及秸秆这类非商品能源的消费还未停止,绝大部分家庭在生活能源使用上还停留在商品能源与非商品能源相结合使用的阶段,只有一少部分家庭已经完全进入商品能源使用阶段。从各类能源的边际消费倾向和需求收入弹性来看,随着收入的增加,薪柴的消费会随之减少,而煤炭、电力以及液化气等商品能源的消费则会增加,但是减少和增加的幅度小,人们对能源的消费更倾向于煤炭和电力。从各类能源的需求价格弹性来看,各类能源对价格的敏感程度不大,相比之下各类能源对其他能源价格敏感度要远远低于对自身价格的敏感度;各类能源的需求都随着自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其中薪柴对自身价格的敏感度最大;而煤炭和电力价格的变化对其他种类能源消费需求的影响最大,薪柴和其他3种能源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而其他3种能源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
因此,要想促进我国农村居民能源消费进一步商品化,促进能源结构向商品化能源发展,首先,要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前进的步伐,努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居民收入,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薪柴的消费会随之减少,而对价格较高的商品化能源的承担能力也会进一步增强。其次,构建完善农村商品能源价格体系,建立合理的商品能源价格体系,努力实现商品能源价格公平;由于各类生活能源消费的需求受到能源价格的影响,因此建立合理的商品能源价格体系,有助于促进我国农村居民对商品能源的消费,从而推动生活能源消费的升级。最后,积极推行林业改革来弥补薪柴的价格缺失,以促进农村居民减少使用薪柴;目前由于薪柴价格的缺失,人们使用薪柴还处于一种“免费”的状态,通过林业改革来弥补薪柴的价格缺失,从而促进薪柴需求的减少,推动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向商品化能源升级。
参考文献
[1] 罗国亮,张媛敏.中国农村能源消费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2):535-540.
[2] 王效华,冯祯民.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的回顾与展望[J].农业机械学报,2002,33(3):125-128.
[3] 姜美竹,职菲.低碳经济下的农村能源消费结构[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S2):6-9.
[4] 陈蓓,程川,任绍光.重庆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及现状调查[J].农村能源建设,2004(6):47-50.
[5] 张海鹏,牟俊霖,尹航.林区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需求实证分析——基于双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J].中国农村经济,2010(7):64-74.
[6] 张青,王效华.常州市农村能源消费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154-157.
[7] 王效华,胡晓燕.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3):294-295.
[8] ZHAO C S,NIU S W,ZHANG X.Effects of household energy consumption on environment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in rural and urban areas[J].Energy Procedia,2012(14):805-811.
关键词 农村居民;能源消费;线性支出模型
中图分类号 S181.3;F3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16-05171-04
农村能源是发展农业生产、保障农民生活、改善农村环境的重要资源,它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1]。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能源消费,在经历了严重短缺时期、基本满足时期,目前已经进入了商品化时期[2],但秸秆和薪柴等生物质能源仍在使用,能源利用效率低下[3]。而在能源消费量上,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能源消费总量逐年增加[1],这不仅给中国能源的供给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且大大增加了我国的碳排放量。2009年世界能源署(IEA)发布的《2010世界能源展望》将中国约2亿t标准煤的农村能源消费统计在内后指出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国,这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舆论上的节能减排压力。在目前的低碳背景下,在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压力下,在国家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加快农村能源建设的步伐,改善农村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农村能源利用率的情况下,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现状情况如何,生活能源消费结构是否发生,生活能源消费阶梯是否已经升级,未来生活能源消费的趋势如何,这一系列问题对于农村能源进一步的建设与改革有一定的意义。在现有的有关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研究中,已经有一些有关我国农村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的研究。例如,陈蓓等在实地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对重庆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进行了描述性的分析[4];张海鹏等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的现状、消费结构以及消费结构的变化进行了描述性分析[5];张青等利用双扩展的线性支出模型对我国林区居民家庭能源消费的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6]。然而,这些研究大多数是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地点大多只针对一个地区或者一个类型的地区,而采取实证的方法并以多个地区为研究地点来研究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却较少。现有的一些文献通过实证分析指出收入是影响生活能源消费的重要因素,王效华等在对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得出人均电力消费与人均收入具有很强的相关性[7];Zhao等对农村能源消费对环境的影响的研究表明,收入是农村居民消费能源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农村地区收入越高的家庭消耗越多的能源[8]。而线性支出模型正是认为消费品的需求受到收入和消费品价格的影响,而消费品的需求又分为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两类,其中基本需求和收入无关而和消费品价格有关,非基本需求则受到价格和收入的影响,因此笔者将抓住收入和价格这两个影响生活能源消费的重要因素,在全国7省农村家庭的抽样调查问卷所得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线性支出模型对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结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期能为我国农村能源发展建设提供参考与建议。
1 中国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现状
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逐年增加,但与城镇居民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2001年至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能源消费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01年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只有80 kg标准煤,而到了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已经达到了204 kg标准煤(表1)。与2001年相比增加了1.55倍,能源消费年平均增长率为10.41%。尽管如此,在人均消费量上,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之间还是存在着较大差距的,200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比城市居民相比相差了127 kg标准煤,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拉大,直到2008年差距才开始呈现减小的趋势,截止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量与城市居民人均消费量之间的差距达到10年以来的最小值,即111 kg标准煤。
2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实证分析
2.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1 数据来源。该研究的数据来源于福建、内蒙古、山东、贵州、河北、甘肃以及青海7个省份的实地调研数据。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组织学生利用寒假时间对当地农村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利用访谈式问卷调查方法共调查农户160户。其中福建省调查了1个县(霞浦县)、2个镇(下浒镇、溪南镇)、2个村(拓阳村、长兴村)、20户,内蒙古调查了3个市(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扎兰屯市)、3个镇(奋斗镇、新开河镇、卧牛河镇)、3个村(友好村、二卡新村、一心村)、40户,山东省调查了2个市(潍坊市、蓬莱市),1个县(临朐县)、3个镇(龙岗镇、于河镇、潮水镇)、40户,贵州省调查了1个县(平坝县)、1个镇(高峰镇)、1个村(大乐歌村)、10户,河北省调查了1个市(保定市)、2个县(高碑店、定兴县)、1个街道办事处(和平街道办事处)1个乡(天宫寺乡)、2个村(界河铺村、高二村)、20户,甘肃省调查了1个县(舟曲县)、1个镇(城关镇)、1个村(瓦厂村)、10户,青海省调查了1个市(海东市)、2个县(平安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2个村(甘池村、上红庄)、20户。最终收回问卷160份,其中有效问卷160份,问卷有效率100%。
样本村中约70%的被调查者从事农业活动,其平均年龄为49岁,其中30~60岁年龄阶层人数较多,约占73%;而30岁以下以及60岁以上年龄阶层的人数较少;有约67%的人为户主,男性被调查者占到了约69%;被调查者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约83%的人学历在初中以及初中以下,还有一小部分被调查者从未上过学。 2.1.2 线性支出模型。线性支出模型目前广泛地应用于消费结构的分析,线性支出模型表达式如下:
其中,pi为第i类消费品的价格,qi为第i类消费品的需求量,则Vi为第i类消费品的支出,γi为第i类消费品的基本需求量,I为收入。即piγi代表基本需求的支出,而βi(I-nj=1piγi)代表非基本需求支出。
2.2 样本农户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现状 通过对全国160户农村家庭的调查,结果发现目前农村居民主要能源消费的种类是薪柴、秸秆等传统生物质能源以及电、煤炭、液化气等商品能源,而风能以及沼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较少。在所调查的160户农村家庭当中,绝大多数家庭使用了电能,比例高达90%,而超过50%的家庭都使用了煤炭和液化气,绝大多数家庭已经开始使用商品能源。然而,农村居民对传统生物质能源的消费并未停止,在所调查的160户农村家庭中,仍然有高达57%的家庭在使用传统的薪柴,且仍有27%的家庭在使用秸秆(表2)。
由上述分析可见,在我国农村地区,商品能源已经开始使用的同时传统生物质能源的使用并未停止,而且农户家庭生活能源的消费是呈现组合性消费的特点。在所调查的160户农村家庭中,只有1户家庭单一使用一种能源,剩余的家庭均是2种能源或者2种以上能源同时使用。其中,绝大多数农户家庭的生活能源消费是以商品能源和非商品能源相结合的形式,比例高达73.12%;小部分(26.25%)农户家庭的生活能源消费是以几种商品能源组合的形式,在此次调查中这主要反映为煤炭、液化气以及电的组合。在所有能源消费组合中,同时使用煤炭、液化气和电的家庭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26.25%;其次是同时使用薪柴、液化气、煤炭和电的家庭,比例为13.75%;再次是同时使用薪柴、液化气和电的家庭,比例为11.25%(表3)。由此可见,在我国农村地区,绝大数农户家庭能源消费还停留在商品能源与非商品能源组合使用的阶段上,但是与此同时已经有一小部分家庭完全进入了商品能源消费阶段,他们的生活能源消费呈现几种商品能源组合使用的特点。
2.3 模型结果及分析
2.3.1 线性支出模型参数估计。 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线性支出模型进行估计,所得参数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除了秸秆以外,各类能源的估计系数都通过了T检验,在1%的置信水平上都具有统计显著性,其中β^i代表各类能源的边际消费倾向。而对于秸秆来说,可能由于使用秸秆的农户数量较少从而导致实际样本量较小,估计参数i未能通过T检验。由于秸秆的参数估计未能通过T检验,在该研究以下的分析讨论中将不再对秸秆消费进行分析讨论,将着重以电力、煤炭、液化气以及薪柴这4类能源消费为主要探讨对象来研究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
由表4可以看出,薪柴的边际消费倾向为负值,这意味着,随着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薪柴的消费逐渐减少。而电力、煤炭以及液化气的边际消费倾向都为正,这说明,随着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这3类能源的消费将随之增加,但可以看出的是这3类能源的边际消费倾向都较小,也就意味着其增加的幅度要远远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由此可以看出,影响这3类能源消费的因素不仅仅是收入这一个因素,这3类能源的消费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在电力、煤炭以及液化气这3类能源中,中国农村居民生活能源边际消费倾向最大的是煤炭,其次是电力,而最小的是液化气,这意味着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能源的消费更倾向于煤炭和电力这两类能源。
2.3.2 中国农村居民生活能源人均消费支出。根据线性支出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计算出我国农村居民各类生活能源的人均消费支出,结果如表5所示。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能源人均消费支出为449.60元,其中煤炭和电力的消费支出最多,分别为197.61元和148.67元,这两类能源的人均消费支出占到了能源人均总支出的77%。
2.3.3 农村居民生活能源需求收入弹性。经计算得电、煤炭、液化气、薪柴4种能源类型的需求收入弹性指数为0.410 06、0.437 31、0.577 64及-0.340 62。由此可见,对于我国农村居民来说,薪柴是属于劣质消费能源,其需求收入弹性为负,也就意味着随着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对薪柴的消费是随之减少的。而电力、煤炭以及液化气的需求收入弹性都为正,这说明随着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这3类能源的消费都随之增加。然而,对于这4类能源来说,它们的需求收入弹性的绝对值都小于1,这说明我国农村居民各类能源的消费对收入变化的反应敏感度较低,能源消费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2.3.4 农村居民生活能源需求价格弹性。
2.3.4.1 农村居民生活能源需求价格弹性。由表6可以看出,电力、煤炭、液化气以及薪柴这4类能源的需求价格弹性都为负,也就是说随着它们自身价格的上升,这4类能源的消费都随之减少,然而它们的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都小于1,这也意味着随着它们自身价格的上升这4类能源的消费随之减少的幅度都并不大,也就意味着我国农村居民各类生活能源消费需求受价格变化影响都不大。就这4类能源之间相比较而言,煤炭的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最大(-0.974 18),接近1,而电力的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最小(-0.526 36),即煤炭的消费受其自身价格变化影响最大而薪柴最小。由此可见,生活能源的价格对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需求具有一定的影响,任何一种生活能源价格的升高都可能会使得其消费需求减少,但是影响的程度并不大。
2.3.4.2 农村居民生活能源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由表6还可以看出,各类生活能源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绝对值都很小且远远小于其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也就是说,我国农村居民各类生活能源消费受自身价格变化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受其他种类能源价格变化的影响。除薪柴以外,各类生活能源对其他能源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都为负,这就意味着对于电力、煤炭以及液化气这3种生活能源来说,其他任何一种能源价格降低,其消费都会增加,它们与其他能源之间是存在着互补关系。而薪柴对其他能源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为正,对于其他3类能源来说,薪柴是属于替代品,当其他3类能源的价格上升时薪柴的消费增加。表6结果同时表明,液化气对煤炭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绝对值最大(-0.011 28),其次是液化气对电力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绝对值(-0.008 86),排在第3位的是电力对煤炭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绝对值(-0.008 01);而电力对煤炭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绝对值大于电力对其他能源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绝对值,煤炭对电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绝对值大于煤炭对其他能源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绝对值,液化气对煤炭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绝对值大于液化气对其他能源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绝对值,薪柴对煤炭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绝对值大于薪柴对其他能源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绝对值,这就意味着煤炭和电力价格的变化对其他种类能源消费需求的影响最大。由此可见,在电力、煤炭、液化气以及薪柴这4种商品能源中,商品能源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任何一种商品能源价格的下降可能会导致其他商品能源消费的增加,而对于商品能源来说,非商品能源薪柴是替代品,任何一种商品能源价格的上升可能都会导致薪柴消费的增加。 3 结论与建议
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得出,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已经进入商品化时期,但是薪柴及秸秆这类非商品能源的消费还未停止,绝大部分家庭在生活能源使用上还停留在商品能源与非商品能源相结合使用的阶段,只有一少部分家庭已经完全进入商品能源使用阶段。从各类能源的边际消费倾向和需求收入弹性来看,随着收入的增加,薪柴的消费会随之减少,而煤炭、电力以及液化气等商品能源的消费则会增加,但是减少和增加的幅度小,人们对能源的消费更倾向于煤炭和电力。从各类能源的需求价格弹性来看,各类能源对价格的敏感程度不大,相比之下各类能源对其他能源价格敏感度要远远低于对自身价格的敏感度;各类能源的需求都随着自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其中薪柴对自身价格的敏感度最大;而煤炭和电力价格的变化对其他种类能源消费需求的影响最大,薪柴和其他3种能源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而其他3种能源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
因此,要想促进我国农村居民能源消费进一步商品化,促进能源结构向商品化能源发展,首先,要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前进的步伐,努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居民收入,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薪柴的消费会随之减少,而对价格较高的商品化能源的承担能力也会进一步增强。其次,构建完善农村商品能源价格体系,建立合理的商品能源价格体系,努力实现商品能源价格公平;由于各类生活能源消费的需求受到能源价格的影响,因此建立合理的商品能源价格体系,有助于促进我国农村居民对商品能源的消费,从而推动生活能源消费的升级。最后,积极推行林业改革来弥补薪柴的价格缺失,以促进农村居民减少使用薪柴;目前由于薪柴价格的缺失,人们使用薪柴还处于一种“免费”的状态,通过林业改革来弥补薪柴的价格缺失,从而促进薪柴需求的减少,推动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向商品化能源升级。
参考文献
[1] 罗国亮,张媛敏.中国农村能源消费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2):535-540.
[2] 王效华,冯祯民.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的回顾与展望[J].农业机械学报,2002,33(3):125-128.
[3] 姜美竹,职菲.低碳经济下的农村能源消费结构[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S2):6-9.
[4] 陈蓓,程川,任绍光.重庆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及现状调查[J].农村能源建设,2004(6):47-50.
[5] 张海鹏,牟俊霖,尹航.林区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需求实证分析——基于双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J].中国农村经济,2010(7):64-74.
[6] 张青,王效华.常州市农村能源消费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154-157.
[7] 王效华,胡晓燕.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3):294-295.
[8] ZHAO C S,NIU S W,ZHANG X.Effects of household energy consumption on environment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in rural and urban areas[J].Energy Procedia,2012(14):805-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