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疽性脓皮病36例临床特点分析及PARACELSUS评分与Delphi标准的比较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36例坏疽性脓皮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比较和评价PARACELSUS评分和Delphi标准的适用性和一致性。

方法

收集200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住院确诊为坏疽性脓皮病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将PARACELSUS评分和Delphi标准分别应用于上述患者的诊断,并根据kappa值评估两种诊断方法的一致性。

结果

36例患者中,6例(16.67%)发病前有明确的诱发因素,31例(86.11%)自觉皮疹不同程度疼痛。31例(86.11%)皮疹形态以溃疡型为主,主要累及双下肢,16例(44.44%)为全身多部位受累。4例(11.11%)合并炎症性肠病,3例(8.33%)合并炎症性关节炎。系统用药以糖皮质激素、雷公藤和环孢素为主,8例(22.22%)使用了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用PARACELSUS评分诊断22例(64.71%),用Delphi标准诊断17例(50.00%)。kappa一致性检验显示,两种诊断标准的一致性为中等,kappa值为0.47(95% CI:0.19 ~ 0.76,P = 0.004)。

结论

坏疽性脓皮病的临床表现以经典溃疡型为主,常伴有炎症性肠病和炎症性关节炎,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要治疗药物。PARACELSUS评分和Delphi标准侧重于坏疽性脓皮病的不同方面,在缺乏典型病理结果的情况下,推荐使用PARACELSUS评分诊断坏疽性脓皮病。

其他文献
目的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关节疾病。其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僵硬、肿胀和活动功能障碍等。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也不能完全治愈,多数研究者认为OA的发病与关节软骨的退变密切相关。关节软骨由透明软骨组成,是人体肌肉骨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关节无摩擦运动和关节内稳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整合素是软骨细胞表面的主要受体之一。大量研究证实,整合素在软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存活和凋亡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整合素及其配体在OA软骨中的作用,以期为探究OA的发病机制及为其诊疗提供依据。
生物钟基因在哺乳动物组织器官中普遍存在,它不仅可以使机体自身的节律与外界环境的昼夜节律保持同步,使生物体的日常行为节律得到优化,而且还参与调控生物体的生理功能,包括睡眠-觉醒周期、体温、进食行为、免疫功能等。近几年的研究表明,生物钟基因在风湿性疾病的易感性和疾病进展中起关键作用,本文将就生物钟基因进行概述,同时对其在风湿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自身免疫病是由于机体免疫耐受降低,对自身抗原产生异常免疫应答引起组织结构和功能损伤的疾病,免疫耐受降低是其发病机制的关键环节。调节性T细胞(Treg)以及主要定位于淋巴滤泡的一种新型Treg细胞亚群: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在维持免疫耐受、调控自身抗体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靶向Treg疗法重建免疫耐受成为自身免疫病的重要治疗策略,但Treg的不稳定性、组织特异性尤其是可塑性是目前其深入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的难点。Treg及Tfr细胞的可塑性是维持自我耐受或自身免疫亢进的关键决定因素,因此深入研究Treg及T
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增生及进行性骨破坏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病。破骨细胞在RA骨破坏中发挥重要作用。NF-κB受体激活物配体(RANKL)属于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是RA破骨细胞分化和骨破坏的关键细胞因子。地舒单抗(denosumab)是一种全人源抗RANKL单克隆抗体,在国外已应用十余年,大量临床证据提示地舒单抗可降低椎骨、非椎骨和髋部骨折的发生,已逐渐开始应用于RA患者,部分研究表明,地舒单抗不仅可以提高RA患者骨密度,还能有效抑制骨侵蚀的进展。地舒单抗已在国内上市,成为骨质疏松症的一线治疗药物,亦成为预
RA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合并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除了与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外,还受到RA本身全身免疫、炎症状态以及治疗药物的影响。近年来,RA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尤其某些改变病情抗风湿药的心血管风险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就RA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因素和评估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的深入认识,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期刊
期刊
蕈样肉芽肿(MF)是皮肤T细胞淋巴瘤最常见类型,早期仅累及皮肤,进展期出现肿块并有淋巴结、外周血和内脏受累。治疗前需对患者进行分期评估,根据分期选择治疗方案。我国12位MF诊疗领域专家在国外最新指南和共识的基础上,回顾了治疗方法的循证医学级别,结合我国现状,在MF一线、二线治疗方案和新疗法等方面达成共识,为规范MF治疗提供指导。
梅毒血清固定是指梅毒患者经过正规驱梅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但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持续不转阴的一种特殊血清学现象。梅毒血清固定的正确判断在临床上事关过度治疗和/或相对治疗不足。为进一步认识梅毒血清固定并建立和完善梅毒血清固定临床管理方案,解决临床医生对梅毒血清固定的疑惑,减轻梅毒血清固定人群的心理负担、改善其生活质量,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性传播疾病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研讨,在梅毒血清固定的定义、流行病学、可能的相关因素及规范化管理等方面达成共识。
我国银屑病患病人数不断上升,饮食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但目前仍缺乏规范的指导意见,制订一部循证饮食管理指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指南由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联合发起,由皮肤科、营养科及循证方法学专家组成工作组,依据临床循证指南的规范流程,制订了本指南。本指南针对皮肤科医生和患者较为关注的12个临床问题作出了17条循证推荐意见,旨在为银屑病患者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饮食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