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自动化桥吊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桥吊项目日渐增多,此类桥吊由于采用的是全自动运转,对制造的精度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尤其是主小车与门架小车制作和安装、门架小车轨道的排装等工序的控制,此也是直接影响门架小车与主小车上下对中精度,从而影响到桥吊的最终工作效率,因此需要研究如何进行控制门架小车与主小车的上下对中精度。
[关键词]自动化桥吊,对中精度,工序控制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4-0368-01
1 主小车制造精度控制及要求
主小车结构划分通常由以下几部分构成:海侧主梁、起升滑轮支撑主梁、陆侧主梁、中间主梁、副梁、司机室吊架、起升滑轮支座、水平轮支座、小车车轮支座、牵引滑轮支座等其他各附属件。
小车架拼装成型后,对小车车轮支撑板厚度进行分中,以四个小车车轮支撑板厚度方向中心线点为基准,用卷尺测量小车架车轮轨距、轮距及对角线尺寸,保证各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复测主小车车轮左右侧方向中心线和起升滑轮左右侧中心线是否重合,若左右侧中心存在偏差,需以起升滑轮左右侧中心线为基准进行划线。
2 门架小车制造精度控制及要求
门架小车结构划分通常由以下几部分构成:海侧主梁、刚性腿、陆侧主梁、海左侧起升滑轮箱型梁、海右侧起升滑轮箱型梁、海侧工字梁副梁、陆侧支架、海侧支架、左右侧梁起升滑轮支架、海陆侧梁起身滑轮支架、工字梁及角钢支撑、柔性腿、滑轮支座、卷筒轴承座底座、起升驱动机构底座等其他各附属件。
门架小车在制作时,机构支座与主结构隔板容易错位,影响排装。因此,需要严格把控主结构隔板的定位尺寸。以所划门架小车十字中心线为基准,复测箱体内各隔板(或筋板)焊接前后的尺寸,以便准确的分析焊接变形量及校正变化量。注意控制各梁之间开档、对角线尺寸符合图纸要求(包含收缩余量)。主梁开档尺寸比图纸尺寸控制在大2~3mm以内,对角线控制在3mm以内,主梁垂直度垂线H/500控制在3mm以内。分中检查副梁中心与海陆侧主梁中心的偏中值,要求副梁中心与海陆侧主梁中心必须一致,偏中小于2mm。
用激光测量主梁、副梁整体水平及海陆侧主梁拱度,整体水平控制在≤5mm,海陆侧主梁拱度大小不同,通常海侧比陆侧大,拱度不能小于图纸要求,可略大于图纸要求,要求控制在+5mm以内。
主结构翻身焊接完成后,调整结构水平,复测海陆侧主梁拱度是否符合图纸要求,若小于图纸尺寸需进行调整。复测主梁、副梁中心线是否偏中,要求偏差≤2mm。核实柔腿中心线是否准确,检查柔腿与主梁链接支座开档尺寸≤3mm。柔腿段安装时,以主梁中心线为基准,柔腿中心线需与主梁中心线相重合,偏差≤2mm。中心线对准合格后将柔性腿与门架结构链接,调整水平和垂直度合格后在适当位置安装好工艺撑将两构件连接牢固,检查柔性腿箱体垂线≤3mm。
车轮安装时,按蓝图尺寸要求将车轮抱箍组件加装工艺撑,保证两两开档尺寸,再将各抱箍组件分别点焊至钢性腿侧和柔性腿侧结构件上,利用激光校正抱箍垂直度,保证抱箍垂线≤2mm,组件开档≤2mm,海陆侧开档≤3mm,并用激光检查车轮抱箍四个角整体水平,整体水平≤5mm。符合检测要求后再按蓝图要求将车轮抱箍组件施焊到位。
3 门架尾梁制造控制及要求
车间制作时门框联系梁、尾梁、陆侧立柱对接处两端各300mm范围内的斜腹板暂不安装,左右侧门框拼装焊缝检测合格后,将对接处两端嵌补段斜腹板(600mm)安装到位,对接处采用衬垫焊焊接。焊后进行UT100%+MT100%探伤检测。注意衬垫(衬垫与T型钢装配前打磨倒角2mm)与母材之间点焊在坡口位置,不得点焊在母材其他区域。分别完成斜腹板與腹翼板之间的焊缝,焊接时同时从中间向两端对称施焊。焊接完成后,检测承轨梁翼板纵向局部平整度,横向的角变形,以及承轨梁直线度和扭曲度。
尾梁承轨梁与联系梁、陆侧立柱处的承轨梁面板直线度方向应一致。由于结构自重门框联系梁尾梁会产生下挠,故在拼装左右侧门框时,联系横梁尾梁拼装需要放45mm上翘拱度。拼装后激光对承轨梁面板两点间的直线后测量尾梁承轨梁面板的直线度,是否符合尺寸公差范围,如偏差则进行调整。
尾梁承轨梁腹板直线度的测量,必须在整体门框的水平状态下进行承轨梁腹板直线度的测量。符合要求后进行尾梁余量的修割。根据尺寸要求对尾梁与陆侧立柱对接处的余量进行粗修割。复测尾梁承轨梁的面板、腹板与联系梁陆侧立柱承轨梁面板、腹板的直线度都符合尺寸公差要求后,进行二次精修割。复测各项尺寸都符合要求后进行定位,保证对接处的厚薄板内平并用工艺卡码卡住。
尾梁撑杆装配时要主要撑杆上下坡口间隙要一致,撑杆需加工艺撑防止因撑杆下坠而引起尾梁承轨梁面板的垂线及直线度偏差。
4 桥吊总装后的调整
大车行走机构及下横梁总装后按照如下要求进行调整控制:1)海陆侧行走机构的车轮直线度,控制在10mm之内;2)海陆侧下横梁通过激光测量检测下横梁的中心垂直度,要求为±3mm;3)海陆侧下横梁的开档尺寸要求为L±5mm;4)海陆侧下横梁的水平高低差,左右控制在5mm以内,海侧陆应控制在10mm以内。
大车角尺调整时,测量海陆侧下横梁纵向中心线的偏差(即角尺),以海侧下横梁假法兰两端中心洋冲眼为基准对一条直线,以海侧大平衡梁轴中心为第一测量点,再依次测量同侧的陆侧大平衡梁轴中心,偏差(角尺)控制在≤5mm(以海侧下横梁行走支座中心为参考,调整陆侧下横梁)。
以海侧下横梁两端中心线(或海侧大车行走中心线)为基准,使用全站仪进行基准定位。将全站仪旋转90°,然后,测量前大梁端部、铰点、后大梁尾部各处对应的承轨梁中心与此纵向中心线数据,前后两端数据与中间铰点处承轨梁中心比较,其结果即为大梁的对中数据。
按照FEM标准轨道偏差的规定进行排装主小车轨道。
起升缠绕穿绳完毕后,小车吊具左右、海陆侧均调整水平,吊具上架水平在空载的情况下控制在10mm以内,并用全站仪测量检验。
5 门架小车轨道排装
检测门架尾梁直线度,需控制在±50mm范围内,不合格需进行调整: 检测门架尾梁承轨梁左右侧高低差,需控制在10mm范围内,不合格需进行调整;
利用全站仪确定主小车吊具(起升至最高位置时)在中转平台位置的中心点;以海侧下横梁两端中心线(或海侧大车行走中心线)为基准开角尺,并以此角尺线为基准,过主小车吊具(在中转平台着箱位置)中心点划出平行线,此线确定为门架承轨梁中心基准线;
以门架小车轨道中心基准左右分中按照图纸尺寸划出门架轨道排装线,并检测所划轨道线与门架承轨梁腹板对中数据,需控制在±50mm范围内;
检测所划门架小车轨道线与主小车轨道的平行度要求,需调整至±25mm以内,即下图∣L1-L2∣≤ 25mm
门架小车轨道排装时,根据所划轨道线排装门架小车轨道,轨道铺设前应在承轨梁上敲好洋冲眼,划出轨道中心线及两边线;根据蓝图定位尺寸要求划出每块压板组件定位位置,打磨底漆,定位并烧焊压板组件。铺设轨道垫时,支撑面上必须清洁,无油污,禁止任何硬物遗留,支撑面及轨道对接焊缝必须磨平;门架小车轨道排装需满足FEM要求。
待门架起升缠绕穿绳完毕后,将门架小车吊具左右、海陆侧均调整水平,吊具上架水平在空载的情况下控制在±5mm以内,并用全站仪测量检验; 确定门架小车吊具的中心点位置,并贴上反射片,检测门架小车吊具起升过程左右的偏移量,要求门架吊具的上下运行时左右偏差需控制在15mm以内。
6 门架小车与主小车对中检测
检测主吊具中心与门架吊具中心在中转平台位置上的左右中心偏差值,要求左右中心偏差控制在30mm以内。
参考文献
[1] GB/T 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
[2] 上海振华港口机械公司译丛.F.E.M标准 《欧洲起重机机械设计规范》.
[3] QW/GSZA-03-2012.《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安装验收规范》.
[关键词]自动化桥吊,对中精度,工序控制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4-0368-01
1 主小车制造精度控制及要求
主小车结构划分通常由以下几部分构成:海侧主梁、起升滑轮支撑主梁、陆侧主梁、中间主梁、副梁、司机室吊架、起升滑轮支座、水平轮支座、小车车轮支座、牵引滑轮支座等其他各附属件。
小车架拼装成型后,对小车车轮支撑板厚度进行分中,以四个小车车轮支撑板厚度方向中心线点为基准,用卷尺测量小车架车轮轨距、轮距及对角线尺寸,保证各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复测主小车车轮左右侧方向中心线和起升滑轮左右侧中心线是否重合,若左右侧中心存在偏差,需以起升滑轮左右侧中心线为基准进行划线。
2 门架小车制造精度控制及要求
门架小车结构划分通常由以下几部分构成:海侧主梁、刚性腿、陆侧主梁、海左侧起升滑轮箱型梁、海右侧起升滑轮箱型梁、海侧工字梁副梁、陆侧支架、海侧支架、左右侧梁起升滑轮支架、海陆侧梁起身滑轮支架、工字梁及角钢支撑、柔性腿、滑轮支座、卷筒轴承座底座、起升驱动机构底座等其他各附属件。
门架小车在制作时,机构支座与主结构隔板容易错位,影响排装。因此,需要严格把控主结构隔板的定位尺寸。以所划门架小车十字中心线为基准,复测箱体内各隔板(或筋板)焊接前后的尺寸,以便准确的分析焊接变形量及校正变化量。注意控制各梁之间开档、对角线尺寸符合图纸要求(包含收缩余量)。主梁开档尺寸比图纸尺寸控制在大2~3mm以内,对角线控制在3mm以内,主梁垂直度垂线H/500控制在3mm以内。分中检查副梁中心与海陆侧主梁中心的偏中值,要求副梁中心与海陆侧主梁中心必须一致,偏中小于2mm。
用激光测量主梁、副梁整体水平及海陆侧主梁拱度,整体水平控制在≤5mm,海陆侧主梁拱度大小不同,通常海侧比陆侧大,拱度不能小于图纸要求,可略大于图纸要求,要求控制在+5mm以内。
主结构翻身焊接完成后,调整结构水平,复测海陆侧主梁拱度是否符合图纸要求,若小于图纸尺寸需进行调整。复测主梁、副梁中心线是否偏中,要求偏差≤2mm。核实柔腿中心线是否准确,检查柔腿与主梁链接支座开档尺寸≤3mm。柔腿段安装时,以主梁中心线为基准,柔腿中心线需与主梁中心线相重合,偏差≤2mm。中心线对准合格后将柔性腿与门架结构链接,调整水平和垂直度合格后在适当位置安装好工艺撑将两构件连接牢固,检查柔性腿箱体垂线≤3mm。
车轮安装时,按蓝图尺寸要求将车轮抱箍组件加装工艺撑,保证两两开档尺寸,再将各抱箍组件分别点焊至钢性腿侧和柔性腿侧结构件上,利用激光校正抱箍垂直度,保证抱箍垂线≤2mm,组件开档≤2mm,海陆侧开档≤3mm,并用激光检查车轮抱箍四个角整体水平,整体水平≤5mm。符合检测要求后再按蓝图要求将车轮抱箍组件施焊到位。
3 门架尾梁制造控制及要求
车间制作时门框联系梁、尾梁、陆侧立柱对接处两端各300mm范围内的斜腹板暂不安装,左右侧门框拼装焊缝检测合格后,将对接处两端嵌补段斜腹板(600mm)安装到位,对接处采用衬垫焊焊接。焊后进行UT100%+MT100%探伤检测。注意衬垫(衬垫与T型钢装配前打磨倒角2mm)与母材之间点焊在坡口位置,不得点焊在母材其他区域。分别完成斜腹板與腹翼板之间的焊缝,焊接时同时从中间向两端对称施焊。焊接完成后,检测承轨梁翼板纵向局部平整度,横向的角变形,以及承轨梁直线度和扭曲度。
尾梁承轨梁与联系梁、陆侧立柱处的承轨梁面板直线度方向应一致。由于结构自重门框联系梁尾梁会产生下挠,故在拼装左右侧门框时,联系横梁尾梁拼装需要放45mm上翘拱度。拼装后激光对承轨梁面板两点间的直线后测量尾梁承轨梁面板的直线度,是否符合尺寸公差范围,如偏差则进行调整。
尾梁承轨梁腹板直线度的测量,必须在整体门框的水平状态下进行承轨梁腹板直线度的测量。符合要求后进行尾梁余量的修割。根据尺寸要求对尾梁与陆侧立柱对接处的余量进行粗修割。复测尾梁承轨梁的面板、腹板与联系梁陆侧立柱承轨梁面板、腹板的直线度都符合尺寸公差要求后,进行二次精修割。复测各项尺寸都符合要求后进行定位,保证对接处的厚薄板内平并用工艺卡码卡住。
尾梁撑杆装配时要主要撑杆上下坡口间隙要一致,撑杆需加工艺撑防止因撑杆下坠而引起尾梁承轨梁面板的垂线及直线度偏差。
4 桥吊总装后的调整
大车行走机构及下横梁总装后按照如下要求进行调整控制:1)海陆侧行走机构的车轮直线度,控制在10mm之内;2)海陆侧下横梁通过激光测量检测下横梁的中心垂直度,要求为±3mm;3)海陆侧下横梁的开档尺寸要求为L±5mm;4)海陆侧下横梁的水平高低差,左右控制在5mm以内,海侧陆应控制在10mm以内。
大车角尺调整时,测量海陆侧下横梁纵向中心线的偏差(即角尺),以海侧下横梁假法兰两端中心洋冲眼为基准对一条直线,以海侧大平衡梁轴中心为第一测量点,再依次测量同侧的陆侧大平衡梁轴中心,偏差(角尺)控制在≤5mm(以海侧下横梁行走支座中心为参考,调整陆侧下横梁)。
以海侧下横梁两端中心线(或海侧大车行走中心线)为基准,使用全站仪进行基准定位。将全站仪旋转90°,然后,测量前大梁端部、铰点、后大梁尾部各处对应的承轨梁中心与此纵向中心线数据,前后两端数据与中间铰点处承轨梁中心比较,其结果即为大梁的对中数据。
按照FEM标准轨道偏差的规定进行排装主小车轨道。
起升缠绕穿绳完毕后,小车吊具左右、海陆侧均调整水平,吊具上架水平在空载的情况下控制在10mm以内,并用全站仪测量检验。
5 门架小车轨道排装
检测门架尾梁直线度,需控制在±50mm范围内,不合格需进行调整: 检测门架尾梁承轨梁左右侧高低差,需控制在10mm范围内,不合格需进行调整;
利用全站仪确定主小车吊具(起升至最高位置时)在中转平台位置的中心点;以海侧下横梁两端中心线(或海侧大车行走中心线)为基准开角尺,并以此角尺线为基准,过主小车吊具(在中转平台着箱位置)中心点划出平行线,此线确定为门架承轨梁中心基准线;
以门架小车轨道中心基准左右分中按照图纸尺寸划出门架轨道排装线,并检测所划轨道线与门架承轨梁腹板对中数据,需控制在±50mm范围内;
检测所划门架小车轨道线与主小车轨道的平行度要求,需调整至±25mm以内,即下图∣L1-L2∣≤ 25mm
门架小车轨道排装时,根据所划轨道线排装门架小车轨道,轨道铺设前应在承轨梁上敲好洋冲眼,划出轨道中心线及两边线;根据蓝图定位尺寸要求划出每块压板组件定位位置,打磨底漆,定位并烧焊压板组件。铺设轨道垫时,支撑面上必须清洁,无油污,禁止任何硬物遗留,支撑面及轨道对接焊缝必须磨平;门架小车轨道排装需满足FEM要求。
待门架起升缠绕穿绳完毕后,将门架小车吊具左右、海陆侧均调整水平,吊具上架水平在空载的情况下控制在±5mm以内,并用全站仪测量检验; 确定门架小车吊具的中心点位置,并贴上反射片,检测门架小车吊具起升过程左右的偏移量,要求门架吊具的上下运行时左右偏差需控制在15mm以内。
6 门架小车与主小车对中检测
检测主吊具中心与门架吊具中心在中转平台位置上的左右中心偏差值,要求左右中心偏差控制在30mm以内。
参考文献
[1] GB/T 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
[2] 上海振华港口机械公司译丛.F.E.M标准 《欧洲起重机机械设计规范》.
[3] QW/GSZA-03-2012.《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安装验收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