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10日,端午小长假的第一天,坐落于浦东新区的喜玛拉雅美术馆新馆正式开馆了,一个大杂烩式的大型当代艺术展“意象”作为开馆大戏隆重登场。与大展同时进行的还有一系列学术研讨,围绕“传统与形式创意”这个题目展开,还有针对参展建筑师举办的“建筑论坛”。
喜玛拉雅美术馆新馆的外形相当另类,这是证大投资集团董事长戴志康花了一个亿请日本建筑师矶崎新设计的,这个不同凡响的建筑矗立在地铁七号线终点站花木站的地面上。戴志康希望它能成为上海新地标。
展览构成比较庞杂,有神、理、气、境、韵多个分主题,涉及的艺术门类有传统艺术、当代艺术、建筑、园林与昆曲等,出于个人爱好,我的眼光聚焦在大展的第三部分“气——当代艺术”上。根据策展人的解释:“气”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不断运动变化、生生不息的宇宙观和历史观。艺术家把它扩张到当代艺术的多种媒介中来,不仅是平面语言的多样性,还在空间、材料、装置、观念、行为表演、新媒体、影像等诸多领域纵深发展。
于是,这个板块的展品包括卢辅圣的古意山水、仇德树的裂变山水、徐冰的文字山水、王天德的镂纸山水、申凡的简约山水、王劼音的点位山水、陈兴懋的碎片形山水等,这些作品其实还是纸本绘画,被冠以各种巧妙的名目,令人耳目一新。其实这是策展人的手段,估计画家本人也没想到。这大概说明当代艺术的观念是顶顶重要的,其中命名的巧与笨,差不多决定了作品的成败。但是命名不是障眼法,不是卖拐,而应对观众有所提示、导引和启发。
还有些艺术家借山水说事,力图在传承的前提下创新,拓宽山水画的领域,具体来说,就是呈现与山水有关的物象,比如丁乙的《滚石》,邱志杰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孙良的《新山海经》,刘建华的《墨滴》,宋冬的《金木水火土》,戴光郁的《飘逸——风水》,蒋正根等人的《石之观化》装置,韩子健的《马远的水》和邹操的《山水之间》等空间形式中。
丁乙一改此前的“十字”,做了几十块黑色“石头”,飘浮般地挂在墙角。有观众猜想,艺术家是不是出于对中国煤矿工人生产环境的担忧?我想是一厢情愿了。阳江组(郑国谷、陈再炎、孙庆麟)的《无有来去去又来……》是一件庞大的装置作品,占了整整一间屋,主体为类似儿童滑梯的环绕木架,中间挂着一件书法,不少观众就盘上盘下玩一下,并没感到这个结构中有什么深奥的思想内涵。孙良的《新山海经》还有点意思,他将自己标志性的古灵精怪形象以剪纸的形式表现出来,又一件件地悬挂在半空中,半透明的,比平面图像更诡异些。但这些精灵吓不倒在网络世界见过大世面的人。还有一件作品,作者我忘了,一匹白布高高挂在墙下,染有些许墨汁的另一端款款垂下,盖在地面上平铺的二十多块长方形冰块上,冰块融化的过程肯定会使白布与冰块一起发生被渲染的变化。这件作品让我想起徐冰在多年前的汉字作品,也是这样挂下来的,也有许多观众弯腰去察看说明,但终究不得而解。好的当代艺术作品,常让人一见而震撼,若有所思所悟,过后久久不能忘怀,而在这次开幕展上,让人停下脚步伫立的作品极少。
戴志康在开幕式上讲了一个故事,多年前他與范迪安等人去欧洲参观威尼斯双年展,他转了一圈后一脸茫然,对范迪安说:“这些展品没有让我感动,这些东西是艺术吗?”范迪安也表示怀疑。
借助正式开馆聚集的人气,证大美术馆里作品的“气”也似乎很足了,但有些展品并没有让我感动,甚至有些失落。我还发现许多观众也是一脸茫然,又嚅嚅地不敢说自己看不懂,怕人家笑话。请问戴总,这些东西是艺术吗?
喜玛拉雅美术馆新馆的外形相当另类,这是证大投资集团董事长戴志康花了一个亿请日本建筑师矶崎新设计的,这个不同凡响的建筑矗立在地铁七号线终点站花木站的地面上。戴志康希望它能成为上海新地标。
展览构成比较庞杂,有神、理、气、境、韵多个分主题,涉及的艺术门类有传统艺术、当代艺术、建筑、园林与昆曲等,出于个人爱好,我的眼光聚焦在大展的第三部分“气——当代艺术”上。根据策展人的解释:“气”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不断运动变化、生生不息的宇宙观和历史观。艺术家把它扩张到当代艺术的多种媒介中来,不仅是平面语言的多样性,还在空间、材料、装置、观念、行为表演、新媒体、影像等诸多领域纵深发展。
于是,这个板块的展品包括卢辅圣的古意山水、仇德树的裂变山水、徐冰的文字山水、王天德的镂纸山水、申凡的简约山水、王劼音的点位山水、陈兴懋的碎片形山水等,这些作品其实还是纸本绘画,被冠以各种巧妙的名目,令人耳目一新。其实这是策展人的手段,估计画家本人也没想到。这大概说明当代艺术的观念是顶顶重要的,其中命名的巧与笨,差不多决定了作品的成败。但是命名不是障眼法,不是卖拐,而应对观众有所提示、导引和启发。
还有些艺术家借山水说事,力图在传承的前提下创新,拓宽山水画的领域,具体来说,就是呈现与山水有关的物象,比如丁乙的《滚石》,邱志杰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孙良的《新山海经》,刘建华的《墨滴》,宋冬的《金木水火土》,戴光郁的《飘逸——风水》,蒋正根等人的《石之观化》装置,韩子健的《马远的水》和邹操的《山水之间》等空间形式中。
丁乙一改此前的“十字”,做了几十块黑色“石头”,飘浮般地挂在墙角。有观众猜想,艺术家是不是出于对中国煤矿工人生产环境的担忧?我想是一厢情愿了。阳江组(郑国谷、陈再炎、孙庆麟)的《无有来去去又来……》是一件庞大的装置作品,占了整整一间屋,主体为类似儿童滑梯的环绕木架,中间挂着一件书法,不少观众就盘上盘下玩一下,并没感到这个结构中有什么深奥的思想内涵。孙良的《新山海经》还有点意思,他将自己标志性的古灵精怪形象以剪纸的形式表现出来,又一件件地悬挂在半空中,半透明的,比平面图像更诡异些。但这些精灵吓不倒在网络世界见过大世面的人。还有一件作品,作者我忘了,一匹白布高高挂在墙下,染有些许墨汁的另一端款款垂下,盖在地面上平铺的二十多块长方形冰块上,冰块融化的过程肯定会使白布与冰块一起发生被渲染的变化。这件作品让我想起徐冰在多年前的汉字作品,也是这样挂下来的,也有许多观众弯腰去察看说明,但终究不得而解。好的当代艺术作品,常让人一见而震撼,若有所思所悟,过后久久不能忘怀,而在这次开幕展上,让人停下脚步伫立的作品极少。
戴志康在开幕式上讲了一个故事,多年前他與范迪安等人去欧洲参观威尼斯双年展,他转了一圈后一脸茫然,对范迪安说:“这些展品没有让我感动,这些东西是艺术吗?”范迪安也表示怀疑。
借助正式开馆聚集的人气,证大美术馆里作品的“气”也似乎很足了,但有些展品并没有让我感动,甚至有些失落。我还发现许多观众也是一脸茫然,又嚅嚅地不敢说自己看不懂,怕人家笑话。请问戴总,这些东西是艺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