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建军,回族,宁夏固原人,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现为固原一中音乐教师。2017年,推出首张个人专辑《老三骑驴》;2020年1月,参加银川剧院举办的“唱响宁夏山河川”宁夏原创歌曲演唱会;同年推出第二张个人音乐专辑《民间艺人》;同年9月,参加央视CCTV-17农业农村频道特别节目《2021年丰收歌会》;同年10月,在央视CCTV-11戏曲频道《一鸣惊人》国庆特别节目中,周建军用自己的原创作品《看大戏〉立体化展示了大美宁夏。
2018年,其原创音乐专辑《老三骑驴》及周建军乐队2017年全国百场巡演项目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国家音乐产业优秀项目。
作为音乐人,周建军广泛涉猎东西方古典音乐、戏曲、器乐,加之生长在固原,被北方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杂糅的土地浸染了生命血液和文化根基,因此在他的音乐中,多元的文化元素时常在一起交织沸腾。有人说他建立了一种属于自己的音乐秩序,他却更加认同俄罗斯作曲家格林卡的观点——真正创作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只不过把它们编成曲子而已。
过去的一年,无疑是宁夏民谣歌手周建军的又一个丰收年。
他的第二张专辑《民间艺人》中的歌曲被广泛地传播着,土腔土调的固原方言民谣,让他在中国民谣界知名度不断攀升。这一年,他频频亮相央视,刷爆了朋友圈:在戏曲频道《一鸣惊人》国庆特别节目中,用原创作品立体化展示了大美宁夏;在农业农村频道《2020年丰收歌会》中,以一首《挣死牛·不翻车》让观众领略了现代农民的风采与农耕文明的厚重。
周建军是土生土长的固原人,从小喜欢音乐,尽管那时条件有限,但凭着股子倔劲儿,坚持学音乐,比如听到好的旋律,就用空磁带录下反复琢磨学习。从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毕业后,他成为了一名音乐教师,并逐渐走上了音乐人的道路。
70后周建军把对乡土的热爱,全情投入到自己的音乐中,无论词还是曲、唱腔还是演绎。忧伤的花儿、沸腾的眉户、热辣辣的信天游,这些耳濡目染的“小传统”在他的不断磨洗下,重新“出炉”,成为属于自己的音乐。浓郁的方言、日常的叙说、民族器乐的演绎,周建军一开腔,听者汗毛立起、耳朵炸裂。
他的歌曲,诙谐与欢快并存,不仅是单纯的方言结合,更是把西北人的坚硬气魄和骨子里的不妥协唱了出来。周建军说他唱在这片土地上从生到死,没有离开过故乡的人;唱在这片土地上播种,从种子到大树,根植于这片土地的人;唱在这片土地上见证脱贫、见证丰收、见证幸福的人和事……
多年来,周建军都保持着民间采风的习惯,每年他都要抽出一段时间,带上录音笔与相关设备,深入文化氛围浓厚的秦陇乡间村落,拜访老艺人,潜心体会花儿、社火、口弦等传统技艺,吸收最原生态的艺术表现形式。如此这样做,他是为了从民间挖掘根源力量,从细节处挖掘隐藏在音乐背后的深层次內容,恢复原本属于土地的民间记忆,并做成属于自己的扩展性音乐的“地理导游图”。但他又不是拘泥于传统的,更不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编曲简单叠加,是在两者中找到相通之处、延续之点、突破之口,再加以创作、演唱。因而,他的歌,是自然的流淌、质朴的表达、诚意的奉献。
西北黄土地的音乐气质让周建军在2017年发布的个人专辑《老三骑驴》入选“国家音乐产业优秀项目奖励计划”;2017年,原创歌曲《挣死牛·不翻车》《走了走了》代表宁夏音乐文化走进中央电视台CCTV-7《乡村大世界》;2018年,为宁夏首部大型原创杂技剧《岩石上的太阳》演唱录制幕间所有歌曲;2019年,他获得“非音未来”世界音乐扶持计划全国优秀作品展演世界音乐组前十强……
周建军总是在摸索着音乐的边界,也总是在寻找每种可能,“秦腔+摇滚+方言”是他的一次“新玩法”,他给这样的混搭起名——《看大戏》,听上去有些亲切也有些俏皮。
歌曲采用秦腔元素,是古老与现代的碰撞、戏曲与摇滚的融合。“秦腔是流传于西北的地方戏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在西北人眼中,秦腔才是真正的大戏。板胡响处,锣鼓起时,唱腔高亢,旋律激昂,那叫一个荡气回肠。”这成为周建军的创作背景,“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到市井小民、人间烟火、世间百态,尽在其中;大有家国情怀,小有人生况味。一台大戏,生旦净丑,忠奸善恶;一段往事,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寓教于乐,哲思隽永。”周建军说在西北农村,每个人的童年都有过看大戏的经历,《看大戏》是许多人童年的美好记忆。
有人曾问周建军,你经常去什么地方采风?周建军回答“我的身边都是风”。周建军见过太多关于西北、关于固原、关于音乐的场景,一首《看大戏》,就是宁夏人看大戏的情景。
《看大戏》中,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韦小兵和青年戏曲演员谭芳演唱了秦腔部分,狂野而柔美,为歌曲的呈现更增添了一份“地道”,加之周建军酣畅激烈的摇滚部分,作品听来苍劲洒脱、大气磅礴。
周建军曾在《十三亿分贝》节目中以《挣死牛·不翻车》《骑驴捉尾巴》征服全国观众,这一次,《看大戏》又为他圈粉无数,成为了演唱会上的“爆款”。
“本土根源文化是我所崇尚的,也是我的信仰!”唱不完的乡土,道不尽的乡情,周建军用音乐传唱着养育之地的美丽与哀愁,守望着音乐,也守望着故土。
2018年,其原创音乐专辑《老三骑驴》及周建军乐队2017年全国百场巡演项目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国家音乐产业优秀项目。
作为音乐人,周建军广泛涉猎东西方古典音乐、戏曲、器乐,加之生长在固原,被北方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杂糅的土地浸染了生命血液和文化根基,因此在他的音乐中,多元的文化元素时常在一起交织沸腾。有人说他建立了一种属于自己的音乐秩序,他却更加认同俄罗斯作曲家格林卡的观点——真正创作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只不过把它们编成曲子而已。
过去的一年,无疑是宁夏民谣歌手周建军的又一个丰收年。
他的第二张专辑《民间艺人》中的歌曲被广泛地传播着,土腔土调的固原方言民谣,让他在中国民谣界知名度不断攀升。这一年,他频频亮相央视,刷爆了朋友圈:在戏曲频道《一鸣惊人》国庆特别节目中,用原创作品立体化展示了大美宁夏;在农业农村频道《2020年丰收歌会》中,以一首《挣死牛·不翻车》让观众领略了现代农民的风采与农耕文明的厚重。
周建军是土生土长的固原人,从小喜欢音乐,尽管那时条件有限,但凭着股子倔劲儿,坚持学音乐,比如听到好的旋律,就用空磁带录下反复琢磨学习。从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毕业后,他成为了一名音乐教师,并逐渐走上了音乐人的道路。
70后周建军把对乡土的热爱,全情投入到自己的音乐中,无论词还是曲、唱腔还是演绎。忧伤的花儿、沸腾的眉户、热辣辣的信天游,这些耳濡目染的“小传统”在他的不断磨洗下,重新“出炉”,成为属于自己的音乐。浓郁的方言、日常的叙说、民族器乐的演绎,周建军一开腔,听者汗毛立起、耳朵炸裂。
他的歌曲,诙谐与欢快并存,不仅是单纯的方言结合,更是把西北人的坚硬气魄和骨子里的不妥协唱了出来。周建军说他唱在这片土地上从生到死,没有离开过故乡的人;唱在这片土地上播种,从种子到大树,根植于这片土地的人;唱在这片土地上见证脱贫、见证丰收、见证幸福的人和事……
多年来,周建军都保持着民间采风的习惯,每年他都要抽出一段时间,带上录音笔与相关设备,深入文化氛围浓厚的秦陇乡间村落,拜访老艺人,潜心体会花儿、社火、口弦等传统技艺,吸收最原生态的艺术表现形式。如此这样做,他是为了从民间挖掘根源力量,从细节处挖掘隐藏在音乐背后的深层次內容,恢复原本属于土地的民间记忆,并做成属于自己的扩展性音乐的“地理导游图”。但他又不是拘泥于传统的,更不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编曲简单叠加,是在两者中找到相通之处、延续之点、突破之口,再加以创作、演唱。因而,他的歌,是自然的流淌、质朴的表达、诚意的奉献。
西北黄土地的音乐气质让周建军在2017年发布的个人专辑《老三骑驴》入选“国家音乐产业优秀项目奖励计划”;2017年,原创歌曲《挣死牛·不翻车》《走了走了》代表宁夏音乐文化走进中央电视台CCTV-7《乡村大世界》;2018年,为宁夏首部大型原创杂技剧《岩石上的太阳》演唱录制幕间所有歌曲;2019年,他获得“非音未来”世界音乐扶持计划全国优秀作品展演世界音乐组前十强……
周建军总是在摸索着音乐的边界,也总是在寻找每种可能,“秦腔+摇滚+方言”是他的一次“新玩法”,他给这样的混搭起名——《看大戏》,听上去有些亲切也有些俏皮。
歌曲采用秦腔元素,是古老与现代的碰撞、戏曲与摇滚的融合。“秦腔是流传于西北的地方戏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在西北人眼中,秦腔才是真正的大戏。板胡响处,锣鼓起时,唱腔高亢,旋律激昂,那叫一个荡气回肠。”这成为周建军的创作背景,“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到市井小民、人间烟火、世间百态,尽在其中;大有家国情怀,小有人生况味。一台大戏,生旦净丑,忠奸善恶;一段往事,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寓教于乐,哲思隽永。”周建军说在西北农村,每个人的童年都有过看大戏的经历,《看大戏》是许多人童年的美好记忆。
有人曾问周建军,你经常去什么地方采风?周建军回答“我的身边都是风”。周建军见过太多关于西北、关于固原、关于音乐的场景,一首《看大戏》,就是宁夏人看大戏的情景。
《看大戏》中,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韦小兵和青年戏曲演员谭芳演唱了秦腔部分,狂野而柔美,为歌曲的呈现更增添了一份“地道”,加之周建军酣畅激烈的摇滚部分,作品听来苍劲洒脱、大气磅礴。
周建军曾在《十三亿分贝》节目中以《挣死牛·不翻车》《骑驴捉尾巴》征服全国观众,这一次,《看大戏》又为他圈粉无数,成为了演唱会上的“爆款”。
“本土根源文化是我所崇尚的,也是我的信仰!”唱不完的乡土,道不尽的乡情,周建军用音乐传唱着养育之地的美丽与哀愁,守望着音乐,也守望着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