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内的民族音乐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经过漫长的时间酝酿,它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及样貌,它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高校音乐教育是音乐文化产生的主要途径,高校音乐课程应该和民族音乐传承相结合。在文化传承的视域下,国内高校的音乐课程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本文主要对其具体的改革途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民族音乐;高校;音乐教育
在中华文化里,民族音乐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位置,它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就像精神食粮一般。高等院校作为最为常见的音乐传承途径,对于民族音乐的发展有着战略性意义。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提高高校对民族音乐课程的教育水平,可以帮助中华民族传承音乐文化。站在文化传承视域下,高校应该使自己的学生真正认识到民族文化的价值,把民族音乐发扬光大。
一、加强高等院校民族音乐教材建设
民族音乐文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单一性存在,它的背后包括现代音乐以及传统音乐两部分。高等院校的教师在组织民族音乐的教学活动时,应该注意选择合适的民族音乐进行教学:这种民族音乐最大的特定应该有着强烈的代表意义。教师在进行教材编写的时候,应该选择积极优美的音乐,只有这样才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民族音乐的学习。事实上,高等院校的音乐教学一方面应该利用全国统一编制的民族音乐教材进行教学,另一方面也应该根据学校所在区域编制符合地区民族音乐特点的教材。将这两种教材有机组合起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发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的意义。大学生利用世界音乐学习打基础,随后在进行民族音乐的学习时,就将发现民族音乐在世界音乐范围内的影响力和存在意义。学生在学习相关内容的时候,能够很自然地产生强烈的本土情怀,并渐渐地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编写教材的时候,需要搜集一定的资料,分析历史上究竟有哪些民族音乐有着强烈的代表意义。
二、积极组织课外民族音乐实践活动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民族音乐文化的考级中来,这一现象也渐渐为人们所重视起来。这些学习乐器的人最常见的都是学龄前儿童以及尚且出现中小学的普通学生。事实上,在选择乐器的时候,有近一半的学生会选择民族乐器当作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些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音乐学习的学生大多有着比较理想的文化课成绩,他们也因为这项特长成为学校的文艺活动积极分子。现在的学校大多有民族乐团,这也是民族音乐的学习助力。高等院校在进行文化传承的时候,也应该有意识的组织一定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更多更大的参与机会,在实践中将所学到的知识传承到社会中去。此外,高等院校可以将死板的课程利用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帮助学生产生更加强烈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三、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中西音乐形式
国内的民族音乐有着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期间民族音乐也与世界音乐出现了融合。国内的音乐文化实际上就是这种融合和交流的产物。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任何音乐传播都不是单一存在的,而单向传播的情况更是不复存在。国内的民族音乐文化如果想要获得理想的传播效果,高校教师就应该利用辩证的态度来看待各种音乐形式,进而对民族音乐产生深刻的认知,并有选择性的吸收世界音乐的精化。只有把西方音乐里的精化有意识的融入古老的民族音乐里,民族音乐才能获得强大的传承力。高校在进行民族音乐教学的时候,应该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这二者之间的不容,帮助学生用辩证的观点来审视中西音乐的文化意义。教师如果仅仅把西方音乐当作音乐主题,忽略民族音乐的而存在和价值,很有可能会导致中国的传统文化出现不必要的遗失和倒退。在漫长的音乐历程里,国内的民族音乐一直保留了自己的独特魅力,这也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对这种独特的音乐形式产生了兴趣。这主要是因为民族音乐有着自己的体系,包含着中国文化的灵魂。
四、 树立正确的民族音乐文化引导理念
高等院校在进行音乐课程教育的时候,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并不仅仅是课堂环境,还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可以为民族音乐提供良好的真谛,学校应该加强自己的文化建设,鼓励教师多多进行调研,为教学活动提供更多的形式和方法,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况。对于音乐文化传承而言,民族音乐文化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和前提。事实上,民族文化并非静止的,它一直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里。高校的音乐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明白这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既不僵硬也不迷失,自己发现音乐文化传承的机遇。在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里,教师应该将民族音乐的发展作为立足点,探寻适合学生的文化传承方法,为民族音乐的传承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五、完善高等院校的培养机制
高等院校在民族音乐的传承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高等院校本身对这项工作并不重视,并未正确把握其中的内涵。学校应该建设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建立科学的培养机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在讲解民族音乐的相关内容时,应该改变原有的过分重视西方音乐的情况。高等院校对自己的培养机制进行改革,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提供良好的契机。
六、小结
在音乐文化传承的视域下,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不得不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改革。高等院校应该将民族音乐文化的相关工作落到实处,建立科学有效的相关工作体制。此外,教师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教学方法,将民族音乐的价值与光芒真正发挥出来,完成自己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张威.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在高校中的弘扬与传承问题的几点建议[J].林区教学,2013(03):52.
[2]慕君梅.音乐教师培养中的问题思考与对策[J].艺术百家,2012(06):85.
[3]侯伟鹏.基于民族音乐文化视域下的高校音乐教育研究[J].北京教育,2013(07):16.
作者简介:付馨(1978-),吉林长春人,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关键词】民族音乐;高校;音乐教育
在中华文化里,民族音乐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位置,它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就像精神食粮一般。高等院校作为最为常见的音乐传承途径,对于民族音乐的发展有着战略性意义。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提高高校对民族音乐课程的教育水平,可以帮助中华民族传承音乐文化。站在文化传承视域下,高校应该使自己的学生真正认识到民族文化的价值,把民族音乐发扬光大。
一、加强高等院校民族音乐教材建设
民族音乐文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单一性存在,它的背后包括现代音乐以及传统音乐两部分。高等院校的教师在组织民族音乐的教学活动时,应该注意选择合适的民族音乐进行教学:这种民族音乐最大的特定应该有着强烈的代表意义。教师在进行教材编写的时候,应该选择积极优美的音乐,只有这样才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民族音乐的学习。事实上,高等院校的音乐教学一方面应该利用全国统一编制的民族音乐教材进行教学,另一方面也应该根据学校所在区域编制符合地区民族音乐特点的教材。将这两种教材有机组合起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发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的意义。大学生利用世界音乐学习打基础,随后在进行民族音乐的学习时,就将发现民族音乐在世界音乐范围内的影响力和存在意义。学生在学习相关内容的时候,能够很自然地产生强烈的本土情怀,并渐渐地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编写教材的时候,需要搜集一定的资料,分析历史上究竟有哪些民族音乐有着强烈的代表意义。
二、积极组织课外民族音乐实践活动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民族音乐文化的考级中来,这一现象也渐渐为人们所重视起来。这些学习乐器的人最常见的都是学龄前儿童以及尚且出现中小学的普通学生。事实上,在选择乐器的时候,有近一半的学生会选择民族乐器当作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些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音乐学习的学生大多有着比较理想的文化课成绩,他们也因为这项特长成为学校的文艺活动积极分子。现在的学校大多有民族乐团,这也是民族音乐的学习助力。高等院校在进行文化传承的时候,也应该有意识的组织一定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更多更大的参与机会,在实践中将所学到的知识传承到社会中去。此外,高等院校可以将死板的课程利用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帮助学生产生更加强烈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三、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中西音乐形式
国内的民族音乐有着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期间民族音乐也与世界音乐出现了融合。国内的音乐文化实际上就是这种融合和交流的产物。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任何音乐传播都不是单一存在的,而单向传播的情况更是不复存在。国内的民族音乐文化如果想要获得理想的传播效果,高校教师就应该利用辩证的态度来看待各种音乐形式,进而对民族音乐产生深刻的认知,并有选择性的吸收世界音乐的精化。只有把西方音乐里的精化有意识的融入古老的民族音乐里,民族音乐才能获得强大的传承力。高校在进行民族音乐教学的时候,应该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这二者之间的不容,帮助学生用辩证的观点来审视中西音乐的文化意义。教师如果仅仅把西方音乐当作音乐主题,忽略民族音乐的而存在和价值,很有可能会导致中国的传统文化出现不必要的遗失和倒退。在漫长的音乐历程里,国内的民族音乐一直保留了自己的独特魅力,这也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对这种独特的音乐形式产生了兴趣。这主要是因为民族音乐有着自己的体系,包含着中国文化的灵魂。
四、 树立正确的民族音乐文化引导理念
高等院校在进行音乐课程教育的时候,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并不仅仅是课堂环境,还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可以为民族音乐提供良好的真谛,学校应该加强自己的文化建设,鼓励教师多多进行调研,为教学活动提供更多的形式和方法,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况。对于音乐文化传承而言,民族音乐文化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和前提。事实上,民族文化并非静止的,它一直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里。高校的音乐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明白这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既不僵硬也不迷失,自己发现音乐文化传承的机遇。在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里,教师应该将民族音乐的发展作为立足点,探寻适合学生的文化传承方法,为民族音乐的传承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五、完善高等院校的培养机制
高等院校在民族音乐的传承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高等院校本身对这项工作并不重视,并未正确把握其中的内涵。学校应该建设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建立科学的培养机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在讲解民族音乐的相关内容时,应该改变原有的过分重视西方音乐的情况。高等院校对自己的培养机制进行改革,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提供良好的契机。
六、小结
在音乐文化传承的视域下,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不得不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改革。高等院校应该将民族音乐文化的相关工作落到实处,建立科学有效的相关工作体制。此外,教师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教学方法,将民族音乐的价值与光芒真正发挥出来,完成自己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张威.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在高校中的弘扬与传承问题的几点建议[J].林区教学,2013(03):52.
[2]慕君梅.音乐教师培养中的问题思考与对策[J].艺术百家,2012(06):85.
[3]侯伟鹏.基于民族音乐文化视域下的高校音乐教育研究[J].北京教育,2013(07):16.
作者简介:付馨(1978-),吉林长春人,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音乐教育。